开场:
自我介绍(5分钟)
各位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曾燕。欢迎大家参加我今天3-1的拆页过级活动,按照拆书帮的惯例,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宝妈,有两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宝贝,第二个标签,是一名帆书翻转师,翻书为课是我目前的工作。最后还是一名二级拆书家,热爱阅读,热爱拆书。
【分组】活动开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分组,因为是线上过级,到场人数也不多,咱们就所有人自成一组。
图书介绍
技能要求【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过渡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察觉到,
【场景】
刚才给大家提到过,我是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妈妈,其中一个正在上小学。上学期结束,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不理想,我就想,好好的激励他,与他谈心,教导他如何做才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可是他仍然提不起学习兴趣,眼看这个学期即将结束,看到他的学习状态,我就知道自己说的那些激励对他没什么作用。
在生活里,我有其他的角色或身份,当朋友时,看到他们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就想适当去帮他;在工作中,当需要协同办公时,同事精神懒散非常影响完成目标,就需要提醒或激励他人。
【提问】不知道,大家在过往的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为了对方,给出忠告、建议,对方却不接受。或者是你想帮助、激励他人,但是徒劳无功。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明明你的出发点是真心为对方,结果却不尽人意?将来遇到这种情况,你又会如何去处理呢?
【影响】其实,当你作为家长、医生、老师等特定身份时,经常需要给予别人一些建议,做得不好,会影响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可信度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质疑。如果是较为亲密,就会影响沟通,影响关系。对于想帮助的人,也会导致对方失去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
【解决】在《内在动机》这本书中,就提到了关于如何有效激励他人内在动机的方法,我们可以为对方提供可选择性来促进自主,激发他的动力,去主动承担责任,提高自我改善的能力。
今天的拆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给出建议,完成自己特定身份下的角色和工作,有效提升沟通效率,还能帮助他人找到内在动机,获得改变的动力,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在帮助给予他人建议时,能为对方提供(行为)可选择性方案,激发(行为)他的内在动机,让对方自己主动选择(澄清)承担生活或工作中的责任(界定)。
技能要求【原书拆页R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案例】(2分钟)
(过渡)接下来,想请大家一起来看我今天带来的拆页,一个案例,伙伴们阅读完后可以在评论区回复1。
R片段:(案例)
不听医生话的姑妈
我的一位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的姑妈多年来一直服用高血压药物,或者更确切地讲,理应长年服药。但她从来没有很好地遵循医生的处方服药,到最后,她经常出现昏厥、轻微中风和胸痛等症状,不得不被送进急症室。由于她不听医生的话,没少吃苦头。
医生给她开了药,告诉她每天早上必须服药,并强调,如果不遵照医嘱服药,可能发生可怕的事情。但是,她还是没有按医嘱服药,当然,有些可怕的事情确实发生在她身上了(幸运的是,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几年前,我的朋友曾经问过他姑妈为什么每天早上不吃药。她说她好像从来都不记得这件事。
不久前,我的朋友见到了他姑妈,她告诉他,自己好多了。她一直坚持服药,有几个月没被送去急症室了。什么情况?首先,她换了个医生。她说她更喜欢这个医生。有趣的事,新来的医生和她谈了很多关于药物的事情,在谈话中,医生问她一天中什么时候服药对她来说是最好的。(这在医学上真的并不重要。)她想了一会儿说:“晚上,就在我上床睡觉之前。”她说,如果医生可以接受,那她就可以将这种服药计划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她还说,睡觉前她总会喝杯牛奶,可以一边喝牛奶一边吃药。这一切都很有道理。她的医生给了她一个选择,让她自主安排自己的服药方式,这让她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她每天都服药,疾病对她的影响也减小了。
当医生让我朋友的姑妈自己选择时,似乎发生了两件事,这两件事让她更负责任地坚持到底。第一,她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每天晚上喝杯牛奶的习惯)来安排任务。换句话讲,她选择的时间表对她来说更可行。第二,这位女性感到自己被赋予了权力,有了选择的机会,这对她是一种激励。她的内在动机增强了,因为这个选择支持了她的自主。当然,有些时候,医生应该做出决定,因为他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如果他在可能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选择,就能产生积极的激励效果。
技能要求【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者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达到其一即可】(10分钟)
【what】这个片段说的是:我们在尝试帮助他人给予建议时,容易出现不合理的方法以及如何助力他人自主选择的方法。
【强化讲解概念】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的I】
在原文片段中,提到的“内在动机”是一种得到支持和权利,能够促进自主的感受,在“内在动机”的激励方法下,医生帮助病人有更科学的方法,因而要避免用说教、提醒和强调坏处。
来说说,强调不吃药的坏处相当于一种变相的惩罚,给姑妈造成恐惧;说教意味着身份的不平衡,作为医生我还会继续教育你,你应该按我的要求做,才能确保健康;提醒意味着我不相信你可以做到,所以我需要监督你。
根据书中的案例,医生可以不强制要求她:“你每天早上必须服药”,而是问她:“你一天中什么时候服药对你来说你容易记得?”
也不要告诉她“如果不遵照医嘱服药,可能发生可怕的事情”,而是说“你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服药方式,疾病对你的影响会慢慢减小的。”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精准理解激励内在动机的方法为“提供可选择性方案”,让姑妈自由选择,赋予她权利,自动自发去完成结果。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再来看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的朋友很胖,特别喜欢吃东西,而且肥胖的确已经影响她的健康了,她自己也知道,经常把减肥挂在嘴边,时常要求我们几个朋友一起监督鼓励她减肥。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不该劝他:“你吃那么多,肯定会得病,你必须少吃点。”而是问她:“遇到什么情况,可以打断你无节制的进食?”
也不要告诉她:“如果你再不控制饮食,减肥失败你完蛋了。”而是说:“我听说,减肥不一定要节食的,均衡饮食也可以慢慢瘦下来。”或者“别人说如果实在控制不了饮食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运动瘦下来,你想试一试吗?”
更不要告诉她:“你再这样下去,肯定很难怀孕”,而是说:“你想生一个白胖又健康的宝宝吗?只有你健康了,她才能健康。”
为对方提供可选择性的方案,对方就会按照他自己的要求去执行了。
【why】
生活中,像父母、教练、工作负责人或者医生等,都会在特定情况向别人提建议、提要求。可以理解为大家在各自的角色中为他人提供一种试图控制,即帮助的想法。在亲密关系中包括家庭、友情、爱情等,也存在类似的劝说和忠告。
只有当我们明白,给予建议帮助他人,就是得激发对方自主,才是有效方法。如果不明白,一昧给予外部刺激,不仅达不到帮助对方的目的,还会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承担不必要的后果。
【how】
说了那么多,我们来看激发他人内在动机,需要遵循哪几步?
第一,降低对结果的恐惧:首先要保持真诚,不说严重的后果,鼓励对方消除他们对后果的恐惧,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愿意走出安全区,去尝试你给他提供的方法。
第二,用可能替代目的: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可能性,设下的目标一定会有实现不了的风险,那么使用可能性去替代目的性,让对方明白,关键是先行动起来。
第三,提供选择:在拥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为对方提供可选择方案,让他主动赋于自己的权力,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觉得太麻烦了,身为一名医生、或者是领导,看到问题就得立马说出来,那样非常省事。事实上,不这么做可能会更麻烦,不仅对方不能完全按照你的要求来执行,出了问题,还是直接找到你负责,既浪费精力,又完成不了目标。更容易产生嫌隙,而且嫌隙会日渐增大到难以沟通。总之,运用这个方法,有百利而无一害。
【where】
这个方法实在是太适合放入各种角色和场合利用了,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亲密或者陌生,遇到需要提醒、劝告别人的时刻,都可以尝试使用。
【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5+2分钟)
(过渡)那么接下来,就要求大家来做一个小练习,学习一下这个方法的具体可操作性。
假设未来会出现的某种情景,该如何使用方法去帮助他人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场景:
场景一、可能会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
场景二、亲密爱人有某些地方是你渴望他改善的?
场景三、在工作角色中,遇到需要给予忠告、劝诫或建议的。
场景四、在某个学习组织中,例如拆书帮,需要激励徒弟或学习者等等。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到激发他人内在动机的三个步骤,重复一下:
第一,降低对结果的恐惧
第二,用可能替代目的
第三,提供选择
去设计一个小剧场,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体现出双方的对话或者情绪。
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把你所思所想的小剧本写下来,重点一定要体现发生在未来的事件。
(过渡)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提供一个范本,如果还有不清楚的伙伴,可以直接开麦问我。
写完的可以在评论区里回复2。
然后我们邀请小伙伴花2分钟时间来分享她的小剧本。
学习者案例:黄不了老师
简单反馈或回应:
【感谢】非常感谢黄不了老师的分享,在本次的剧本分享中运用到了激发他人的三步法,他先是对设计时情况作了一个分析,用细节化降低了对方对结果的恐惧,然后又举出一些可能替代的方案,(提供(行为)可选择性方案。)最后为设计师在工作上提供了可选择性的方案。激发对方自主去选择安排一个硬件开发计划主动选择(澄清),承担自己的工作任务(承担的责任(界定))。
【掌声】感谢小伙伴刚刚设计的小剧本,现在大家对这个方法印象是不是更加深刻了。相信其它的小伙伴们也已经设计出了小剧本,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这里分享了,大家可以把设计好的剧本拍照把图片发至评论区。
【一句话总结】真正的帮助别人,是把选择权还给他,对他有好处,还能促进彼此的关系,达到共同目标。何乐而不为?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总时长没有少于15分钟,没有超过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