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陈思蓓。有三个标签能帮助大家了解我,“新晋拆书家”“手机拍照侠”“内容创业者”。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首次提出了“拆书”的概念,这是一种强调以提升个人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法。它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而所谓的“拆书法”又称为“RIA便签读书法”,分为“RIA”三个步骤。R是指阅读书本中的某个片段,I是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片段,A又可以细分为A1和A2两个部分: A1是让学习者反思过去的经验。A2是让学习者规划自己未来的行动。 “拆书帮”是基于便签读书法应用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个公益性质的社群,目前在全国已有三十多个城市分舵,深圳智荟分舵成立于2013年,是较早成立的拆书帮分舵之一。
【图书简介】(1分钟)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片段出自于《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这本书。它还有一个副标题是“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所以通过书名和副标题,大家能感受得到,这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书。今天我拆书的主题是《有效讨论,从主题设定开始》,先请大家一起来阅读片段。
【R:阅读原文拆解页】(2分钟)
议题的语言化还有一个秘诀,就是要注意表达的句型。
好的议题句型不是用“为什么……”这种“why”问句,大部分是采用“where”“what”“how”中的某一个句型。
“where”——“哪一边?”“目标在哪里?”
“what”——“该做什么?”“该避免什么?”
“how”——“该怎么做?”“该如何进行?”
“why”句型中没有假说,对于究竟想要弄清楚什么问题的是非黑白并不明确。所以读者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按照“找出答案”的观点整理议题之后,为什么大多会采用“where”“what”“how”句型。
【I:拆书家讲解引导】(3分钟)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公司发生了某个问题,然后领导召集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结果讨论会上,你说一个建议,他说一个看法,等会议结束的时候还是没讨论出任何解决方案。有过这种经历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很好,看来还是有小伙伴有过这样不愉快的经历。
其实,一个讨论没有结果,会涉及到很多的因素,而今天这个片段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根据讨论目标来设定主题,是使讨论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大家回忆一下,以往我们是如何设定讨论主题的?
比如:你看到公司业绩下降了,召集业务部门开会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时候,如果你的讨论主题是这样的: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最近业绩为什么下降了?你们觉得,这样的主题能讨论出结果吗?我们看一下片段的建议:
【行动建议】
一、以“找出答案”为目的
二、运用三个提问句型来设定主题。
l 讨论方向性的主题,可以使用“where”句型。比如:2017年公司的运营重点主要在哪里?
l 讨论合理化建议的主题,可以使用“what“句型。比如: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提升客户的活跃度?
l 讨论具体行动计划的主题,可以使用“how“句型。比如:如何筹备2017年的校园招聘会?
【A1:激活经验】(3分钟)
反思自己过往的经历发现,不论是参加讨论还是主持讨论,很多时候我都忽略了以讨论目的设定主题的重要性。举个例子:2014年,我当时的老东家推出了一款手机APP产品,老板希望运营部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新产品上线运营方案。作为运营负责人,接到指令我马上召集部门开会讨论,当时关于讨论的主题,我是这么说的:我们的新产品下周要正式上线运营了,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关于新产品运营的事儿,争取这周把方案给到老板。于是,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果半个小时后,我发现讨论不仅跑题了,而且根本没有听到太多的合理化建议。现在结合这个片段里的建议来反思,我知道了,其实一开始我应该运用“what”句型来确立讨论主题,比如:“关于新产品上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加用户注册量”而不是:讨论一下关于新产品运营这件事儿。虽然这个开放式的话题能激发大家畅所欲言,却不能引导大家输出我要的结果。
【A2催化应用】(2分钟)
下周我的客户要在公司内部举办一场面向商业合作伙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学习会。我要为客户策划和主持好这场会议。经过与公司高层的沟通,我们明确了这次会议目的是:让到场的商业合作伙伴,了解该公司推出的“互联网商业合作模式“的特点和优势。那么结合I便签的建议,我计划使用“where”句型来设定这次会议的主题——《2017年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优势在哪里?》
【总结】(1分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今天学到的方法非常简单易操作,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运用到你们的会议组织或者是方案撰写中。期待你们下次来拆书帮分享你们运用后的心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