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我的TF2-4的过级。我叫俞雯清,坐标德国。首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德国注册执业医师是我的工作,健康知识传播 是我的人生使命和学习促进者是我今年的学习目标。
欢迎大家!
【分组】
在正式拆书之前,我先现场进行一下分组,因是线上分享,小伙伴不是太多,我们就自成一组。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我带来的这两个片段选自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发展出一套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冲突纷争,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减少隔阂。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非暴力沟通》长期高居畅销榜,累计销售量超过200多万册,被誉为可沟通类书籍的“圣经”, 和其他侧重于技巧的沟通类书籍相比,作者所带给我们的绝对不仅仅是些沟通技巧,更是要教会我们用沟通来传递爱。
书中有大量的例子,习题,帮助读者在生活中操练这种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B: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充斥着各种“言语暴力“,指责,嘲讽,否定,说教,忽视,任意打断,这些其实都是暴力,它们虽然不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却让我们的情感,精神都受到巨大创伤,并使我们互相之间变得冷漠,隔阂,敌视。而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正是帮助我们从这些隐形的暴力伤害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用爱的方式去解决纠纷。
B2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类情况:你说的话,对方听了像没听见,或是听了只做了一半,或是完全鸡同鸭讲,你抱怨怎么就是不好好听呢?今天我带来的两个拆页片段会给大家一个新思路,也许是因为我们提请求的方式不对。今天要教会大家如何清晰具体得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利用请求反馈来确保对方真的明白了你的意思。
【总目标】
今天我带给大家的两个片段的逻辑关系是先后关系,分别是如何更清晰具体得提出自己的请求,然后在不确定对方理解了自己的请求的时候要求对方进行反馈。核心就是学习如何让对方确实得明白你要传达的意思。
【学习目标1】
通过第一个拆页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在对别人提出请求时可以清晰具体得表达出自己的请求。
R原文片段:
选自非暴力沟通电子版p150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比较短,我请一个小伙伴直接来读一下。读完了拆页内容,小伙伴们请把注意力回到我这里。
(what)
这个拆页虽然短,却跟我们介绍了当我们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请求时候,要尽可能清楚并且具体。
(why not)常规作法和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平时和他人的沟通当中经常需要向他人提出请求,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比如:
告诉别人不要做什么,却没说到底应该要做什么;
比如说得太抽象,让对方摸不着头脑你到底希望的是什么;
又比如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却没有说明自己到底想对方怎么做,对方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他怎么一定能猜得到呢,有时对方还会误听为你在指责他。
所以呢,经常会出现误解,或是矛盾,甚至造成冲突。
(反例)
我来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上周四的晚上,我需要去给老大开家长会,因为时间有点急了,我匆匆和老公说了一句,你看好两个孩子,记得送他们上床睡觉。7点半出发的,9点半才回到家, 回到家一看,发现两个娃都还没有睡,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玩具洒落一地,老大应该读的书没有读,老二既没有换睡衣,也没有刷牙洗脸,而老公呢,躺在床上玩手机。那一刻,我是气不打一处来啊,实在仍不住满腔的愤怒就对老公一顿吼:“我不是叫你送他们两个去睡觉的吗?你看看都几点了? 两个娃牙也没刷,玩具也没收?你到底干了什么?就躺在床上看手机?
结果,老公不仅没安慰和反思,反倒还回了我一句:“你又没跟我说要做什么,也没说他们要几点睡啊?我怎么知道我要做什么啊?那一刻,我更是火冒三丈,好久都不能平复,一晚上都不想跟他说话,而老公呢,也觉得我莫名其妙乱发脾气,也不理我。
(HOW)
你们有没有类似这种情况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显然,我出门的时候的请求并不够清楚具体。我们来看看今天拆页里讲到的请求具体如何做的:
1表明目的:改善生活。
其实就是告诉对方,你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请求,是某些需求没有达到满足,还是有什么原因?
2明确希望:
先概括说明你希望对方做的是什么事情。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告诉对方希望对方做什么事情,而不是“不做什么事情”,因为很可能对方并不知道你需要他真正要做的是什么。比如书里有个特别简洁的例子:妻子请求丈夫“少花时间在工作上”,结果丈夫报名了高尔夫球课。妻子实际上是希望他可以早点下班陪她。
3具体描述
接下来,你需要具体描述这件事情。怎么才算具体呢?应尽可能包含以下元素:
3.1.具体的时间/时间段/频率,比如像“经常,很少,有时这些词就非常模糊,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怎么算多,怎么才算少呢?每周两次,一天一次这样就清楚多了。
3.2.具体地点
3.3具体行动内容及步骤
不要用抽象的语言,比如:请尊重我,支持我,帮助我,给我自由等等,都是非常抽象的表述,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抽象的语言并不能是对方清楚明白我们的意思。总之,越详细越好,最好包括具体步骤。
【反例变正例】
刚才我那个失败案例就可以这么做。
我在走之前可以这样和老公表达:
1(表明目的)老公,我今天要去开家长会,估计会很晚回来,两个娃要早点上床睡觉。
2(明确希望)你可以送两个娃去睡觉吗?
3(具体描述)晚上8点,你陪两个娃讲个故事,然后陪老二收拾好玩具,带两个小朋友去刷牙,换睡衣,最晚8点半,送老大上床睡觉,陪老二直到他睡着。
(where)
这个表达请求的方法可以用在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对别人提出要求和请求时,无论是工作中,还是朋友关系,亲子关系中都可以使用,只有说得越清楚越具体,对方实现你的请求的可能性才越大,当然如果是非常简单的立刻执行的指令,或者重复同样的请求,不一定需要说的那么详细了。
(预防异议)
也许有小伙伴要说,这么详细说明会不会让对方不耐烦呢?其实由于对方理解会有偏差,注意力也有偏差,很可能并不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所以,其实说得约具体,对方能接收并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A1】(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你与同事,家人、朋友或者孩子提出请求,对方不明白,或是误解,或是办走样的事件呢?
比如:
1.比如你跟老公抱怨你很辛苦,又要上班又要带娃,老公没有理解你希望他帮忙,以为你指责他而生气离去?
2.比如你请同事帮你送一份文件到一位客户的公司因为你少讲了地址,他送错地方?
3. 又比如你对孩子说:不要再玩手机啦,他于是跑去看电视而不是去做作业?
请具体回忆下: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事情你提出的请求?对方有一些什么反应?结果如何?
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然后将邀请小伙伴来做分享,分享时间是1-2分钟。
【学员案例记录】:
杨朵分享: 我来分享一下,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婆婆经常去种地,然后她腰椎前盘突出,我就跟她讲,妈你少种一点地,你腰不好,我知道她就是想种点菜,卖点钱,我就跟她讲,你看你赚这一点钱,万一你生病了去看病住院都不够用什么的。结果我婆婆非常生气,后来我听到她说:“说我生病了要花钱”。当时我就觉得我没表达清楚被误解,我举得例子她理解成要我花钱这样。
A1回应和反馈:
感谢杨朵小伙伴给我们举得这个特别详细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有时候我们虽然是好心,但我们的表达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会。
笑飞分享:我分享刚出炉的案例,我跟我家小孩交流,希望保持安静的环境,我就和我的孩子沟通:你爱妈妈是不是要支持妈妈的成长呀,表达了我的目的,我需要录音,需要清净的环境,你可不可以去邻居阿姨家玩呢?我好了以后就发短信,他现在就去了比较安静的两个小时。
反馈
啊,你这是一个正面的案例,因为我们接下去还要练习运用这个方法来改进,你看看当妈妈肯定有不少和孩子不是特别成功的沟通案例,你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
笑飞:其他的也是经常发生的,只要我有情绪的时候就会用抱怨的语气说:你不要做。。。他就好像耳朵关上了,逆反心理出来了,就不做了。
反馈:
这个例子就非常好,我自己也是做妈妈的,特别能体会我也经常和孩子说:你不许做。。。一方面孩子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对着干,另一方面可能孩子没能理解应该做什么事情。这时就会造成误解,或者他做的不符合你的要求。非常感谢两位的分享。
缓缓的分享:我昨天参加聚会,时间很着急的时候就对我儿子说:你吃饭的时候别说话,能不能快一点,然后儿子正在津津有味的要跟我讨论面条,被我一打断,他就在那个时候很失望。
【A1+】
非常感谢大家都举出非常实际的例子。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能有机会再次回到当时的场景,你将如何使用今天的提出请求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清楚具体得表达我们的请求。
方法如下:
1.表明目的
2.明确希望
3具体描述
也给大家2分钟时间,然后将邀请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学员案例记录】:
杨朵分享:我会说:妈,你年龄大了,我希望我们全家人的身体都是健健康康的,毕竟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希望你可以少种一点地,那就不会那么累了。比方说,你以前是早上去晚上再回来,那你可以早上去,中午回来吃个饭,休息下,下午无聊了,再去一会儿就当锻炼。你以前是天天去,腿都痛了,你可以隔一天去啊,你觉得可以吗?
拆书家反馈:
杨朵实在太棒了,她刚才非常顺畅的把这三个步骤都表达了出来,先是表明了目的就是希望婆婆健健康康的,然后表达了希望她婆婆少点 种地, 她马上又做了具体补充:中午回来休息,不是每天而是每隔一天去,就把她心里面的这个:“少”界定得非常清楚了。我想这样表述得话,她婆婆一定会体会到她的关心的。非常感谢杨朵的分享。
笑飞的分享:我先反思了一下,有情绪的时候要先平静下来想好自己到底要什么,比如我希望孩子吃快点,我就会说:明明,妈妈希望你能感受到食物的美味,食物热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美味而且对健康更好,我希望你可以早餐20分钟内吃完,你ok的话妈妈把小闹钟设起来,吃完还有奖励。
拆书家反馈:
感谢笑飞的分享,笑飞也分享到了这三个步骤:表明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感受到美味和对健康更好,然后提出希望是能够在20分钟吃完,最后又具体用小闹钟来提示孩子时间,孩子没有时间概念的话其实也可以用漏斗的形式。非常棒的分享。
非常感谢在这个环节所有参与互动的伙伴们的分享。让我们在聊天区敲一波666把我们的掌声送他们。
【小结和过渡】
通过本拆页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清楚具体的提出自己的请求。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拆页,当我们提出请求后,不确定对方是否真的明白我们的意思时,我们可以用请求反馈的方法来进行确认。
R原文片段:
这2个片段的逻辑关系是先后关系,先提出具体请求,再请求反馈来确认。
【学习目标2】
通过拆页2的学习,大家可以在遇到不确定别人是否明白了我们的意思的时候,运用请求反馈法来和对方进行确认,从而减少误解的产生。
【R】阅读原书拆页
非暴力沟通电子版 P251-252
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2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原文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请求反馈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来确认对方是否确实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从来减少误解的产生。
意译案例
这个案例是一个发生在国外的学校的案例,可能有小伙伴不知道如何用在日常生活中,我现在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一天我跟老公说:“明天女儿的学校里要开骑自行车趣味运动会,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带自行车去学校。你能送女儿去学校吗?她从来没骑车去过学校,需要有家长陪一下。”老公在边上打游戏,回答了我一句“哦,知道了”就继续低头打游戏了。.我站在那里,不太清楚老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于是,我再次跟他说:“你可以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吗?” 老公再次抬起头,回答说:“你让我明天送女儿去学校,我知道了呀,我开车送她去”。我发现老公并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准备作出解释。这时,我很注意我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可能会让老公觉得我在挑他的刺。因为老公很坦率地作出反馈,我先向老公表达了我的谢意。我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女儿要推着自行车去学校,你需要陪她一路走到学校去。”
【How】(细化步骤)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个请求反馈法到底是如何做的,我将来做一个细化步骤。
1解释目的
为了不让引起对方的反感,可以在要求对方反馈之前解释一下自己请求反馈的目的:为了确认对方是否真得明白了你的意思,而不是对对方不信任或是卖弄沟通技巧。
2请求复述
有礼貌得请求对方把刚才你提出的请求再复述一遍。比如故事中:“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
3表示感谢
对于对方的反馈,无论是正确的还是偏差的,都要真诚表达对于对方反馈的感谢。比如故事中:“谢谢你给我的反馈”
4纠正偏差
通过对方的反馈我们就可以发现本意和理解直接是否有差异,如果确实存在差异,就可以有针对性得进行补充,这里特别重要的是,我们避免使用“你没有听明白”,“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听错了”之类的句子,这会给对方一种负面评价的感觉,而是仅仅补充说明有偏差的地方。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注意事项,也就是说,结果对方的反馈并没有偏差,就只有3个步骤,我们表示感谢就可以了,当对方的反馈有所偏差时就需要1-4步,需要纠正偏差。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一般很少使用直接请求反馈的方式,更多是根据语境去猜测对方是否明白了,或者最多问一句:你明白了吗?实际上,这是经常不够的,非常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误会。我想说什么,和我说了什么有差异,对方听到了什么和理解了什么都会有差异。我们的沟通过程中鸡同鸭讲或是因为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引起大矛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所以使用请求反馈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沟通理解上的偏差,增进我们的沟通效率。
【Where适用边界】
这个请求反馈的方法可以用在我们不能确定对方是否真的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时,可能是自己表达的信息量较大,或者对方显示出负面情绪的表现你不清楚为什么,这时都可以运用去请求反馈法来进行确认。运用的场景还是非常广的,在我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及朋友关系中都可以使用,只是在下级对上级或是长辈的时候可能会让对方有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并不是很适用。
【预防异议】
应该有不少人在使用这个方法时有所顾虑,担心这样要求对方,对方会有被冒犯的感觉,更增加误解,这里作者也特别强调了,可以在要求反馈时解释自己的目的,即为了确认对方确实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们也不需要强迫对方反馈,如果对方不愿意反馈我们仍然需要尊重并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
学了那么多,现在让我们来演练一下这个请求反馈法。
请看下面这个场景:
小丽今天晚上要临时加班,没办法接女儿,她打电话告诉老公小王,他需要在3点半到学校门口接女儿然后4点半女儿有吉他课,他需要拿好吉他送女儿去上吉他课。
此时,小丽应该如何向小王表达她的请求,并确认对方已理解呢?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丽,一人扮演小王,小组内演练5分钟,可以把对话关键词写下来,要求用到今天所学的请求反馈法。
5分钟后,请两位小伙伴来角色扮演一下。
杨朵扮演小丽,笑飞扮演老公小王
第一次演练:
杨朵:老公,我今天晚上要加班,你需要去接女儿,女儿是在3点半放学,你需要去校门口接她,她4点半还有吉他课,你需要拿好吉他送她到学校。 老公我刚才说的清楚吗?
笑飞:听清楚了。
杨朵:为了确保你听明白了,你可以重复一下刚才我说的吗?
笑飞:就是3点半去接我们的孩子,她4点半有吉他课,要去接。
杨朵:是这样的,3点半放学,4点半是吉他课,不要迟到哦。
笑飞:好的,吉他在哪里?
杨朵:吉他就在宝宝住的房间门口那里,你找到了吗?
笑飞:好的,好的。
拆书家回应和反馈:
大家觉得有什么要补充,要改进的地方?有没有用到所有的步骤?
笑飞:老婆,你没有跟我说谢谢!你还应该再强调一下吉他要带上。
反馈:
我觉得你们真的很棒,因为我之前和其他小伙伴做过演练,其中演练了三遍都有问题,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小伙伴杨朵和笑飞已经把步骤都展现出来了,刚才笑飞也补充了,只有一个步骤漏掉了,就是没有感谢老公。那我们还有一些时间,我们可以再正式演练一下这四个步骤。
第二次演练:
杨朵:老公我今天晚上要临时加班,没有办法接女儿,你需要3点半去校门口接女儿,还有她4点半有吉他课,需要拿好吉他送女儿去吉他课,可以吗,老公?
笑飞:好的,是让我去接女儿3点半在校门口等,然后4点半送到学校?
杨朵:不好意思,我没有表达很清楚:是3点半放学,你需要在校门口接她,然后她四点半有吉他课,你需要带着吉他送她去上课。
笑飞:好嘞,收到指令!
杨朵:谢谢老公支持!
反馈:
非常 棒!刚才两个小伙伴活用了这4个步骤,感谢的步骤放到了最后面。只是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就是这次老公非常积极,都没有等到老婆来请求复述,就自己主动复述了,所以老婆没有机会练习到请求复述这个步骤。上次我们练习的时候也在说,老公在这里不要太过积极 。其实我们需要用这个方法大多数情况都是在于对方没有能够积极得参与这个互动的沟通的情况,我们就需要主动得提出。我觉得我们使用这个方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可能就是在对方没有积极参与互动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情绪,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去请求复述,而是说:你到底有没有带耳朵啊!情绪就出来。我们学习这个请求复述法就是关键在于如果对方没有积极参与时主动的来要求对方复述。所以需要笑飞来演一个不是特别积极的老公。
第三次演练:
杨朵:喂,老公,我今天晚上要临时加班,没有办法接女儿,你需要3点半接女儿,4点半吉他课,要带着吉他哦。
笑飞:那你几点钟回家啊
杨朵:我现在还不知道,我刚才说的接女儿送女儿你清楚了吗?
笑飞:知道了知道了,就是去接一下。
杨朵:老公你可以跟我说一下我刚才说的是几点钟吗?避免我没有说清楚。
笑飞:孩子3点半放学,我去接她,然后就送她去上吉他课。
杨朵:感谢你的反馈,是这样的,3点半放学,吉他课是在4点半,拿着吉他,准时送她到教室。
笑飞:好的好的,我早点回家,去接她,拿上她的吉他。学校地址发一下哦。
杨朵:我刚才说的时间是不是没说清楚,还是在忙?
笑飞:不是说清楚了吗?三点半放学,4点半吉他课,把地址发过来。
杨朵:好的好的,我发给你哦。
反馈:
特别感谢杨朵和笑飞连着3次练习,这样大家就对这个方法印象深刻,刚才真的很好的把四个步骤都表现了出来:解释目的,请求复述,表示感谢和纠正偏差。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一】
我们的演练环节就结束了,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想像一个具体的场景,在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内,你需要向某人提出了一个请求。
比如:
1.下周一你想请你的正在出差的同事帮你代为购买送给孩子的礼物
2.下周五早上你需要提前上班,虚妄你老公可以早上送孩子上学
3.下周六晚上你想要告诉孩子她应该要收拾房间了。
这里是对未来的展望,需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你具体的一个请求。准备时间2分钟,稍后我会邀请小伙伴分享,每位分享时间是1-2分钟。
杨朵分享:
今天晚上,我要和我的四岁半,五岁的孩子沟通,他需要养成早睡的习惯。早睡的时间是9点到9点45分。
反馈:
感谢杨朵,她把具体的时间,人物,还有具体的请求都非常详细清晰的表述出来了,感谢。
笑飞分享:
下周四,我刚好出差回来,我要参加头马的第一次演讲,也可能会比较紧张,希望请老公把孩子带在身边一个晚上。
【分步催化二】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都勾勒了一个具体的场景。那继续刚才的场景,为了确保对方确实地明白了你的意思,你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这个请求反馈法请求对方进行反馈:
希望大家可以用到刚才所学的4个步骤
解释目的,请求复述,表示感谢 和纠正偏差 (正确的反馈就只需要表示感谢,不正确的需要纠正偏差)
给大家时间2分钟,大家可以把关键词写下来,然后后我会邀请小伙伴分享。
杨朵分享:
我会跟他说:宝贝,妈妈希望你能早点睡,这样的话你早上起床就不会因为没睡醒而哭闹,你上学也不会迟到。妈妈希望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在9点到9点45上床睡觉。这个期间妈妈会提醒你。儿子会说:嗯,知道了。我说:妈妈刚才说了什么你可以跟我再说一下吗?他说:早睡?我会说:感谢你回应妈妈,妈妈很高兴,妈妈刚才说的是,睡觉时间是9点到9点45分。我会提醒你,在我叫你的时候你就要来。你知道了吗?儿子:我知道了,妈妈。
反馈:
特别棒!杨朵展现出了一个非常温柔又有耐心的妈妈,而且在刚才的过程中非常好得体现了这四个步骤:解释目的,请求复述,表示感谢和纠正偏差。
笑飞分享:
我说:亲爱的,你刚好出差回来,我们家里要有一个familiy day,刚好赶上我有个活动,你可不可以支持我,你带着小米一起到场地去坐下,看一下,如果小米闹得话,你再把他带回家睡觉。老公说:好的。我说:亲爱的,你可以再重复一下我刚才说的哪几点吗:他会说:我来带小米去头马捧个场,然后小米太闹的话,就带他回家早点睡觉。我会夸他:嗯,亲爱的,谢谢你的反馈,也非常感谢你,有这样的好老公。
反馈;
笑飞给我们展现了另一个版本,就是只需要前面三个步骤,这里就需要一个非常给力的老公,非常清楚得听到了请求之后也非常完整得进行了复述,然后我们就需要感谢就可以了。
今天我特别要再次感谢两位小伙伴从头到尾的参与,让我们给我们自己打666来给一阵掌声。
【强有力的总结】
时间差不多啦,让我们一起来快速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两个拆页片段,这两个片段是先后关系,分别是
片段1:如何更清晰具体得提出自己的请求,它的步骤是:表明目的;清楚希望和具体描述。
片段2:在不确定对方理解了自己的请求的时候要求对方进行反馈。它的步骤分别是:解释目的,请求复述,表示感谢和纠正偏差。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