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第十五场拆书活动-杭州雷峰塔筹备分舵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提出具体的请求,满足自己的需要

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各位好!我是木英。树木的木,精英的英。爸妈给我取名“木英”:就是希望我能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像精英一样博学多才。我的三个标签是:拆书家、文化工作者、瑜伽爱好者。

首先,我是【拆书帮杭州雷峰塔筹备分舵】的一名准拆书家,热衷学习和分享,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会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原因;

其次,我的职业是一名文化工作者,致力于打造和谐的团队关系;

同时,我也是一位瑜伽爱好者,自我修行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大家可以叫我“木英”,和我一起探讨文化建设、相约练瑜伽、或是一起拆书成长。

二、【过渡语】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用【拆书法】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提出具体的请求。

该片段选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F,Feature特征,本书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书中的观点自1963年提出以来到现在经过50多年的岁月沉淀依旧经久不衰,作者马歇尔博士也因此在2006年获得和平之桥奖。本书主要讲解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即围绕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要素进行沟通,可以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高效、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A,Advantage优势,本书在的豆瓣评分为8.5分,被誉为沟通类书籍中的“圣经”。与同类书籍不同的是,本书利用了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沟通的方法论、以及如何应用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

B,Benefit好处

B1: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内在需求,以不伤害他人(即:非暴力)的方式表达自我和理解他人,让生活充满热情和活力。

B2:更希望通过今天这个片段的学习能让我们准确地提出自己的请求,让对方清楚的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以及自己该做些什么。

下面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看下原文片段,看完请在屏幕上【扣2】让我知道一下哈。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三、【R阅读原文拆页】2分钟

《非暴力沟通》提出具体的请求【P64-66】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有一幅卡通漫画描述的是一个人掉到了湖里。在湖中挣扎时,他冲着岸上的狗喊道:“快去求助!”在第二幅漫画中,这只狗躺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断台上。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帮助”的含义可能存有不同的看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五、【I重述知识点】

好,大家都读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提出的请求要导向具体行动,才能让我们的请求更有机会得到满足。

提出请求的时候,要注意两方面,首先,要明确目标,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其次,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WHY】

为什么要注意这两方面的内容呢?

试想一下,如果请求的目标不明确,说的是:请你不要干什么,那么当对方按我们的请求不干了之后,就真的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了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容易让对方做了无用功招来抱怨,且自己的需求被满足的概率很低。

就像我的真实需求是:想让我老公陪我一起下楼去倒个垃圾,但我说的却是:请你不要打游戏,然后他就换成了看电视;我又让他不要看电视,他换成了下楼跳绳;我又让他不要跳绳。这样一来二回,非但沟通效率低、且我的需求没被满足,还被他怼:你到底想让我干嘛?

其实,我应该这样说:我想请你陪我一起下来把这袋垃圾倒了,可以吗?

关于为什么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我也深有体会。

这周二的早上,上班时间还早,我老公就打算把臭鞋子洗了再出发,于是吩咐我看着点时间。当时我就很懵逼:你说的是“看着点时间”,那我是要在几点提醒你呢?如果他在一开始说的就是:你在时间到8点的时候,和我说一声。这样我就会很明确的知道我该怎么做。

所以,具体的向对方提出我们希望他/他们做什么,可以让对方能够第一时间明白我们的需求,并知道具体要如何行动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极大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

【HOW】

因此,当我们向对方提出请求时,可以使用“我希望+具体需求”的句式,并提醒自己注意以下2点:

1、有目标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比如:文中妻子希望丈夫的陪伴。

2、且具体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比如:文中妻子希望丈夫每周至少陪伴自己和孩子一次。

另外,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跟对方表达请求的时候,要用诚恳的态度和语气,而非命令的语气,这样才能让对方不但听懂我们的想法,更能在心理上接受我们的请求。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有需求需要对方满足、有事情需要对方协助或配合的场景,可以是工作中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但不适用于漫无目的的闲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五、【A1联系具体经验】

现在也请大家回想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是否有出现过因为自己提出的请求目标不明确、或是行动指向不够具体,从而导致自己的需求未能被满足的例子?

举个我自己因为【请求的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沟通失败】的例子:
上周二吃完晚饭,老公就跑去沙发坐着看电视了,留我一个人在收拾碗筷,我就朝他大吼“你别看电视了!”他一脸无辜的看向我说“哦,好吧。我去房间看书。”其实我内心是希望他帮忙把餐桌擦干净。

所以,在学了提出具体请求的方法之后,明天晚上我会改成这么说:“老公,我现在要去洗碗了,我希望你能帮我擦一下餐桌,可以吗?”

这样有目标且具体的请求,他就不容易感觉到是被指责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更容易响应我的请求。

现在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并分享下大家自己的经历。

(小组分享2分钟)

好,现在我们邀请XX来为我们分享一下他的过往经历:

【苏白】

想要8岁的侄子好好读书,于是对他说:你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少玩游戏,有一个好的成绩,不然以后找不到工作,娶不到老婆。

【吴先昇】

堂弟借钱度日,想让他改变,于是对他说:你为什么要陷入这样的死循环,为什么不先想想去做一些改变呢?

七、【A1+具体应用】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我们看出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因为提出的请求目标不明确、行动不具体,从而导致自己的需求未能被满足的情况。

那我们今天了解了【提出请求的2个注意事项】,接下来请大家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的行动计划:下次再遇到刚刚大家说的这类情况时,你的具体做法是什么,注意要有目标、有明确的时间和具体的行动步骤。

比如:

目标:明天晚上让老公把餐桌擦干净

行动计划:

明天吃完晚饭的时候,我计划这样对老公说:

老公,我现在要去洗碗了,我希望你能帮我擦一下餐桌,可以吗?

比如:

之前部门同事打扫办公区的结果未能满足我的需求,重来一次的话,我会这没做:

目标:下周一12:00前,让部门同事把办公区域整理干净。

行动计划:

下周一10:00的早会上,向组员口头提出以下要求,并在部门群内同步书面稿:

请大家注意保持办公区域、办公桌面的整洁、卫生,清理要求如下:

①保持桌面整洁,只留下必要办公物品(例如:电脑、鼠标、笔筒、电源线)

②工位过道不能放置任何物品(有需要可放入仓库)

③座位下方尽量不要放置物品,如要放也请摆放整齐

【现场指令】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进行填写,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将邀请1-2位进行分享。

【苏白】

目标:让侄子连续1周按时完成作业

行动计划:

通过电话视频和侄子进行沟通:希望你每天9点之前可以按时完成作业,这样你就能获得3个小时看电视的机会。然后让爷爷把你的作业发到群里面,如果可以连续1个星期按时完成,我会奖励你一包奥特曼卡包。

【吴先昇】

堂弟要是再打电话过来,我就会收起之前教训的这种的口吻,

1、首先,会和他说一个具体目标:要摆脱现在这种收入结构,不要提前去预支钱

2、告诉他具体可以怎么做:换一份工作拜托现状,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去罗列一些他可以做的工作;

3、态度上:更加诚恳,让其认为在帮助他而不是在指责。

【心连心】

爱人总是周末去公司加班,就算没事也要去一下。这周末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说:我希望你可以多陪陪家里人,和我们白天一起去爬山,晚上一起吃个饭。

八、【结束语】1分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是“提出请求的2个注意事项”,当我们“提出请求(有事情需要对方协助”的时候,可以使用“我希望+具体需求”的句式,同时要注意我们的请求是否有目标、且具体,让对方第一时间明白我们的需求,并知道具体要如何行动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提高沟通效率。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