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今天要进行的是TF1-2, 主题是:矫正错误的3个R,首先来自我介绍下, 我是Sonia, 中文名:海燕,就是小学语文课本中高尔基的笔下的:“海燕”,其中有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我的生命的真实写照,期待以后跟大家分享更多成长经历。
我有三个标签:
1: 新晋拆书家:刚刚进入拆书旅程第一步
2: 老师:我周末在教会教小孩子。
3:全职妈妈:我有三个孩子:9岁,4岁和3岁。
【图书介绍】
今天我分享的片段是来自《正面管教》这本书,作者:是来自美国的简·尼尔森(Jane Nelsen),她是是7个孩子的母亲,20多个孩子的祖母。这本书推行的是不骄纵也不惩罚,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理念,自从1981年首次发行以来,已经成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相信很多当父母的家里都有这一套书。
今天的拆页是:关于矫正错误的3个R。请大家先花1分钟时间来阅读一下原文片段,稍后我会做一些讲解, 然后会分组讨论。看完的请在聊天区打1让我知道下。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讲演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地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看见孩子一次次犯错误,跌倒,我们是怎样面对孩子的错误呢?对于不断学习的我们,有时候还是难免因为情绪或者习惯于过去的处理方式,我们也在不断的犯错误,我们是怎样面对的犯错误的自己呢?
人生就是不断的犯错误,从错误中成长的,我们自己面对错误的态度和方式也会影响着孩子,如何让自己也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到功课,而不是羞愧,自我否定,这才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的。
今天我们从“正面管教”矫正错误的三个“R” 来学习正确面对错误的方法,让我们把每次错误都当作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勇敢面对,也帮助孩子勇敢面对,让错误成为前进的阶梯。
具体怎么做呢?总结下来就是3步,三个R。
1: 第一步:Recognize: 承认: 这步是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不逃避。这也有助于帮助我们实现自我原谅。
对于做父母的,要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并不是代表自己无能,而是真实向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孩子知道我们并不完美,也让孩子知道,他们也不需要做到完美。
2: 第二步:Reconcile: 和好, 这步是向犯错的对象寻求“原谅”,从而帮助修复两人之间的关系,达到和好的地步。
在我的记忆中,每次我跟孩子道歉的时候,孩子都能立刻消气说原谅我。
正因为孩子能够原谅我们,也可以帮助我们自己能够自我原谅,从而不至于对自己失望灰心沮丧,仍然可以爬起来继续努力。
3: Resolve: 解决:有了前面两步“R”, 我们与对方达到了和好的局面,之后就可以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不再是敌对的伤害与被伤害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这样提出问题的时候,双方就可以更好的进入协谈。
我自己的经历:看上去这个方法好像很简单,就是在发现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及时承认错误,但是作为父母亲,管教孩子的权威来说,要在孩子面前低头认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心里也知道自己错了,但是真正讲出来的次数并不多。我想这也是今天我们需要来学习这个片段的目的所在。
我记得前段时间孩子在数学学习“时钟”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她总是没有办法明白,我教了她一次两次,过了几天还是同样的问题,我发现还是不会。我的脾气就出来了,声音越来越大,后来老公都听不下去了, 跑过去说我不该凶孩子,当时我还振振有词辩解,我又没有凶她,教了几次还是不会,能怪我吗?后来我跟孩子说,以后再也不教她做功课了,让她有不会的去学校问老师。但是我却一直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态度跟孩子道歉。之后我发现孩子只要面对有“时钟”的题目,她看都不看说自己不会,我怎样鼓励她都不愿意。
今天从三个“R”这里我明白了:其实事后我自己心里也很内疚,对孩子太凶,没有耐心,但是我没有跟孩子道歉,我没有给孩子做一个“不完美”的榜样,她也因此对自己总是做错题目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无能,做不了,选择自我放弃。最后我们的问题一直存在,我还会因为对孩子发脾气而内疚,也会责怪自己,但是还是反复做同样的事情。而孩子学习没有办法进步这个问题也一直存在,她仍然缺乏自信,她害怕犯错误,干脆不做。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看见犯错误之后勇敢承认错误的重要性,也看见因为我的错误没有及时承认,对孩子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我不知道在坐的各位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请大家回想下,在过去一个月之内,在你的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发生一些事情,自己觉得后悔说错话做错事,觉得理亏,但是最终却碍于面子没有道歉的场景呢?或者是自己发现犯错,及时跟当事人认错,最后关系得到修复的经历?最好这件事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很具体的,大家可以用1分钟思考下,我给大家分一下组,今天在场的人数少于6个人,那就自成一组吧, 大家想一想,然后把关键词写在纸上,等会我会邀请人来分享下。
好了,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有没有人自告奋勇要来分享下?如果没有我就点名了。
案例1: 阳光分享:孩子每次去商场都想要买笔盒,但是家里已经有好几个笔盒了,然后爸爸说下次再买,其实是糊弄孩子,过了一个月之后,再去商场之后孩子看到笔盒,又想起来了,孩子不是很开心。后来爸爸反思觉得自己欺骗了孩子,让孩子失望了,觉得不太好,所以跟孩子道歉了,然后马上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个笔盒,孩子很开心,关系得到修复。
我回应:这个案例给我很大学习,让我知道了发现错误了应该及时认错。
案例2:有时候自己很忙的时候,孩子有不懂的题目,来问妈妈,但是妈妈没有给他解决,让他去看书,或者问网上的老师。孩子不开心的走了,觉得自己就是不会才去找妈妈帮忙,但是妈妈却没有帮忙。后来这个问题就搁置在那,妈妈也失去了一个帮助孩子的机会。
我的回应:做父母的确实有时候因为忙各种问题,难免会犯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来学习如何矫正错误的。
A2催化应用: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过去类似的经历,那接下来,我们需要将今天学习到的矫正错误的3R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让我们真正学以致用。就像大家刚才分享的经历,我们可以尝试去用3R的步骤 来补救,也可以设想未来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之后,我们怎样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3R方法来沟通看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请大家思考下,并且写下关键词,需要有具体的场景,具体的做法。比如我之前的反面例子,我可以找个机会跟孩子道歉,说我当时不应该凶她,应该站在她的角度去看那个题目其实挺难的,请求孩子原谅,然后和她商量出一个办法:以后她有不会的题目,我该怎样帮助她?
稍后如果时间够,我们可以请一个同学来分享下。
案例1: 阳光同学:一个月之后孩子就要过生日了,去年生日爸爸答应去上海迪斯尼,但是以现在的工作状态看,没有时间去。可能找个机会跟孩子先道歉,没有办法去迪斯尼,请求孩子原谅,然后提出方案,生日去环球影城,等假期之后再全家去迪斯尼,孩子应该会很开心。
我的回应: 这个看上去很不错,因为道歉了,孩子肯定愿意原谅,而且孩子会得到双重礼物,孩子肯定很开心。
案例2:Claire同学:上次你找妈妈帮助你,妈妈没有帮助你,对不起,你可以原谅妈妈吗?现在妈妈有空,可以帮你看看这个题目。
我的回应:不错呢,只要我们道歉,关系肯定就能和好,也可以加上一条:以后如果遇到妈妈在忙的时候,你可以稍微等等吗?之类的。
好的,谢谢大家的分享,也期待我们今天这里的每个同学都能够熟练运用3R来帮助改善我们与孩子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期待下次有机会再一起讨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