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Sunny,一位热爱工作、精致生活的阳光小姐姐。我用三个城市坐标来介绍自己:
1、济南,23年霸榜阅读量第一名,我所在家乡的省会城市。当然我也是一位爱学习爱阅读的小伙伴,以书会友,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2、全国烧烤看哪里?当然是淄博啦,我的家乡,齐国故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周朝开国元勋姜子牙、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医学祖师扁鹊、干部楷模焦裕䘵等名垂千古人物,欢迎到我的家乡打卡,我也热爱旅游,热爱探索,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可以约起啦。
3、我现在所在的城市,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双皮奶、烤乳鸽、鱼生、烧鹅……说着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相信爱美食的小伙伴应该不会错过这趟顺德之行吧,欢迎大家来顺德找我。
我有着多年的家电行业销售管理经验,曾指导多家企业的私域运营、大促营销、团队建设等工作,欢迎大家多多沟通交流。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我一年读很多的书,但好像什么也记不住”“平常我也喜欢读书,但读过后好像就只是知道,也没其他作用”“ 家里买了很多的书都读不完,总觉得一本书全部读完才叫读书”…网上更有很多人发帖子“读书有什么用”等等,就在前几天的出差中还和同事一路聊到同样的现象,困扰着很多人。
这段时间我还在混沌大学的学习中听到李善友教授说“成年人的学习是认知的升级,在原有低认知里学习只是重复” 我非常认同,提升认知是我们打开通往新世界的钥匙。但也不能忽视当今的碎片化信息带来的认知臃肿现象“懂得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相比之下更为重要的是“成年人的学习主要是解决问题、升级能力、创造价值”,践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正好,拆书法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
那什么是拆书法和拆书帮?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拆书法是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成人教育五大公理”五个真学习的特征“自我导向、关联学习经验、强调实践、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内在驱动”所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关联学习者经验规划自身的应用。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通过片段拆解应用,如同主题培训;组织学习是通过拿一本书现场加工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拆为己用。
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具体形式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是一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定期举办拆书活动。旨在帮助更好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通过升级学习力影响身边人,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持续精
今晚的活动就是典型的案例,将由拆书家带领大家拆解片段,让大家可以联系自己的经验,从而改变行为。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非暴力沟通》第二章四大要素: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之第一要素:观察,学会区分观察与评论。
下面我们花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观察:学会区分观察与评论
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被贴过标签,比如善良、懒惰、坚强、愚蠢等等。这些所谓的“标签”很多时候也会出现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当中,人们有时候并不能区分这些标签是我们自身对他人的评价还是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观察,也许很多人认为这个要素的实现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却总会混淆,误将评论等同于观察。所以,若想掌握非暴力沟通,学会怎样区分观察和评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妻子怒气冲冲的喊:“天天看手机,你怎么这么懒!”
丈夫很不悦的说:“我刚刚看了两分钟就说我天天看,你才懒呢!”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类似的现象,某方习惯性的对对方行为产生猜测及道德评判,而对方不认同由此产生轻则冷战,重则大打出手的冲突。
如何避免这些冲突呢?今天读到的《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之第一要素:先从观察开始。学会区分观察与评论就是避免冲突的好方法。
这里面涉及两个概念,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
观察要求客观且不带道德评判的角度描述事实和感受,在这里描述是重点,所以用心观察“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及五感”就非常重要。而评论是看到某人的行为,用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准则习惯性地对该行为产生猜测,经过大脑加工就变成了道德评判。
现在我们举个地铁上发生的真实例子对比一下:
阿姨:“你这个年轻人真是没道德,不知道尊老爱幼!”
年轻人:“我脚扭了,站不了,没法让座。”
这里面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年轻人没让座是观察,年轻人没道德,不尊老爱幼是评论。
观察是客观描述事实,能让对方快速认同事实存在,这时有更大的机会通过聆听或沟通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适合于工作中与下属相对正式的沟通,生活上与家人、朋友等对某个行为的沟通等,但不适合茶余饭后的轻松聊天或各类以轻松娱乐为主的场合。
前天晚上女儿睡觉前洗漱,我感觉洗了很久,就愤怒的冲上前去敲门“总是洗这么久,为什么说多少遍都不听,做事磨磨蹭蹭,没一点时间概念!”女儿也很恼火的大声喊“知道了!”
在这个情况下,我没有从客观角度描述事实,而习惯性的对女儿道德评判。如果按《非暴力沟通》第一要素我应该用观察来客观描述“女儿,你洗漱用时快一个小时,现在时间已经晚上11点,需要快点洗漱完毕上床睡觉。”我想如果这样客观且不带道德评判的描述事实女儿就能欣然接受并尽快完成。
【A2具体应用】
我计划本月内与下属开展一次谈话,使用观察而非评论的方法。
行动计划:
1、对下属A我决定不再这样评论“你上半年表现优秀,每次都积极主动完成指标,下半年继续努力加油,做个好榜样”这样模棱两可且带有主观评判的话。
我会客观描述事实改为这样表达“小A,辛苦了!上半年取得了**的销售业绩,同比增长**,市占提升**,同时为部门创造了**的盈利贡献,还传帮带两位新同事上岗,感谢你上半年的付出!下半年我们再接再厉,完成全年指标缺口**,盈利缺口**,我将协助你一起努力完成下半年**指标!一起加油!”
2、对下属B我决定不再这样道德评判“你怎么经常迟到,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懒的很!”
我会客观描述事实改为这样表达“小B,这个月你已经迟到3次,营运部门也已发文通报,在公司引起了很不好的影响。我希望你每天能准时到岗,不再迟到,为新员工做个好榜样!”
3、在沟通过程中我会向他们事先说明原因,若经他的允许录音事后听取分析,看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区分观察与评论。
正如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这样表述的那样:“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就是不带有任何评论地去观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我们拆了《非暴力沟通》四大要素: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之第一要素“区分观察与评论” ,我们所有的沟通和互动也都是基于对我们身体和情绪的有效观察,通过不断观察,我们可以与自己的内心及他人建立有效而健康的联结,从而让我们更加从容淡定的面对生活,助人助己。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