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宇宙中心分舵7月1日线上过级活动】专注影响圈和复盘四步法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专注影响圈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阳光,湖北襄阳人。我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第1个标签,北漂一枚,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将近20年了;第二个标签是信息安全工程师,这是我现在的工作;第三个标签是两儿女的的爸爸,在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努力地提升自己做爸爸的能力。

现在开启本次拆书活动,让我们一同学习、一起成长!

【学习目标】

此次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使用(行为) 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澄清) , 区分所关注的事物是否属于影响圈(界定) , 并有效处理关注圈不可控的问题。

【分组】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交流,我们先分一下组,由于今天到的人少于6人,我们所有人就自成一组。(今天的共到了XX位小伙伴,我们按视频会议软件上,参会人员显示的顺序,分成2组,前XX位为第一组,之后的小伙伴为第二组)。

场景介绍法

[场景]:先讲一个我朋友的故事,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职员。每天他都面临着大量的工作任务和临时的琐事安排。除此之外,他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由于工作和家庭责任繁忙,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升自己。每次和他聊天时,经常听到他抱怨领导如何压榨他,孩子不听话,老人也不理解他。他感到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提问]大家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看上去问题是由他人或环境带来的?是否也曾经像我这位朋友一样,抱怨他人或环境?

[影响]:显然,如果我们一直抱怨外部环境,像抱怨老板不公平、同事不靠谱等问题,并将注意力放在不控的事物上,那么我们只会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中。这种态度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还会影响到他人。将注意力放在他人或环境的问题上,只会让我们感到无力和沮丧。

[解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方法,作者史蒂夫.柯维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养成书中的7个习惯,将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制胜法宝。

今天的拆页不仅教我们如何区分关注圈影响圈,更教我们如何专注于影响圈。从而可以让我们聚焦自己能够影响和掌控的事物上,在面对问题时,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它们,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57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插图]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插图]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插图]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相信小伙伴们已经差不多看完了,请问,大家觉得这个拆页里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 (A说是…。 B说是……) 正如小伙伴们所说的那样, 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影响圈和关注圈。非常棒,小伙伴们get到这个拆页的重点概念了.

那什么是关注圈? 关注圈是一个人关注和关心的事物范围,包括个人生活、家庭、工作、社会等方面的事物。这些事物可能是个人感兴趣或关心的,但并不代表个人能够直接影响或改变它们。

那什么是影响圈呢?影响圈是一个人能够实际影响和改变的事物范围,其中可控、态度和行动是关键要素。个人在影响圈中应该集中关注自己能够掌控和影响的事物,同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持续的行动。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个人才能真正地推动事物发展并取得更好的结果。这些事物可能是个人所在的工作团队、家庭关系、社区事务等。

提个问题,看看小伙伴对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理解怎么样?

1.请问“杞人忧天”.这个成语中的杞人专注的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如果是请在屏幕上打个1,如果不是2。

看到小伙伴们的反馈都是”是关注圈

反馈:显然,属于关注圈.天不可控,杞人怎么关注、担心也于事无补,只会徒伤悲。

2.“自立更生”.请问,具备自立更生的人,专注的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如果是请在屏幕上打个1,如果不是2。

看到小伙伴们的反馈都是”影响圈

反馈:属于影响圈, 自我独立的表现,让自己在控制和影响的范围里做事,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关注圈和影响圈之间的关系在于,一个人的关注圈内的事物有可能成为他的影响圈。当一个人专注于自己关注圈内的事物,并且有意识地努力去改变和影响它们时,他的关注圈就可能逐渐扩大为影响圈。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积极的行动,一个人可以逐渐扩大他的影响圈,使自己能够影响和改变更广泛的事物。

【WHAT】

相信小伙伴们已经差不多看完了,请问,大家觉得这个拆页里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

正如小伙伴们所说的那样, 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影响圈和关注圈。非常棒,小伙伴们get到这个拆页的重点概念了.

那什么是关注圈? 关注圈是一个人关注和关心的事物范围,包括个人生活、家庭、工作、社会等方面的事物。这些事物可能是个人感兴趣或关心的,但并不代表个人能够直接影响或改变它们。

那什么是影响圈呢?影响圈是一个人能够实际影响和改变的事物范围,其中可控、态度和行动是关键要素。个人在影响圈中应该集中关注自己能够掌控和影响的事物,同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持续的行动。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个人才能真正地推动事物发展并取得更好的结果。这些事物可能是个人所在的工作团队、家庭关系、社区事务等。

提个问题,看看小伙伴对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理解怎么样?

1.请问“杞人忧天”.这个成语中的杞人专注的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如果是请在屏幕上打个1,如果不是2。

看到小伙伴们的反馈都是”是关注圈

反馈:显然,属于关注圈.天不可控,杞人怎么关注、担心也于事无补,只会徒伤悲。

2.“自立更生”.请问,具备自立更生的人,专注的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如果是请在屏幕上打个1,如果不是2。

看到小伙伴们的反馈都是”影响圈

反馈:属于影响圈, 是自我独立的表现,让自己在控制和影响的范围里做事,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关注圈和影响圈之间的关系在于,一个人的关注圈内的事物有可能成为他的影响圈。当一个人专注于自己关注圈内的事物,并且有意识地努力去改变和影响它们时,他的关注圈就可能逐渐扩大为影响圈。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积极的行动,一个人可以逐渐扩大他的影响圈,使自己能够影响和改变更广泛的事物。

【WHAT-对比说明】

下面,我举一组例子,希望大家能够仔细体会一下。是否属于专注影响圈,在开始之前,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影响圈的概念。影响圈是一个人能够实际影响和改变的事物范围,其中可控态度行动是关键要素,这个三个要素不可或缺。个人在影响圈中应该集中关注自己能够掌控和影响的事物,同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持续的行动。

来,我们看第一例子

例子-1:小王作为公司里一个普通职员,一直在一个不太受重视的部门工作。小王认为部门地位太低,而且部门里有几个同事,是领导的关系户, 评优晋升的机会都被他们占了,因此每天早九晚五的上着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开始混起日子,最终被公司末尾淘汰。

请问小伙伴们,在例1中小王,是不是专注影响圈?如果是请在屏幕上打个1,如果不是2。

看到小伙伴们的反馈都是”不是专注影响圈”

反馈:例1中的小王不是专注影响圈,关注点在外部,非自身所能及的因素上,而且消极被动地选择了躺平,最终被淘汰.

来,我们继续,看第二例子

例子-2[可控]

小王作为公司里一个普通职员,一直在一个不太受重视的部门工作。小王在公司的部门工作中发现他可以通过改进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提出改进建议来提高部门的效率和质量。然而,由于他对自己的工作不够热情和投入,他没有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去做出改变。他对自己的工作持消极态度,缺乏动力和意愿去主动推动事情的发展。

请问小伙伴们,在例2中小王,是不是专注影响圈?如果是请在屏幕上打个1,如果不是2。

看到小伙伴们的反馈都是”不是专注影响圈”

反馈:例2中的小王也不是专注影响圈,为什么? 例2中的小王,小王找到了可控可影响的事情,但没有意愿做,缺乏动力和意愿去主动推动事情的发展.

来,我们继续,看第三例子

例子-3[可控+态度]

小王作为公司里一个普通职员,一直在一个不太受重视的部门工作。小王发现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学习新的技能,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从而改善他所处的小环境,于是他主动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在线课程,并开始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兴趣逐渐减退,他没有坚持下去,最终放弃了学习新技能的计划。他缺乏持续行动的决心和毅力,无法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请问小伙伴们,在例3中小王,是不是专注影响圈?如果是请在屏幕上打个1,如果不是2。

看到小伙伴们的反馈都是”不是专注影响圈”

反馈:例3中的小王不是专注影响圈,为什么? [停顿5秒] 例3中的小王,虽然找到了可控可影响的事情,有意愿做了,没有持续行动.放弃了学习新技能的计划,最终未能改变他的处境.

来,我们继续,看第四例子

例子-4[可控+态度+行动]

小王作为公司里一个普通职员,一直在一个不太受重视的部门工作。小王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可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团队的工作流程。从而改善他所处的小环境,他积极参与团队的讨论和决策,并与同事们合作解决问题。他持续不断地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他被提升为团队的领导,并提升了部门在公司的地位。他通过专注影响圈,持续行动,并取得了成功和好的结果。

请问小伙伴们,在例4中小王,是不是专注影响圈?如果是请在屏幕上打个1,如果不是2。

看到小伙伴们的反馈都是”是专注影响圈”

反馈:例4中的小王,这次终于是专注影响圈,为什么? 例4中的小王,不仅找到了可控可影响的事情,有意愿做了,持续行动了,最终取得了好的结果.他在影响圈中积极主动地从力所能及的事物着手做起,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能够直接产生实际影响的事物上,可以更有效地推动事物发展并取得更好的结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专注影响圈,就是要将关注点聚焦于自身而非他人,聚焦于自身可控制的事项上,关注于自己力所能及的而不是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项上。

可控是前提态度是条件行动是保障,立足自身是基础,聚焦自身可影响的事项是关键。持续行动,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事物发展,并取得更好的结果。

【HOW-细化步骤】

那我们如何才能够专注影响圈呢?结合原文,提炼总结出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

1、 确定可控。 就是明确辨别哪些事物是可以被自己所控制和影响的,而哪些事物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来改变的事物上,而不会将精力浪费在那些无法改变的事物上。

2、 转变态度。 就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和挑战。采取乐观、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而转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 持续行动。就是不仅仅是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影响圈内的事物上,还会采取实际的行动来推动事物的发展。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付诸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专注影响圈需要个人具备明确的可控意识,转变消极的态度为积极的态度,并付诸行动,来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样的行为和心态将使个人更加积极主动,并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

【WHY-案例】

下面分享一个我的案例,王哥和我是同事,他进公司比我早,资历比我深。我们在同一个团队中工作。尽管我们是同事,但王哥似乎对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他总是表现出不认同的态度。这种态度让我感到困惑和挫败。

应对这个挑战,根据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我将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步,确定可控:首先我整理出一个与此相关的事件列表,并区分出哪些可控,哪些不可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意识到我无法直接改变王哥的态度和观点。因此,将注意力集中在能够掌控,并产生实际结果的事情上。关注自己的反应和态度,确定哪些是自己可以影响和改变的事物。

第二步,转变态度:我决定从消极和自我怀疑转变为积极主动。将王哥持怀疑态度视为一个合作的机会。

第三步,持续行动:为了应对王哥的怀疑和不认同态度,我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我会坚持不懈地努力执行这个计划,不断改进我的建议和意见,以期让王哥认同并接受我的观点。

通过这三个步骤,我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明确自己关注的重点和能够掌控的领域,并转变消极态度为开放心态。这些努力有助于建立更好的工作关系,并实现更好的工作效果。

【WHERE-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认为, 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操作起来有些繁琐复杂,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影响圈的三步法提供了一种操作思路, 关键是明确目标,转变态度,并付诸行动。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不断地从自身可掌控的事物做起,增强成就感和行动力,就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越积极主动、“影响圈”越扩大。进而,越应用越轻松。

WHERE

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适用于,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挑战时的场景,例如:工作中项目进展不顺利,家庭中亲密关系紧张。

然而,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不适用于个人无法直接控制或影响的事物,如911事件、他人的行为和决策、自然灾害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编写剧本】

下面会有一个互动环节,在开始之前,我先确认一下,一会哪些小伙伴,方便参与互动,请方便的小伙伴请在屏幕打个5.[反馈,海燕可以参与,Clair也可以参与].

……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编写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小剧本,以练习今天所学的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一个月的生活或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我们无法掌控和改变的事物。然而,通过运用“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我们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这些关注圈中不可控的事物。

小剧本的编写要求:

1.要设计出人物(至少需要2名人物)。

2.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

3.采用对话形式。

4.其中的人物需使用到“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

5.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将关键内容,写在便签上,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用两分钟的时间来分享一下。

特别提示:小剧本的事件必须发生在未来

大家对上面的编写要求,有什么疑问吗? 如果有,可以直接开麦说哈。

之前有小伙伴编过小剧本吗?

反馈:如果没有编过,也没关系,我们一起先看一下,根据我和王哥的故事,改编的小剧本。如图所示:这个示例中,包括了剧本的5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剧情过程。

这个示例的要点有五点。

1. 事情的时间发生在未来

2. 人物角色有三位(虽然里面的王哥,一句台词也没有)

3. 人物之间的互动,采用对话的形式

4. 在互动的过程中,应用了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

5. 最后还有结果,虽然是以旁白的方式展现的

大家可以,把你编的剧本的内容,对应到这5个要素中,写在你的便签上

在把剧本内容放入这个5要素中,难点可能在于如何确定场景,以及如何在场景中使用“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

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右边的表,给大家提供了2个可能的场景,工作场景和家庭场景。 以家庭场景为例。它可能是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理解不足等问题,导致亲密关系紧张。例如:它可发生在你与孩子之间 /它可发生在你与爱人之间 /它可发生在你与公公婆婆之间等……。同时也给出了运用三步法中所涉及的一些要点。

比如,

第一步,在确定可控中,可控的是。。。。。 不可控的是。。。。。

第二步,在转变态度中,消极的态度是。。。。。 积极的态度是。。。。。

第三步,在持续行动中,制定沟通计划,坚持每周做一件小力所能力的小事(改善家庭关的事)并定期复盘其效果。

哪位小伙伴准备好了?准备想好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开麦说,也可以发到屏幕上.

(还剩下30秒)

……

时间到,下面我们请一位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员案例记录:

小伙伴分享:

拆书家回应和反馈:

反馈:非常棒!感谢Claire的精彩分享。通过这个分享展示了如何运用专注影响圈三个步骤来解决问题。通过明确可影响的事情、转变态度和持续行动,最后,小丽改善与张总的关系,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再次感谢小伙伴Claire的分享!掌声感谢Claire。

【总结回顾】1分钟

最后,我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在今天的学习中,介绍了专注影响圈的三步法。这个方法由确定可控、转变态度和持续行动三个关键步骤组成。希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我是阳光,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