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拆书帮襄阳线下晋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化解孩子负面情绪,平复心情

开场:

大家好,我是杨蓉,是一名新手拆书家,

我的三个标签是:

1. 中医养生践行者

2. 拆书家,

3. 二年级宝妈,有一个二年级在读女儿。

在正式开始之前呢,我们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组:

设定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以后,使学习者学会一个化解孩子负面情绪、平复心情的方法--“画出你的感受”

[F]我今天的拆页,选自畅销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有两位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他们都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他们的著作不仅深受家长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很多专业权威人士的认可。

书中介绍了一套方法,给出了30个技巧,指引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一个快乐交流的平台。

[A优势]市面上有很多介绍亲子沟通的书籍,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有大量生动的案例并配有很多练习题,还有画漫画,写剧本,角色扮演等类似游戏的方式,能让父母更快地掌握和运用技巧,应付各种情况,在和孩子沟通中游刃有余。

[B1]你是否经历过在与孩子相处时平时母慈子孝,学习鸡飞狗跳的情景,

这本书能让你们平静下来好好沟通;

你是否经历过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明明想好好安慰孩子,结果变成了说教,这本书可以让孩子真正的听到你的心声。

[B2利益]当孩子遇到挫折有情绪,发脾气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很心疼孩子,想帮帮他们走出负面情绪,令一方面也希望孩子能够克服困难,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怎么样做才好,按照常规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出现孩子难过,家长难做的情境。

今天学习的拆页介绍了一个方法,可以用"让孩子画画"方法帮助他们轻松转移负面情绪,平复心情。让我们来看看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刚刚结束了家长讲座回到家,就看见我3岁的孩子躺在地板上发脾气。我丈夫正站在边上生气地看着他。他说:"好了,儿童专家回来了,看看你能不能处理这个情况吧。"我当时觉得,自己必须得应对这个挑战了。我低头看了看乔舒亚,他正乱踢乱叫。我拿起电话边上的铅笔和便笺,蹲下来,递给他,对他说:"来,告诉我你有多生气。把你的感受画出来。"

乔舒亚立刻跳起来,开始生气地画着圈。然后递给我说:"这就是我有多生气!"

我说:"你真的是非常生气!",又抽出一张纸递给他。对他说"再画给我看看。"

他激动地在纸上乱画。我又对他说:"儿子,这么生气啊!"接着,我们又重复刚才的过程。当我递给他第四张纸的时候,他已经安静了许多。他看了很长时间,然后说:"现在,我想画我高兴的感觉了。"于是,他画了一个图,两只眼睛和一张笑嘴巴。这简直让我不可思议!仅仅是因为我让他画出他的感受,在两分钟之内,他竟然从歇斯底里变成了面带笑容。后来,丈夫对我说:"继续参加你的学习小组吧。"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向大家介绍了一个让孩子通过画画的来化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Why:

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有的时候可以接受大人的安慰,有的时候安慰也不一定能起到效果。

我们听说过,当孩子处于极度难过的时候,身体上的发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可以让孩子撕纸、大吼大叫、扔东西等等,之后会慢慢安静下来的,但这样做可能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的麻烦和负面感受,比如大吼大叫的时候边上都是人,让家长觉得很尴尬,比如碎纸扔的到处都是,你不得不打扫,比如孩子扔出去的东西,正好是你上周才买的花瓶。(不这样做的坏处)

有一个方法,即能让家长感觉舒服,又能让孩子满意,(这样做的好处)

那就是画出他们的感受。

How:

细化步骤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要怎么做呢?

第1步,用心观察孩子的状态。判断出孩子处于什么状态,比如愤怒、沮丧、消沉,有的家长一上来就会说没事,这点挫折算什么,这是不可取的,这样会让孩子拒绝跟你沟通的。

第2步,让孩子把感受画出来。拿出纸和笔,让孩子画出感受,“感受”二字对孩子来说可能有些空泛,可以告诉孩子,画出你现在心里想的东西,或者想画什么就画出来。

第3步,描述孩子的画面,尽量多用描述形容心情的词语,比如哇你这么生气啊。

第4步,鼓励孩子继续画下去。相当于让孩子用画画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大人进行了沟通,这样一方面负面情绪得到疏泄,一方面注意力也得到了转移。

举个自己的例子吧:

上个月末,女儿的单元考试错题很多,我跟老公仔细看了试卷,发现错的大多数都是平时会做的题,换句话说就是她在考试的时候要么不看题随心写答案,要么就是粗心大意。

我们很恼火,很想发脾气又觉得不能解决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无奈之下,为了让她长点记性,就要求给她一些惩罚,让她把所有的错题都抄10遍,作为临时给她加的作业,女儿算了一下要抄100多遍。

她的脸色很难看,其实我知道她很沮丧,可是出了这样的错误,总要做点什么啊。

迫于我们的淫威,女儿不得不拿起笔开始抄题。

大概抄了一半时,我发现女儿的状态有些不对劲,浑身发抖,双手紧握,脸憋的通红,(观察)她爸问了几遍她怎么了,她都沉默不吭声,后来终于爆发了,把作业本和笔全部扔到了地上,并且大声对我们喊:“你们为什么要让我去上学,你们为什么要让我写作业,究竟是谁发明了作业,根本不是为了我们好,是在害我们,我恨他”

老公见女儿发脾气也火冒三丈,想上去打她被我拦住,我能理解女儿的挫折和委屈,但是更想女儿能够完成改错和后面还没有开始的作业。

我对她说:”既然你这么讨厌写作业,我们就想暂停下来,静一静吧“

女儿并不相信我,觉得我在套路她,看着女儿防备的眼神我也很受伤。发现旁边有白纸,想起了书上说的办法,我就说,那就先画画吧,我知道你现在心情很糟糕,而且你很喜欢画画,那就把你的心情画出来吧。

第一张:女儿使劲画了很多道道圈圈,然后挑衅的把画甩给我,她好像再给我示威,故意画的乱七八糟。

我拿过画说:看来你现在的心情很乱啊,你那么喜欢画画的人把画画成这样可见你真的很生气。(用形容心情的词汇描述画面)

女儿倔强的说:才不是,我画的很好,我这是在热身。

我说:那你就好好画个好看的呗。

女儿:你真的让我画画不写作业吗

我说:是的,而且要画出你现在的想法才行(鼓励孩子继续画下去)

女儿见我都这么说了,这次便没有随便乱画,拿起笔认真的画了起来。一下画了四张

第一张她画了自己在写作业,非常生气

第二张她画了自己变成了一个巨人拿出开天斧头把学校劈成了两半

第三张她画了把学校里面的同学都放了出来,把老师都绑了起来

第四张她画了把各科的老师都吃掉了

看完她的画我跟她爸虽然都很无语但是不得不佩服她的想象力,他爸的气也消了,还说要把她的作品放到抖音上,肯定能火

女儿见我们都在评论她的画,情绪也稳定了下来,反而些不好意思了。

她悄悄的跟我们商量,她想接着写作业,但是这些题目她都会做,能不能不罚写十遍那么多,改成5遍。(情绪得到平复,注意力也转移了)

我跟老公本意也不是为了惩罚她,看她能主动愿意写作业,我们也很开心,欣然同意。

这个方法很实用,后面只要感觉女儿情绪不对的时候,我们都会首选让画画的方式来疏解情绪,与女儿的沟通也顺畅了很多,她乱发脾气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可能出现的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们家孩子不喜欢画画,孩子不配合怎么办

其实,疏解负面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身体上面的发泄也很多,踢球,跑步,打沙袋等等,画画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规定了一定要使用某一项,在遵循孩子的意愿的基础上要寻找那个最合适自己也最合适孩子的。当然,还没有找到的话,不妨试试画画的方法,即方便舒适,也利于亲子沟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通过上面的讲解和案例,大家应该学了用画画的方法化解孩子的情绪,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个技巧,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演练。

A3[场景设计]

菲菲是一个二年级小学生,因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得到了老师的特别关注,于是在本周的调换座位中被调换到了离老师最近的位置-讲桌的旁边,俗称左右护法,在菲菲眼里这个位置是成绩不好的同学坐的位置,因为她的同桌是全班的倒数第一。菲菲去找老师,老师告诉她,如果她连续三次考试都在90分就说明她上课认真听讲了,才考虑给她换位置。更有同学拿座位的事情嘲笑她,她很沮丧,回家以后不写作业,也不吃饭,把书扔的到处都是,趴在桌子上面哭。奶奶跟她说话,还冲奶奶发脾气。

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你是菲菲妈妈,下班回家以后看到菲菲正趴在书桌上哭。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帮助菲菲化解情绪,要怎么做,我们一起再来复习一下这个方法:用心观察孩子的状态+让孩子把感受画出来+将孩子的感受描述出来+鼓励孩子画下去。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可以先写到纸上,稍后呢我们来请两位小伙伴进行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菲菲, 另一个人扮演菲菲的妈妈,来现场演练一下。好的,讨论开始

好的,时间到,现在咱们来请两位小伙伴来进行角色扮演

古老师扮演菲菲,李老师扮演菲菲妈妈

妈妈:菲菲你怎么了?(回家看到孩子在地上躺着打滚

菲菲:不开心,不开心(发脾气

妈妈:我们一起来画画好不好,把你生气的事情给画下来妈妈看看

菲菲:哼(开始画)

妈妈:你这画的很不错啊,有大老虎还有小狐狸,分别代表什么呀,代表你很生气吗

菲菲:哼

妈妈:旁边还有一个拿棍子的人,这个人是不是代表是你啊,这张纸画满了,妈妈再给你拿一张纸,你接着画吧,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菲菲:.......(接着画)

妈妈:你还想画吗,不想画了,咱们出去玩好不好

菲菲:好吧。

结束语

好的,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看到小伙伴的演绎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方法,那就是“画出你的感受”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具体的步骤:用心观察孩子的状态+让孩子把感受画出来+将孩子的感受描述出来+鼓励孩子画下去

希望这些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