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宇宙中心分舵6月10日线上过级活动】尊重孩子的努力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尊重孩子的努力

开场:

1.【自我介绍】
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大西区线上拆书活动, 我是今天的拆书人阳光,湖北襄阳人。我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第1个标签,北漂一枚,在北京工作生活将近20年了;第二个标签是信息安全工程师,这是我现在的职业;第三个标签是两千金的的爸爸, 在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 努力提升自己做爸爸的能力。 现在开启本次拆书活动, 让我们一起学习、 一起成长!


2.【学习分组】
首先我们先分一下组,今天到的人少于6人,我们就只分成一组.(今天的共到了XX位小伙伴,我们按视频会议软件上,参会人员显示的顺序,分成2组, 前XX位为第一组,之后的小伙伴为第二组)。


3.【学习目标】
此次的学习目标是:在生活中,当孩子想要尝试一件事的时候,学习者能够使用以尊重孩子的努力方式,来肯定孩子的努力。


4.【图书介绍】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这本亲子育儿书。首先, 和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1)[F]特征, 核心是“书”, 用于满足好奇心。
书的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研究、总结,提出了从关注感受、鼓励、赞赏以及注重解决问题代替惩罚等6个方面来提升亲子沟通。它是一本融合了爱与沟通步骤的神奇之书,无论在什么文化环境中,都可以让父母学会用有效的、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
2)[A]优势, 重点是“比较”, 用于建立安全感。
相较于同类育儿书籍,本书收录了大量实际场景和例子,并配有简明的漫画和练习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亲子沟通步骤。30年来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销量已过数百万。全球已有20多万个亲子团队在使用本书作为家长培训的教材。
3)[B]利益, 强调的是“你(学习者) ”用于引发兴趣。
B1: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掌握6个方面的30多种技巧,提升对孩子的有效沟通。书中对大量常见场景与问题进行了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使读者能够将这些步骤熟练运用起来,并在他人征求意见寻求帮助时,能够提供有效的建议。
B2:拆页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今天所分享的拆页,可以帮助我们,在孩子想要尝试一件事的时候,以尊重孩子的努力的方式,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160-161


尊重孩子的努力


我们常常会认为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我们还会鼓励他们“试试看,很简单。”如果他做成了,那也是做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没有什么成就感;如果没做成,他会觉得连“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好。
换个说法,如果我们说:“这不太容易。”或者:“这可能会有点难。”他们会传达给自己不同的信息。如果成功了,他会很自豪自己完成了一件难事,如果失败了,至少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也有些家长觉得说“这可能会有点难”有些虚假。但是如果他们能从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孩子的角度去看,就会意识到任何事情第一次去做的时候,都会很难。(避免说:“这件事对你来说有些难。”孩子会想:“为什么对我来说难,不是对别人来说难?”)
有的家长抱怨,他们不能忍受自己站在那里,看着孩子挣扎而无动于衷。这时候,我们
建议你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而不是去替他做。“有时候,把拉链头撑直,拉链会容易拉一些。”
“有时候,做东西以前把黏土揉成软球会好些。”
“有时候,在上锁以前,把锁头来回转动几下会好些。”
我们喜欢用“有时候……会好些”这样的表达,因为即使不管用,孩子也不会觉得很失败。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为孩子做我们能做的事情?相信每个父母都能感觉到孩子很累、需要特别关注或者想撒娇的时候,希望我们帮他们做事情。同样,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做,但如果有人愿意帮你,梳一梳头发,拉一拉袜子,也会带给你一些安慰。作为父母,我们培养孩子的基本原则是让孩子有责任感,但偶尔我们也非常愿意“替他们做事”。


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后的小伙伴,请在屏幕上打个1。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段文字主要讲了尊重孩子的努力的重要性。应该避免认为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而应该在鼓励他们的同时,告诉孩子这可能会有些难度,这样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孩子都能有所收获。在孩子需要特别关注或者想撒娇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帮助孩子,但是要注意给予提示而不是替孩子做。常用“有时候……会好些”这样的表达,因为即使不管用,孩子也不会觉得很失败。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但偶尔为孩子做些事情也是可以的。


【WHY-常规做法 】
家长常常会认为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有些家长可能会低估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不给予足够的挑战和鼓励.或者过分地替孩子做事情:有些家长可能会过分关心孩子,不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过分替孩子做事情.

【WHY-坏处 】
如果当孩子在想去做某一件事情时,家长每次都认为孩子做的事情很简单,或者过分地替孩子做事情, 长期会怎么样呢?这会让孩子感到无聊和缺乏成就感,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成长。这还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成长。

【WHY-反例 】
比如,家里的大女儿,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她很难理解题目,感到很困惑。回家后,她向我寻求帮助,“爸,我看了很久,这题我看不明白”,我看了看题目,只是告诉他:“这个问题很简单了,以你的能力,你能做出来,再试试。”,大女儿回应到“哦”.就沮丧地走开了。显然这样的回应对孩子并没有多大帮助。
那么,当孩子想去做某一件事情时,我们怎样做,才叫尊重孩子的努力,才能有效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呢?结合原文案例,可以把它细分为4个步骤:


【HOW-细化行动步骤】


第一步.鼓励尝试。如何鼓励?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尝试和挑战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和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出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去尝试和实践。可以使用“你来试一试看”这样的句式。
第二步.告知不易。怎么告知?不要一味地说这件事很简单,我们需要在孩子尝试之前,告诉他们这个任务或问题可能会有一些难度,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更有耐心和毅力地去解决问题。可以使用“这件事儿有点难哦” 这样的句式,给孩子正确的鼓励,让孩子从容的努力。
第三步.提供线索。如何提供?当观察到孩子努力了许久,还一头雾水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提示,而不是替他们做。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努力,不要轻易地贬低他们的努力,这样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和动力。可以使用“你可以……说不定会较好”句式。
第四步.肯定付出。怎么肯定?在整个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无论他是否成功完成,我们需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尊重。我们可以用鼓励和支持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努力,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尊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成长,也能够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可以使用“你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句式。

举个例子
上周六,女儿在家里写数学作业,遇到了一个难题,她研究了一会,觉得有些难,想让我帮她做。于是发生了下面的一幕的对话:
女儿: “爸,这个题我研究了一会,很难不会做,时间太晚了,我还有英语作业没写完,你帮我做吧”
我看了看题目,以我对她的了解,以她的能力是可以做出的,可能是时间有些晚了,加上未写完的作业有些多,不能静下心来做,而做不出来.
: “如果遇到不会的数学题,不要轻易放弃,你来试一试看,用其他的方法能不能做出来。” [鼓励尝试]
: “当然,这个题的题干涉及的信息有些多, 可能会有一点难,如果你能静下心做,我相信你能够解决它。”[告知不易]
: “你可以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划出来,然后想想,可能会用到什么数学公式,说不定就会找到解决它的方法。”[提供线索]
女儿: “那我试一下这个方法,划出关键词,找出数学公式…….”
15分钟之后,她兴奋地跑过来说: “爸,我做出来了,你的提示,非常有用.”
:“看你在解题的过程中,尝试了很多种方法,不断的调整思路,最终解决了这个题.为你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点赞。”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成长,也能够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肯定付出]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有这样的疑问,这四步法会不会让孩子变得过于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会因为使用这四步方法,让孩子过度依赖父母或老师, 进而让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在于:首先,我们这样做的目是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过度依赖父母或老师。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是成功的关键。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等措施,帮助孩子逐渐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成长。


【WHERE】
这些尊重孩子的努力的方法适用于亲密沟通场景,比如,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改变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可用于当孩子面临决策和选择时,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自己。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工作场景,比如:在需要肯定你的下属为工作所做的努力的时侯,也可以使用这四个步骤.(适用场景)
特别注意的是,也不是每件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我们都要非得鼓励他自己完成,当孩子疲惫或者生病的时候,我们适当的代劳一下也未尝不可。
不适用场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Get到今天的这四个“尊重孩子的努力”步骤呢?我们可以来进行场景演练,练习一下这四个步骤:


首先,鼓励尝试,多说:“你来试一试吧!”
其次,告知不易。多说:“这件事有点难哦!”
再次,提供线索。多说:“你可以……说不定会较好”
最后,肯定付出。多说:“你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肯定付出而不是只看结果。


现在有这样一个场景:


小杨家里有个有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叫田田,这周末计划来个大扫除,田田也很兴奋,午餐后,田田就问妈妈,什么时候开始大扫除呀?妈妈看到家里地面好久没有拖了,地面有些脏,想着可以锻炼田田让她拖一下地,不过田田身高还比较矮,卫生间的拖把池比较高,拖把打湿后也比较重,对于田田都挑战,妈妈也想好了,在她遇到困难时给田田更好的方法或帮助,最后母女两人合力完成了大扫除,其乐融融,现在请大家一个人扮演妈妈小杨,一个人扮演女儿田田,小杨要用到今天讲到的四个步骤与田田沟通,最后形成一个对话.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结合下图提示的扮演要点,组织一下语言。 随后我们请两位小伙伴用3分钟的时间一起演练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刚刚学到的这四个步骤哦。

扮演要点:

妈妈:宝贝,今天是周末啊。我们得打扫一下家里了。你愿意帮忙吗? [鼓励尝试]

田田:我需要做什么呢?拖地听起来好难的样子[告知不易]。妈妈:相信我,你能做到的。我们来试试吧。我已经三天没拖地了,可能要用点力气。首先,我们把地上的脏东西扫一下,然后拿来拖把。看起来干净了吧?

田田:是的。

妈妈:宝贝,你拖地的时候,把拖把放在前面,然后向后退。这样拖过的地方就会变干净了[提供线索]

田田:原来如此。

妈妈:看,通过你的参与,我们把家弄得好干净[肯定付出]。妈妈喜欢这样整洁的家,你喜欢吗?

田田:喜欢,谢谢妈妈。

妈妈:嗯,你真棒!亲一个!


大家的表演都非常精彩,而且运用了今日尊重孩子的努力中的四个步骤,看来大家都能熟练运用。希望你与孩子相处时能多运用它,多实践它,感受到这四个步骤的神奇!

【小结】


最后,让我们来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一起学习了尊重孩子的努力的四个技巧:鼓励尝试.告知不易,提供线索,肯定付出。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孩子和谐相处,加深互相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今天关于拆书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你能将今天拆书学到的内容应用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