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请停止无效努力》 所属活动: 青岛五月风分舵线下拆书过级20230603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让你的表达结构化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白晶,很高兴参加青岛五月风分舵的拆书过级活动。

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终身学习者、职业规划师和未来拆书家。

【三个标签】

(1)职业规划师:跟随职业招聘公司CEO,学习践行职业规划1年;

(2)AI应用者:拥抱AI,理解AI,应用AI于自己的生活工作中;

(3)终身学习者:爱读书、爱思考,践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未来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拆书帮介绍】

下面,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拆书”的拆不是“拆开”,而是把书中知识,在自己的层面进行转化和内化。它强调以学习者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书”中的知识为中心,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而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

“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RIA便签读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现场拆书学习法。个人学习应用后,可以破局“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组织学习应用后,可以破局“举办了这么多培训,为什么员工就是学不会、做不好”,而你恰好可以成为组织学习中的重要角色,拆书家。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都有分舵。比如在青岛,就是五月风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拆书家,主打个人成长,引导促进,相互学习,利人利己。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我要进行的是TF1-1拆书过级,主题是如何让你的表达结构化,时间10分钟。接下来,正式进入今天的分享环节。我分享的拆页来自《请停止无效努力》这本书,作者孙圈圈,曾任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咨询总监,现为创业公司CEO。她专注于解决努力和付出却没有回报这一类问题,帮助人们走出低效努力和重复努力的困境。

下面,先请大家用1-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书拆页,拆页刚刚已经分发给大家了,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R原文片段】

如何让你的表达结构化

《请停止无效努力》 孙圈圈 P119-120

在本书之前关于结构化思维的文章里,曾经提到过,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有两个习惯:

第一、不能一次太多,因为信息太长会让大脑的负荷过大;

第二、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临场发言时,我们是有压力的。这种压力,要不让我们的大脑一片空白、胡言乱语,要不让我们的大脑信息泛滥、毫无头绪。这两种情况,听众听起来都会比较痛苦,不明白你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

如果说,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发言就变得容易了。一方面,如果你的大脑是杂乱无章的状态,它可以帮你把信息快速整理并输出;另一方面,如何你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的状态,它可以做为提示语帮你联想起一些有用信息。

用结构化思维,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沟通,关键是三步骤:

第一步,想主题:迅速找到一个切入点,第一句就说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搭架子:在论证观点时,思考一个结构(时间、空间、程度),并只说三点,这称为三个"架子"。

第三步,填素材:每个架子里,填充一些事例、数据等,来推进论据向观点靠近。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便签】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原书拆页。

【WHAT】

这个片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结构化表达的方法,可以用在演讲、发言或者沟通等方面。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更好的表达自己,同时,让听众更好的理解我们表达的观点。

【WHY】

现在来想象一个常见的场景,在某一次开会时,你突然被点名要求发言,你是否会大脑一片空白,胡言乱语,事后又会对自己不太好的表现懊恼不已。久而久之,别人会对你有负面看法。如果表达清晰,有理有据,则容易被领导看见,更快的升职加薪。

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种短时间内更好表达自己的方法:结构化表达。因为人类的大脑处理信息有两个习惯:不能一次处理太多信息;喜欢有规律的信息。因此,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可以帮助大脑更有效地处理和传达信息。

【HOW】

进行结构化表达,关键有三步:

首先,想主题,迅速找到一个切入点,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搭架子,构建一个结构或框架来支持你的观点,如时间,空间,程度,并只说三个点;

最后,填素材,在每个框架中填充一些具体的例子、数据等,来有效说明我们的观点。

【WHERE】

知道了结构化表达,我们还需要了解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它,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所向披靡。它最好的使用场景包括:会议发言、当众演讲、亲子沟通、临场应答、现场点评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经验】

和大家分享一个近期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故事。

我是一个有两儿子的父亲。我们家大孩今年11岁,5年级,这个年龄的他对手机游戏特别感兴趣。但我又不希望他玩物丧志,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直来回拉锯。我给他直接定下规矩:写完作业可以玩大约10分钟,他老是说太少了,但我总是说规矩就是规矩。

在上周三,大孩的游戏瘾上来了。他写完了作业,拿走我的手机,玩了30多分钟。但我发现严重超时时,我夺过手机,粗暴的告诉他,之后不要再玩我的手机了。他伤心的哭了,我也因为大声说他而很不舒服。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经历了。

【A1反思】

为什么我会直接粗暴的告诉他“以后不要再玩我的手机了”。而不是和他进行沟通,看看如何引导他适度的玩手机游戏。从结构化表达来看,当我发现他不遵守我定的规矩时,我突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要说什么。同时,大脑里没有结构化表达的习惯,没有第一时间想清楚沟通的主题,就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断了沟通这条路。所以,本该可以用沟通解决的问题,变成了暴力解决,对他对我都是伤害。

【A2目标】

接下来,我要在这周日,和孩子就如何玩手机游戏的事情进行沟通。采用结构化表达,梳理自己的沟通话术,最终让孩子明白我为什么要限制他玩手机的时间。

【A2行动】

我在本周日,用结构化表达来构思自己和孩子沟通的内容:

1、确定主题:为什么需要限制每天的手机游戏时间。我会在谈话的一开始就明确地表达这个观点,比如我可以说:"哥哥,我们今天谈谈为什么需要限制你每天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2、建立框架:我会构建一个“问题--解决方案”的架子来支持我的主题。架子为:问题(过度玩手机游戏的后果),原因(为什么会过度玩手机游戏),解决方案(我们如何限制手机游戏的时间)。

3、填充材料:对于每个部分,我都会准备一些具体的例子或事实来支持我的观点。比如在讲解过度玩手机游戏的后果时,我可能会分享一些关于眼睛疲劳、睡眠不足和学业影响的事实;在讨论如何限制手机游戏时间时,我会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设置每天玩游戏的时间限制,确保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玩游戏等。

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来帮助我的孩子理解我为什么要限制他玩手机游戏的时间,以及我们如何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未来我还可以继续用这种方式,做好亲子沟通,增强亲子关系。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构化表达是一个工作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