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湛然。技艺精湛的湛,自然的然。湛然取自《楞严经》,它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是本自清静、本自圆满的。下面我用三个标签来进一步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我是名准拆书家,今天我要晋级的是TF1-1;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爱好者;
第三个标签,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是我后半生的基本原则。
【拆书帮介绍】
介绍完自己,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下"拆书帮"。首先,"拆书帮”是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是非营利性自组织。那什么是拆书法呢?是把书给拆了吗?不! 拆书法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它和我们平常习惯的读书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拆书法是把书当医生,以此来解决自已的问题,它始终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 拆书法共有两种,一种是适用于个人的““RIA便签学习法”,这种方法是把知识和自已过去的经验关联起来,实现自我诊断,自我治疗;另一种拆书法是适用于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它是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成为他人的学习促进者。
目前,拆书帮在全国有几十个分舵,南昌有两个,一个是我们火炬分舵,另一个是滕王阁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拆书帮是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俱乐部,我们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赋能,共同成长。 欢迎加入拆书帮!
【片段来源】《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P10-11
你已经了解了当听到这些常见的说话方式时,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我愿意在这里进一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我还可能会对自己说:“老板平时还是不错的......我当时应该马上认真处理那份报告......但我也不能假装这件事情没发生......好吧,明天早点到公司,先把报告写完......不过,到他办公室交报告的时候,我还是要让他知道,他昨天那样对我说话,让我很难过......另外,也让他知道,以后他对我有看法,最好单独和我谈。”
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已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I重述知识点】:
这个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当孩子向父母述说感受,向父母表达糟糕情绪的时候,父母如何通过有效沟通帮助和引导孩子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当孩子跟父母表达负面情绪时,我们做父母的会急着向孩子提问题、帮孩子分析、提建议、讲道理,喜欢说教,甚至还会否定孩子的感受,责怪孩子,这样一来,父母不仅没帮到孩子,还会伤害到孩子,长此以往,会影响亲子关系,失去孩子对父母的信赖,孩子的心就会和父母越来越远。其实,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他希望的是被父母理解,在这个时候,孩子更多的是想倾诉,如果我们使用片断中教给我们的沟通的四个技巧,那么,我们就能帮助孩子面对他的感受,当孩子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时,孩子就会平静下来整理自已的情绪和思路,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当下一些不可改变的现实。
这个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专注地倾听。如果父母正在做其他事,要尽可能把其他事情停下来,父母认真倾听的态度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受重视,感受到父母在努力理解他,孩子也因此更容易表达他面临的困境;
第二步:以关心的态度,用“哦……”“嗯……”“这样啊………”这些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用这些简单的话来代替提问、分析、建议、讲道理,简单回应孩子的感受,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情绪;
第三步:识别孩子话语背后的情绪和感受,并说出来。当孩子听到父母说出他的感受时,心里会感到安慰,感觉到被理解,孩子也因此能更快地摆脱不良情绪,从而反省自已,或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用幻想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比如说:“真希望我们现在就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当孩子的情绪被理解、被接纳后,他们就更容易接受现实,然后思考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什么解决办法,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父母平时提的建议。
这四步法不仅适用亲子之间,同样,夫妻、同事、家人、朋友等成年人之间也适用,它能让我们很好地帮助到对方。当然,特殊情况下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比如:遇险了,着火了,对方来求救时,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
【A1具体联系经验】:
读这个片断,让我想起我女儿上大学期间,女儿好几次打电话给我,抱怨学校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上课混时间,心思全在做课题、写论文、评职称上,试卷评分也很随意,女儿对此非常气愤。那个时候每次听到她抱怨我就总是劝她,大意是“这么好的学校,老师差不到哪去,我们自己好好学就是了”。然后还叫她讲话时注意,其他同学和老师听见了不好。没想到每次女儿听后更加生气,更加恼火,最后干脆挂了电话。几次之后,她就再也不跟我说学校的事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一心想让她改变想法,不要生气,停止抱怨,没有站在她的角度理解她,这样一来,我不但没有帮到她,反而是在火上浇油,事与愿违。
【A2具体应用】:
学习了四步法,我给自已定下了行动目标和计划:
我的目标是:女儿在读研,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当女儿向我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我就用“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来和女儿沟通,理解、帮助到她。
首先,只要不是特殊情况,我就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停下来专心倾听女儿讲话,让她感受到我对她以及对她遇到的问题很重视,表达对她的关心,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爱。
然后,在听女儿说的过程中,我要做到不打断,不提问、不分析、不提建议、不说教、更不能否定她的感受、不能责备,只是用“哦……”“嗯……”“这样啊………”这些简单的话来回应她,我专注地、安静地听,让她安心地去表达自已,在听的过程中,我要边听边认真识别女儿话语背后的情绪和感受,
接着,当我听懂了她的感受后,我把她的感受说出来,比方说:”我感受到你很愤怒,也很委屈,好不容易获得这样高等教育的机会,你希望能真正学到东西,也希望自已平时的努力能通过考试获得检验和认可,是这样吗?………”,说出她的感受,试着跟她确认,让女儿明白到我在努力理解她,希望我能支持到她。
最后,我再用幻想的方式实现她的愿望,比方说:是啊,如果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改卷子时更细致些,对你这样好学的学生来说就更好了......
这样,通过使用四个技巧,帮助女摆脱不良情绪,引导她自已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次应用练习后,我自已马上复盘,或最迟当天睡觉前完成复盘,反省,总结经验和教训,并记录下来,做出调整。
最后总结下今天的拆书内容,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当孩子向父母诉说感受,表达糟糕情绪的时候,父母如何通过有效沟通的四个技巧真正帮助和引导孩子的。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欢迎加入拆书帮,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