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唤醒孩子的自律》》 所属活动: 【郑州轩辕NO.302期】线下会员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解决与孩子之间的冲突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王倩倩,倩女幽魂的倩,个人特点是行动力比较强,4月份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便签营毕业证, 我就参加了5月份的便签营,然后现在就到这里开始了过级,按照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一:刚入帮的新手拆书家,希望我未来的标签增加个三级拆书家。

二:地处中原,麦子最多,本职工作也与麦子有关—小麦加工。

三: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因为孩子开始学习儿童心理,践行PET养育。

【拆书帮介绍】

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下什么是拆书:

拆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成人学习。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个人学习就是RIA便签法,其中R是阅读原文,I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A是具体运用。A分A1和A2,A1是结合片段联系到以往的具体经验,A2是未来对这个片段的具体应用。通过RIA便签法可以让人读一本书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就是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参加人把知识拆为已用。

是不是还有点疑惑?打个比方去饭店吃饭,觉得某个菜好吃,然后会评价一句:这个真好吃,然后就结束了。拆书呢,就是给这个菜加上了后续:它为什么好吃?怎么做的?我做的怎么不好吃?可以怎么改进?然后琢磨这些问题,你可以自己琢磨,也可以在拆书家的带领下去琢磨。

下面来说一下拆书帮:

拆书帮是一个聚集了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非营利性的青年自组织社群。

它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达到“学以致用”。

拆书帮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我是郑州轩辕分舵的一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第三法:《PET父母效能训练》p176-177

第三法是一种不涉及权力的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没有输家”的方法;因为冲突的解决方案必须是被双方都接受的,在冲突解决后,没有人赢也不会有人输。双方都共同获胜了。这是一种双方彼此对最终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的冲突解决方法。在本章中,我将介绍这种方法的运作机制。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第三法:

父母与孩子之间面临一个需求冲突的情况。父母请孩子一起来寻找某种能令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亲子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可能会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会仔细地评价这些方案,并最终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最终解决方案。在选定解决方案后,不需要再去说服谁接受,因为双方都已经接受了它。由于没有人对这个决定持有异议,这种方法不需

要使用任何权力来迫使对方服从。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当我们和孩子面临冲突,通常都是两个结果“赢”或者“输”,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双方都赢?答案就是“第三法”--不涉及权力,没有输家,冲突双方对最终的解决方案都认可的一种方法。

Why:

那么为什么第三法有效?因为用这个方法,父母尊重孩子的需求,同时也尊重自己的需求,就像用对待朋友或配偶的方法来对待孩子,这里面没有权威,只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How:

怎么用呢?

第一步:提出方案

第二步:分析利弊

第三步:选择方案

下面给大家一个冲突场景,来具体解释一下:

现在天气炎热,孩子说:“天太热,我想吃冰淇淋”。家长:“不能吃,太凉”。冲突发生了,我们用第三法解决:

第一步:提出方案

比如开空调、吃冰凉的水果代替,吃半个冰淇淋等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可能解决方案。

提方案时需要注意的两点:

1、 只是提方案,千万不要评价,如果孩子说方案,家长直接说不行,那就沟通不下去了,换位思考也一样你提个方案,别人就说不好、不同意,你还想继续说吗?

2、 提出的方案要结合真实需求,有时候嘴上的话不一定是真实的需求。

第二步:分析利弊

开空调(凉快,不能吃)、吃冰凉的水果代替(口感凉凉,比冰淇淋健康)、吃半个冰淇淋(不好实施,可能一下子就吃完了)

第三步:选择方案

达成共识、吃冰凉的水果。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仅是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可以使用,和其他任何人发生冲突时都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太小的孩子不适合使用。危及生命等紧急情况也不适合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

今年3月份我家孩子甲流了,考虑到身体没恢复,我主动给她停了两节课周末的体能课,然后4月份她就不愿意去上课了,孩子说:太累,我不想去。但是我想让她去,每周末上课前,我就开始动员:不行必须去,你要坚持。最终结果是要不临时请假不去上课,要不到了培训班不进教室。每周上课前我都是心力憔悴,压着怒火,有想揍一顿的念头。

结合第三法我反思了以下几点:

没有明确告诉孩子我的需求,也没有深挖她的需求

没有相互尊重彼此的需求。

【A2具体应用】

结合第三法我制定了一个目标:这周末上体能课前,用第三法解决娃不想去上体能课的冲突,实现孩子每周运动的目标。

1、 提出方案

退费、上平衡车课(平衡车是半节体能、半节骑车)、和同学一起上课、暂停课包自己在家运动等和一些孩子自己提的解决方案。

提出方案期间做到相互尊重、不评价。同时结合我们俩个的真实需求。(她:希望有趣、我:锻炼身体、课包上完)

2、 分析利弊

退费(损失太多)、上平衡车课(运动强度不大,相对有趣)、和同学一起(需要提前和同学约好)、暂停课包自己在家运动(不容易坚持)等等。

3、 选择方案

我和孩子达成共识,选择平衡车课(假设是这个,具体不一定),既能运动,相对有趣,满足了双方的需求。

【结束语】

今天给大家的分享了通过提出方案、分析利弊、选择方案的第三法,希望各位小伙伴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多一个解题思路,我的分享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