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学习目标、分组
【拆书技能】: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自我介绍】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的线下过级活动。
我叫陈芳,我有个姐姐叫陈芬,我妈妈希望我们姐妹俩像花朵一样美丽,所以以“芬芳”给我们取名。
三个标签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季草集美业顾问;我目前拥有一个自己小小的美容工作室。
第二个标签:孩子的学习提升导师;这是我和老公共同学习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实现与孩子之间的有效交流。
第三个:拆书帮一级拆书家;目前正在努力向二级奋斗。
【学习目标】
在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发怒或生气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发怒的三个步骤”来合理的表达愤怒,避免矛盾升级,避免给他人带来伤害。
【过渡语】
好的,由于今天的过级环节需要分组讨论一下,下面我来进行一下分组。我们有 9 位伙伴,就邻近的 3位老师为一组吧。
二、图书介绍
【拆书技能】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在 FAB 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F】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是美国著名成人心理学教授、儿童心理学专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作者通过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提高沟通的技巧,以共情关爱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从而实现与孩子之间真正有效的沟通方式。
【A】
本书英文第一版出版于1965年,至今已经接近 60 年了,依然在全世界广受欢迎,真正做到了历久不衰。其中的许多理念,更被吉诺特教授的学生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一系列亲子教育书籍中发扬光大。本书在美国的销量达到了5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改变了无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
【B1】
如果你还在为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而苦恼,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让你情绪愤怒,那么这本书将教会你如何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方法。
【B2】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只能忍忍忍,不能冲他发火吗?父母一味地忍气吞声,就是正确的吗?
答案当然是“错”……
今天这个片段将教会你一个不一样的解答方法。
【过渡语】
这份是我今天准备的原文拆页。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阅读完成的伙伴可以举手向我示意一下。好的,现在开始。
三、阅读原书拆页
【拆书技能】【R】所选拆页,可以是简单How的指令,也可以是隐含How的案例或故事;且总内容未超过 2 页图书内页。
发怒的三个步骤
在平静时期,让自己做好应付紧张时刻的准备,应该承认下面的事实:
1、我们接受这个事实:在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发脾气。
2、我们有权生气,而不必感到内疚或者羞愧。
3、除了安全考虑,我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觉。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愤怒。
这些假设应该列入处理愤怒的具体步骤中去。处理激动的情绪的第一步是给它们明确的定义。这可以提醒相关的人改正或者采取预防措施。这样做的第一步是使用人称代词“我”:“我觉得讨厌。”“我觉得被激怒了。”
如果简短的陈述和拉长着的脸并没有起效果,那么采取第二个步骤。在表达时加强愤怒的强度:
“我生气了。”
“我很生气。”
“我非常非常生气。”
“我气极了。”
有时,仅仅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不用解释原因)就能让孩子停止不端行为。但是,有时候,可能需要采取第三个步骤:解释我们生气的原因,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以及我们希望的行为。
“当我看到鞋子、袜子、衬衫、运动衫扔到满地都是时,我很生气,生气极了。我真想打开窗户,把这一摊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大街上去。”
“看到你打你的弟弟,我很生气,心里面像有团火在烧,我绝不允许你再伤害他。”
“看到你们所有的人一吃完晚饭就冲出去看电视,把那些脏兮兮的盘子,油腻腻的锅留给我时,我非常愤慨!气得我简直七窍冒烟!我真想把所有的盘子砸到电视上去!”
“我叫你吃晚饭,而你却不来,我很生气,非常生气,我对自己说:‘我煮了一餐好吃的,希望获得赞赏和感激,而不是失望!’”
四、【I】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技能】【I】环节,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我看到大多数伙伴已经阅读完成了。没有读完也没关系,接下来我会详细地详解。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在面对孩子不良的行为时,我们有权力生气,在生气或发怒的情况下,运用“发怒的三个步骤”安全有效地表达我们的愤怒,不攻击孩子的人格,不做过激的行为去伤害孩子。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举止时,使我们感到很生气时,我们一般会怎么做呢?是没完没了地唠叨?是直接破口大骂?还是大打出手,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呢?往往我们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换来孩子的反抗,或是一时的屈服,实际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破坏了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从而使孩子对家长堆积了很多的怨恨。
【案例】
我分享一个我自己不太好的案例。上个月的一个晚上,在家里书房里,大宝打开电脑,在电脑还没有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她就急切的把鼠标一通乱点,导致电脑卡死,死机一样无法正常运行了。大宝嘴里还一直叫骂“什么破电脑”。我一直在旁边提醒她,不要着急,耐心地等一会,等程序运行完了再打开网页。她当时不耐烦地答应着“哦哦哦……”,但是手还是拿着鼠标跟点炮一样的,啪啪啪……。我见她依然我行我素的,我也急了,没有忍住情绪,一巴掌过去,打在了她握鼠标的手上,并大声地怒吼到“你今天不准再碰电脑了”。大宝也是怒气冲冲地回到卧室,把房门哐当一声关上了。
听到关门的声音,我才突然有点自责,似乎自己刚才的反应有些过激了。
【过渡语】
那我们如何正确地发泄情绪,不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发怒的三个步骤”。
【How】
1. 承认事实。
首先我们要接纳和孩子一起相处,孩子做出不良行为时,在不伤害孩子人格及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是有权力生气的,不必感到自责或内疚。
2. 表达感受,加强愤怒的强度
我们可以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来表达自己此时的感受。例如,可以跟孩子说:“我现在很生气”。如果依然没有效果,我们可以加强语气,严肃地看着孩子,说:“我现在非常非常地生气”。
3. 解释我们生气的原因,说出内心的想法和希望孩子的行为。
第三步里描述了三个动作,分别是第一,解释生气的原因;第二,说出内心的想法;第三,希望孩子的行为。其中,说出内心的想法和希望孩子的行为,这个大家应该很好理解吧,也比较容易做到。
但是,许多人其实解释不清楚自己生气的原因的。他们会用语言或动作直接表达生气。但对方只能看到你生气的状态,并不一定了解你生气的原因。所以,务必要把生气的原因说清楚。
那么,如何能把生气的原因说清楚呢?我接着作者的介绍,把解释原因这个步骤细化为两个行动步骤:
【细化行动步骤】
1. 描述期望的状态。
比如,可以说妈妈希望看到的是摆放整齐的房间,可以说希望听到你们有条理地表达,或者说希望你们赶快把饭吃完。这些都是描述家长期望的状态。
2. 描述不好的现状。
不带评判地描述看到的、听到的状态。比如房间摆放较乱,比如孩子大喊大叫等,比如吃饭时话多等。只需要简单、客观地描述出现状即可。
【反例变正例】
那刚刚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发怒的三个步骤”,再回到我前面跟孩子发生冲突的案例上,我一定会这样做:
1. 承认事实;
在不伤害孩子人格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我有权力生气,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自责和内疚,从心理上接受这个事实。
2. 表达感受;
表达我此时的感受并加强愤怒的强度。我可以目光严肃、认真地注视孩子,跟她说:“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非常非常地生气”。
3. 解释原因;
关于描述期望的状态,我会跟孩子说:“妈妈希望你能耐心地等待电脑程序运行完,再点击你要打开的网页。”
关于描述不好的现状,我会跟孩子说:“我已经很耐心地提醒你很多次了,电脑开启后,需要耐心给它一点时间,等它运行完程序,可是你不听,最后电脑肯定会卡机死机啊。”
用完以上这三个方法跟孩子沟通,我相信孩子也会对我们与她的沟通方式所打动,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所收敛。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也适合跟同事,朋友,家人之间的沟通。如果是跟长辈或老师及不熟的人,就不太合适。
五、【A3】促动参与
【拆书技能】【A3】环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过渡语】
那接下来我提供一个场景,请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这三个步骤来进行演练一下。
【场景设计】
假设这个场景:一个周一的早晨,你一个人忙出忙进,很早就起床给孩子们准备上学前的一系列,早饭、水杯、餐具等。这时孩子的房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催魂夺命的嚎叫声:“妈妈,我的袜子找不到了,为什么我的袜子只有一只”。此前,你也经常告诉孩子,如果有衣服或者袜子类的找不到,它可能就在阳台的晾衣架上,可以自己去阳台找。显然此时孩子并没有把你的话听进去。你此时也是怒气冲冲地走到她房间去,接下来你会跟孩子怎么进行沟通和交流?
请大家现在花4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我一会儿请两位小伙伴来演练一下这个场景。
【角色扮演】
陈晓庆老师:饰母亲
丹丁先生:饰儿子
子:我的袜子呢?我的袜子呢?我的袜子呢?
母:昨天晚上给你放到床头柜上的呢。你自己先找找吧,妈妈现在正忙着呢。
子:找不到啊。快点,快点,马上要上学了啊。快点,来帮我找。
母:(来到儿子房间)给,就这双,快点穿上吧。
子:不要。这个袜子不行,太大了。
母:那你想要穿什么样的袜子?这不就是给你买的吗?
子:不行,学校不允许穿这种颜色的袜子。
母:那你就不要穿袜子了,就光脚穿球鞋吧。
子:不行,还是要给我找。
母:我昨天晚上 8:00 就把衣服给你找好了。现在你又说袜子不好。妈妈非常生气。我把衣服帮你放好,本来希望你一起来就能自己穿好衣服。但是,我看到你要妈妈帮你找衣服,找好后你又嫌这嫌那。我觉得这样不好。我希望你现在要么把袜子穿好,要么就不要穿袜子了。
子:好吧,那我就穿上这双吧。
【反馈】
好的,感谢陈老师和丁舵给大家带来的精彩表演。
两位老师把今天的这三个步骤用得很恰当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位老师运用了这三个发怒的步骤,提高了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避免了孩子抵触反抗的情绪,减少了伤害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一场亲子大战。
【拆书技能】【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六、总结
【拆书技能】:总时长没有少于20分钟,没有超过25分钟。
希望我今天分享的“发怒三步法”:
1. 承认事实
2. 表达感受
3. 解释原因
能让孩子知道我们发怒的原因,而不是单纯地情绪发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