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张芳,曾经是一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者,现在是一名努力成长的全职妈妈,未来将是一名持续精进的拆书家。三级九拆之路,今天是最后一步,感谢大家今天来见证我TF3-3的拆书过级,我拆页的主题是3+3=正面管教。
【拆页间的逻辑关系】
技能点:拆页逻辑关系 (时间点29”)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这两篇拆页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
【学习目标-总】1分钟
技能点:现场学习设计体现学习目标可完成可观测 (时间点31”)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遇到与他人想法有争议、有冲突或者孩子犯错的时候,能够运用(行为)和善而坚定并行的方法(澄清)来跟对方积极沟通(界定)。而当学习者在跟对方沟通时或管教孩子时如果发现自己行为不当,可以运用(行为)树立“不完美”榜样三步法(澄清)缓和亲子矛盾,解决问题,同时给对方竖树立一个主动承认错误的榜样(界定)。
【分组】
技能点:现场分组 (时间点1’09”)
待会儿我们会有一个分组讨论环节,方便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下面我来为大家分一下组。前边三位老师为第一组,张蕾老师你来做组长好么?后面三位老师为第二组,汐曦老师你来做组长,组长们负责引导组员讨论分享,并记录你们讨论的结果,当然还有时间把控问题。辛苦你们了!希望大家可以踊跃参与,学以致用。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2分钟
技能点:清晰体现了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时间点1’41”)
【场景】
给大家讲个我弟弟的故事吧,小学的时候弟弟贪玩,学习成绩也不好,有一次他一如既往地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第二天除了例行罚站以外,老师还很客气地再次邀请我的母亲大人来学校叙旧。那一天妈妈从学校回来拉着脸气呼呼地跟弟弟说:“跟你说过多少次,先把作业写完再玩,你都干了啥?你看看你的成绩,都快要倒数了!每次去学校我都羞得脸通红,你不嫌丢人么?”再看弟弟,站在低头不语,时不时还转过头朝我做个鬼脸。这一幕正好被母亲大人看到,她瞬间就炸了:“你竟然还知道笑!?今天晚上别吃饭了!”弟弟又瞬间入戏,继续低着头,蹙着眉,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提问】
请问在座的各位,你小时候有没有被家长或者老师批评过?回忆下当时自己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如果你是我弟弟,在被老师和家长一次次地批评指责后,未来你会怎么做?你真的会“改邪归正”吗?如果会,那是基于哪些原因让你改邪归正的呢?
【影响】
虽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我们还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可以听话争气。但是不当的管教方式可能非但无法让孩子变得懂事听话,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没有主见,爱讨好人,逃避责任,不敢接受挑战,或者变得特别叛逆,甚至用一种“报复”的方式去回应长辈和社会。
【解决】
如何去正确的管教孩子让他们变成一个有责任感有价值感有归属感的人呢?相信简尼尔森的这本《正面管教》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两篇拆页也是选自这本书,我们会了解如何在与孩子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以和善与坚定的态度为基础与孩子沟通,并以身作则,以树立“不完美”榜样的方法,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犯错”,让孩子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有责任心。有归属感。
拆页一 总用时:15分40秒
【学习目标-拆页一】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遇到与他人的想法争议、有冲突或者孩子犯错的时候,能够运用(行为)和善而坚定并行的方法(澄清)来跟对方积极沟通(界定)。
下面请各位小伙伴花半分钟时间阅读下手中的拆页,阅读完以后请抬头示意一下我。
【R原文片段】(字)0.5 分钟
技能点:不包含HOW的致用类图书 (时间点4’35”)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 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拆书家互动反馈】技能点:互动环节,拆书家精准掌控 (时间点5’11”)
拆书家:好,大家都读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拆页里有两个关键词,大家能找到吗?
学习者:和善、坚定
拆书家:很好,是“和善”和“坚定”,此外拆页中还有两个与此相反的词是什么呢?
学习者:“专断”和“骄纵”。
拆书家:非常棒!看来大家刚才认真阅读了拆页,
这篇拆页作者告诉我们了一种有效正面管教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善而坚定,它既不是专断也不是骄纵,它是基于尊重孩子尊重自我尊重情形的前提下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那么怎么理解这个“和善而坚定”呢?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下面几个小问题,大家积极思考和回答一下看它们是不是和善而坚定。
【概念与案例折返】
技能点:给出了例子,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步骤或逻辑 (时间点6’00”)
案例一:在之前我弟弟的例子中,在弟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后,妈妈的那些做法是不是和善而坚定呢?
学习者:不太和善
对了,她只是在用惩罚,说教甚至羞辱的方式来控制我弟弟的行为甚至有些专断了,没有尊重弟弟。
案例二:你带着孩子在游乐场玩,说好的玩一个小时就回家,时间到了,但是孩子执意要继续玩,你每次催促,孩子就会大喊大叫说:“你别催了!烦死啦!”你也一次次地妥协,怕他不开心闹脾气。你看,这个时候你应该是非常“和善”了吧?请问这个是和善而坚定么?
学习者:不是,不坚定,没有坚守原则
对的,这是明显的骄纵,而不是和善而坚定。很明显家长没有尊重自己,在孩子朝自己无理取闹的大喊大叫的时候他选择了妥协。他也没有尊重孩子,因为他剥夺了孩子的抗挫能力的锻炼机会。他也没有尊重情形,因为约定好的时间,自己和孩子却没有坚守约定。
案例三:
孩子在超市里看到一款已经有的玩具想要买,你拒绝了他,孩子闷闷不乐,一直对你爱答不理,你蹲下来看着孩子告诉他:“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也知道不让你买你很伤心,但我不喜欢你用这种方式跟我沟通,另外我觉得我们家已经有一款这种玩具了,你可以选另一款我们家里没有的玩具。”随后孩子调整好了情绪然后跟你说明了他要这个玩具原因。你跟孩子一起商量,决定这次先不买了,等他过生日的时候,如果他依然还想要这个玩具,你可以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他。请问以上事件中家长是否用了和善而坚定呢?
学习者:是的
非常对哈,这里家长没有专断没有骄纵,家长选择了尊重了孩子,没有当众批评惩罚他。也尊重了自己,选择表达自己对他不当行为的不满,同时也尊重情形,当时没有买那个跟家里同款的玩具。所以这是和善而坚定。
总的来说,和善而坚定并行的有它的核心三要素,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跟孩子沟通才会有长久的正面积极的影响,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有了归属感和价值感,也更愿意主动跟家长合作。
【HOW】
技能点:给出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步骤或建议(时间点8‘42“)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和善而坚定并行呢,这里我总结出来和善而坚定并行三步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表达理解: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和善地表达出来:我理解你、、、、这个时候态度要诚恳
第二:表达不满:允许我们自己有不良情绪,但要在自己平复情绪后再跟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自己的看法。
第三:表达建议:在尊重规则或者原则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建议,主要是抛砖引玉,引导孩子共同参与制定建议,而不是独断专行。
【WHY】
当成人选择专断或骄纵的管教方式来管教孩子的时候,他们往往是表面顺从,内心反叛。或者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跋扈,甚至当我们无法满足他们要求的时候,他们直接选择用报复的形式来开始与家长进行“权力之争”。长此以往,可能会让未来的亲子关系上升到焦灼状态。还可能让孩子未来养成委曲求全主动讨好的习惯和心理,对他未来的成长和生活也有很严重的消极影响。
【举例】
我们还是拿我弟弟的例子来做示范,当妈妈得知弟弟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又被老师批评后,如果她用和善而坚定并行的态度来跟弟弟沟通,她应该怎么做呢?
妈妈和善而坚定地说:“孩子,一大早看到其他同学高质高效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表扬,而你却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再次被当成负面教材,你一定很沮丧,你也很想成为那个被老师表扬的好孩子吧。”(表达理解)
弟弟低下头,深深地点了点头,不说话。
妈妈接着说:“每次听到你被批评,或者学习不努力的时候,妈妈也感到伤心,也好想听到老师对我说我的孩子最近进步很大,特别是妈妈在看到你屡次犯同样的错误时,我的内心也是很焦虑的,不知道如何帮到你。(表达不满)
弟弟抬起头默默地看着面前温柔的妈妈说:“对不起,妈妈。”
妈妈抚摸着弟弟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妈妈从来没有怀疑过你的能力,我相信只要认真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优秀的自己。作业永远是一名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中之重,我想我们应该坐下来一起想个办法,看看用什么方式可以好好地完成家庭作业好吗?(表达建议)
弟弟点点头,说:“嗯,妈妈,我觉得我可以每天放学回来后先完成作业,然后再玩。”
妈妈看到弟弟认真诚恳地样子,欣慰地笑了,作为父母总是会无条件的去相信自己的孩子,而正是这种信任,带给孩子了无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WHERE】
和善而坚定并行不但适用于亲子沟通,也同样适用于成人间的沟通,因为基于尊重的沟通才会是积极有效的沟通。
另外对年纪较小的婴幼儿,我们可以多用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尊重,比如说抱一抱他,因为毕竟他们听不太懂太复杂的语言。
【A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技能点:指令清晰,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时间点12’04”)
纸上谈来终觉浅,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尝试,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内,你的孩子或者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可能会做一些让你失望生气甚至愤怒的事情,你会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和善而坚定并行三步法来跟他们沟通呢?
下面大家尝试编写一个小剧本,剧本要包含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情节中的对话部分要用到今天所学的和善而坚定并行三步法。
方便大家编写,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小表格,大家可以看一下手中的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写出关键词,大家独立地完成,不需要讨论,给大家4分钟时间,4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跟大家分享他的故事。
【A2编剧本】
拆书家:好了,时间到,哪位小伙伴来主动分享一下?
张蕾老师:我来吧!
拆书家:好,张蕾老师来分享一下。
【拆书家回应反馈】
拆书家:所以说以这种方式跟她沟通,最后是不是会以一个非常平静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拆书家回应式反馈)(时间点19’03”)
张蕾老师;对,最后她也没有离家出走。(笑声)
拆书家:好的,非常感谢张蕾老师的精彩分享,她把和善而坚定并行三步法完美地用在了她和她的孩子就养宠物或者生弟弟妹妹的事件中,进行了对话和解决,整个对话基于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展现了和谐的关系,并愉快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我们来给张蕾老师以掌声鼓励!
【过渡】
和善而坚定三步法适用于发现他人犯了错误或者跟他人之间起了冲突时,那么回想下我在开篇时提到的“人非圣贤”,那么如果你自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甚至引起了冲突,又应该怎么做呢?
【学习目标-拆页二】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跟他人沟通时或管教孩子时如果发现自己行为不当,可以运用(行为)树立“不完美”榜样三步法(澄清)缓和矛盾,给对方竖立一个主动承认错误的榜样(界定)。
【A1量表自测】设计量表自测
技能点: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通过自测,学习者了解在某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时间点20’32”)
在阅读第二篇拆页前我想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1分代表与你的情况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与你的情况完全符合,按照符合程度在1到6分之间给每道题打分,并汇总分数,完成的小伙伴示意我一下:
【I解释量表自测意义】(时间点21’36”)
看到很多小伙伴已经完成了,那么我来请问一下各位:
得分在25分以上的小伙伴请举手。卡卡老师,张蕾老师,好!非常棒!说明你们反思意识非常强,在每次错误中都能找到值得自己学习进步的点。那么今天的学习或许会让你在“认错”方面有拔高。
得分在10-25分的小伙伴请举一下手。熊瑛老师,王颖老师,好,请放下,这部分小伙伴呢在犯错这件事有比较积极的看法,但是如何从中得到进步和学习,相信学完今天的拆页后你会有惊喜的发现。
剩下的小伙伴大概就是在10分以下的了,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今天这部分小伙伴将是收获最大的,今天的学习可能会颠覆你对“犯错”的认知,希望期间大家能踊跃的参与讨论,学以致用。
这个测试量表主要是了解下大家如何看待“犯错”这件事,并且如何处理犯错后的事宜。但是自测结果只供参考。请大家不要给自己贴标签,过分否定自己。
下面大家花1分钟时间来阅读下手中的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麻烦抬头示意一下我。
【R原文片段】(字) 1分钟
技能点:未包含HOW的拆页(时间点22’59”)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得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脱、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I拆书家讲解引导】(时间点23’54”)
【WHAT】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还是这句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孩子如此,成人更是如此。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把犯错看成是成长学习的机会而非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那么于人于己都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WHY】
正如同拆页里说到的,如果我们把犯错看成一件坏事,对自己,我们会觉得沮丧无能灰心,自己就会外归因,开始各种辩解推脱,对孩子我们也会选择轻下判断和好批评,渐渐地让孩子失去自信,拒绝挑战,甚至会变成讨好者,养成习得性无助,不配得这样的错误心理。
如果把犯错看成一种成长学习的机会,主动去承认错误,不但可以缓和矛盾,平复情绪,解决问题,还可以给孩子树立勇于承担责任这样一个榜样,还可以帮助孩子主动在错误中寻求进步,积极地迎接挑战。而且你会发现当你跟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后,孩子更容易平复情绪,反思自己的行为。
那么如何把犯错变成一次学习和成长呢?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树立“不完美”榜样三步法。
【HOW】
第一:承认: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后主动承认,诚恳地说: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
第二:和好:勇敢的向对方道歉,并请求原谅,诚恳地说:对不起,你可以原谅我吗?
第三:解决:缓和紧张情绪后,积极提出要与对方商量共同解决问题,说: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咱们就、、、、、这样解决可以吗?
【举例】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个小故事。
上周我的女儿跟我一起去游乐场玩,因为我临时有事,所以不得不中止她的娱乐时间,硬拉着她离开,她当然表现出极度反感,并用歇斯底里的哭声表达她的不满和抗议。我情急之下打了她,她委屈地哭着说:“我不要妈妈啦!”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妥,于是我蹲下来边帮她擦眼泪边说:”好孩子,我觉得我做错事情了(承认)。我不该打你,我只想着自己有要紧事情要处理,却没有顾及你的想法和感受,而且也没耐心地跟你交流。对不起,你可以原谅我吗?”(和好)女儿破涕为笑说:“妈妈,没关系,我刚才也不应该大哭大闹的。”我说:“谢谢你原谅我,咱们一起约定一个规定吧,以后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妈妈会选择跟你说明情况,也希望宝贝可以理解下妈妈可以吗?”女儿说:“好的妈妈,你还要给我买个棒棒糖安慰我!”“好!就这么定!”(解决)瞧瞧,多么神奇!成人主动道歉,孩子反而会更容易原谅成人,而且还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WHERE】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可以用树立“不完美”榜样三步法来给孩子道歉,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的道歉,
但这个方法不适用在工作关系中,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却比较严肃复杂,而且工作牵扯各方利益,需要我们认真就分析原因和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进行弥补,改进。关于这个部分也有专门的职场沟通技巧的书籍供大家参考。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时间点28’02”)
技能点: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引导下讨论出解决方案。微行动包含五个环节:1)拆书家引导并明确问题,2)分组讨论问题本质3)引导明确问题本质 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5)学习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A1案例反思】:
拆书家: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过往的经历,回忆下在过去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明明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却不敢或者不愿意主动承认的事情。它可能是发生在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或者亲人之间的事情。给大家半分钟时间思考回忆,你可以在纸上写一写,也可以默默回忆。
一、【拆书家引导并明确问题】(时间点29‘15“)
【组内讨论】
拆书家:大家都想到了么?刚刚给大家时间让大家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经历,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小组内讨论下如果把今天我们学习的树立“不完美”榜样三步法,也就是把“承认”“和好”“解决”这三步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或者过往经历中的话,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也就是说哪一步你觉得实现起来难度比较大呢?
请大家按照刚才分组,组长带领各组组员先在小组内讨论,尽量每个人都能参与,并从这三步中选出1个你们认为难度最大的一步,2分钟后我会请每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分享一下讨论结果。
(学习者讨论)
【代表分享】
拆书家:好,大家都讨论的比较激烈,大家讨论出结果了么?那么我们先来请第一组小伙伴告诉下我们你们最后的讨论结果,
第一组学习者分享:
张蕾老师:我们觉得“承认”最难,异口同声地觉得“承认”最难。
拆书家:好,我来板书一下,第一组认为“承认”最难,那么,为什么呢?
卡卡老师:尤其是跟老公承认的时候。(笑声)
张蕾老师:自尊心不允许。
卡卡老师:觉得面子很重要。
张蕾老师:就是感觉很难第一步走出去。
拆书家:好的,谢谢第一组的小伙伴。那么我们第二组的发言代表,你们的结论是?
第二组学习者分享
汐曦老师:我们同意第一组
拆书家:同样是“承认”对吗?为什么呢?
汐曦老师:对,这个方法后面两步为我们觉得都很好解决,就是和好,说句“请原谅我”,解决就是一个很理性的事情,但是第一步承认,它是情绪和心理上的,而且我的面子不允许,放不下自尊心。
拆书家:好的,经过一轮讨论大家得出了同样选择哈,大家的答案是一致的,说明这个问题真的是挺难办。咱们就时不我待,快马加鞭进入下一环节!
二、【引导追问问题本质原因】:(时间点32’59”)
【组内讨论】
拆书家: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过往经验,一起讨论下你们选择承认这一步最难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也就是它到底难在哪里呢?
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在组内讨论,组长负责引导所有人进行讨论,并记录下大家的看法,最后归纳总结出1-2条你们认为的本质原因,稍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来跟大家分享。现在开始。
(学习者分组讨论后)
【代表分享】
拆书家:好,时间到了,大家都还在热烈地讨论,我都不忍心打断你们,大家可以先记下来讨论到了哪里,活动结束后我们继续讨论哈!那么我想先由第一组代表来分享一下他们讨论出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组学习者分享:
张蕾老师:我们讨论出了两个,首先人在吵架的情绪里很难抽离出来,在那个状态下,情绪比较难以平复,如果说过去五天之后以,我可能很容易就意识到当时我错了,但是当时情绪激动的时候我可能还不允许。然后第二个就是大家可能是由于从小家庭教育的问题,会很怕受到别人的不认可,包括别人的惩罚,指责之类的问题。时间问题只讨论到了这两个本质原因,(拆书家板书)
拆书家:非常感谢第一组的小伙伴,你们总结出了两步本质原因,第一个是情绪难平另外就是家教让自己觉得承认错误就会不被别人认可,对吗?
张蕾老师;本质上还是害怕。
拆书家:害怕承担责任是吗?
张蕾老师:是的。
拆书家:好的,谢谢第一组小伙伴,那么第二组小伙伴你们来分享一下?
第二组小伙伴分享:
汐曦老师:关于本质原因我们讨论出了两个,第一个就是自尊心的问题,不想向对方妥协,或者是为了维护家长的权威,不允许我向TA妥协。不允许我主动承认错误,然后第二个本质原因是不承认的背后有一个在作祟的心理,就是不想去承担责任。
拆书家:嗯,好,你们总结出了两条,一个是自尊心在作祟,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面子,然后第二个是不想承担责任,我理解的对吗?(拆书家回应与反馈)
汐曦老师:嗯。
拆书家:好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第一组总结出两条,第二组也总结出两条,我们一起来归纳梳理一下看看有没有相似的,可以归为一条,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汐曦老师:第二个怕被罚,和最后一个不想承担责任,可以合为一条,
拆书家:好的,那我们归纳为“不想承担责任”可不可以?
学习者:可以可以。
拆书家:好的,那么还有要梳理的么?基本上就这三条了对么?
学习者:对
拆书家:第一条情绪难平,特别是陷入当时的事件状态当中,不太容易把自己拔出来。第二条,不想承担承认以后的责任,第三条,自尊心,感觉我承认了面子就挂不住了,我的权威就受到了挑战。非常好,大家刚才总结出了三条本质的原因。
(拆书家板书并重述学习者讨论结果,并板书)
三、【明确问题本质原因】(时间点40’18“)
【组内讨论】
拆书家:接下来大家再在小组内讨论,并选出这3条里面最本质的一条,给大家2分钟时间,然后我们请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组长注意记录和引导。
【确认本质原因】
拆书家:好,各位伙伴,时间又到了,第一组小伙伴来分享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哪一个是最本质原因呢?
张蕾老师:让二小组先说吧!
拆书家:好的,第二小组,这个机会留给你们了
第二组学习者分享:
徐红艳老师:我们觉得最本质的应该是第三条,自尊心,维护权威这一个。
拆书家:(板书)嗯。为什么呢?
徐红艳老师:因为比如说第一条情绪难平,也许我当时很激动,但是过了那段时间,大家都会进入理智的状态,到时候大家都会想一想,但是自尊心是关系到一种观念,如果说我就是放不下我的自尊心,那我就不可能去道歉和解。
拆书家;嗯,就是说这是一个深藏到骨子里的东西对吗?
徐红艳老师:是的,
拆书家:好的,谢谢第二组小伙伴 ,那么第一组小伙伴你们可以分享了么?
第一组学习者分享:
张蕾老师:我们也觉得第三条是最本质的原因,但是我们又深度挖掘了一下发现这个自尊心背后其实是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因为我们一直在对比,为什么我们在孩子面前更勇于承认错误,是因为我们相信孩子会给我们一些无条件的接纳,但是这个当你不确定对方能不能给你无条件的接纳,所以就放不下这个自尊,所以是内心不足够有安全感。
拆书家:就是说,你内心感觉承认了对方非但无法去接纳你,反而内心对你有更多的、、、
卡卡老师:对,最后不一定是什么。
拆书家:所以这一条是不在我们上一环节总结出的三条本质原因里面的,是不是?
张蕾老师:对,我们最后深挖出了是不是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想问问二组的小伙伴是不是赞同我们的观点。
拆书家:所以现在我们得出了两条最本质原因,一条是自尊心,一条是内心不安全感。
张蕾老师:其实这两条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我要维护我的权威和自尊心的意思,如果打破了呢,就没有安全感了,
拆书家:是不是像我们平时说的,一些人外表很坚强,内心很柔软。
张蕾老师:就是我们平时很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其实是自己、、、
拆书家:就是说表面上看是我们自尊心很强,其实是因为我们内心没有安全感造成的。好,那我现在尝试把这一条“内心不安全感”加到上一环节总结出的三条本质原因后面。
张蕾老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内心不安全感,导致的自尊心太强。
拆书家:嗯,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之前的三条本质原因修改一下吗?
学习者:可以,可以写到自尊心下面
张蕾老师:那我们可以讨论下自尊心和内心不安全感那一条更本质。
拆书家:嗯,所以我考虑先把这个“内心不安全感”归纳到本质原因里,也就是说相当于我们上一环节归纳得出四条本质原因,然后我们经过上一轮各组讨论,最后得出两条最本质原因:一条是自尊心维护权威问题,一条是内心不安全感的问题。好,经过咱们两组小伙伴激烈讨论,我们最后得出了这两条最本质原因,接下来我给大家2分钟时间,在大组内畅所欲言,来讨论并选出这两条中最本质的原因。
卡卡老师:维护权威不也是害怕自己被否定,被打破的话是不是存在感和地位没有啦?这就是一种害怕,害怕不就是一种不安全感么?对吧?
张蕾老师:就是可能我们会认为它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不安全感,所以才能表面维持形象。
汐曦老师:所以要在外面树立起铠甲,对吧?
卡卡老师:对。其实自尊心我觉得也是保护自己的一个外在
张蕾老师: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为什么我们在孩子面前可以承认,因为我们在孩子面前内心是足够强大的,我们有足够强大的一面,我不会因为我今天错了,我就在你这里的形象就毁了,内心是很坚定的。
熊瑛老师:所以面对他们的时候内心是自信的
张蕾老师:有把握的
熊瑛老师:对对,有把握的。
好,我们时间也到了,我们一起来举手表决一下吧,那么认为内心不安全感是本质原因的小伙伴请举下手,嗯,一共有5票。那么自尊心和维护权威呢?王颖老师一票都不选哈?根据我们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们确认内心不安全感为我们问题的本质原因。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时间点50’55”)
【明确目标】
拆书家:接下来我们大家开始共创环节,一起来解决下这个大家选定的本质问题,也就是“内心不安全感”。开始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大家,你们觉得本质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或者达到怎样的目标才算OK呢?谁来说一下?
卡卡:不再害怕?
熊瑛老师:有勇气承认
拆书家:嗯,熊瑛老实说有勇气承认就可以了,那么大家都同意这样一个最后的目标么?也就是最后我们有勇气承认错误的时候就是解决了这个内心不安全感的问题,还有补充的么?
拆书家:好,大家都不说话,我就默认你们都同意了哈。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分组讨论制定出1-3条方案来解决这个本质问题,时间是5分钟,还是由每组组长引导并在纸上记录下你们组的具体方案,注意我们的方案需要是可执行客观测可落地的,稍后我会有请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分享下你们方案,现在开始。
(现场讨论记录)
卡卡老师:我觉得首先得跟对方表明一下,如果我承认错了,不能指责我。先要有个约定、、、、、
张蕾老师:不能再揪着不放,对吧?
卡卡老师:对对!
熊瑛老师:我和我对象就经常这样撕扯
卡卡老师:今天回去就可以这样跟他交流
熊瑛老师:对对,这个对我很有用
拆书家:听到你这么说我很开心
张蕾老师:其实这个问题更多的出现在你和孩子和你和老公之间。
卡卡老师:对对
张蕾老师:你跟孩子也有这个约定。
卡卡老师:对,这个约定就是要有一个暂停,喊暂停。
张蕾老师:对对,就是要有一个信号。
熊瑛老师:就是要有一个仪式感,我觉得可以。
张蕾老师:就是家庭公约。
熊瑛老师:然后就能勇敢地说出来。
张蕾老师:这样你就能说承认了吗?
卡卡老师:对方还要有一个正向的反馈,比如说拥抱一下我啦,表示已经原谅我了。
张蕾老师:那这个还是一个约定范围里的内容对吗?
卡卡老师:对对。
熊瑛老师:其实我们如果主动承认了,对方也就会原谅我们了。其实有时候我们要求别人去做的时候是很难得,主要是自己去反思自己应该怎么做。
张蕾老师:对,其实就是自己建立内心的安全感。
卡卡老师:是的,但是一开始这个很难,因为这个就我们小时候的一些经历、、、、
五、【分享成果】 (时间点59’50”)
【代表分享】
(学习者分享共创成果,拆书家整理方案)
拆书家:好,每次我都要强行暂停,真心不忍心,讨论得很投入哈,那么第一组和第二组你们谁先发言:
第一组学习者分享共创解决方案:
张蕾老师: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大多会出现在亲子和夫妻之间,我们觉得首先要做一个约定,如果犯了错的人承认了错误,对方一定要给正向的反馈,不可以穷追不舍地去指责TA,所以这样大家在承认这件事情上就不会有那么害怕,不会有负担。第二个是,大家难免会出现及时我承认了错误,但是对方当时太生气了,所以我们觉得如果大家都有情绪,可以有一个暂停信号。我们可以喊停,说:过段时间我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卡卡老师:道歉完了要给个正向反馈,或者正向反馈的行动。
拆书家:你们是说,第一,首先要提前约定,对方道歉后要给正反馈,第二,你发现当时是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时候要给一个暂停的信号,对吗?
卡卡老师:不是,这个暂停是我在给你道歉后你还是有一情绪,我就会给你一个信号,告诉你,我们之前约定好的,要给正反馈,但是你没做到,那我们就暂停。
拆书家:(板书)好的,还有没?如果没有那我们把机会给到第二组小伙伴吧!第二组小伙伴你们来说一下。
第二组学习者分享共创解决方案:
汐曦老师:我们组给到的方案是这样的,既然本质原因来自不安全感那我们第一步就是分析下不安全感的来源。也就是说看我因为什么没有这个安全感的。然后根据不安全的来源转换思维,提醒自己它可以带来一些好的结果,第三步就是自己具体的写下来,会有哪些正面的结果,
拆书家:这是你们组归纳的三步对吗?如果有其他补充可以补充一下,
徐红艳老师:基本就是这三条,就是可以在第三条以后总结出正反结果可以比较一下利弊
【归纳总结】
拆书家:大家都非常的优秀,每一组都得到了自己认为切实可行的步骤,那么我们再在一起来归纳梳理一下,尽量归纳的步骤越少越好。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张蕾老师:你们组偏重内在自我成长,我们偏重事情双方
卡卡老师:角度不一样,第一个是关系,第二个是自我
拆书家:上面两条是双方角度,下面三条是个人角度。大家都非常棒,大家归纳的能力都有太强了,根本不需要我引导,
学习者:双管齐下,都要做,
张蕾老师:他们侧重于长期效果,我们是短期就能见效。
(笑声不断)
大家都非常棒,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到此为止我们为承认这一个难点找到了它的本质原因:内心不安全感,并共创了五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两大条方案,是吧?一个是从双方角度应该怎么做,分为两小步,另一个是从个人角度应该怎么去做,分为三小步。大家都非常辛苦,也非常努力,我们的微行动环节圆满结束,现在大家为自己鼓鼓掌吧!(掌声)
板书展示:
【A2】布置任务 (1分钟)技能点 布置作业 (时间点66’20”)
那么方便大家未来学以致用,接下来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在未来一周内,如果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请使用“不完美”榜样三步法来尝试主动承认错误,然后获得别人原谅(包括孩子和成人),最后共同解决问题。请大家记录下来当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对话内容,对话一定要用到我们学的树立“不完美”榜样三步法,我会随访,大家可以以微信的方式把内容发给我。
【学习者反馈】
收集学习者作业
【结束语】1分钟 技能点:简短结束语 (时间点66’53”)
今天的拆书接近尾声了,期间小伙伴们非常积极参与了每一个环节,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家还记得哪两个问题么?他人或者孩子行为不当时我们该怎么做?
学习者:和善而坚定。
那当我们自己行为不当时应该怎么做?
学习者:树立“不完美”榜样
非常好,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答案都包含三步,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加三等于正面管教,希望各位小伙伴在生活中可以知行合一,反求诸己。感谢大家的参与,今天的过级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