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下午好,非常开心,和大家一起相聚在这里,一起拆书分享,我们的学习热情就像深圳的高温一样,热情似火,给自己掌声,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主题叫做反馈的艺术,也是BIC负面反馈法,首先我做个自我介绍。我是静君。我的三个标签是。1不做培训的培训人;2两个孩子的妈妈;3安静的跑步者。目前在一家培训公司做师资和版权产品打磨,大家有版权课程开发相关疑惑可以与我交流。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大家可以正确运用BIC反馈法的三个步骤,给出负面反馈。首先我们分一下组,好的,从我的左手边 开始,两两一组,左边是1组,右边是2组。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反馈的艺术——BIC反馈法。
【FAB法介绍书籍】
【F】
它来自于《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樊登读书会”发起人樊登的首部作品,是其十年领导力课程的精华总结。本书的核心观点是领导力是可以学习的,它不是某些人的专属能力,而是每个人都能习得的技能。
【A】
从书名我们就可以看出,与其他领导力的书籍相比,这是一本实践性非常强的书籍,因为它强调了领导的“可复制”,书中一系列可操作、可模仿、可践行的工具,让领导力学习,像学习语文、数学一样,有方法能落地。
【B】
B1如果你想让工作变得有趣又高效,如果你想获得积极人际关系的独家秘笈;如果你想磨练自我成为一位更好的领导者,翻开这本书,看见你要的答案。
B2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你有没有不可避免要给其他人提出不同意见或者负面反馈的时候呢?当下属出现失误,当小孩犯了错误,你的意见是被从容接受还是被“好心当做驴肝肺”?面对负面反馈这类棘手沟通,今天的这个拆页可以帮助你事半功倍。
阅读拆页:现在是不是每个人都拿到拆页了,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可复制的领导力》
第8章 及时反馈,让员工尊重你、信任你 P233-235
BIC负面反馈法
给予反馈的过程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谈话风格,有金刚怒目,也有和风细雨。风格无所谓对错,但内容有其标准。在这里,我向各位管理者推荐一个给予反馈的标准化工具BIC。BIC是英文“Behavior Impact Conresult”的缩写,意指事实影响后果。这一工具在IBM等跨国企业中被普遍使用,是管理者向员工给予反馈的标准模式。通俗而言,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中间不停顿。我以某员工迟到为例,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事件:小王连续多次开会迟到,作为管理者,为这件事找到员工谈话。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B(事实)
事实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行为,比如这周内小王每次会议迟到的时长、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等。事实真实存在,很容易被验证,因此在管理者说出事实时,人们一般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为小王的迟到次数较多,许多管理者开篇第一句话往往是:"小王你经常迟到。"注意,这句话不是"事实",只是管理者根据事实总结出来的观点,不能用于给予反馈,否则会引起小王的抵触情绪。在事实部分里,管理者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只讲事实,不提观点。
第二部分:I(影响)
影响是指已发生的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作用。比如,小王在会议开始后进入会场,会议主持人和其他与会人员的思路会被打断,这是对他人的影响。小王在迟到之后也会错过会议的很多内容,这是对其自身的影响。
第三部分:C(后果)
后果是指在影响的基础上,强调长期持续会引发的负面效果。如果与会者的思路总是被打断,管理者和其他同事对小王的印象会变差:开会总是迟到,不尊重他人,可能会在工作中落后,等等。这些后果事关小王的切身利益,理应引起小王的重视。
管理者在给予员工反馈时将BIC一鼓作气说完,可以让员工比较客观地看到自身行为产生的负面效果,进而产生改进的愿望。日常管理中,一些管理者在谈话中习惯说一句话就问员工:"是不是这样?"这就给了员工反驳的时机和理由。此时询问,暗示意味和针对性较强,容易激化矛盾。
相比之下,一鼓作气将BIC都说出来,员工就会明白,管理者并不是在针对他个人,而是想要对工作负责。在工作优先的前提下,员工更愿意心平气和地与管理者讨论问题。
what
当我们试图给予别人负面反馈时,除了基于事实本身,很容易带着自己的主观判断、甚至情绪。
今天的片段告诉我们,反馈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叫做BIC,它代表着先说出实事,再表明影响,最后讲清后果,一次说完中间不做停顿。
how
具体怎么做呢?这里,它包含了三个重要步骤:
第一,讲事实,要注意我们不能直接说我们的观点,而是要说实事。
第二,说影响,已发生的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作用。
第三,谈结果,强调长期持续会引发的负面效果。
讲事实、说影响、谈结果一气呵成,完成是一个可接受的事实性的指导。
why
为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呢?因为这样对事不对人的反馈会让人如沐春风。
【不这样做的坏处】
<一般人的做法>
在我们的一般情况下的做法,通常是在进行负面反馈时,容易带上我们的主观情绪,“你怎么总是这样不讲卫生呢?你为什么要反复这样做错呢?不要这样游手好闲行不行?”
<一般人做法的坏处>
这样的反馈的话,不但没有办法让别人易于接受,还很容易激起别人的负面情绪。
包括工作中直接的批评建议往往适得其反,久而久之会影响工作推进,甚至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所以我们学习正确的反馈方式,能让对方更好地知道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和后果,进而主动改进。
<反面案例>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负面的例子,上个星期我也面临了一次负面反馈的考验。
我有一位搭档做事总是马马虎虎,平时需要对她反复提点,我很期望有一天她能快速成长,直到上周五,我再次向她布置了一份数据任务,希望她快速列上个月讲师的排课数据,要求数据到类别、到个人。我发现了交上来的数据有以下问题:1表格没有表头,数据散乱,没有对单个类别进行汇总,当时,我已经没有太多耐心,就跟她说,这数据没法看,重新做一份吧。结果我发现她一上午工作更加墨迹了,有点负面情绪想躺平的意思。
<正面案例>
中午吃饭时,我用BIC反馈法重新给她反馈:
1.讲事实:这个表格没有表头,每个类别也没有汇总,这是可证明的实事。
2. 说影响:这样不利于我们筛选数据和做数据整合。数据不好筛选,自己也没法引用,降低了工作效率。
3.谈后果:特别是在我们的运营工作中,常常需要数据来指导接下来的计划,数据抓取做不扎实,就不能给老师们做长期规划,长此以往会导致老师们的流失,直接影响你的工作绩效。
这时,她非常愿意再去做一份有用的表格。因为我只是对事不对的人的告诉她这个表格的问题和造成的影响,比起直接的批评教育要可接受得多。
where
这个反馈法,很适合于我们要进行的一些负面反馈,无论工作中和子女教育中都适用。适用于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中。不适用于公众场合的公开反馈,当对方情绪非常激动的情况下,也不适合使用BIC反馈法,需要先安抚情绪。
A1
这些场景你熟悉吗?
下班回到家,看到小孩拖拖拉拉还没有写完作业,总是忍不住发飙:“快去做作业,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看到凌乱房间,和躺在沙发玩着手机刷着视频的队友,忍不住吼道:“就知道玩手机,这么乱你看不到吗”如果加上一句“你怎么总这样?,你对我一点都不好”,对方反驳:“我怎么对你不好了”战火即刻升级。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的给予负面反馈失败的案例。请大家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这件事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对方做了什么负面的事情,你是如何向他表达反馈的?2分钟之后,我们伙伴分享一下。
好,时间到,看大家讨论得相当激烈哈,哪位小伙伴主动分享一下?
Ben分享:今天早上发现我家老大又随处乱扔袜子,然后就忍不住数落:“怎么每次都随便乱扔?每天都这样把袜子扔地上?”孩子就很郁闷。
A1+
感谢Ben的分享,那通过刚刚的分享,加上今天学习的BIC负面反馈法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再次遇到这类似的情况,大家将如何应用拆页中的BIC三步法更好的进行负面反馈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2分钟之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Doris分享:昨天晚上,我男朋友出差回来就开始刷手机,等我都忙完了,还在看手机,我就忍不住说他:“你还不洗澡,你还说要11点前睡觉,还不行动12点也睡不了。”我觉得使用今天这个方法去反馈会更好一点,我首先会说,从10点你就开始刷手机,到现在已经40分钟了,这是基于实事的,然后我会跟他说,你要11点之前睡觉,你这样,今天晚上11点肯定又睡不了,说今天的影响;然后说长期的,他自己老说白天精力不好,中午犯困,我就说这样下去,你精力更不好了,影响了睡眠,肯定精力都调整不过来。
感谢Doris分享。很好,相信,通过这样的反馈,你男朋友一定会听从你的劝说,少刷一些手机,11点前睡觉的。
好的,谢谢大家,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希望我们再遇到给予别人负面反馈时,控制好自己情绪化的表达,多一些事实性的表达,运用BIC反馈法,获得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