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昆明春城分舵第182期线上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Sonia, 中文名:海燕,就是小学语文课本中高尔基的笔下的:“海燕”,其中有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认识我的人知道,这就是我生命的写照。在座的各位还不太认识我,没关系,以后就会慢慢熟悉的。

我有三个标签:

1: 新晋拆书家,刚刚加入拆书帮开启新的旅程。

2: 老师: 我在教会教小朋友的数学和圣经课程的。

3:全职妈妈:我有三个孩子,分别是8岁,4岁和3岁。

因着我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我一直在学习践行亲子教育方法,我也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跟大家一起共同分享育儿心得,共同成长。

【拆书帮介绍】

上面提到:“拆书帮”,得首先介绍下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主要是为了我们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以学习者本身为中心,而不是单纯的获取知识的,像在学校读书为了考试那种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联系过去的经验教训,还需要规划未来的应用。

拆书过程我们使用RIA便签法来训练我们的学习能力。

其中:R: 是Reading, 就是我们阅读的原文片段。I:是Interpretation, 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这个过程着重锻炼我们的理解力。A: A是Appropriation,就是反思我们过去的经验,转化成行动。

拆书法可以有两种使用方式,第一种就是个人拆书学习, 我们是用RIA便签法,将书拆为己用,解决自身的问题,提升自己某个领域的能力。第二种就是组织拆书学习,我们可以成为拆书家,用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大家一起将知识拆为己用,共同成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 赢得合作的四步骤 【页码】P26-27

“赢得” 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作为父母亲,我们很期待孩子能够听话,但是往往事与愿为,有时孩子们很有主见,根本就无法听进去我们的教导,甚至还会抵挡我们。其实不是孩子不愿意听话,而是我们用错了方法,我们尝试用父母的权威来赢了孩子,但是往往损害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正确的沟通方法能够帮助孩子们打开心门,打开耳朵愿意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正面管教》里面的“赢得孩子“四步曲。

1: 对孩子表达理解。理解孩子的感受,感受并没有对错,我们需要要给孩子机会讲出他的感受,并且确保我们正确解读了他的感受。

比如当孩子不小心受伤哭了,我们不要上来就告诉他不要哭,而是先抱抱他,说:“宝宝摔倒了,很疼,是吧?”

2: 对孩子表示同情。这个同情仍然是在感受的层面,与行为无关。在这里我们要放下去评判对错的想法,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和他站在同一个战线,我们是同一国的。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讲出过去类似的经历,让孩子看见我们感同身受。

我记得有次当我和孩子讲过去我和她类似的经历的时候,孩子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安静专心听我讲,还追问真的吗?

3: 告诉孩子我的感受。

前面听完孩子的感受,这里就可以讲自己的感受。有了前面两个步骤我们就赢得了孩子的理解,这里就可以先从我们的感受开始讲我们想讲的。

比如就孩子摔倒受伤的例子,我们可以说,我们看见你摔倒了我也很难过。再次让孩子看见我们的支持,赢得孩子的信任。

4: 一起解决问题。

讲完感受可以引导孩子一起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比如孩子摔倒,我们可以说,摔倒了这么疼,这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下次要怎样去避免摔倒呢?

这里的“赢得”孩子四部曲,并不一定要全部都说出来,也许可以省掉第三步。也许前面两步可以合并,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先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在这个基础上,他们的耳朵才能打开,我们讲的话他们才能听进去。但是要注意,在这个沟通之前,双方的情绪稳定,任何一方有情绪激动的情况,就要另择时间去沟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每到冬天我就很紧张孩子生病,不厌其烦的提醒他们穿衣服,但是收效甚微。两周前老三感冒咳嗽了,紧接着老大也咳嗽了。上个周四的晚上,我听见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原来是老大,她坐在马桶上玩,身上却只穿了件短袖,光着脚。我顿时火就来了:妈妈跟你讲过好多次,叫你多穿点,你不听,现在快冬天了,你没看见我们都穿着外套吗?你都咳嗽了不知道吗?赶紧去穿外套。

我一边数落抱怨一边催她加衣服,但是她听了完全无动于衷,照样做她的事,气的我只能拉着她起来去穿衣服。

今天从“赢得孩子”的四步骤来看,我这样属于无效沟通,我没有尊重孩子, 没有理解她的感受,她都咳嗽的那么厉害,自己肯定很难受,但我半点同情都没有,只有唠叨和责骂,甚至我也完全没有给她任何机会说她的想法和感受,她没有被倾听,在这个抱怨消极的气氛中,孩子也选择用消极的方法来回应我,最后问题也没有解决。

A2便签: 从这个片段中学到了正确的沟通方法,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实践出来才算真学到了。我想到了急需解决的孩子练琴的事。

我们家老大练琴不太积极,每天我总是要催她好几遍,有时甚至要拖到睡觉之前才草草练习一会。

目标: 计划这周末用“赢得孩子”的方法来跟老大沟通练琴的事,让她可以同意在每天吃晚饭之前完成练琴的作业。

行动:1: 大概在周日孩子上钢琴课之前,我找机会跟她沟通。

2:按照:“赢得合作”的四步骤来沟通,提醒她练琴的重要性,并帮助她找到最合适练琴的时间。

第一步:表达对孩子的理解:问她:妈妈感觉你喜欢上钢琴课,但是不太喜欢每天练琴,对吧?

第二步:对孩子表达同情:说:妈妈理解啊,你放学回来要吃东西,又要写作业,还要练琴,你还想和弟弟妹妹玩,好像没有时间。妈妈小的时候学跳舞,刚开始也很喜欢,但是也不喜欢每周六要去练习,觉得没有时间写作业和玩,后来跟不上就没学了。

第三步: 表达自己的感受: 妈妈现在特别后悔当初放弃练习跳舞, 到后来完全放弃了,现在什么也不会。今天看见你练琴,我就想起小时候的我,我知道你很想要以后像Joanna一样在教会弹琴唱歌,那现在就要每天认真练习弹琴了,要不然光学习不练,很快忘光了。

第四步:一起解决问题:既然练琴这么重要,我们一起来想想什么时候练习比较好呢?妈妈觉得晚饭之前练习会比较好,这样吃完饭,你还可以和弟弟妹妹痛快的玩。要不然你玩的正开心,妈妈喊你弹琴,你肯定会不开心,弟弟妹妹也不开心,你觉得呢?

我相信今天这样子的沟通,孩子肯定会愿意听我的建议。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