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深度工作》 所属活动: 五月18日线下晋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深度工作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请问各位小伙伴都拿到我的拆页了么?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晋级。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杨翠,用三个标签介绍我:第一,我是蠢到四十始读书的人生重启者,以前读书少,到了四十岁,突然觉得自己无趣乏味至极,就开始想要从来,多读书,读好书。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读更多好书,见更多风景。

第二,我是一个休闲徙步爱好者,喜欢爬山涉水看花看草,既运动健身,又欣赏美景,还可以强迫自己远离无聊网文,一举三得。

第三,第三,我是一名从事财税行业二十年的会计师,财税从业者。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和我一起探讨财税筹划、审计等方面的问题。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拆书帮晋级的日子,首先给小伙伴们解释一下什么是【拆书法】,拆书的拆并不是拆散的意思,拆书是一种把知识和学习者的经验相关联、规划、具体运用之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法。核心是“RIA”便签读书法。我理解的R:阅读拆页。I,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总结归纳所选拆页的主要思想或观点;A分为A1\A2\A3三个阶段。A1回顾经历,反思经验:回顾自己的经验,与拆页中的方法结合,找出相关联的实际例子,不管成功的或失败的例子都可以。

A2:确定目标,行动达成:结合拆页的知识点,重新制定自己的实际的行动目标,真正做到拆为已用

A3:促进学习者现场演练。让学习者们现场就应用、练习、内化。

【拆书帮】是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的、公益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比如我们的蜀汉分舵这个大家庭,就聚集了我们这一群爱学习爱拆书的小伙伴

关于拆书帮就介绍到这里,现在步入主题,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看下我发给大家的拆页,拆页片段来自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图书:《深度工作》P101片段:习惯化

没有哪一种深度工作习惯是绝对正确的——一种习惯是否合适取决于个人,同时也取决于从事的项目类型。但是这里有一些所有高效习惯都应注意的普遍问题:

· 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

你的习惯中需要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 场所可以是你正常办公的地方,只需把门关上,桌子清理干净(我有一位同事在处理有难度的问题时,习惯在办公室门把手上挂一个酒店式的“不要打扰”标签)。如果可能的话,找到一个专门用于深度工作的场所——比如,会议室或安静的图书馆—这样积极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如果你在开放式办公室工作,找一个深度工作处所就非常重要了)。不管你在何处工作,都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将这个过程保持为一个离散型的挑战,而非漫无尽头,无休无止。

· 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

你的习惯需要规则和程序,确保你的努力具有结构性。 比如,你可以约定不准使用任何网络,或设定每20分钟间隔产出的文字数量,以保持持续专注。 如果没有这种结构,你的头脑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在深度工作期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需要不断地评估自己的工作深度是否足够。这些都是对意志力的不必要的浪费。

· 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

你的习惯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运转。 比如,你可以设定以一杯上好的咖啡开始工作,或是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让你保持能量的食物,或是包含诸如散步之类的轻度活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正如尼采所说:“只有散步中得到的想法才是有价值的”)。此类支持或许还包括环境因素,比如工作原材料整理得井并有条,使精力耗费降到最低(如我们在卡罗的例子中看到的一样)。 要使你的成功最大化,就需要为自己进入深度的努力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这种支持也需要系统化,这样你才不会浪费心理能量去理清某个时刻需要做什么。

这些问题将帮助你打磨自己的深度工作习惯。 但是要记住,找到自己的习惯需要实验尝试,因此要乐于去做。我向你保证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一旦你培养出正确的习惯,影响将极为深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本拆页介绍了养成让自己深度专注一项工作任务的高效习惯的方法。

【WHY】: 工作的成功依赖于不断专注的能力。习惯化使过渡到深度专注工作状态的阻力压缩到最小,使我们能够更轻松地进入深度状态并保持更长的时间。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

【HOW】:

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

1、定场所指定一个专注工作的场所,比如我们现在社区都有社区图书馆,很安静,现在设施也很完备,有充电头,可以带上自己的电脑。或者家附近的自习室,去付费租一个位子。简单一点,家里找个小角摆落,摆个书桌,形成一平方米读书角,旁边再放个跑步机、踏步机、小蹦床等等,就可以形成个读书、健身、娱乐专用场所。

2、定时间:有具体的时间框架,比如购买一个定时专用的一个番茄钟,定个时间,比如25分钟,到点了休息一下。

3、定流程:习惯需要规则和程序,需要确定。比如,每晚十点半在读书角阅读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后再上床睡觉。

4、系统化:就是重复再重复,在定好的场所、时间里,把定好的流程周而复始的系统化重复,以习惯成自然。

【WHERE】:这定场所、定时间、定流程、系统化的方法,适用于希望高效专注的处理长期性事项的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n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要求:符合A1便签的标准——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故事】

我想起去年有一次参加拆书学习,我们拆书帮的小伙伴林露老师分享了一个“一。。。就。。。”的小方法,我就拿来学习了。因为颈椎不舒服,医生让我多耸肩,多扭头,我常常忘记。学习了林露老师分享的流程,我规定自己走在地铁里,一走到电梯上时,就耸耸肩,扭扭头。

【反思】

哎,这个,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折页所讲的吗。

定场所:地铁电梯。

定时间:每天上下班坐地铁走电梯时。

定流程:一上电梯就扭扭头,耸耸肩,做做小动作。

系统化:上下班都要坐地铁,都要走电梯,形成习惯啦。

一个冬天过去啦,肩颈多做运动,没有那么僵了,舒服多啦。有需要的小伙伙也可以试用哦。

n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要求:符合A2便签的标准——目标、行动、关联、可控

最近我遇到一个问题。我认为也可以用今天的拆页来解决。

我在一个读书群里,有一位大牛,在分享讲解<资治通鉴>和诗歌解析。我特别喜欢听。因为他的分析,还能结合现代的时事,结合我们生活、工作里会遇到的问题,让我常常感叹:啊,原来如此,由此茅塞大开。大佬还可以接受定制,可以具体提出问题,然后他会讲相应的故事,来给讲解分析。不过,他要网友讲故事去换,才肯接着讲。我想听,我就得讲故事。

通常大佬出现的时候,我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如果我根据大佬的时间来想故事,那我根本不可能做得到嘛。那为什么我不为此提前做点准备呢?

看了拆页介绍的方法,我想到我完全可以根据定场所、定时间、定流程、系统化,来养成个每周讲一个故事的习惯啊。

首先,定时间。我把这个讲故事的时间,定在每周一上午起床后、早餐前,六点半到七点这个时间点。这段时间我本来挺空的,常常用来追网文更新。

其次,定场所。这个讲故事可以用语音输入形成文字,我可以把这个时间同时还拿来做个运动。所以,这个场所就确定成了踏步机上。

第三,定流程。我决定每周日的晚上睡前躺在床上想一下:明天早上要讲啥,然后第二天早上起床梳洗后就定时运动三十分钟,同时,手机拿出来,语音输入,讲一段小故事。收集起来,大佬出现的时候,复制、发送。

最后,系统化。我一定要排除万难,养成习惯。

先完成,再完美,说不定这一个习惯养成后,讲着讲着,我就成故事大王啦。

定场所、定时间、定流程、系统化,这套习惯养成的小方法,大家可以试用一下,说不定有用呢。

好的。我的分享到此完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