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烟台八仙过海分舵的活动现场,我们即将在这里度过一个充实的下午!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本次参加2-4过级的拆书家陈鲁青,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① 我是一个幸福的二宝妈,我有一对可爱的宝贝儿。
② 我是一个敬业的职场人,我管理着一家出口生产企业。
③ 我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我每天都享受着阅读和成长带来的快乐。
因为今天现场会有讨论以及演练的环节,所以我们提前做一个分组。
那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拆书:
【F】今天我们拆解的书是《积极情绪的力量》,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这本书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据说明了积极情绪在个人发展、成功和幸福生活方面的强大力量。第二部分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的技巧与方法,来帮助大家管理负面情绪和提高积极情绪。
【A】从封面可以看到,芭芭拉是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被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盛赞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天才”,所以她是这个目前这个领域中最顶级、最权威的专家。和其他书相比较,这本书的专业性不言而喻。
这虽然是一本讲积极情绪的书,但作者也对消极情绪进行了适当的解释。作者指出积极与消极是并存于生活中的,重要的是理解它们的成因并学会转换与利用。这让这本书的内容和其他同类型书籍想比更加平衡客观。
【B】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疫情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AI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全球民意调查显示,许多人的幸福感都在直线下降,悲观和失业如乌云般笼罩着我们。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培养真正积极的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我们要不断强化这个技能,以恢复和提高自己与周围人的幸福感。
(总目标)今天我们会有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让大家了解一种方法,叫做“反驳消极思维”,当我们在陷入消极思维的恶性循环时,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做调整和改善。
但相比减少消极情绪,更理想的是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和情绪体验。积极的心理素质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所以第二个片段,我们会学习一个增加积极情绪的方法——品味美好。(递进关系)
(拆页1目标)通过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大家可以了解一种方法,叫做“反驳消极思维”,当我们在陷入消极思维的恶性循环时,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做调整和改善。并且在现场实践环节中大家可以尝试应用,化解之前的一次情绪问题。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第一个片段。看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给我一个示意。
《积极情绪的力量》,作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P160
减少消极情绪——反驳消极思维
失控的消极想法 ————————————————————————
这是糟糕的一周。已经是星期三了,我已经在电脑前坐了一个又一个小时,但是自周一以后,我还没能挤出4页。我要怎么完成这一章?为了处理丈夫的意外住院,我失去了5月份的写作时间,这样就不能按计划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写完这本书了。接下来,就要在秋季学期努力完成它,然而到那个时候我会有太多的事情要忙:我要教学,开始两个新的大型研究项目,指导研究生,主持一个又一个学术会议。等到要努力应付这一切的时候,我永远也无法完成这本书。我有一个朋友,刚刚花了23年完成一本书!天哪,现在我知道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了。当经纪人和编辑发现我的进程有多么滞后的时候,他们会后悔同意与我合作。他们会发现,当我向他们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在夸夸其谈。只要想到我已经变得多么失败,我的喉咙就越来越僵硬,胃痛,手指几乎没有力量来打出字。我今天毫无进展。为什么不就此放弃?
————————————————————— POSITIVITY ————
你有过这样的日子吗?没有赶上最后期限或达到你为自己设定的且标。这也许是一个工作目标,就像我的一样;或者,这也许是一个个人目标,比如买回列在清单上的全部食品,以便你能够为家人烹制一顿家常美餐;或者,也许你踏上体重秤,发现自己长了5公斤。无论发生什么原非本意、出乎意料的事件,消极情绪都能很快地失控,使你焦虑或抑郁。
在20世纪,心理学科学最大的进步也许是破解了一种可预测的模式,即消极思维如何滋生消极情绪,以至于恶性地发展成诸如临床抑郁症、恐惧症和强迫症的病理性状态。消极情绪,如恐惧和愤怒也可以孕育消极的想法。这种交互动态过程,实际上就是恶性循环如此棘手的原因。消极的思维和消极的情绪相辅相成,当它们运行时,你就被拉入了它们的深渊。
要阻止这种消磨生命的循环,一个方法就是反驳消极思维。通过审查事实,像一名好的律师那样来进行反驳。现在回到我自己的恶性循环。是什么启动了它?是哪些消极思维和信念被触发了?那些思维和信念使我感受到什么?那些思维和信念与现实情况相比又如何?我的情况事实上是什么样的?当我真正纳入那些事实的时候,我感觉如何?
好,时间到,看到伙伴们都已经抬起头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片段的内容。
Why:我们知道,消极思维可以导致消极情绪,而它们之间会相互促进,一旦启动就会加速恶化,使人变得焦虑、抑郁,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What:这个片段给到我们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一个方法,叫反驳消极思维,通过审视自己的这些消极思维,然后引入更加客观的事实,找到它们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就可以跳出这个恶性循环。
How(细化步骤):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一下:
1. 暂停并深呼吸。当觉察到自己已经陷入了消极思维中时,首先需要马上停下来,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稍微冷静一下,切断这个恶性循环。
2. 识别消极思维。
①是什么事情启动了我的消极情绪呢?
②是哪些消极思维被触发了呢?
③这些思维让我有什么感受呢?
3.客观审视事实。与其简单相信自己的消极推论,更重要的是客观审视相关的事实和证据。看看自己是否存在过度解读或误判。
4. 找到差异。找到消极思维与事实不符的部分,消极情绪会随之改善,它就无法在现实的基础上持续下去。
5. 采取行动。在思维和情绪得到改善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就是“反驳消极思维”的5个具体的步骤:
1、暂停并深呼吸。
2、识别消极情绪。
①是什么事情启动了我的消极情绪呢?
②是哪些消极思维被触发了呢?
③这些思维让我有什么感受呢?
3、客观审视事实。
4、找到差异。
5、采取行动。
【异议+不这么做的坏处】
那小伙伴有可能会说了,我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跳出那个恶性循环,去做理性的分析,我根本就做不到呀!
那我想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恶性循环带来的严重影响,当消极思维和消极情绪相互作用、不断加强的时候,就会导致焦虑、自卑等这些更加强烈的消极情绪,这会严重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并且消极的想法还会导致对问题的误判,如果采取的解决方案不当,就会使问题更加的严重,带来更多的损失。
而相反,如果我们愿意去刻意练习使用这个方法,它可以很好的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增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同时理性和客观的思考方式,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在情绪管理、解决问题、建立信心等很多方面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意译案例】
举个我自己的栗子:
这是一个糟糕的假期,已经是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了,我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抱着书,翻了一页又一页。5天的假期,我的2-4的拆书稿上还是没有增加几个字。我要怎么能完成我的过级呢?
原本是要在假期中完成拆书稿的,但是因为假期第一天和家人外出游玩,着凉了,我昏昏沉沉的躺了好几天,这个假期几乎没有什么产出。而接下来我就只有10天的准备时间了,然而到那个时候我会有更多的事情要忙,工作上需要准备一个新的订单和样品,下周一会有一个新的训练营要开营,而和孩子们刚刚开启的运动和阅读计划也不能停止。天哪,当假期结束要努力应付这一切的时候,我永远也完不成不了我的拆书稿了。
我有一个朋友,已经7年了还没有通过二级!天哪,现在我知道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了。当我的师父发现我的进度有这么滞后的时候,她一定会后悔收我这个不上进的徒弟。她会发现每当我信誓旦旦的想要过级的时候,我只是在夸夸其谈,而没有行动。只要想到我已经变得多么失败,我的心就开始崩崩跳的很快,胸口像有一块大石头,头也开始隐隐作痛,根本看不进去书上的字。我今天毫无进展,为什么不就此放弃呢?
(1.暂停并深呼吸)当我发现到自己已经陷入了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时,我意识到我不能被消极的思维所左右,于是我放下书,闭上眼睛,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的心跳放慢一点。
(2. 识别消极思维)我试着开始去分析。启动我的消极情绪的是整个假期里,我的2-4的拆书稿几乎没有进展,我对自己感到很失望,这触发了我的消极情绪:我觉得我永远也写不出来,我的师父会对我很失望,我是一个失败者。这让我感觉很焦虑、很挫败,同时觉得胸口发闷、头痛。
(3.客观审视事实)那事实是这样的吗?我打开了我的预备表,事实上我已经阅读完了整本书,选择好了片段。并且拆书稿也有了一个大框架,我需要做的就是加入讲解、案例和场景演练的部分,所以相当于已经完成了一半。
然后我又查看了假期后面10天的日程,3天后就有一个周末,我可以和家人协商,把这一整天拿出来,用于完成我的拆书稿。这样我还有一个周的时间,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一小时用来修改和练习,应该可以赶在预定的日期进行2-4的线下过级。
(4. 找到差异)当我考虑到这些事实以后,我的呼吸变得轻松了,头也不那么疼了,我觉得又充满了希望。不管怎么样,我要在这个周末把第1稿的预备表完成发送给师父。
(5. 采取行动)我马上在我的日清单中把周末的时间预留出来,并且告诉老公,希望他这个周末可以陪伴孩子,给我一整天的时间用来完成拆书稿。
所以这篇拆书稿就是在上周日,用一整天的时间完成的~
【A1激活经验】各位小伙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你有没有在工作中遇到诸如工作不顺利、业绩下降、被领导责备,从而产生焦虑、自责和无助感的情况?
你有没有在学习中遇到诸如考试失败、论文被驳回、任务完不成,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觉得前途渺茫的情况?
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诸如健康问题、经济损失,从而感到恐惧、焦虑的情况呢?
请大家回想一下,可以在资料的第二页中写下关键词,我们大约有1分钟左右的时间,每个小组成员先交流一下,然后请一个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
代宁:最近在一个企业拆书项目做教练,需要学员每天提交拆书作业,但因为他们是销售,本身工作很忙,虽然我一直在催我们小组成员的作业,但还是没用,看到别的小组100%提交作业,就很挫败,觉得自己不能胜任。
【A1反思加工】好,假如现在重新回到让我们情绪低落的那一刻,用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反驳消极思维”的方法,我们该如何跳出消极情绪呢?
再回顾一下“反驳消极思维”的步骤:
1、暂停并深呼吸。
2、识别消极情绪。
①是什么事情启动了我的消极情绪?
②是哪些消极情绪被触发了?
③这些思维让我有什么感受呢?
3、客观审视事实。
4、找到差异。
5、采取行动。
请大家思考1分钟,可以在纸上写下关键词,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然后请一个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代宁:如果再次回到这个场景中,按照今天的这个片段步骤:我可以先静下来,然后看看这个消极情绪是哪里来的,因为小组成员不回应我的催促,不交作业。然后再看看事实是不是这样的?经过了解我发现他们并不是不写,而是确实太忙了,没写完。所以我下一次再改善一下方式,我可以让他们提前写,避开忙的时间。
(反馈)好,你看到了事实是他们也是在写,只是没有完成,这个事实和你之前的消极想法是有差异的,因此你采取了行动,避免了这种消极情绪的出现。谢谢你的案例,清晰的呈现了反驳消极思维的步骤。
刚才的片段我们学习了反驳消极思维,可以使消极情绪减轻,但更理想的是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和情绪体验。积极的心理素质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增加积极情绪的方法——品味美好。(递进关系)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希望让大家了解一种锦上添花的提高积极情绪的方法,感受到它的美好,并且把它规划应用到之后的生活中去。
下面请大家翻开资料的第3页,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2的内容,阅读完成的伙伴可以抬头给我一个示意。
《积极情绪的力量》,作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P185
增加积极情绪——品味美好
当有什么好事情将要发生在你的身上时,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当你被好运气包围时,你在想什么?或者当某些美好的事物从你后视镜的视野里退去时,你脑海中闪过的是什么?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些人让怀疑和猜忌带路,“这不会真的发生在我身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或者“我知道这不会持续太久”。其他人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不对它多加考虑。美好仿佛突然接近了他们,接着又同样迅速地消失了。然而,有些人找到了品味美好的方法。
无论是在他们的未来、现在或是过去,他们以下面的这种方式来思考它,从而让它延伸、给它打气。在一些好事情发生以前,这些人可能会告诉自己,当……的时候就太美妙了。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想,我真想完全陶醉在其中。然后,在这个事件过后,他们可能会在自己的想象中重演它,重温它带给他们的一切美好感觉。像这样品味的人们,能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积极情绪。
人们是否会自然而然地品味美好,往往是一个关于自尊心的问题,关于他们是否觉得自己“应当得到”好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运气。尽管如此,品味是一种你可以开发的心智习惯。在第5章介绍的我的实验研究,证实了品味的能力是你可以建构的一种资源。除了简单地接受美好,你还可以学会去品尝它、深深地欣赏它的每个方面。如果品味对你来说还很新奇,那么学习去做好它,随着你在愉快事件的前中后期提取出更多由衷的美好,就能使你的积极情绪会提高到三倍。品味只是意味着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考虑好事情,也就是你有意识地创造、强化并延长你对它们的由衷的享受。
品味需要你放慢脚步并有意识地去关注,这就好像花时间去欣赏准备一顿美餐所包含的各个好的方面,从感受新鲜蔬菜和调料的香气到沉醉于调配作料所带来的成就感。然后,当完全沉浸在与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你的杰作时,你能品味更多。
但是请记住,品味不是分析。提高积极情绪要求轻微的心理碰触,把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欣赏它带给你的感觉。不要解剖它或是以其他方式把它扯开。回想一下那些证明了过度分析会打击积极情绪的实验。
What:这个片段给我们提供了提高积极情绪的另一个策略——从好事情中寻找好的方面,将积极的事物变得更加积极。
Why: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匆匆忙忙从一个景点奔赴到另外一个景点,完成一次旅游之后,我们并没有感受到轻松和享受,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回忆。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可能在看手机,或者聊天,根本没有在意食物的味道,也体会不到美食所带来的满足感。
当我们匆匆读完一本书,拿起另一本书,却没有深入的思考,最终也没有什么真正的领会和收获。
总之如果不能够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我们容易错失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美好时刻,无法从中获得最大的幸福感。
而如果我们能用片段中的方法,在事前憧憬,事中享受,事后重温,就能让我们的积极情绪提高3倍,让生活变得更有味道。学会在生活中预期美好、沉浸其中与回味,这些美好时刻才会成为你人生中的瑰宝,而不仅仅是一个过眼云烟。
How: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要如何去做:
1. 预期美好。在好事发生前,告诉自己“这会很美妙”。通过预期,可以提高体验美好的准备度和兴奋感。
2. 沉浸其中。当好事发生时,完全沉浸于其中,用心感受每个方面。慢下来,敞开心扉,全身心投入,如同享受一顿美餐的各个过程。
3. 回味回顾。在事件过后,回顾并重温它带给你的美好感觉。这可以延长积极情绪,让正能量持续更长时间。
【异议+不这么做的坏处】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太麻烦了,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哪能在一件事情上花费这么多时间!
是的,大家已经习惯了生活节奏的快速,不愿意放慢脚步去体会生活的细微之处。但是要知道,快速生活的代价是容易错失许多美好时刻。尝试着放慢生活节奏,用心去品味每个美好的瞬间,这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愉快。
【举例】
去年我的生日,老公送给我一块红色的手表,非常漂亮,晚上又给我准备了生日晚宴,还邀请了一些朋友同事来给我过生日。但我其实比较内向,不是很喜欢人多的场合,这种宴请会让我比较有压力,一整天都有点紧张。
在晚宴开始之前,我就各种忙着点餐、安排位置,招待朋友同事,接受她们的礼物祝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很开心,和小客人们闹成一团。我正和一个朋友说着话,突然我儿子很兴奋的跳过来,冲着我就是一拳,我下意识的伸手去挡,结果他这一拳正好打在我的新手表上,把穿表带的轴突打断了。我当时真是非常恼火,但那个时候又不好发作,只好强压着情绪,焦头烂额的应付各种琐事。整个晚上也没有真正放松下来,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刻。一天结束之后,我感受到的是疲倦,而非愉悦。
后来当朋友问我生日的感受时,我也只能礼貌的说,挺好的,谢谢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宴会。但是其实我根本没有全身心的感受到家人朋友的祝福和用心。
【反例变正例】
后来我读了这本书,知道了这个方法之后,我就决定要过一个美好的生日。
1. 预期美好。在生日的前一天,我就告诉自己我将会度过一个美妙的生日,我为自己预定了一款叫做“花样年华”的蛋糕,我感觉自己就是在像花一样美好的年纪,我很珍惜现在的时光,于是我就已经很期待着这个美好的日子的来临了。
2. 沉浸其中。这一次,我们没有邀请朋友同事,而是在家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儿子给我插蜡烛、点蜡烛,女儿就忍不住已经在一边偷偷用手指抹奶油了,我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的看着她偷吃时的可爱表情。然后老公关上灯,孩子们给我唱生日快乐歌,儿子唱的很大声,先唱了一遍中文的,又唱了一遍英文的。我闭上眼睛许愿,女儿在旁边催促我,好了没有?我说别急别急,我有三个愿望呢~我在心中默默的将我的三个年目标实现的场景都想象了一遍,然后我们一起吹灭了蜡烛,开始分享蛋糕。虽然我在减重阶段,不宜吃这种甜品,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刻,谁还会去在乎这些热量呢?我能感受到的是一家人温暖的陪伴,一脸笑容的老公,以及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就是我幸福的源泉。
3. 回味回顾。晚上睡前,我感谢老公,亲吻了孩子们让我度过了一个非常非常愉快的生日,当我闭上眼睛回顾这一天,我感觉到内心充满了平静,温暖和幸福。
情景:
这样的感觉是不是特别美好呢?请大家翻到资料的下一页,这里我给到大家一个情景,请大家运用这个方法来感受一下。
下周三(5月17日)即将上映《速度与激情10》,作为《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粉丝的你,计划在周末的晚上和朋友(或者同事、家人)一起去观看这部大片。
作为观影的搭档,请大家两两一组来尝试一下这个品味的过程。运用品味美好的步骤:预期美好、沉浸其中、品味回顾,演绎观影前、观影中和观影后的三段对话。我们有用1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演练,然后我们会请一组小伙伴来给大家角色扮演。
指令:现在让我们请一组伙伴来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一起去观影的同伴,可以是朋友关系、同事关系,或者家人。运用品味美好的步骤:预期美好、沉浸其中、品味回顾,来演绎观影前、观影中和观影后的三段对话。
学习者案例记录:
【观影前】:
兰兰:听说下周三上映《速度与激情10》了,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大辉:我已经买好了零点票,就等着去
兰兰:这个电影有什么好的,值得你不睡觉去?
大辉:值啊,你知道我等了多少年!第9部已经是在6、7年前了。这部电影不但有速度、还有很多美景!
兰兰:是吗,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去看了!
大辉:当然了,这个一个大IP,是个很牛的电影,就和变形金刚一样,都是非常棒的!
兰兰:变形金刚我也没看过啊
大辉:那就更应该看一看了,因为这是一个系列电影,非常非常酷。而且这个电影不光是赛车,还有很多人文的东西,还有美国的整个自然风光都表现的非常酷,绝对是美国大片!
兰兰:那现在还能买到零点的票吗?我跟你一起去看吧!
【观影中】:
兰兰:电影开始了,我们做好观影的准备吧。
大辉:嗯,大家都不要说话了,看电影的时候就享受这个场面就好了!
【观影后】:
兰兰:这个场景真的很真实,我都感觉我的心要跳出我的胸腔了,太惊险刺激了。
兰兰:今天来的人真多,黑压压的一片,都坐满了!
大辉:你从来没有看过零点场吗?我看过很多部电影都是零点场,那种兴奋绝对不一样,因为买到零点场的,都是狂热分子!你会真正体会到这个电影的感觉。
兰兰:我今天是疯了,年龄大了很少有熬夜,冲动了一把,但是确实很值
(反馈)谢谢兰兰和大辉的分享,我觉得我都已经热血沸腾了,我一定会带着我的家人们去看这场电影。
通过预期来增强观影体验,在观影时全情投入,之后回味分享令人兴奋不已的场面和反应,这部富有极速运动感的电影就不仅止步于简单的视觉享受,它能带来更持久的心理体验和共鸣。这也是品味生活的真谛——由预期引发,在当下全然体验,之后津津乐道。简单的周末放松也成就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练习在生活各个方面预期美好、全情投入与回味,生活的每个瞬间都可以成为美好时刻,这需要养成一种心智习惯,但收获的快乐和满足感会让生命充盈不已。
请大家翻开资料的最后一页。
因为刚刚过去了五一小长假,短期内大家可能不会有旅游的计划,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应用这个方法的场景。
比如一次美食体验,从味蕾的期待开始,到用餐的每一口味道,再到回味美食带来满足感。
比如与好友相聚,预期叙旧的欢乐,活在当下的互动中,之后回顾一天的收获和感受。
比如读一本书,预期阅读的乐趣,透彻地进入故事世界,读后回顾感动和收获的片段。
比如聆听一段音乐,预期被美妙旋律打动,沉浸在音乐带来的情绪体验中,结束后回味其中的感动时刻。
比如一次运动锻炼,预期运动带来的活力和喜悦感觉,尽情运动,之后回味身体的畅快和成就感。
……
接下来的一个周里,你想在哪一件小事上尝试一下品味美好呢?先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写下关键词。
学习者案例记录:
浩浩:美食
大辉:亲子游
兰兰:读一本书
代宁:写一篇文章
涛涛:老友聚会
洋洋:玩玩具和吃零食
可乐:看故宫
(一分钟后)接下来大家从这个关键词出发,按照品味美好的三个步骤,思考一下打算怎么做,可以在纸上写下关键词,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交流一下,给大家10分钟时间。
小组讨论完,请一位小伙伴来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大辉:
【预期美好】
我们作为拆书家,我想要带着孩子做一个既有学习,又有享受,很快乐的一个暑假。我们可以到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城市,这个城市有很多的历史、好玩的地方,也有很好的美食。让孩子们来做导游,我们负责后勤的住宿啊、吃饭啊什么的,让小朋友带着我们出去玩。等到很久之后,想想我家孩子从小就带我出去玩,这种感觉让孩子一下觉得成为主人的感觉,觉得我已经长大了。
【沉浸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很享受这个过程,首先会感受到孩子长大了,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会有自己的想法。小朋友也会感觉很快乐,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这个城市里你感兴趣什么,比如你感兴趣吃,那你就带我们大人去吃吧,你要感兴趣玩,那就带我们去爽吧。
【回顾回味】
过程中我们会拍很多照片,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回来以后可以做成相册,大家一起回顾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还可以写了2000个游记,记录自己的感受。
(反馈)
谢谢大辉的分享,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也期待今年的假期咱们就可以把它落地实现,非常美好的一件事。
练习在生活各个方面预期美好、全情投入与回味,生活的每个瞬间都可以成为美好时刻,这需要养成一种心智习惯,但收获的快乐和满足感会让生命充盈不已。
各位伙伴,今天我们学习了情绪管理的两个方法,一个是通过反驳消极思维来减少消极情绪,一个是通过品味美好来增加积极情绪。希望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去用起来,培养积极情绪,获得更多的快乐、感激和爱!
谢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可以让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