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过渡语】大家都拿到今天的原书拆页了么?还有谁没有的吗?好,那我们就开始了。
【自我介绍】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李枘澹。我的三个标签:资深HR 、准中考生妈妈和新晋一级拆书家。
【总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今天RIA的学习后,学习者在日常沟通中,能够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提出具体的请求并主动请求反馈的方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具体需求,并获得对方的反馈,使沟通更准确有效。
【分组提示】现在给大家简单的分下组,从我的左手边开始,两两为一组哈~
【过渡语】那么我今天带来的两个拆页都是来自于美国的经典著作——《非暴力沟通》。
【图书介绍】
Feature(特征):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Advantage(优势):这是一本非常畅销的沟通类书籍,它在全球畅销超过百万册,在亚马逊、豆瓣等各大平台的沟通类畅销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使用范围广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Benefit (利益):运用本书中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去沟通,可以以温和的方式化解人际冲突,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有更深更紧密的连结。
B2:今天我带来的两个拆页,能让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运用提出具体的请求并主动请求反馈的方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具体需求,并获得对方的反馈,使沟通更准确有效。
【学习目标及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这两个片段,第一个是“提出具体的请求”,第二个是“主动请求反馈”,这两者之间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当我们向对方提出了请求,也并不能保证对方就能立即完全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我们就希望得到对方的反馈,并在可能出现偏差时进行解释或补充,从而使我们的沟通更准确有效。
【过渡语】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拆页,这个拆页的主题是“提出具体的请求”。
【学习目标一】通过第一个拆页的学习,学习者可以运用“提出具体的请求”的方法,来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我们的需求,让沟通更准确有效。
【拆页一】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成请举手示意我,谢谢!请开始~
【主题】提出具体的请求 片段来自(美)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钻石版 P64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过渡语】好,我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那怎样“提出具体的请求”呢?。
【WHAT】“提出具体的请求”,就是我们在需要向他人提出请求时,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我们的需求是什么,希望对方具体做哪些事,以避免产生误解。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通常的做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要含蓄。所以,一般我们不大会直白地对别人说自己要什么,而是会含蓄迂回地表示自己不要什么。
【通常做法的结果】这样就会让对方只能用揣测来对我们的意图猜谜语,不仅浪费了彼此的时间,还会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该方法的做法】运用“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希望对方怎么做。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不能直白地告诉对方我们的请求,那么,就会让对方感到困惑、产生误解或是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可能他做的事并不是我们的真正需求。
【反例】前两天,我妈突然来我家。细问之下,原来是跟我爸吵架了。那天吃过中饭,我妈在看电视,我爸在玩电脑,然后我妈就对我爸说“你别待在家就趴在电脑前打游戏,眼睛都要瞎了还不注意。”我爸没说话,出门去超市闲逛顺带买菜。回来后,我妈一边摘菜一边唠叨,“你别老出去瞎逛,你那关节炎现在是不疼了是吧”我爸把菜一扔,气凶凶道“待在家你看不顺眼,我去外面你还是觉得不行,你想让我去哪?”我妈也被气得不行,跑来跟我数落我爸。
【反思】把我笑得不行,笑完问我妈:“你就直说,你想让我爸干嘛”我妈软下语气,说,她就想让我爸能多陪陪她,自从俩人退休后除了在一起吃饭,其他时候都是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扰,像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HOW】那应该怎么跟我爸说呢?这里呢,我总结了两条:
1、明确目的: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我们要的是什么。
2、表明需求:具体地向对方提出我们希望他们怎么做。这里我们可以借用“3W2H”五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怎么做来明确地告诉对方要做的事。
【反例加工为正例】回到刚刚我妈那事,当时我就给我妈支了两招:
1、明确目的:“老头子,都说老来伴老来伴,我现在也希望有你伴的哇”
2、表明需求:“也不要求多,就每天下午,你陪我看会电视,到三四点的时候,你带着我一起去买个菜。”这样,是不是就能让我爸明确我妈想要他做的事了,对吧?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我们提出请求后,希望得到对方配合的场景。
【预防异议】那有人要说了“表明的需求一定要按五要素来吗?”不是的。这五个要素只是方便我们表明具体需求,可以自由选择,目的只是为了让对方能更清楚明白。而如果你对要怎么做这个需求有清晰的具体步骤的话,甚至可以不用五要素。
【A1】激活经验
【A1】好,又到了我们激动人心的拆为已用的时刻了。我们分步来进行哈。第一步,我们回想一下最近这一个月,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周末你要加班,让家里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临走时只来得及说一句:“妈,你别把手机给孩子玩”,然后晚上回家你会看到什么?回想一下你跟身边的人提出需求,什么时间,有哪些人物,在哪里,提出什么需求,结果怎么样了?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下这个场景。(回想2分钟)好,下面我们请我的师父来分享一下她和我师公的过往经历:
孙老师的分享:
我先生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经常会很晚才回家。我就跟他讲说,你能不能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然后我发现他依然要到很晚。所以我就说他了,你都干嘛去了,不是让你少应酬了吗?他说,我是没有应酬啊,但我在办公室加班。其实我真正的需求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家有两个小孩,其中一个晚上9点钟要接,还有一个小的要照顾。
【A1+】好,感谢我师父的一个倾情分享。所以大家看到了,在没有明确的说出我们到底希望对方干什么的时候,对方往往就是朝着他们想要的理解去理解。所以,如果下次再遇上同样的场景,我们应该今天讲到的具体的提出请求的方法,怎么去提出具体的请求呢?还是给大家2分钟,先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然后我再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我们大家分享:
(2分钟分享)
好,时间关系下面我们还是请我的师父加工一下,应该怎么去跟我的师公沟通这个事情:
表明目的么,希望他能早点回家,至少把接老大的事情能挑起来。哪怕就是在这个时间,比如8点半左右,能把老大接回来,如果这点能做到,我其实对他是应酬还是加班是都能接受的。哪怕他一周能参与个两三天,至少能让我把小的早一点能洗漱给她休息。
好的,以上就是我师父加工出来我们提出具体的请求,之后得到的一个沟通的结果。这样就很清楚明白的把我们的需求讲出来,而对方也知道应该要具体怎么做。具体做什么事来迎合我们的这个请求。
【小结】以上就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拆页,叫提出具体的请求,以明确目的+列举需求来清楚明白地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请求,让沟通更准确有效。
【过渡语及学习目标二】
【过渡语】好,我们学习了提出具体的请求,那对方对于我们提出的请求是否真的理解了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第二个拆页的技能:主动请求反馈来向对方确认。
【学习目标二】通过第二个片段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在向对方提出了具体的请求之后,主动请求对方给出反馈,确保对方充分了解我们所提出的请求,在出现理解偏差时能及时进行解释或补充,以便让沟通更快速有效。
【拆页二】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如果阅读完成请举手示意我,谢谢!请开始~
【主题】请求反馈 片段来自(美)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钻石版 P70-71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过渡语】好,我看到大家基本都已经读完了,那接下来我来讲下怎样“主动请求反馈”。
【WHAT】主动请求反馈,就是当我们向对方提出具体要求后,为了让对方能明确理解我们的意思,而主动请求对方给出反馈,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解释与补充。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通常的做法】一般,我们在向对方提出了我们的具体请求之后,会自认为自己表达清楚了,而对方呢,通常也只会给出“好的”“知道了”这类习惯性肯定的答复,于是我们就放心了。
【通常做法的结果】而结果呢?往往就是对方最终的行为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结果。
【该方法的做法】而通过主动请求反馈,可以确认对方是否理解我们所提出的请求,即使产生偏差也可以及时作出解释或必要的补充。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不主动请求反馈的话,往往会因为表述与理解的偏差造成对方所做的事并不是或不完全是我们想要他做的,从而引起误解甚至矛盾。
【HOW】(细化步骤)
那么怎么主动请求对方反馈呢?我把它拆分成了四个步骤:
1、表明立场:为避免误会的产生,我们要强调一下请求反馈的立场与目的。比如:“我只是想知道我刚刚是否说清楚了”
2、请求复述:请对方将对我们提出请求的理解重新复述一遍。比如“你能重复一下我刚才说的意思吗?”
3、表达谢意:不论对方的回答是否与我们表达的意思相符,都要向对方表达谢意。比如“谢谢你的反馈”。
4、解释补充:这里分两种情况:如果对方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相符,那沟通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如果对方的理解有偏差,这时千万不要指责对方,而应该从自身原因出发进行解释或补充。比如“我想我刚才没有说清楚,我的意思是……”。
【意译案例】我讲个我自己的例子,方便大家对原文案例的理解。五一长假第一天。女儿上完辅导班回到家,窝在沙发边吃西瓜边看书。我对她说:“蓉蓉,你的作业争取这两天就做完,后面三天的课表我重新安排了,估计没时间给你做作业了。”她停下手里的动作,边回自己的房间,边拖着声音说:“知道啦~”我一听这语气不对啊,于是我追问道:“你真的明白我刚刚说的意思吗?”她回过身:“你的意思不就是说你又给我加了课,时间都排满了,一点喘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呗?”我就知道她误会了。于是,我走过去,抱着她,说道“妈妈先要谢谢你愿意说出你的真实想法。但可能是妈妈没有说清楚哈,我的意思是,你这两天尽量把作业做完,五一当天的课我都推到了2号3号,五一那天我们去外婆家吃饭,下午我们带外公外婆一起去公园放风筝,放松一下。”女儿一听就高兴地吧叽了我一口然后一蹦一跳地回房了。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当我们提出具体的请求后,可以用这个方法来确认对方是否真的理解了我们的意思。
【预防异议】可能有小伙伴会有疑问,这种方式会不会让对方觉得不被信任、或者觉得自己能力遭到质疑呀?所以,我们最开始表明立场的时候,要确认自己的表述是否清晰明了;同时,在产生偏差时一定要从自身出发找原因并注意语气委婉一些。前后两次的强调应该能让对方明白我们不是对他有疑虑,而是对自己的表述是否清晰有疑虑,让对方能更有意愿跟我们反馈他的理解。
【A3】促动参与2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知识,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具体场景,请大家针对这个场景,运用主动请求反馈四步法:表明立场+请求复述+表达谢意+解释补充来进行小组演练:
众所周知,在一个家庭里,丈夫对于“洗碗”的认知与妻子是相差甚远的。丈夫的洗碗就是洗碗。妻子的洗碗包括了洗碗盘、洗锅具、清洁流理台、清洁餐桌、清洁灶具及其侧方墙壁等等。夫妇经常会因为诸如此类的事而吵架。今晚,又轮到丈夫洗碗了。妻子因为学习了我们的“主动请求反馈”法,现在要告诉丈夫“洗碗”的涵盖内容,从而让两人的认知达成一致。请大家按照之前的分组,1人扮演丈夫,1人扮演妻子,在小组内交流和演练,时间是6分种,然后我们会请1组的小伙伴来分别扮演。现在开始交流环节~
(小组交流6分钟)
好的,因为时间的和关系,我看到大家刚刚讨论得很激烈,演练得也很投入,好,我们刘老师,涌跃的:
陈老师(妻子):老公,吃完饭以后麻烦把碗清洗一下好吧,我晚上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
刘老师(丈夫):好的,知道了,你忙你的吧。
陈老师(妻子):哇,答应得这么爽快啊,那我刚刚说的什么,你再跟我说一遍。
刘老师(丈夫):唉呀,不就洗洗碗咩,知道了。
陈老师(妻子):谢谢你答应得这么爽快。但我说的,可不仅仅是洗个碗哦。麻烦你洗完碗后把碗擦干净放进碗柜里,把厨柜、油烟机都擦一下,灶台也擦一下,顺便把垃圾也倒掉,不要留在厨房里过夜,然后把厨房的地上拖一下。可以吗?
刘老师(丈夫):唉哟,这么多事的啊,好啊好啊,行吧,我知道了。下次也不能这么爽快了。
非常棒的一次角色扮演。一开始丈夫答应得很爽快:不就洗几只碗么,现在知道了“洗碗”可不仅仅是洗几只碗而已哦。我们再一次把热烈的掌声给到我们刘老师和陈老师。感谢他们的精彩演译。
【A2】催化应用2
通过刚才的角色扮演,大家是不是对主动请求反馈的四个步骤都了解了呢?我们下面来进行拆为已用。我们还是不着急,一步一步来具体了解应该怎么做。首先,请大家拿出一张便签纸,大家设想一个未来的场景,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你是否可能会跟谁说个什么事情时、因为没有得到对方的主动反馈而感到不安呢?比如:你让老公去拖地,你担心他会不会又像上次那样就真的只是拿了一把拖把弄湿了然后把家里所有的地都墩了一遍呢?
请大家加工一个具体场景,把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下就可以,只要场景哈。先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给大家3分钟时间,然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现在开始~
(小组内分享)
好,时间到,现在我们请晓庆来分享一下她设计的场景:
晓庆老师的分享:
未来的某一天,就下礼拜二的晚上,我有事可能要出去一下,然后让我老公给店里打烊,我带孩子先回家了。然后我就跟他说,今天晚上我跟孩子先回去了,你晚点锁个门啊,关个灯啊,我先回去了。好了,第二天我可能会发现,收银机没关,水龙头的总阀也没关,因为水龙头在店外,如果不关外面的人会来用水,然后电的总开关也没关掉,外面还有筐子跟拖把也没拿回去,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情况。
好,非常感谢晓庆的分享。现在请大家顺着刚才想到的场景继续加工,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主动请求反馈的四个步骤,你会怎么跟对方表达,让你们对这一件事能达成统一意见?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继续分享,之后我们仍然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好,现在开始:
(组内分享)
好,我看到大家都已经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还是请晓庆老师来加工一下这个打烊的事情:
晓庆老师的分享:
好的。我会这样说:“今天晚上我跟孩子先回去,你打个烊哦,记得关个电关个水”。然后他说,“知道了。”我就说了,“你知道要关哪些吗?”“知道 啊,就把那个招牌灯关一下嘛,还有把水龙头关一下。”我就说,“还有两个开关的。还有个收银机有个开关,还有另外一个,两个开关,把它按一下就行”“哦,知道了”“哦,对了,外面的拖把也不要忘记收进来”“好的好的”“你真棒,谢谢你啊,今天辛苦你了”“你赶紧回去吧”这是他说的。到解释补充这一步了,“对了,那个门的话,有两个锁,都要锁一下,一个是玻璃门,一个是卷帘门,两个门都要锁。钥匙会用伐?”“会的”“好的,那我走了,拜拜”
好的,非常感谢晓庆老师的分享,来,给点掌声给我们的晓庆老师。
【小结】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拆页,叫主动请求反馈,是运用表明立场+请求复述+表达谢意+解释补充来主动请求对方向我们表达对我们提出的具体的请求的理解的反馈,避免双方因为表述与理解的偏差而导致的事与愿违,让沟通更快速有效。
【结束语】
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今天的分享就先进行到这,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个拆页,一个是“提出具体的请求”,即明确目的+表明需求,一个是“主动请求反馈”的四个步骤:表明立场+请求复述+表达谢意+解释补充。希望大家从此刻开始,愿意克服一开始的不习惯和困难,在日常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养成向对方提出具体请求并主动请求对方反馈的习惯,让我们的沟通更准确有效。谢谢大家的陪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