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南昌火炬分舵第61期活动—拓展生命的宽度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用建设性沟通法解决“不想做”和“不会做”的问题

开场:

各位拆书帮的伙伴们,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拆书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乔良,用三

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练级中的拆书家,目标是在一年内达成3级拆书家。第二个标签

是南昌国际演讲会前主席。第三个标签是职业生涯咨询师。

在正式拆书以前,为了更好的讨论,我们先根据人数来分个组,从左到右,2人为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学习片段后,学习者能掌握建设性沟通法,在与他人沟通甚至是自我沟通的时候,解决“不想做”和“不会做”的问题。

拆页片段来自《沟通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是脱不花,现在是一家终身教育公司的CEO。19岁创业,没有上过大学。作者自称是“一名职业的沟通者”,靠沟通成就了现在的她。书中归纳了职场中各种场景下的沟通方法,是一本非实用的沟通工具类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总结了一个把沟通导向行动的公式,它可以拆解为3个关键动作:

建设性=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可持续的行动阶梯+每个节点的即时反馈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找到立即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比如,部门开项

目会,你作为一个年轻人,既没有决策权,又想不到什么绝妙的主意,是不

是只能全程旁听?

不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你都有一个当下就能开展的行动,就是抓起

马克笔,跟大家说:“来,你们说,我在白板上记录。”

我们公司的首席运营官马想有一句名言:“开会的时候,谁拿起了记号

笔,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这个最小化行动能立刻把整个会议向前推进一小

步。

万事开头难。很多沟通之所以停留在空想层面,就是因为没法启动第一

步。不是有个段子吗?“出来混,什么最重要?出来。”有了第一步,其他

行动才会像齿轮一样被带动着转起来。

当然,光有“第一个推动力”还不够,任何沟通都会经历交锋与磨合。我

们还要把整个方案拆解,使其成为一级级可以持续向上的阶梯,把沟通引导

向最终行动。所以,建设性的第二个关键动作是拆解可持续的行动阶梯。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做的第三个关键动作是不断反馈,及时调整,让沟

通对象对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产生掌控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时间到了,没有看完的小伙伴也不用着急,现在跟着我的讲解一起来看看这段拆页到底讲了什么。

【what】

什么是建设性沟通法呢?就是不说空话,套话,最重要的是把所沟通的内容落到实处,促进行动,做到推进事情发展的目的。

【why】

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这个方法让大家在与对方的沟通中把抽象的想法变成具体的行动。大家有没有碰过这种时候,在开会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领导拍板说,好,就这么做,然而,几天过去了。没有谁真正开始行动。这个点卡在哪了呢?我认为就是在两点,一个是对方不愿意做,一个是对方不能做,也就是意愿问题和能力问题。最小行动解决的是意愿不够的问题,行动阶梯解决的是能力不足的问题,然后及时反馈又促进了行动的意愿,以这种螺旋上升的方式推进事项,就容易解决空话套话的问题。

【where】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人数的多少来区分场景。比如可以分为多人沟通场景,一对一沟通场景,甚至自我沟通的场景。在多人沟通上,就是把会议上大家讨论的议题形成具体行动方案,一对一沟通的时候,就是在与对方讨论想法后,提出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行动建议;自我沟通时,就是在和自己对话的时候,把个人的想法和目标转变成可执行的行动步骤。

【how】

那应该怎么来做呢??

书中给出了一个公式:建设性沟通=最小行动+行动阶梯+及时反馈。公式中展示地很清楚,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最小行动,就是在与对象讨论的时候,根据讨论内容马上决定一个微行动,这个行动不会动用太多资源。

第二步,行动阶梯就是我们围绕讨论主题,提出一系列可以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前后关联。

第三步,及时反馈就是每次行动阶梯中的步骤行动后,我们都要给对方一个反馈。告诉它这件事情是持续在进展当中。

【案例】

4月初的一个周末,我家里有大约10个人左右打算一起出行踏青游玩。于是专门找了一个时间大家一起在吃饭的时候饭桌上讨论活动议程,但是,就一个去哪玩的问题都经过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一个确定意见。于是我用上了建设性沟通法。
第一步,我提出最小行动建议,我和大家说,要不然这样,我来统计大家的意见,取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地方怎样?有人提出去爬山,有人说去露营。最后,我们一致确定到湿地公园一日游。
第二步,我提出外出计划的行动阶梯。以时间为顺序,首先一大早大家各自出门,9点到汇合点集合。然后徒步到公园里面。游玩至中午,然后去附近的特色餐馆聚餐。下午分散成3个小组,各自组人去唱歌,打麻将,逛街。最后晚上再一起回到家里聚餐一顿。
第三步,及时反馈。在当日的活动当中,我把这个流程写了下来。每过一个环节就把回顾照片和下一步行动流程发到家族群里。经过一天的游玩,大家都特别尽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通过原书和案例,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做好建设性沟通,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想想看我们曾经是否遇见过这样一个场景,与对方沟通的时候,总是停留在愿景和规划上面,但并没有实质性地讨论出下一步行动方案,时间3-4分钟。

【学习者案例】

阿猪同学分享:之前在自己反思的过程中有一次想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平时都在晚上12点至1点左右睡觉,如今想在12点之前睡觉,早上7点半起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把这个计划落地,没有坚持下去,总是停留在想象层面。后面讨论,也许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反馈导致坚持失败。这个案例也从反面更加让我们明白把沟通导向行动的重要性。

【A2】

最后,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规划一个未来一周即将要参与的沟通场景,这个场景可能是在会议当中,也可能是与某人的一对一沟通,也可能是自我沟通。请运用建设性沟通法解决“不想做”和“不能做”的问题。要遵循SMART原则,即:事件,地点,任务,内容,可衡量的结果。

【学习者案例】

萱萱同学分享:在未来一周内,她通过自我沟通,解决自己的拖延症问题;她打算为了锻炼身体而练习跳绳。

第一步,最小行动,她设定最开始的目标是前5天每天跳绳只跳50个。

第二步,行动阶梯,她把跳绳分成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每日50个到每日500个。第二个阶段从每日500个到每日1000个,第三个阶段是1000个到1500个,最后一个阶段是连续跳绳30分钟。

第三步是及时反馈,她在白纸上面画了100个格子,只要当日跳绳了就在格子上画个叉。通过看自己的打卡记录,来督促自己不断练习。

结尾:

最后,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启发,通过建设性沟通,减少无效空话套话,真正把沟通变成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