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襄阳拆书帮线下活动4.26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杨蓉,是一名新手拆书家,我的三个标签是:

1. 中医养生践行者

2. 拆书家,

3. 二年级宝妈,有一个二年级在读女儿,

分组:

在正式开始之前呢,我们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组:

设定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以后,学习者在亲子关系中遇到孩子不配合对着干的时候,可以运用下面五个技巧来鼓励孩子与父母合作。

FAB

F:我今天的拆页,选自畅销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有两位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他们都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他们的著作不仅深受家长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很多专业权威人士的认可。

A:这本书区别于常规亲子类书籍的古板说教,长篇大论。运用漫画来解释情景,而且还有设定剧本,角色互换等类似游戏的方式,让读者沉浸其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很多亲子沟通的技巧,非常接地气。

B:你是否经历过在与孩子相处时平时母慈子孝,学习鸡飞狗跳的情景,

这本书能让你们平静下来好好沟通;

你是否经历过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明明想好好安慰孩子,结果变成了说教,这本书可以让孩子真正的听到你的心声。

B2:你是否经历过不管自己让孩子做什么,不论是对是错,孩子都要对着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片段中就有五个技巧可以帮助大家用最小的代价让孩子们愿意配合我们,按我们的要求来做。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

有没有一种方法, 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出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式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大家都看完了,就开始我的分享了)

拆页中提到的五个技巧,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且不留下负面感受

Why:

在亲子关系中,教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这些源于我们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比如我们成年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洁、遵守秩序、懂礼貌,按流程办事。孩子们可不在意这些,有多少孩子愿意自觉的写作业,洗澡,整理书桌,把杂乱无章的东西摆放好呢。

家长花很多精力调教孩子,让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但是我们的态度越强烈,孩子们的反抗也越强烈。

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把家长看成他们的敌人,因为家长总是让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你说话小声点,去把衣服挂起来,去把书桌整理好,赶紧去洗澡睡觉。

同时家长又不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别乱丢垃圾,写作业别离那么近,别看电视了,不准玩手机了。上课别说话。

所以,家长的态度是:必须按我说的去做。孩子的态度:我就不。

长此以往,争吵不可避免,到后来,哪怕是要求孩子去做一些很简单的事情,孩子都会本能的抵触,这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

How:

那么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愿意配合我们,又不会产生负面的感受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技巧

1. “用描述事实或问题”来代替“责备、问罪、命令”

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愿意去做你该做的。

举个例子:孩子洗完手忘记关水龙头了,

家长会说:你真不负责任,总是忘记关水龙头,你想发大水啊(问罪)

告诉你多少次了,洗完手要关水,(责备)

你给我把水龙头关了(命令)

孩子们的感受:哼,水龙头比我重要/不管我做什么都是错/你既然说我每次都不听,那我这次就不听。

换位思考一下显然这些并不是家长们想要的。

那么换成描述事实或者描述出现的问题会怎么样呢:家长说,宝贝,水池里面的水快溢出来了/孩子,水龙头还没有关呢。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都在水龙头,也就是问题本身上。孩子就不会觉得你在针对他,他就会愿意去关水龙头。因为,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也就在告诉孩子该出怎么做了。

2. 用“提示”来替代“谩骂、威胁、控诉”。

对于孩子,接受提示要比接受谴责容易的多,当我们给孩子们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例子:孩子在床上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零食,随手就把塑料袋等垃圾丢在床上

家长会说:垃圾怎么能丢在床上?像猪窝一样(谩骂)

再让我看到你把垃圾丢在床上我就揍你(威胁)

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难道我还不够累吗?(控诉)

孩子可能出现的感受:他说的对,我就是一只猪/下次他不在的时候我还要扔/他这么累都是我的错,我简直一事无成/他要打我了我很害怕,我好想哭啊。。。。

换位思考当我们得知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感受时,我们自己心里其实也不好受。

换成提示:塑料袋应该扔进垃圾桶里/床是用来睡觉的,垃圾桶是用来装废弃塑料袋的。/我现在需要有人能帮我收拾一下床上的垃圾。

孩子就愿意行动起来。

3. 用“简单的词语”来替代“说教和长篇大论”。

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于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被记住也就越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多说不如少说。

举个例子:孩子吵着闹着要买一个新的玩具/宠物,买之前跟家长讲好,今后自己使用完以后一定会好好收拾/照顾,结果回家每次使用完以后仍旧不管不顾去,这里着重说一下宠物(因为我们家在孩子的强烈要求下买了一对鹦鹉)

家长:你当初答应的好好的,我们有了小鸟以后,你每天负责喂他们,但是这个星期已经提醒你三次了你都没有喂鸟,我和爸爸轮流来帮你弄,这都成了我们的事情了,我受不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啊,要知道当初就不给你买了,你说话不算数。

再比如孩子出门忘记拿包

家长:你看你,又时出门忘记带东西,整体丢三落四的,是不是如果包不长你身上你就不知道拿。

孩子可能的感受:天啊,又来了/他怎么这么烦人啊/我好像逃离这里远离他啊

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和孩子都很烦躁。

不如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孩子,喂鸟/宝贝儿,包 。一句话解决问题。

1. 用“说出你的感受”来代替“讽刺挖苦,和预言”。

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相对于受到攻击,孩子更容易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举个例子:孩子考试没有考好,老师让家长签字,孩子不敢跟父母说,自己模仿家长签字,结果被老师发现后告知家长。

家长做法说:你可真聪明啊,越来越长本事了,你这么聪明怎么不给自己写个100分?(讽刺挖苦)

你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但撒谎还学会了做假,知道长大后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吗?骗子,将来没有人会相信你(预言)

孩子可能出现的感受:我觉得被羞辱,被否定了/她说的对,我就是一个骗子/不论我自己努力我都不可能考到100分让他高兴的。

换位思考如果知道孩子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感受,我们作为家长心理也是很难受的,我们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被隐瞒以后的感受,并不是要羞辱孩子,更不是让孩子感觉被否定被攻击。

换一种方式,只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就好:

哪怕是你没有考好我都能接受但是我不喜欢被欺骗,/被自己的孩子欺骗让我觉得很生气,我觉得甚至超过你没有考好这件事。

父母可以多使用“我”,“我觉得...”这样的词语,只需说感受就好。

5.给孩子写张便签

当上面几个技巧都收效甚微的时候可以试试给孩子写张便条

不管孩子识不识字,他们都期望能收到小便条,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在收到父母的便条时会很开心,这样还可以鼓励他们回复父母的便条,大一点的孩子也喜欢收到小纸条,他们会被父母抽时间花精力给他们写便条的行为所打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用再听父母们大声叨叨了”

很多家长也喜欢写便条的方式,省时,便捷,而且有的还很值得回味。

举个例子:下面的文字是一位爸爸写的,他实在是厌烦了经常在下水道清理女儿的长头发,更不可能每次在女儿梳头的时候守在旁边,

于是他把便条贴在女儿每次梳头的镜子上:

求助,头发堵在排水管里让我很头疼,把水槽都堵塞了。

女儿看到以后觉得很好玩,也很开心,于是后面梳头的时候,一看到镜子就会想起爸爸写的这张便条,就不把头发丢进水槽了。

好了,上面就是我们今天讲到的5个技巧。这些技巧可以根据情况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举个自己的例子吧:

女儿经常会打断我做事,我跟她说过很多次,妈妈工作的时候不要来打扰我,她依旧我行我素,仿佛我没有跟她讲过一样,偏偏要跟我对着干,终于在一周前她跑过来再次打断我的时候,我狠狠的吼了她一顿,我感觉很无力,明明这么简单的事情她为什么就不愿意听话呢

在学了上面5个技巧以后我,我选择使用贴便签的方式来促使她能合作,于是我在她的桌子上贴了一个便签,上面写道:

妈妈需要安静的写一会作业,不能被人打搅,需要时长1小时(1小时可以看完三集动画片)

果然女儿再来喊我的时候发现了便签,读完以后真的自己回去看电视了。等她再来的时候,已经一个小时以后了,而且她很兴奋的跟我说,妈妈我看完三集动画片了。然后还拿笔在我的便签上面写到:妈妈我已经看完了三集动画片。显然这个办法很有用哦。

可能出现的异议:

听到这里有很多小伙伴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1.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技巧太麻烦了,记不住。是的,任何一种方法,不经过多次练习使用肯定是学不会的,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是否真心且迫切的需要改善眼前的情况,如果不是真心的需要,任何办法都是没有效果的。

2.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我以前用过类似的技巧但是孩子并不配合。那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使用这个技巧的时候,是不是带有一些批评指责的态度,态度有时比语言还要重要哦。

3.还有朋友可能会问:使用了这些技巧,孩子们就一定会听我们的话了吗?当然不全是,理解能力有限的孩子,比如对于年龄特别小的孩子,可能并不适用,因为他们并不能理解什么是合作;对于那些孩子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使用这些技巧效果也不好。另外关于一些生理需求方面的习惯,比如孩子不饿,坚持让孩子配合吃饭,孩子不困,坚持让孩子配合睡觉等,也不适合使用这些方法。

孩子们不是机器,我们不是为了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让孩子言听计从,我们是希望能够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好了对片段的讲解就到这里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1

下面让我们来预想一下,下面哪些场景可能会出现在你接下来的生活中:

你走进卧室,孩子刚洗澡出来,随手就把湿毛巾丢在了床上.....

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把球鞋随意脱在门口,险些绊倒走在后面的你....

过了睡觉的时间,孩子依旧在玩手机,甚至没有开始写作业......

你对孩子发了脾气,让孩子按你的想法做,孩子不但没有听话,甚至跟你吵了起来.....

下面我们花1-2分钟的时间来请大家想一想上面哪些场景或者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呢,我们在小组中分享一下,然后请一位朋友作为代表给大家讲讲。只要说可能出现的场景就好。

分享者:

李:我现在就能想到今天晚上在家里,我的儿子放学回家以后会把衣服到处乱丢,我会像捉迷藏一样在家里的各个搅乱去寻找他的衣服然后拿去洗。我已经跟他说了很多遍不要乱丢衣服都没有用。

A2分步催化2

好的,大家的脑海里都出现了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场景,为了让孩子能够配合我们的想法行动起来,我们来做一个计划

你准备在接下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遇到这样的场景也就是孩子不与我们配合时,操练一下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或者多个技巧。于是你拿出一张纸,写下了一个计划,计划里使用了今天学到的技巧,你将怎么写这个计划呢,

给大家一个参考模板: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会在家里遇到孩子洗完澡后把湿毛巾丢在床上,我要操练一下用简单词语代替长篇大论的技巧

往常我可能会说的长篇大论有哪些:

我准备使用替代简单词语有哪些:

如果效果不理想有没有替代的办法,比如:

如果操练完成,效果理想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奖励,比如一顿大餐。

好了,大家可以开始写了。3分钟时间写出你的计划,并在小组里面讨论你的具体做法。

分享者:

李:在今天晚上,我会在家里遇到儿子把脱下来的衣服到处乱丢

我计划使用简单词语的技巧让他配合我把衣服放在固定位置

买一个放衣服的筐子放在固定的地方

每当他脱衣服的时候说:衣服放筐子里。

结束语

好的,感谢大家的分享和配合,我们今天学到了在亲子关系中遇到孩子不配合对着干的时候,可以运用描述,提示,用简单词语表达,说出你的感受,写便条,五个技巧来鼓励孩子与父母合作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