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早起的奇迹》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230期线上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后视镜综合症

开场:

【自我介绍180字】1分钟

大家好,我是吴臻宜,来自福建南平的广东佛山人。

我有三个标签:

1.儿童阅读推广人:3年时间500场融合线上线下的儿童阅读活动,从素人成长为市图书馆受聘专业讲师,教孩子阅读,教大人伴读。

2.家庭幸福心理咨询师: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习和践行萨提亚家庭教育,近5年时间帮助数百个家庭和孩子重获幸福。

3. 践行终身阅读变现者:经营儿童阅读馆,经营成人读书会,抱团阅读,阅读变现。

【拆书帮介绍 324字】2分钟

提到拆书帮,我从拆书、拆书法和拆书帮三个方面介绍。

首先,拆书并不是“把书拆了”的字面意思,它是由一位叫赵周的老师研发的一种学习方法论,特别适用于在职场上期待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人。

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拆书法,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过去的经验,以促进未来行动规划的具体运用,让自己变得更好。具体三步骤叫RIA。R是指阅读原文片段,I是指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知识,A是联系自己的过去经验以及设计未来规划和目标。

那么拆书帮就是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非盈利性的学习社群,是一个训练拆书家不断精进拆书法、帮助学习者了解和应用拆书法的公益性组织。有线上的社群学习,也有线下分舵组织的现场拆书活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页 800字】1-2分钟

原文片段选自《早起的奇迹》 P32-34 “后视镜综合征”

平庸人生的一大源头,我称之为“后视镜综合征”——我们的潜意识里都装配了限制自我的后视镜。我们会通过后视镜不断地回忆过去的经历,错误地相信自己曾经是什么样子,将来就是什么样子。这就会限制我们当下潜能的发挥,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过去的能力就已经走到了极限。

因此,我们在进行选择时会变得犹豫不决。无论是早晨的起床时间,还是设置人生目标,我们都将自己禁锢在过去。虽然我们想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生,但是总会不由自主地用陈旧的眼光去看待未来。

研究发现,普通人平均每天脑子里会产生5万~6万个想法。但问题是,95%的人都会跟以前想的完全一样。所以,大多数人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过着毫无新意的日子,这一点也不奇怪。

就像是背着破旧的行李一样,我们将以前的压力、恐惧和担忧带到新的一天,一旦遇到新情况,我们又会快速查看后视镜来评估自己的能力。“不,我从来没做过那种事情,也从来没有达到那种高度。事实上,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当遭遇逆境时,我们又会抱着心爱的后视镜想对策。“好吧,  我真不走运。过去我总是被同样的麻烦绊倒,现在就干脆放弃吧,反正过去遇到困难时也都是这样做的。"

如果你想要超越过去的自己,突破极限,那就必须丢掉后视镜,摆脱限制。你需要改变思维:过去并不等于未来。你要进行自我激励,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你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或许刚开始你会觉得不舒服,拒绝这样做。但没关系,只要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你的潜意识最终会吸收这些积极的自我暗示(详见第6章)。

不要放弃自己追求完美人生的权利,你的想法永远要比现实更大胆。首先,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随后,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只要自己每天专注地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最后,坚持不懈地朝目标前进,直至变成现实。不用害怕,因为你不可能会失败,你只会获取更丰富的经验,成长飞快,变得更好。永远记住,你在现阶段的所作所为决定了自己的处境,但未来则取决于你从今开始所做的选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知识点 970字】5分钟

当我们在学习驾驶小汽车的时候,教练总会不断地提醒我们看后视镜。后视镜是每个驾驶员开车必看的部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当于是驾驶员的第二双眼睛。而在我们《早起的奇迹》这本书中提到的“后视镜”,恰巧就是借汽车后视镜做了一个隐喻,意思是不断回忆过去的经历,错误地认为过去的那个自己就是现在甚至将来的自己,作者将这种用过去定未来的行为或者思维称之为“后视镜综合征”。【WHAT】

我们自己或者身边有没有见过类似的情形:“我再也不谈恋爱了”——失恋的年轻男女,在结束一段恋情的时候,会抗拒进入下一段感情;“男人没一个靠得住!”离异的男女也不会再轻易的重组一个家庭;“我考不好的,上次这个题我就不会做!”原本是学霸的学生在经历一两次大考的失误后,会恐惧每一个大考;优秀的职场员工在一次大会上汇报失误,对此后的同类型汇报工作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是什么在阻碍着他们前进的步伐,摇摆着自我的信心呢?这就是后视镜综合征的表现。   

【WHY】人们会通过自己过去的经历/经验来判断,本无可厚非,但是后视镜综合征患者用自己过去不良结果,来否定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将自己禁锢在过去的失败中,限制了自己的潜能,这就非常伤害个体了。总是认为“我就是那样”“我没办法了”“我没希望了”“我做不到的”,人生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信念,这不是活着的目的。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反问一下自己。比如有一个人在公众发言的时候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老师问,“真的是这样吗?”他十分肯定地说:“是的!”于是大家哄堂大笑,一个不自信的人非常自信地告诉大家他很自信。那么他到底是自信还是不自信呢?

【WHY】后视镜综合征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超越过去,有所创造,期待过上美好的生活,那么就必须摆脱后视镜的限制,需要改变思维。

【HOW】具体做法可以这样:

第一步:明确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可以把它写下来;

第二步:改变心态,过去不等于未来,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催眠来告诉自己“我可以 I Can!”

第三步:用SMART制作规划,包括但不限于梦想板。

第四步:持续行动,专注每一天的付出;巧借可视化工具督促完成。

【WHERE】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当我们要从过去的成功的经历中总结提升的时候,要复盘,要提取成功经验,那么就需要仔仔细细地“回头看”。只是对于失败的过往,不要沉迷那个失败历史里无法抽身,避免出现“后视镜综合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 400字】2分钟

我亲身经历的的一个后视镜综合征的事件。

【案例讲解过程】我在2011年2月,我刚怀孕1个多月,公司发生巨大变化,总经理因为经济问题被调查,而我被牵连降薪降职,从中层管理中调到车间仓库做仓管员,月薪从1.4万到2500元。我是公司HR,并且怀孕,将公司告上到了劳动仲裁。经历6个月的拖延,结果是赔偿我3个月工资结案。

【后视镜综合征】这件事情很长时间内对我打击很大!孕期我有借口不去找工作,哺乳期我以孩子还小为由不工作,孩子上学后,朋友介绍工作给我,我拒绝民营企业;这件劳务纠纷一直纠缠着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否定自己,觉得我不适合职场,我没能力。

【放下后视镜】2016年我学习了家庭教育,对这件事情做和解,我和我自己和解。告诉自己向前看,不将过去惩罚自己,不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

【反思和收获】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我们要向阳而生。所有过去的挫折都是今天的垫脚石,我现在明白我要做一个让家庭幸福的心理咨询导师,我每天早起、读书、正念冥想、写日记,努力做一个人格完整、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A2具体应用】3分钟

秉持正心、正念,永远向阳的心态,每一天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

【目标】:我坚持21天写三正教育/感恩日记,奖励自己卡西欧精美女士手表一块。

【行动计划】:

第一步:谢谢自己想要的:每天好心情,积极阳光正能量;5月20日奖励自己一块卡西欧精美手表。

第二步:改变心态:写下过去对自己有伤害的事件或人;(可以在早上5:30的晨间日记里完成。)

用红色的笔在下方写下:我选择接纳他们,我选择放下伤害,我选择信任自己,我们都是可以更好的!(完成的时间同步)

第三步:制作梦想板块:找到心仪的手表图片,打印出来放在书桌上,或者做成手机屏幕保护。

S-具体的,明确的:卡西欧女表,价格在2000左右。

M-可衡量的:每天5:30起床,坚持写100字三正日记。

A-可达到的:正在践行早起早读行动,早起和写日记都是可以达成的。

R-关联的:明媚地生活,符合我的价格观和当前的状态。

T-时限:5月1日-5月15日做到,5月16日下单,确保5月20日收到礼物。

第四步:持续行动,直到成功:在每天的三正日记里,去反馈当日的言行和心态距离目标是否更进一步了!

坚持21天,摆脱后视镜综合征,让自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阳光明媚的姿态迎接每一天!

【结束语 234字】1分钟

感谢给位同门师兄弟的聆听,今天我分享的“后视镜综合征”这一思维概念,希望能带给你一些触动和启发。重复过去的行为就只能得到过去的结果,如果过去我们取得成功,我们可以复制,以便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取得成功。如果过去我们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磨难,也请相信自己,我是独一无二存在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可以的;过去不代表未来,未来由当下思维和脚步决定!坚信过去的每一步都是通向美好的垫脚石,让我们甩掉后视镜,饱含热情、怀抱希望、向阳而去!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