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陈梦莉,三个标签介绍自己:地产中层管理者、考证达人、徒步爱好者。
为了便于待会学习时讨论、分享,我们先分一下组,和刚才一样,我们在场的伙伴分为一个组。
那今天跟着我完成RIA现场学习后,当大家面对事情陷入抱怨、评判者等消极状态时,学会ABCC选择法脱离负面情绪、用积极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提问力》作者是赵周、李真和丘恩华,书中结合大量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分析和讲解18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基本可覆盖所有你会遇到的提问场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使用。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运用拆书法将国外提问类书籍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和转化,通俗易懂,干货满满;每个提问模型和方法后都用“拆书法”三个应用环节提出练习内容,引导读者将知识拆为己用。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B1:指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通过应用书中提问的模型和方法,你会慢慢变成一个会提问的人,通过提问化解各种尴尬聊天、破解职场沟通难题、帮助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摆脱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
B2:指接下来的这个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我今天选择的片段是书中的第10个方法“ABCC选择法”,当你察觉自己在抱怨或逃避时,可以运用这个方法让自己从消极情绪中抽离,用积极地思维来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片段来源:《提问力》P89-90 ABCC选择法
你提出的问题就决定了你用怎样的思维方式思考。所以,如果你能不断提出和回答积极模式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帮助你构建积极的思维模式使自己变成一个积极的人,成长得特别快。
那么,用什么方法构建积极的思维模式,改变提问来改变人生呢?
亚当斯博士提出了面对事情时用选择地图。当事情发生时,你可能有两条道路可以走,就像我的两位同事,他们其实走到了不同的道路上。一个人把自己当学习者,始终专注在收获上,抱着期待和好奇的心态,他提的问题是“我想要什么?我有哪些选择?我最应该做什么?”另一个人抱着评判的心态,总问自己“我为什么如此失败?为什么这么笨?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我?”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一个走向了积极成长,而另一个陷入了消极评判者的泥潭。所以当你面对任何事情时,你内心都有这样两条道路,走哪一条,在于你向自己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专注在收获方面的问题
我想要什么?
我能学到什么?
我做了哪些假设?
我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
我有哪些选择?
有哪些可能的对策?
如果你当下已经起了怨怼之心,落入了埋怨和评判的状态里,比如抱怨老板朝令夕改,孩子太不听话,闺蜜太过分……你没有办法让自己离开这个评判的状态,负面情绪不断发酵。那么你可以用ABCC选择法,把自己从这个评判状态拉出来,重新回到积极状态,多次重复这个方法之后,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拥有积极状态的人。
ABCC选择法的使用步骤:
(1) 首先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有不好的想法存在。
(2) 问自己,是否是评判者的状态?(A察觉)
(3) 获得肯定回答后,进行深呼吸,平稳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自问“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B深呼吸)
(4)以好奇的心态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寻找现状,梳理信息。(C好奇)
(5) 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根据选择采取行动。(C选择)
(What)
片段介绍了一种提问方法“ABCC选择法”,当面对问题或者困难产生逃避、抱怨、责备等消极情绪时,应用这个方法察觉自身状态,通过提问引导让自己从消极情绪中抽离,用积极主动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why)反面案例:
(一般做法)人们面对问题、困难或者困扰自己不好的事情时,一般习惯将责任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比如上班迟到了,会说因为路上堵车;上级交代的任务无法按时提交时,会说其他部门不配合;和家人发生争吵时,会说婆婆或老公不够体谅人等。
(反面案例)比如,我们公司每天9点上班,总经理习惯每周一例会8:30召开,领导就住公司旁边,而我和其他员工住的离公司有点远,公司楼下停车选择的包月时间段是8:30-21:00,时间段外停车只要超过一分钟就得另外缴费,每周一开会给我带来2个不好的影响:早起1小时,上午开完会下午上班精神不好;每周一额外缴纳5元停车费,每次超出10分钟而已,心里不太平衡。就每周一开会的时间问题,我常常抱怨,为什么不能定在9点在开会,领导只顾自己一点都不体谅员工。
(坏处)上面这些做法,好像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负面情绪再持续发酵,让自己一直不开心。另外,身边的人会察觉你的情绪,没有人会喜欢和爱抱怨的人相处,时间久了身边愿意倾听的朋友会变少,糟糕的工作生活状态陷入恶性循环。
(How)
ABCC选择法的使用步骤:
当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有不好的想法存在时
第一步:A察觉:识别自己的状态-是否是评判者的状态?是不是将责任全部推给他人或者外界,与自己无关
第二步:B深呼吸:如果是评判者消极状态,进行深呼吸让自己冷静,然后自问“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第三步:C好奇:以好奇的心态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本质是什么?我还可以做什么?”还原现状事实、发生的原因、我可以做的
第四步:C选择: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根据选择采取行动,以后可以怎么做。
(反例变正例)
上面的状态大概持续了1个月,除了自己不开心外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我尝试应用ABCC选择法。
A察觉:问自己是不是在评判:发现自己是在评判,我在抱怨开会时间的不合理,在指责领导。
B深呼吸:深呼吸问自己:“是否需要停下来,客观的分析下事情。”回答:“需要”
C好奇:问自己事情的本质及自己可以做什么:因为早起半小时会导致整天精神不好,还会多交停车费,所以我很烦躁。但是开会的时间我无法改变,因为参会人不止我一个,其他参会人并没有提出异议。为了让自己睡眠充足,我在前一天晚上可以早1个小时休息;为了不交停车费,我可以将停车时间段调整到7:30-19:30,如果要加班也可以早点回家在家加班。
C选择:我的选择:是继续抱怨,继续烦躁,让自己每周一都这么不开心、精神不好呢?还是调整前一天晚上的作息时间、更换停车时间段,让自己周一精神饱满的工作,还能少交点停车费?我选择了后者,从此没在抱怨,心情也变得愉悦。
(Where)
当遇到事情情绪不好、抱怨、推卸责任时,可以尝试这个方法调整自己的状态。
下面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最近一个月出现一次不愉快的心情,比如工作上被领导批评,因为堵车错过了非常重要的活动,和家人发生了争吵等,发生这些不好的事情后你可能会伤心、难过、郁闷或者愤怒等,请写下当时你内心不愉快的原因或者想法,或者对身边人说过的话?
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时间2分钟。
现在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我们请吴晗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儿子早上出门上学时,想带零食去上学,打开百宝箱时发现家里的零食没有了,开始非常愤怒的责备我说:“你为什么把零食都吃完了呢,都不留给我?”
看到儿子因为零食非常小的事情发脾气,我就非常生气就跟他说:“你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生气发脾气的,更何况是跟妈妈发脾气,零食吃完了妈妈再给你买就行了,没有必要大清早发脾气吼妈妈。”
接下来大家再回顾下刚才你在小组内分享的经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将如何运用今天学习的ABCC选择法,让自己脱离不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主动的思维面对事情呢?请大家用ABCC选择法模拟自己内心对话,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2分钟。最后,我们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现在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我们请吴晗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A察觉:问自己是不是在评判:在跟儿子说为什么要发脾气的时候,我就在评判者状态中。
B深呼吸:深呼吸问自己:“是否需要停下来,客观的分析下事情。”回答:“需要脱离情绪,客观冷静的分析下”
C好奇:问自己事情的本质及自己可以做什么:我需要梳理他为什么生气的原因,两个原因:一是他今天没有零食带去学校,二是我在没有告知他的情况下吃了他的零食。我可以做的事情是,今天没有零食带的话,可以让爸爸再给你买点;下次妈妈再吃你的零食时,可以跟你打声招呼,对于今天的事情给他道个歉。
C选择:我的选择:继续生气,还是从自身出发做点事情,我选择后者:可以让爸爸给他再买点零食,对于今天发生的事情给儿子道歉,并给儿子说以后妈妈再吃他的零食前会给他打个招呼。这样他就不会很愤怒和生气,我也不会生气。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我们今天学习了运用ABCC选择法的应用步骤(察觉、深呼吸、好奇、选择),当自己面对事情陷入抱怨、评判、推脱等不好的情绪时,采用上述四步让自己调整到积极主动的状态应对问题和困难,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更加从容美好。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