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古华娟。我的三个标签是:教育行业从业者、一年级宝妈、一级拆书家;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想表达不满情绪的时候,运用XYZ表达法,让对方易于接受,从而达到有效沟通。
分组:
为了方便讨论环节进行,我们先分一下组,李老师和吴老师一组,另外两位小伙伴一组。好的,现在请大家花1-2分钟的时间阅读我刚刚所发的拆页内容,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图书介绍: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提问力》。
F特征
这本《提问力》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资深三级拆书家李真、邱恩华联合所著;作者讲述了18种提问的模型和方法。
A优势
其它提问类的书籍,内容太过“学术型”,注重研究提问的动因、问题的类别和精彩的问题;而《提问力》有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有结合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场景,主要分析和研究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应用提问达到期望的效果。
B利益
学习“提问力”,会帮助你系统地提升思考力,完成思维模式的升级,成为优秀的提问者,成就人生。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是“XYZ表达法”。当你想表达不满的时候,如何让“受伤”的人感到被理解?运用XYZ表达法沟通,可以让对方易于接受。从而避免无效的沟通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
【阅读原书拆页】《提问力》P68——P69
这是当对方是发起者,你是回应者的情况。那么如果你是发起者呢,像第二个案例一样,如果你是对同事有意见、有抱怨,你最好怎么办呢?
在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有一个被广泛推崇的表达模型,叫作“XYZ表达法”。
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XYZ表达法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避免匆忙给出评价性的指责。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导致的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对方的行为带给你的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
就是说,如果你是发起者,用XYZ表达法,就可以避免宽泛的观点、评价性的指责,以及对动机和原因的批评。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篇文章讲述了,当在沟通中有争议时,可以运用XYZ表达法来达到期望沟通的效果,从而避免无效沟通带来更大的冲突。
【一般做法】
当我们有意见、有不满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下命令,带着不满的情绪给建议,想让对方听我们的。或者一开口讲话就是指责,会上升到“人好坏,做事靠谱不靠谱”这样的评价中;甚至不就事论事,纠缠对方这样做的动机和原因,让人感觉这是来找茬的......。
【后果】
这样做的后果是,沟通无效,对方会对抗,甚至争吵。导致人际关系处理得很糟糕。
【反例】举一个例子
我婆婆经常会给孩子买零食,孩子吃了零食不好好吃饭。我就和婆婆说:“妈,我之前和你讲过了,让你不要给孩子买零食,讲了你也不听。你这样,孩子怎么带的好?”婆婆反击说:“我儿子不带大了。你就没给孩子买过零食?”……
我婆婆一脸不高兴,我也更生气了,沟通不了。
【HOW】
那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该如何表达我们的不满、生气的情绪呢?而且还得让对方易于接受......听起来很难,我们可以运用XYZ表达法试一试。
X——描述对方作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等行为,不分析,不判断。比如:你想象自己是摄像机,呈现画面即可。
Y——表达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
Z——表达“影响”带给你的感受。
这样做就可以避免评判性的指责他人,就事论事,避免冲突升级。
【成功案例】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运用XYZ表达法的成功案例。
婆婆再次给小爱买了零食。
第一步:X——描述对方作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等行为,不分析,不判断。
我:“妈,我看见你给小爱买了零食。”
婆婆:“院里悠悠也买了吃的。”
第二步,Y——表达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
我:“小爱吃了零食,您看她就不想吃晚饭。”
婆婆:“她一直非要买。”
第三步,Z——表达“影响”带给你的感受。
我:“妈妈,小爱吃零食,不想吃晚饭,会让我担心她的身体,我有些忧心。”
婆婆:“我也知道吃零食没有吃饭好,那怎么办呢?”
.................
后来,我和婆婆就购买零食的问题约定好了。我成功的运用了XYZ表达法,表达了我的不满;而且这种表达方式,老人家易于接受,从而达到了有效沟通。
【适用边界】
1、适用于与亲人,朋友,同事的沟通,需要处理人际关系的场合;
2、不适用于演讲、报告等场合。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想一想你过去的一周里,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因为你的不恰当的回应,闹得很不愉快。这个人可能是你的家人,你的同事,你的客户等;可能是在陪伴孩子、做家务、工作推进、客户的服务方面……比如:先生或者妻子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你期望他或她能高质量陪伴孩子?项目进度紧张,你委托同事帮忙,关键时刻同事放你鸽子?你有没有类似的事情,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2分钟。我们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做分享,时间1分钟。现在大家可以小组交流啦。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孩子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爷爷还在给孩子喂饭;我看见了就会非常生气地说:“这么大了还要喂啊?”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刚刚提到的情景,如果我们回到过去,运用今天学习的事实、结果、感受——XYZ表达法,你会如何做?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并把这个对话过程写在便签纸上,其中包含具体行动的方案。时间5分钟。写完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跟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背景:检查月度卫生不合格,骂了同事。
运用XYZ表达法沟通:
X: 描述事实;“今天检查卫生,死角垃圾多。”
Y: 呈现影响:“这样会引起顾客投诉和职能部门罚款。”
Z:表达感受:“这让我感觉很有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