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宇宙中心分舵NO.466】SCQA结构化写作法+苏格拉底提问法+如何能做到协同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帮助理清问题,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Claire.

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

课程设计师,有17年的课程及学习项目设计经验。

新手拆书家,努力精进自己,早日成为拆书专家

休闲徒步爱好者,边遛娃边休闲

【拆书帮介绍】2分钟

首先我简单介绍下是什么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公益性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

拆书帮于2013年4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已经有10年的发展历程,4月8-9号刚刚在长沙举办了10周年庆典大会。

说到拆书帮,那就不得不提一提拆书法,也就是RIA便签学习法

我们读书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不是经常有读完就忘,读完了不知道怎么用的情况。

在拆书帮里,我们就是运用RIA便签学习法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些读书的问题。

RIA意思是,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

A: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A1指向过去,A2指向未来)。

通过RIA便签学习法让知识激活自己的经验,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从而让我们读过的书都能够为我们所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介绍】1分钟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苏格拉底提问法。

这个片段来自于《提问力》这本书

由拆书帮帮主赵周和李真、丘恩华老师共同撰写。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的提问才能让自己逐步深入的思考,进而找出问题的本质。所以学会提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本书通过分析和讲解多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结合大量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帮助你培养提问的意识、拓宽提问的思路、提升你的提问水平,进而帮助你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快速地实现自我提升。

【R阅读原文拆页】1-2分钟

下面我们花1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的小伙伴请抬手示意我一下。

R拆页

苏格拉底提问法 《提问力》P32-33

提问也是一种咨询

有一家大企业的高管请汉迪去给他们做咨询,费用非常高。但没想到汉迪并不给他们什么建议,而是问了他们好多问题--

"你为什么采用这个战略?"

“因为它能给我们的投资带来最佳回报。”

“为什么你把投资回报当作最重要的标准?”

“因为投资者希望如此。"

“为什么投资者是你做决策的唯一考量?"

“因为商业就是这样?"

“为什么商业就是这样?"

感受到了吗?

在这里,查尔斯·汉迪不是提建议,而是提问题,促进他人自己把事情想清楚。

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很难,因为人的本能不是提问,而是表达。另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也容易,因为你不需要在那个课题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你只要会巧妙地提问就好。

所以,再有朋友、同事来找你咨询建议,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帮助他。

首先,克制表达的本能。起码在对话的前半段,不要说自己的观点,不要给对方提建议。

然后,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比如:

“你是想不好到底要不要考研,对吗?”

“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转行,又不知道该怎么转?"

“所以你是觉得,不原谅他吧,也不能就这么离了;原谅他吧,你又不甘心,是吗?”

接着,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苏格拉底总是这样做的。他会先说关于这个课题我其实没想好,所以我来请教你。如果不表明自己其实没有答案,而是暗示对方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只是故意不说,那沟通的味道就不对了。

最后,连续向对方提问。提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提问要有洞察力。常见的提问有这样一些方向:探究他背后的假设:探究他自己还没想明白的标准;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逼着他去发现细微之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很多小伙伴已经看完片段了,接下来我从3W1H的角度拆解一下这个内容。

What——什么是苏格拉底提问法

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独创了一种问答式的教学方法,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或“助产术”。

这种提问法的特点就是,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通过连续地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让被提问者通过独立思考、发现谬误、拓宽思路、获得启发、找到真相的过程,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

Why——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向领导、老师或者父母请教问题的时候,TA直接回复说:这件事你这么这么做。我们会是什么感觉呢?一头雾水?(为什么)抵触?(凭什么)

通常我们对“说教”都会比较抵触,但如果这个道理是自己感悟或发现的,就往往会兴奋难忘。因为发现和感悟无法通过说教,而是通过思考才能获得。而且,经过自己思考而获得答案的成就感也是被直接告知答案所无法相比的。

那么,最能启发人思考的方式是提问。

提问能引起好奇心,而好奇心会成为思考的动力。

所以苏格拉底式提问法也被后世公认为一种伟大的教学方法,回答富于启发性的问题需要花时间去专心地全面思考,大脑需要创建新的神经元连接并且深化原有的神经元连接。

当对方通过思考,最终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便能“内化”这份感悟,使知识变成自己的“洞察”。

How——如何使用

以下四个步骤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苏格拉底提问法”

第一步: 克制表达的本能

当我们遇到他人的提问或者咨询的时候,即使我们知道明确的答案,也不要直接说出来。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对方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克制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习惯的,例如,先沉默一下,在心中倒数5秒,直到感觉自己完全克制住。

第二步: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

这一步的目标,是双方确认问题的一致性。

所以我们需要用封闭式的问题,也就是只需要对方回答“是”或者“否”的问题,有效框定出接下来要讨论的双方都认可的唯一主题。

例如:所以你现在的问题是,想辞职但又不知道将来做什么,是吗?

第三步: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可能会是对方知道你经历过或者明显知道你有类似答案的,所以这一步的核心,不是让我们僵化地表示不知道,而是我们表达出坦诚的态度。

不管我们是否真的知道相关的解决办法,首先要让对方感受到你是愿意真诚帮助Ta的。例如表示愿意和对方一起探讨,给对方肯定的鼓励的眼神,鼓励对方的态度,不打断对方,让对方充分地表达想法等等。

第四步:连续向对方提问

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对方自己得出结论或解决方案,问题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开放式或者封闭式都可以。

提问的内容重点围绕以下4个要点,进行探究和挖掘,

1)背后的假设

2)没想明白的标准

3)没考虑到的情况

4)去发现细微之处

这一步是整个方法中最核心也是最难做好的部分。如何提出引导式问题,如何抓住对方表达的关键点,都是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的学问。

所以我们要真正做好这一步,也还需要再去深入地学习一下引导式提问的相关知识。

Where——用在哪里

生活工作中可以用到的场合很多,例如我们通常都会想到的老师指导学生、咨询,上级辅导下属或是家庭中辅导孩子等场景。此外较亲密的朋友之间,也可以用来帮助朋友寻求解决困扰的答案。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着明显的适用边界,它更适合于有权威和专业性的人对略弱势一方进行帮助和指导。如果是下属想引导上级,或者生活常识类的问题,例如问路,就不太适合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2分钟

下面我们来看A1部分,联系具体经验。

了解了苏格拉底提问法之后,我发现我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能用到这个方法的场景。

前几天我和我的孩子就遇到一个这样的情况。

那天孩子放学回来,很不高兴地跟我说,英语老师今天批评她的发型了,让她把刘海都扎起来。孩子不想扎,但又害怕老师,问我怎么办。

我首先就问孩子,你想怎么办呢?

孩子很赌气地说:老师太讨厌了,我偏不扎!

我听孩子这样说,心里很着急,如果孩子选择在学校公开顶撞老师,这只会激化矛盾而不是解决问题。

但我也知道,如果我直接让她按老师的要求做,也会让她很抵触。

这时候,我还不知道苏格拉底提问法,我只是凭经验,先安抚她,等她的情绪平稳下来,我又让孩子自己想一些更合适的解决办法,在她想不出来的时候,我告诉了孩子我的办法。(只在英语课的时候扎起来,其他时间按平时的发型)

虽然孩子并不是很乐意,但还是接受了。

反思:

孩子虽然接受了,但并不是出自她内心的意愿。

我在沟通过程中还是过于急躁,直接告诉了孩子我自己的想法。

应当用苏格拉底提问法,耐心地引导孩子,让她真正认同一种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A2具体应用】2分钟

A2部分中,我们需要来规划一下如何运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在需要辅导下属的时候,都使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并进行复盘记录。一个月后梳理成功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做下一步的使用计划。

行动:

当下属来咨询我的时候

1. 用边听边点头,或重复他问题的方式,克制自己说出答案的冲动。

2. 封闭式提问——确认主题

话术:那么你的问题是,这个情况是告知客户还是不告知,对吗?

3. 表明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和他一起探讨答案

话术:你发现这个情况马上来找我,非常好,这种情况我之前也没有遇到过,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办法好吗?

4. 连续提问

我准备的逻辑是:

先问下属的解决方案——然后问为什么——抓住关键词询问细节——假设一些客户的回应,询问他的应对方案——最后得出答案,确认。

结语:

这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片段,苏格拉底提问法,就是不直接告诉答案,通过4个步骤,用提问引导对方自己得出答案。

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