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拆页RIA便签学习后,可以做到在我们被愤怒、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裹挟的时候,运用“空雨伞”理论,迅速走出情绪黑洞,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状态。
大家好!我是婷婷,非常开心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拆为己用。在正式开始拆书前,请允许我用三个标签的方式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第一个标签:妇儿事业实践者(体制内的从业经验让我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和实践)
第二个标签:终身学习践行者(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让我有动力做更好的自己)
第三个标签:拆为己用的学习者(桃李分舵一级拆书家,推动我不断成为问题导向、解决思维的成人学习法的践行者)
以上是我的基本情况,欢迎大家对号入座,跟我多一些同频的链接和交流。
F: 《麦肯锡情绪管理法》是麦肯锡资深合伙人、畅销书作者大岛祥誉的作品,这本书介绍了将管理顾问的问题解决框架用于情绪管理上的一种全新方法。
A: 和麦肯锡系列的其他书籍相比,这本书更注重于将麦肯锡逻辑思考的方式应用到情绪管理领域,让我们更轻松地觉察、表达和化解负面情绪。
B1: 这本书指出要将情绪“可视化”,并将情绪当做具体的问题和课题着手进行解决,理性化解负面情绪。
B2:今天的拆书片段就是教会大家应用“空雨伞”理论,穿透当下的情绪,并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解决困境和问题的动力的过程。情绪稳定的同时,困境也得到缓解,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状态。
【过渡】
下面正式进入今日的拆书片段,请大家用1-2分钟阅读拆页内容,如果你读完了,可以抬头示意让我知道。
【麦肯锡的情绪管理基本原则4】
提出解决方案"空一雨一伞"理论
将问题分解、验证之后,就需要提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麦肯锡的"空一雨一伞"思考方法。"空"指的是"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也就是事实;"雨"指的是"这个状态有什么意义",也就是对状态的解释;"伞"指的是"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也就是解决方案。
前面提到的基本原则1就相当于"空",而基本原则2和3则相当于"雨"。继续以前文中提到的 A 先生的情况为例,"空"就是 A 先生连续出现失误这种状态。"雨"则是通过对问题结构的把握、分析以及验证,发现导致失误的原因是没有人帮助 A 先生分担工作,所以他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伞"就是提出重新安排工作任务的解决方案。
这种思考方法在情绪管理上也十分有效。首先,客观地把握现在的情绪状态(空);然后,思考这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找出真正的原因(雨);最后,决定应该如何应对(伞)。通过“空-雨-伞”的思考方法,可以将难以触摸的情绪转变为应该解决的问题,自然地导出解决方案。
在解析这个片段前,跟大家说一个职场上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A先生,A先生是个特别勤奋负责的工作人员,但是近一周他都很烦恼很焦虑,因为他上周1-5天几乎天天都在工作上出错,主管开始约谈他并指出他最近出错频率比较高,A先生也就此开始沮丧,无力感满满,觉得自己很没用。大家想想这时候的A先生会怎么做呢?
负面做法:
故事里的这位A先生,继续沉浸在这样委屈、愤怒的情绪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最后的结局是:被迫离开公司。我们在感叹唏嘘A先生这样的结局时,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迅速走出情绪黑洞,并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解决危机的动力,从而改写这样悲惨的结局呢?
正面做法: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说:危险=危险+机会,在遇到焦虑、委屈的情绪挑战时,面对正视这样的情绪,然后来分析为什么以及怎么做,会及实地让我们把一次危机转化为自己成长和蜕变为更好自己的机会,具体要怎么做呢,分为三步:
第一步:(空,就是下雨前布满乌云的天空)客观把握现在的情绪状态:A先生要意识到我现在很痛苦、很焦虑。
第二步:(雨,为什么有乌云呢,因为快要下雨了)找出真正的原因:我为什么那么痛苦和焦虑呢?因为我在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总是会被突然出现的来访者和不断的来访电话打断,导致无法专注于处理本职工作。
第三步:(伞,下雨了该怎么办呢?要找雨伞)决定应该如何应对:重新安排工作任务,比如请其他同事帮忙接待临时的访客和接听临时的电话,这样就可以让A先生更专注于本职工作,从而减少工作失误的频率。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空-雨-伞”情绪管理方法。
<举例>
再说一个我自己生活中的例子,上周五晚上,在家看到儿子写作业特别慢,写一会儿玩一会儿,我很愤怒,马上就开吼:“你这样下去,不如不要上学了!”很显然,这时的我情绪失控,掉进情绪黑洞。
那如果应用“空-雨-伞”理论去解决我当下的负面情绪,我会这样做:
第一步:(空)看见我的真实情绪:因为儿子写作业拖拉而愤怒;
第二步:(雨)分析情绪背后的原因:孩子写作业慢是孩子的工作,我把这个包袱背在自己身上,实际上是自己工作完很累,想休息。
第三步:(伞)解决方案:跟孩子说,这是他的工作,周末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即可,如果不能完成也是他自己承担这个结果。我可以卸下母性的包袱去跑步、刷剧休息。我发现这么做之后,整个人突然就放松了,也不会觉得愤怒崩溃。
<预防异议>
任何一个方法都不是万全之策,那“空-雨-伞”理论主要适用于我们掉进情绪黑洞时需要及时抽离转场的情境,如果我们有情绪,但是仍然非常理性的时候,则不需要应用这个理论去帮助我们更好地走出情绪黑洞聚焦于问题的解决。另外,空雨伞三个步骤不需要全部走完,比如我们在(空)这个步骤已经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能保持自觉,则不需要继续(雨和伞)的步骤,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想要深挖情绪背后的原因以及找到解决途径,那么可以继续雨和伞的步骤。
<分步催化1>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有自己hold不住自己负面情绪的时候,比如下班回家非常累,看到娃写作业漫不经心很拖拉,就会忍不住地吼孩子(实际上只是希望娃作业写快一点)、又比如我周末加班做出来的方案被领导否决,我会忍不住觉得很委屈,觉得领导要求是不是太严格了(实际上只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看见)。
大家听了我的分享,有没有想到你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抓狂,情绪失控的情况,未来一周还有可能发生呢?大家只讨论场景就可以。(比如工作的时候被同事冤枉很不爽……又比如在家里被爸妈唠叨还没找男朋友等等)
<分组安排>
接下来进入小组讨论环节,时间为2分钟,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参与讨论,我们现场分为2组,左边的3位伙伴一组,右边的3位为一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轮流分享,稍后讨论结束后,我将邀请1-2位伙伴来分享他们的讨论到的情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我现在就邀请伙伴来说一下,请国辉可以说一下吗?我看你讨论的很积极,就说场景就ok。就比如说呃我看到他写作业拖拉,就分享这个场景就可以。
国辉:我们经常要举办小朋友的读书活动,嗯,未来可能也会像经常出现的结果这样,就其他的小朋友看到有个小朋友在那里他自然就扎堆过来了。但是他不是跟我们是一个小组里面去的,就等于说是邻居家的小朋友。但是呢他们在整个会议里面的话就坐在那里叽叽喳喳,要搞这个捣鼓那个捣鼓的。我们变成说我们没有按照我们正常的整个流程把这个例会往前推。嗯,那你去控他的话呢变成什么呢?就像你现在在这上面讲话底下的就是那一盘要变成整个感觉的话就会让你非常的郁闷,
我:是上面这个人很郁闷,对吗?
国辉:对,我作为在上面讲课的这个人在这种场景的话就会非常崩溃。
我:好,谢谢国辉,他是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场景,未来可能也会发生,就是经常他自己作为一个学习分享者,就像站在我这样一个位置,然后下面的人专注力不够的时候让自己抓狂。
<分步催化2>
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其实大家都有类似掉进情绪黑洞,情绪失控的时候,也预测到在未来一周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应用今天的“空雨伞”方法,你打算怎么做呢?只要能够迅速从情绪黑洞中走出来就算成功了。
接下来进入小组练习环节,时间4分钟,稍后在大家思考讨论结束后,我将邀请1-2位伙伴来分享他们的练习成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大家讨论都非常热烈,那么接下来我就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他在未来可能出现刚才他想到的那个场景的时候,情绪失控崩溃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啊?请恩群来说一下吧,我听到你刚才讨论的时候非常积极。
恩群:未来可能,就是正常上学日晚上,像我看到小朋友就是晚上回到家吃饭了,然后还在沙发上8:00了,还不去做作业,然后回来看到了就生气抓狂。然后其实思考一下这种情绪如果产生的就是因为他如果假如说10:00就睡觉了,8:00还不做作业这样。假如作业多的话,那那那他会应付了事,随便做完了作业不认真嘛。那后面我打算用什么方法呢?就是呃先问他就是今天的作业做到什么程度啦?嗯,是在学校做了吗?还是说已经剩下一点点的还还没有把握去完成了?就是先找到原因,然后再给他再这样督促他去尽快把作业做完。
我:好的,谢谢。那你自己的那你感觉这一套走完之后,你自己的情绪有没有好一点。
恩群:是的。开始就抓狂了,他没有写作业,他写完作业然后,我就没有情绪了。
我:好的,谢谢。
刚才恩群介绍了一个也是在未来一周,可能家里面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场景,就是看娃写作业。然后娃写的很慢的时候他就会很抓狂,这个时候可能就会首先认识到自己已经开始愤怒生气了。第二个就是意识到娃写作业很慢很磨蹭是导致自己有情绪的主要原因,所以第三步要解决这个困扰,跟娃好好的聊一聊,就为什么会写的那么慢呢?是作业多呢还是说不会做呢。是吧?那最后再根据这个是多的话咱们就赶紧做,调闹钟也好,怎么着也好,咱们加快进度,要是作业难的话,咱们就请教一下到底怎么做?然后尽快的把这个作业完成,然后这个就打起一把伞之后,咱们的情绪也做好了一个消化。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拆页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和工作上应用今天的“空雨伞”理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工作和生活回归正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