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是孙宁,然后本次拆的是2-1,拆之前因为2-1有分组讨论,我重新分一下组,这边一排是一组,然后这边是一组。
【1-2分钟,用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本次我们选择的书籍是《潜力量:GROW教练模型帮你激发潜能》。作者是艾伦·范恩。本书不仅讲解了GROW模型的起源、历史发展、原理,还有作者作为高管教练大量的应用GROW模型的实战案例。
【A优势】当前教练技术已经被大众所认可,很多教练模型,都源于GROW模型。本书作者艾伦·范恩就是GROW模型的开发者之一,所以他来介绍GROW模型,不仅权威,而且还十分深刻且清晰。
【B 好处】通过本书的阅读,你可以掌握GROW教练模型的应用方法,从而在决策时尽可能消除干扰,进行高效的思考,专注地迈向目标。同时,你还可以利用GROW模型来辅导下属、子女以及帮助他人进行更好的决策。
【重点】
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别人向你寻求帮助时,学习者可以按照GROW教练模型的目标、现状、方案以及行动四个顺序,辅助对方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潜力量:GROW教练模型帮你激发潜能》 GROW模型 TF2-1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GROW模型(如图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做决策最终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四个关键方面:
目标(Goal):我们想做的事。
现状(Reality):我们所面对的状况(或我们认为的状况)。
方案(Options):我们如何从现状到目标。
行动(Way Forward):我们想采取的行动。
但是,通常我们不会按照这个顺序来思考每个方面。我们可能从现状开始(哦,我太不会照顾自己了!我吃垃圾食品,而且不健身),然后想到目标(我真的想改掉我的坏习惯,这样我能感觉好点),然后跑到方案上(也许我该买些健身器材),然后再回到现状(不,我没地方放,而且健身器材很贵),然后再回到方案(我知道了,我可以去健身房办个健身卡,约翰几个月前就办了一个,现在他看上去很精神),然后再回到现状(但是健身卡是一年的,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一年,如果我不能,那就浪费了不少钱。另外,我什么时间去呢?我工作太忙了,连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然后又回到目标(也许我可以只把吃得健康些作
为目标),然后再次回到现状(但是这太难了!我的胃口这么好。当我出差的时候,我很难买到健康食品。啊!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后,我们只能把这个事情先放在一边(我看还是明天再想想吧)。
我们的想法在这四个方面到处乱窜(见图2)。这就像在棒球比赛上,我们试图通过跑完所有的垒来赢得比赛,这不是不可能,但是难度太大了,并且这么大的难度会让我们丧失信念和热情。如果我们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专注在这四个阶段上,就可以大大减少干扰,增加我们决策的速度和精准度,从而提升表现(见图3)。
和西克森米哈伊的“心流模型”在原理是相通的,GROW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按照“目标→现状→方案→行动”的顺序逐一专注在这四个方面,从而把挑战分解成难度较小并可完成的任务。
首先,我们专注在“目标”上:我想实现或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其次,把注意力放在“现状”上:澄清当前的状况,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做的努力和得到的结果,识别出面临的阻碍,并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是否现实。
再次,我们专注于“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似的思想活动想出各种能达成目标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做评判,让各种方法都涌现出来之后,我们再评估这些方案,判断哪些方案可行,哪些方案能激发我们的信念(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和热情(我们对正在做的事情感到激动)。
最后,我们专注于“行动”:判断哪些方案是最佳行动方案,并推进以实现我们的目标。通过逐一有序地集中精力在GROW的每个阶段,就帮助我们增强了信念、热情和专注。
【WHAT】
本次所选择的拆页重点讲解了经典GROW教练模型,GROW教练模型的四个步骤。
【HOW】当我们决策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按照“设置目标->厘清现状->脑暴方案->采取行动”的流程。
按照“目标->现状->方案->行动”的顺序逐一专注这四个方面,可以把有挑战的任务分解成难度较小的任务,并且高效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WHY】
那么,不按照GROW模型顺序来做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在拆页中“如何保持健康”的例子非常形象。开始就从现状着手,思考了买健身器材、办健身卡、吃健康食品等各种方式,带来的干扰太多,人们会在现状与方案之间往返重复,受困于当下,导致决策太复杂,最终不了了之。
采用一个简单的GROW模型,可以让我们更专注、快速的做出决策,尽可能的减少外部干扰。
【举例子A1】
在职场中,尤其是辅导下属,GROW模型非常有用。如果把任务比喻成猴子,不会辅导下属,你会经常在职场上背猴子,任务永远也分配不下去。
我举一个自己的、使用GROW模型辅导下属解决困难的案例。
我们公司在3月初申请高新企业认证,我的一个下属在和咨询公司对接。咨询公司需要我方提供一份立项的带有编号的项目材料。
那下属直接过来问我:“宁哥,高企认证,我们需要一份立项的项目材料?我们公司有哪些立项的项目呀?”
【反例】 一般情况下,我们大多数人通常的做法就是,问题有了,赶快解决问题,从当前现状开始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一般顺着问题解决思路会这样处理。比如:“我们需要找到带有编号的立项的项目,那我继续向上级或者向其他部门继续寻求帮助,我去询问公司内有哪些带有编号的立项项目”。
【在how中,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一开始,不按照GROW模型顺序从目标开始,二是从现状开始梳理。那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向就已经错了,其实这些项目那个下属自己手里面就已经有很多了,根本不需要外部的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错了,南辕北辙,会浪费大量时间,自己吃力不讨好,并且下属顺手把责任的猴子丢给了我。所以,辅导他人解决问题时,一定从目标开始。
【反例变正例】
接下来,我会讲一下,当时我是怎么按照GROW流程来辅导和解决下属的问题。
那一时刻,我也是一头雾水,我们部门有很多项目都在进行阶段了,怎么还来问我这么低级的问题呢?可能是因为下属没把问题搞清楚就开始把问题抛给我了!
我追问到:“那立项的项目在高企认证中,为什么需要这份材料?是用来证明我们公司实力的吗?这个立项是需要公司在市里面、或者省里面立项的才行吗?”。(引导需要这份材料的目标是什么?)
他回答说:“我再问一下咨询公司吧。”
我继续补充到:“我们公司有很多项目材料,你前期申请cmmi3认证的时候都有。”。(我帮他梳理了一下现状)。
他回答说:“好的,我再和咨询公司进一步沟通一下”。(引导他自己找到解决办法,多与咨询公司沟通从而解决问题。)
后续,他继续与咨询公司沟通,了解到只要是公司内部项目就可以了,然后自己加上编号就满足要求了。(触发行动意愿)
他自己独立解决了问题,并完成了工作任务,并没有把这个问题蔓延到我这里。
这种工作场景非常场景,下属总会把问题抛给你,让你告诉他该怎么办。当别人问你该怎么办时,就是把他背上的猴子扔给了你。
当下属把问题抛给你的时候,你不能就问题说问题,因为有时候这个问题就不存在。我们应该按照GROW模型的顺序来思考,并且辅导下属解决问题。
【A1环节,约2分钟,提出一个显像问题,让学习者更容易联想到特定场景,从而激活经验】
请你回忆一下近期别人向你寻找帮助的场景?
比如:自己的同事在工作中承担一个大项目,自己非常想把项目做好,尽心尽力加班加点,但是遇到一个不配合的同事阻碍的项目的进展,项目延期,并且业绩也受影响,你的朋友被领导说几句,他跑来向你寻求帮助。
又比如:自己身边的朋友年龄到了35岁左右,工资不高,但是工作琐事多,经常加班,照顾不到家庭,经常因为工作和家庭失衡而吵架。朋友最近非常苦恼,约你吃饭,和你唠嗑并且想向你寻求帮助。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类似的别人向你寻求帮助的场景,是什么时候,是什么事情?请大家先在小组内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稍后请小组选派一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类似的场景?
现场案例收集:
杰哥分享减肥案例1:是这样,我老婆有空没空就会向我说的,我最近腰里面长肉了,有点赘肉了。女生嘛,想减肥的。她老婆对着手里里面的一个女的模仿并跳舞减肥,结果一个礼拜就没声音了。过段时间又和我抱怨,怎么又长肉了,背上肉又厚了,腰间肉又突出了。我知道这个没有长期的目标是很难完成的,你去给她上课肯定会讨厌你。所以,女人说健身减肥,你听听就好了。
敖杰分享工作中目标案例2:各个部门之间协同,无法聚焦目标,很容易延期,很容易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导致客户的投诉。
【A1+ ,7-9分左右,请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你给的行动步骤,反思类似情况的更好做法是如何的。并在小组内分享】
刚刚大家也回忆了一下过去经历的故事、场景。那如果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准备怎么利用今天所学的GROW模型来处理帮助他人呢?请结合GROW模型的四步骤进行反思和加工。
杰哥分享减肥案例1:
如果我出于想帮他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先跟他探讨,先定目标。把目标确定了,后面的才能去有的放矢做这个事儿。 比如说定我们的目标是瘦身到要具体瘦身到100斤以下。
对,我老婆现状现在是一百零几斤。
我建议的方案的话就是,第一少吃第二多动。第一少吃里面分早中晚三顿,早餐吃多少,中餐吃多少,晚餐吃多少。多动的话,第一个在公司里面怎么动,第二个是在晚上怎么动。
第四步就是行动意愿,然后跟他探讨这些这4个步骤当中哪些他愿意做哪些,做到什么程度,然后我来进行来做监督。
其他现场案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