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王颖,非常高兴又和小伙伴们一起来拆书,我今天拆解的是3-1,主题是同理心倾听,时间大概需要20分钟。
我的三个标签:
1. 大学教师,这是我的职业
2. 互联网营销师,正在经营自己的抖音账号,走在直播的路上。
3. 拆书家,在拆书的道路上不断精进,用书中的方法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分组】
根据3-1线上拆书的要求,今天的拆解不需要分组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
【场景】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初三的某一天,女儿放学回家,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当班长了,班长的活太多,太耽误学习时间。”我脱口而出说,“怎么回事?为什么?”女儿郁闷地说,“我已经初三了,学习任务这么重,每天被老师叫去做那么多事情,我都没有时间学习了。”我一听就有点着急,觉得她这个态度不对,说“我看你周末在家,还有时间玩手机呢,这个时间就可以用来学习呀,不是时间不够用,是时间利用的不好。”女儿接着说,“反正我就是不想当班长了。”我们俩当时都不太愉快。
【提问】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会有过类似的经历呢?青春期的孩子不爱和你说话,当孩子想跟你分享她的烦心事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效果怎样呢?是不是经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妄下断言?又或者一上来就好为人师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她,让她一下子没有了想和你继续分享的想法。我们是不是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揣摩孩子,揣摩全世界呢?你真的听懂了吗?你真的会听吗?
【影响】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用到我们价值观和经历来评判对方,这样会影响到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效果和朋友、家人对你的信任,对解决问题也没有帮助,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同事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解决】
那我们应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呢?史芬蒂· 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第五个习惯中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法,那就是“同理心倾听”,在沟通时,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并能够说出对方的感受。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与他人沟通时(WHERE),大家能够使用(行为)同理心倾听方法去重复与解释对方的话,并能够用说出对方的感受(界定)。
我们共同花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拆页,我来给大家朗读。
【主题】同理心倾听
【来源】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 P259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倾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期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法;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层次,即最高层次——同理心倾听。
主动型和回应型倾听是一种技巧,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行为没有显露出,动机已经不言而喻,会让说话的人有受辱的感觉。回应型倾听技巧的目的不过是要做出回应,操控对方。
同理心倾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倾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WHAT】
同理心倾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倾听,要求我们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理解说话者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先要复述对方的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对方的话,最后说出对方的感受,这样来精准的获取信息,理解对方,获取信任,让对方明白“我们懂他”,从而让对方敞开心扉,顺利的沟通。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在沟通过程中,同理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闺蜜不断的向你诉苦,说老公都是30多岁有孩子的人了,感觉老公还是像个孩子,不做家务,不爱和孩子玩,最大的爱好是玩游戏……
1.如果你只是回答:嗯……哦,请问这是同理心倾听吗?
这是在装模作样的听,最低层次的听,不是同理心倾听,因为这样的回答只是表明你在听对方说话,让对方觉得很敷衍,而没有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听她讲话。
2.如果你说:“你老公的确让人很恼火。”,请问这是同理心倾听吗?
这也不是同理心倾听。因为这是代表你对她“现状”的认同和判断形式,并没有体察到她为什么这样说。同理心倾听不是让你去赞同同方,而是要重复对方说的话。
3.如果你也跟着一起抱怨道:“我的老公也是这个鬼样子。”请问这是同理心倾听吗?
你这是在表达你的观点,依旧不是同理心倾听。这时,应该做的是解释对方说的话。
4.如果你说: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经验是……。直接给她建议呢,这是同理心倾听吗?
这也不是同理心倾听,因为这是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对方,对方可能最不喜欢这种倾听。我们要做的就是说出对方的感受。
如果你说:“你老公都是有孩的人了,自己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不做家务,不喜欢和孩子玩,爱玩游戏(重复对方的话),而你觉得老公没有责任心,没有给孩子树立榜样(解释对方的话),让你觉得非常烦恼(说出对方的感受),你是这样想的吗?”
这样就是同理心倾听了,同理心倾听的要点是站在对方角度(角色、情境)在思考,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并能够说出对方的感受。
【HOW】
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呢?结合原文,我总结出同理心倾听三步法。
第一步,复述对方的话:注意,只需要复述对方的话就好,不要带着自己情绪去疑问、去感叹等等。重复的目的是,让说话者感受到我们是在专心的听他说话。
第二步,解释对方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对方说的话,可以用询问的语气来跟对方确认,对方是否与你的想法一致?
第三步,说出对方的感受:感性表达,点破对方感受,比如我们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很伤心/焦虑/愤怒……?
【WHY】
除了物质,人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同理心倾听是真正的以了解别人为目的去倾听,是一种满足对方心理需求的倾听。如果我们不懂得同理心倾听,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方可能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没有得到你的认同,沟通会陷入僵局。运用同理心倾听的方式沟通,能让对方感受到理解,有很强的认同感。
【WHERE】
同理心倾听可以用于跟家人、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沟通。当我们发现对方有比较严重的情绪时,运用同理心倾听来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同身受,沟通效果一定会更好。
而一般性的沟通询问,随意的谈话、闲聊就不适用这个方法。
【举例】
回到前面我自己的经历,如果我之前知道同理心倾听法的话,那么,我跟孩子的聊天就不会闹得不愉快。
女儿向我倾述时,我可以说,“你不想当班长了,是因为活太多,耽误学习时间。” (复述对方的话)“班长每天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为同学服务,事情很多,责任很重,占用学习时间,你不想干了。”(解释对方的话)“你觉得是班长的事务挤占了你学习的时间,让你有很深的挫折感。”(说出对方的感受)
【A2编剧本】
拆书家提问设计:
相信大家已经对同理心倾听有了清晰的了解,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个方法,接下来请每位小伙伴编写一个小剧本:
想象一下,未来一个月内,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场景可以用到同理心倾听法呢?
请大家设计一个剧本小故事,小故事中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同理心倾听三步法,来理解对方。
编写要求: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采用对话形式,对话经过可以写关键词。
我给大家准备一个框架模板,来辅助大家编写,现在发到聊天区,大家可以看一下。
给大家5分钟时间,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剧本。
好,时间到,下面请白晶小伙伴分享他的剧本。
感谢白晶小伙伴的分享,非常精彩,很好的运用了今天所学的方法。
【结束语】
同理心倾听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充分理解他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听懂对方言语背后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同理心倾听包括三个步骤:复述对方的话、解释对方的话、感性表达对方的感受。希望大家能把同理心变成自己的习惯,将知识拆为已用,好的,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