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定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正面管教

开场:

【自我介绍】

智慧的海洋博大精深,想要汲取养分就要不断的拼搏。大家好,我是在智慧的海洋中拼搏汲取的孙搏慧。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我给了自己三个标签:
1、终身成长者
孩子的“叛逆”让我开启了自我成长之路,这一条“不归路”于是我成为了一名终身成长者
2、终身实践者
书本中学习来的是知识,生命中领悟到的才是智慧!只有学以致用,不断的实践和刻意练习才能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
3、颂爱教育创始人
每一次学习都是在学会如何懂爱,每一次经历都是在磨炼如何会爱,每一次成长都是在诠释如何颂爱。

【拆书帮介绍】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困惑,就是很想精进自己,可是书读了很快就忘记,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拆书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帮你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提升个人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非常适合成人的学习。它主要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能力。
“拆书”可以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也称为RIA便签学习法,简单来说,R(Reading),指的是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来重述知识片段;A(Appropriation),如何来应用知识。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更多的是指现场学习,拆书家现场引导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拆书帮”就是这样一个集结拆书爱好者的社群,它是非盈利性的青年自组织,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成人达己。

介绍完拆书帮,接下来进入今天的拆书环节,我今天给大家讲的片段来自《正面管教》这本书第26-27页,作者是简尼尔森,这本书从1981年出版以来已经风靡了40多个国家,在樊登老师解读的书籍中排名第一。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页】

《正面管教》P26-27页 3分钟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知识点】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放学回来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心不在焉,写作业没有以前认真,我们一定很着急,这时候你准备怎么做呢?
是先责骂孩子,然后再告诉孩子不要这么做,还是先调整孩子的情绪找到问题的根源逐步的让孩子看到并学习应该怎么做呢?
我相信大部分家长会选择前者,大家也一定有经验前者的结果是孩子更慢了或者孩子哭着加快完成了作业,无论是哪一种孩子的内心都是感受不到尊重、友善和关心的。这难道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刚才那位妈妈说了我也想要后者,可是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今天我们拆解的这个片段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想要孩子可以听取接纳我的建议就要先赢得孩子的合作,理解他们的观点,孩子感觉被理解被倾听后,才更可能接受你的方法。
在孩子不断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只能和孩子保持亲子关系,那和一个高级保姆没有太多差别。特别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如果孩子认可父母是一名优秀的合作者,会比亲子关系更好的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都说过,到青春期之后和孩子的沟通就越来越少,其实孩子到青春期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对父母说了,如果从小就让孩子认可你不仅仅是父母,更是一名陪跑合作者,
那遇到问题他也更愿意来寻求你的帮助,而不是遇到问题对父母不敢说,不愿说,不想说。
所以我们也要学习如何赢得孩子合作,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到底该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呢?书中给我们介绍了4个步骤
我以孩子吃饭慢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来做举例
第一:表达并核实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不合适例句:今天被老师批评吃饭慢,没事,明天快点就好了。这个时候我们并没有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合适例句:今天被老师批评吃饭慢,你觉得很丢脸还是伤心 无助或者害怕。
第二: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不合适例句:被老师批评正常的,认识错误就好。有没有一点你认错了我就放过你的感觉?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想呢?
合适例句:我小时候也害怕被老师批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第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不合适例句:吃快点,饭菜冷了就不好吃了,生病了还麻烦。这个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很不耐烦?而且完全没有感受
合适例句:我也很担心你吃饭慢的问题,如果你吃饭慢,饭菜凉了容易生病,也会被老师批评,好吃的都容易被同学们吃完。
第四:引导他解决问题。
不合适例句:明天吃饭快点老师就不批评你了。是不是有点像威胁,孩子感受不到安全感,感受不到你和他在一起面对问题。
合适例句:你觉得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吃饭快一点呢。
前面一二三步骤,都是先让自己在情绪上跟孩子同频,先认可和尊重她,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最后一步在来说正事。这也是正面管教中提到的先处理情绪在处理事情,心情好了事情才可以做的更好!
当然既然是个方法,有适合的地方也就会有不适合的地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学龄前宝宝,这个方法不太适合了。他们对父母亲子关系的依赖度更高,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一些紧急事件中,比如混乱的现场中,也许就没有太多时间去做情绪上的接纳和铺垫,直接处理事情。
3.这个方法即使对成年人,家庭亲密关系也适用,因为先把情绪问题处理好,才能更好处理事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

我儿子昨天发生过一件事情,回家后把书包扔气鼓鼓地一扔,对我说:老爸,我恨死我们的数学老师了,他今天在课堂上当着很多同学的面批评我。我一听,随口就回应说:“还不是你做了什么错事,否则数学老师闲得没事,单单批评你。”儿子听我这么说,转过身进了洗手间了,委屈地抛出一句:我什么都没做。我又追上一句:不可能,数学老师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批评学生,肯定是你做了什么。这时儿子的眼圈红了起来,带着委屈撕心裂肺的叫了一句:“算了,不跟你说了,说了也白说。”当时我既没有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也没有共情孩子,只是一味地指责孩子。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数学老师为什么批评他,搞得他很伤心,我也很生气。
如果我能深深吸口气,换一种态度,用一种友善的、理解的、关心的态度跟她沟通,想来我不仅可以知道数学老师为什么批评他,而且还引导他解决以后怎么做才能避免被老师、校长等当众批评了的问题了。

【A2具体应用】

今天接他晚自习,我准备用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重新跟儿子谈一谈老师批评他的事。
具体行动如下:
1、先按“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把对儿子说的话写下来,练习几遍,尽量做到自然,免得真正说起来感觉太刻意 。
2、21:00之前完成所有工作和学习,准时接儿子回家 。
3、在路上,搂着儿子的肩膀,聊会天,慢慢引向挨训这件事 。
4、按“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跟儿子重新谈一谈这件事:
我:儿子,老爸先跟你道歉,昨天天没有好好跟听你说。你能再给我说一下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校长当众批评你?你肯定很生气,觉得很丢脸吧?
我:哦,这样呀,我在上学的时候也被班主任当众批评过,我当时跟你的感觉一样,是又生气,又丢脸。
我:昨天一听你那么说,心里就很挺担心,不知到你在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那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怎么避免出现类似的状况呢?
我相信我要这么说,我儿子肯定会愿意听,并且愿意合作一起解决问题。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今天拆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核实感受、共情孩子、表达感受和引导思考这四个步骤来“赢得”孩子。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