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姜赳。大家可以想像一块气宇轩昂、雄赳赳的生姜,我性格也挺爽利。下面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广告设计师:16年相关行业经验,帮客户拿下很多宣发奖项。
2.心理学爱好者:学习萨提亚、埃里克森教练共三年,多次任助教、小班。
3.营养学爱好者:学习营养学半年,带领伙伴一起结伴践行。
现在来到拆书帮,期待自己用1.5年时间拿下三级拆书家,影响并带领更多伙伴走上拆书学习的道路。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需求已从吃饱到吃好到吃健康。于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应运而生。它是国家卫健委、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修订出版的第五版健康教育文件。他包含了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模式等内容。它也符合了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帮助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指引。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是保证学龄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应每天吃早餐,并吃好早餐,早餐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奶、动物性食物、豆、坚果等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适量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作零食。在外就餐时要注重合理搭配,少吃含高盐、高糖和高脂菜肴。做到清淡饮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奶制品营养丰富,是钙和优质蛋白质的良好食物来源。足量饮水是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有助于维持身体活动和认知能力,学龄儿童应每天至少摄入300g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要足量饮水,少量多次,首选白水。饮酒有害健康,常喝含糖饮料会增加患龋齿、肥胖的风险,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禁止饮酒及含酒精饮料;应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白水。
积极规律的身体活动、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学龄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学龄儿童应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全身有氧活动为主,其中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身体活动要多样,其中包括每周3天增强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运动,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多在户外活动,每天的视屏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保证充足睡眠。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为学龄儿童创建积极的身体活动环境。
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都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学龄儿童应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通过合理膳食和充足的身体活动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预防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对于已经超重肥胖的儿童,应在保证体重适宜增长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摄入,逐步增加身体活动时间、频率和强度。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参与儿童肥胖防控。
【What】今天我就《膳食指南》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如何构建健康食物环境,帮助孩子们提高营养素养、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来和大家做一个讨论。
【HOW】具体实施包含了2大主动性和4个微习惯。简称二+四法则:
营养健康素养方面2大主动性:
1. 主动学习营养健康知识;
A.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学校营养教育课程或活动,以及专业人员营养讲座。
B.引导孩子客观地看待食品广告,不盲从,通过阅读营养标签等方法进行正确的食品选择。
2. 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
A. 生活入手,帮助他们认识常用食物,了解食物分类。
B. 利用周末或假日,带着孩子一起进入菜市场、超市、厨房,一起选购食材、制作食物,学会食物搭配和常用烹饪方法。
四个健康饮食微习惯:
1. 微习惯一:健康饮食。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偏食,合理选择零食。
2. 微习惯二:水份补充。每天喝奶至少1罐,喝水达到800ml以上,不喝含糖饮料。
3. 微习惯三:生活习惯。每天1小时户外运动,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保证8-10小时充足睡眠。
4. 微习惯四:定期检测。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避免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
【Where】以上各要点主要针对6-17岁的学龄儿童,其他年龄段的营养、作息和运动指南细节上会有所不同。
同时我也看到一些不足。他因为今年开始住校,包括课业节奏关系,牛奶和饮水量不足,造成一些便秘情况。另外他还不会按膳食分类进行选择,有意识的合理配比。
请小伙伴们回顾下近三个月,关于学龄儿童的营养素养、健康饮食习惯养成,各位在哪些方面成功心得和不足。请在小组内分享。注意不要泛泛而谈,结合自己鲜活的经历。
时间3分钟
吴芳:每周带孩子包饺子,预备每周已定的家庭采购中,带孩子看营养标签,每周一次
瞌睡的猫:平时作息留意到了,睡眠时间保证的。孩子不愿意和牛奶,拆书回家预备买些酸奶给孩子饮用。这周和孩子一起把膳食均衡的思想和孩子做一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