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银川筹备分舵4月过级场2-4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积极-改变一切的力量

开场:

一、 【开场】(370字,2分钟)

1. 【主题介绍】

大家好,欢迎参加我今天的TF2-4拆书晋级活动,我今天拆书主题是从“积极——改变一切的力量”。

2. 【自我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来自银川筹备分舵的李永忠,木子李,永远的永,忠诚的忠,永远忠于内心就是我。

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网络安全]。

第二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

第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践行者]。

分组】请今天能过全程发言的小伙伴在聊天区扣“111”。由于能过全程发言的小伙伴不多,我们就直接在一个大组里分享。

3. 【学习目标】

我们学习目标是,学习者通过今天RIA现场学习后,能够先运用“聆听语言改变态度”的方法,解决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的问题;然后运用“积极行动改变环境”的方法,通过积极行动,解决环境束缚的问题。

4. 【片段关系】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片段,这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先通过聆听语言改变态度,然后通过积极行动改变环境。先改变态度,行动的阻力会更小一些。

当然,这两个片段也可以单独使用,但没有组合使用的效果好。

5. 【图书介绍】(470字,2分钟)

【F特征】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两个个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斯蒂芬·柯维。

这本书讲述了为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个人成长的最佳理论和实践指导。

该书自1989年出版以来,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位居畅销书排行榜长达30年之久,据说已经出版发行超过1亿本。

【A优势】

和其他书相比,这本书有两大优势:第一,实用性强,书中给出了大量的可以参考的实际案例;第二,操作性强,书中配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步骤,能让你学以致用。

【B1利益】

你有没有觉得3年疫情让你的处境变得更糟糕了?你有没有觉得有点生不逢时,要是能读个好大学进到大厂、遇到个好领导,你肯定比现在要好?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我推荐你读这本书。 这本书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通过培养七个习惯指导我们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B2利益】

今天要学习的这两个片段,让我们先聆听语言改变态度,然后积极行动改变环境。最终实现从态度到行动,全面积极主动。

【过渡】我们今天总共有两个拆页,第一个拆页是“聆听语言改变态度”,第二个拆页是“积极行动改变环境”。两个拆页都有四个部分,分别是“学习目标”、“拆页片段”、“拆书将讲解引导”和“学习者拆为己用”

6. 【学习目标1】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part,片段一的学习目标。

我们通过本拆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运用“聆听语言改变态度”——“十条鱼”的方法,在听到消极语言时,能够发现并改变为积极语言,实现态度的转变。什么是“十条鱼”的方法呢?待会儿会告诉大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二、 【阅读原文片段1】(2分钟)

【过渡语】拆页我已经放在了屏幕上,请大家花 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在聊天区扣“666”,也可以直接语音示意我。

【R原文片段】聆听语言改变态度P97(379字)

我们可以利用自我意识检讨自身的观念,以言语为例,它颇能真切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例如:

“我就是这样做事的。”(我天生这样,这辈子改不掉了。)

“他把我气疯了!”(责任不在我,是外界因素控制了我的情绪。)

“我根本没时间做。”(又是外界因素——时间控制了我。)

“要是我妻子能更耐心一点就好了。”(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的效能。)

“我只能这样做。”(意味着迫于环境或他人。)

左边一栏的语言源于决定论的思维定式,其本质就是推卸责任。我负不了责任,我无法自由选择回应的方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三、 【I拆书家讲解引导】(1160字,6分钟)

【过渡语】好的,其他没有读完的小伙伴也没有关系,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1. 【What】

这个片段介绍的是通过聆听,观察、觉察自己的语言,把态度改变为积极态度的方法。

2. 【Why】

[通常做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会太在意自己的语言,实际上消极的语言会让我们推卸责任,怨天尤人。

[通常做法的结果]消极的语言会阻碍我们采取行动,不愿意承担责任,导致机会丧失,一事无成。

[不这么做的坏处]不去聆听觉察自己的语言,就无法意识自己已经陷入消极状态,推卸责任、抱怨环境都会成为自己的常态。消极语言太多的人,人际关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在职场上,也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更不会有锻炼成长的机会。

3. 【反例】

说到这里,我刚好想到我自己的一个事儿。刚刚过完春节的时候,领导说让我接手采购部门的工作。我立马就说:“我以前从来没做过,我不知怎么做啊。”其实这就是本能的消极的反应,怕承担责任的态度,生怕采购成本降不下来。

4. 【How】(细化步骤)

如果通过聆听自己的语言来改变态度呢?据说吃甜食可以让心情好一点,那我告诉你,当你态度消极的时候,只要能吃“十条鱼”,你也会变的积极起来。我把这个行动细化为三步:

第一,)别语言辨情绪。一种消极情绪体现为“不得不”、“没办法”、“无能为力”等相关的否定词;另一类就是条件假设类的词汇,比如:“要是”、“如果”、“假如”等等。讲话中的这些词汇越多人就越消极。我们要通过语言来辨别他读是不是消极的。

第二,)整思维换说法。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消灭话语中的消极词汇。比如用“我选择”代提“不得不”、“没办法”、“无能为力”;还可以用“我打算/计划”代替条件假设类词汇。比如用“我计划……”来替代“要是没有疫情的话我会……”。

第三,)想结果变态度。预想可能会出现的结果,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接受,无论如何都要本着负责的态度。如果还能从结果中发现好处和利益,态度转变会更积极主动。

5. 【反例加工】

就拿刚才我的例子来说,现在有“十条鱼”在手,我就可以换种做法。当领导说让我接手采购部门的工作时,首先我要避免使用消极的词汇,比如“没办法”、“不会做”;其次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换个更积极一些说法,比如:“我愿意”、“我可以”之类的说辞。最后就是预想“我愿意”之后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接管采购部门可能会让自己更忙,好处是增加自己管理采购部门工作的经验。不接管的话,这部分工作经验就不会有了。为了这份工作经验,我会选择这样说:“虽然我没有采购部门的工作经验,但是我愿意试一试”。

[反思]在需要选择的情况下 ,都应该用“十条鱼”,考虑清楚之后再说话,让自己变得积极主动,愿意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

6.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如果我确实不愿意,为了表现的积极一些,不得不去接受原本不想接受的东西,岂不是让自己更难受。需要明确的是,“十条鱼”是为了让你改变消极的态度。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都应该是心甘情愿的自我选择,你要主动承担这样做的结果。是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被迫接受后的无可奈何。

7. 【Where】

“十条鱼”适用于:工作生活中出现消极语言的事务。

【至此大约用时12分钟左右,实际用时13分40秒。】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四、 【A1激活经验】15分钟

【过渡语:好的,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十条鱼”,现在我们练习一下。】

1. 【A1】(显像提问)6分钟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或者一个月里,你与家人、朋友、同事或孩子交谈时,发现了对方的消极语言。只要是话语中有消极语言的场景就可以。这些消极语言包括的词汇有:不得不、必须、没办法、无能为力、不能、要是……就好了等等。

比如:

1)上周一晚上吃饭的时候,爱人对你说:我明天必须得出趟差,大约三五天时间,你得把孩子照顾好。

2)上周三下午下班的时候,同事向你吐槽:领导又给我安排了一个项目,这个周末不得不加班了。

大家只要回想一下,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人物,你听到或者觉察到带有消极语言的场景。请把这个场景分享一下就可以,不用分享怎么去解决。

【分组:分在一个大组。】

请大家思考1分钟,也可以直接把你曾经遇到的类似有消极语言的场景分享一下。总共5分钟时间。

学习者爱匣分享:上周我家老人回家省亲,我要看着孩子还要上班,每天下班回来我就不得不做饭。

【A1回应和反馈】感谢爱匣老师的分享,这是一个能觉察到自己消极语言的场景。自己有消极语言的时候,一般不太容易觉察到。今天我们学习之后爱匣老师就能觉察到自己的消极语言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能够觉察自己有没有消极语言,我们的主要目的还是通过今天的课程让大家变的积极一些。

2. 【A1+】(经验加工)7分钟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能有机会再次回到当时的场景,你将如何使用今天的“十条鱼”的方法,帮助对方/自己发现消极语言,通过替换消极语言,转变为积极态度。

方法如下:1.识别语言辨态度;2.调整思维换语言;3.预想结果做选择。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来思考,考虑好的也可以直接在大组分享。总共5分钟时间。

学习者张燕分享:最近遇到一个事,一个部门的老总待着经办来找我沟通一个事,他说话声音很大。我就意识到他情绪可能是不是不太好了。他说xx部门不参与考核,你这儿有监管依据吗?我说我记得好像见过这个监管规定。他一下子就发火了,他说:你说有监管规定,你把规定拿出来。如果拿不出来,你就不要说有监管规定。感觉他很恼怒。我就得想一下怎么去沟通了。不能跟他对着来,先要顺着他说一下,于是我就找到了制度和他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我避免了使用消极语言,调整了自己的思维,在说法上就显得比较委婉了,其实就是根据情况做了一个主动选择。

【回应和反馈】

谢谢张燕老师的分享。我们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别人有情绪的时候,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态度变得积极一点,如果两个人的情绪都很消极,有可能会爆发一定程度的冲突。我觉得张燕老师做得非常好,首先规避了自己的消极语言,就是不说消极的测绘;其次就是调整思维换一个说法;最后就是根据预想的结果做出最终抉择。

3. 【小结】1分钟

通过对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大家都掌握了如何通过“十条鱼”的方法来改变态度。仅仅改变态度,还是完全不够的。最终还需要改变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接下来学习的第二个拆页,用“伸手即食”的方法,解决积极行动的问题。最终我们还是需要把态度、语言都落实到行动中去。

4. 【学习目标2】

【过渡】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拆页,就是“积极行动改变环境”,也是(包括)四个部分。

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拆页RIA现场学习,学习者能运用“积极行动改变环境”的方法,在面临不利环境时,积极行动起来,摆脱环境的束缚。

【至此时间控制在27分钟以内。实际用时24分5秒。】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五、 【阅读原文片段2】(2分钟)

【过渡语】拆页我已经放在了屏幕上,请大家话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在聊天区扣“888”,也可以直接语音示意我。

【R原文片段】“积极行动改变环境”P99-P100(420字)

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旧约》里有段约瑟(Joseph)的故事。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Potiphar)的奴隶。面对同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备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

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囹圄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六、 【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1000字)

【过渡语】,佑佑老师读完了,爱匣老师也读完了。其他没有读完的小伙伴也没关系,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1. 【WHAT】

这个拆页说的是积极行动,充实自己,然后环境施加影响,改变环境。其实环境是客观的,很难改变,我们这里指的是摆脱环境的束缚。

2. 【HOW】细化步骤

具体怎么做呢?拆页给了2个步骤,先改变个人行为,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我把它细化为“伸手即食”四步,你可以想像一下,伸手抓来食物立即吃掉,这就是积极行动。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审(伸)视环境。看看客观环境的限制是否让我们产生了消极想法。

第二、守(手)护原则。就是找到自己能控制的、能做好的事情,放弃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尤其是环境因素制约的事情。

第三、积(即)极行动。时刻用“我可以”的想法对待可以控制的事情,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同时,抛弃“如果……”的想法。

第四、施(食)加影响。当你把能做的事情全部做到最好之后,再回过头看不利环境,是不是环境的束缚也没有那么大了?这就是通过积极行动,摆脱环境束缚,施加并扩大自己的影响。

3. 【意译案例】

拆页中讲了《旧约》里的故事,离我们比较远。我就说一个我朋友的故事吧。

我有一个朋友高中毕业只考了个专科学校,情况不太好。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对自己没考上好大学而抱怨。但朋友没有,他认定了学习是终身的事。与其抱怨环境,不如奋发学习。几年间,朋友几乎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由于学历的问题,他毕业之后找工作也遇到了难度。他找不到知名企业,只能找个小公司上班。做不了大项目,学不到领先的技术,成长非常受限。即使处在这种不利环境中,他依然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工作中的事情,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只要能做好的,他总是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争取做到最好。差不多过了5年,他一路从工程师做到项目经理。没过几年又做到了技术总监。通过积极不懈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一家中等规模企业的副总经理。

4. 【WHY】

[通常的做法]环境对我们不利的时候,我们通常除了抱怨还是抱怨,有时还会找很多人去吐槽。

[通常做法的结果]抱怨,不仅对自己的处境于事无补,而且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对人际关系也有影响。

[不这么做的坏处]就是会让自己陷入环境不利、导致自己做不成事,自己做不成事又埋怨环境不利的恶性循环。最终怨天尤人、一事无成。

5. 【Where】

“积极行动改变环境”的方法——“伸手即食”,适合于:

处于不利环境时想要摆脱环境束缚,寻求积极转变的情况。

不适合:紧急而且危险的环境中,保障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6.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能改变得了吗?的确,人总是会处在某种环境中,各种资源也会受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总有些事情我们无力改变,比如39度的桑拿天;但我们总还是能做一些事情的,比如减少运动,待在空调房,多喝水等等。那就把自己能掌控的、能做的事情积极主动的尽力做好,从而摆脱环境的束缚。对于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平和的接受就可以。

【自己注意:至此大约用时34分钟左右。实际用时32分39秒。】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七、 【A学习者拆为己用】(28分钟)

1. 【A3角色扮演】(13分钟)

我们刚刚学习了“积极行动改变环境”——“伸手即食”的方法。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角色扮演,练习一下这个方法的使用。请大家仔细听一下,故事背景是这样的:

[背景]大明和小游是好朋友,小游20年的时候开了一家旅游公司,结果不久就遇到了疫情,旅游市场迅速萎缩,公司入不敷出。而其他旅游公司有直播景区带货当地土特产的和景区文创产品的,也有的自己做景区微雕模型出售的,还有做旅游短视频的……他们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待旅游市场再次爆发。

[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小游无所事事,怨天尤人,嘴上老挂着一句话:要是没有疫情的话……

[方法]我们使用今天学习的“伸手即食”的方法,

[目标]让小游积极行动起来,扭转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就是摆脱环境的束缚。

【大家在一个大组中,请小伙伴们一人扮演大明,一人扮演小游,先编写一个使用“伸手即食”方法的剧本,目的就是让小游积极行动起来,扭转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再进行角色扮演。注意,在编写剧本的时候,一定要用到“伸手即食”的四步方法。】

给大家6分钟时间讨论并写下演练的小剧本,然后用5分钟时间进行角色演练。

【自己注意:2分钟下达角色扮演指令,6分钟组内角色扮演,5分钟大组扮演。预计用时13分钟。】

扮演记录:

大明(爱匣扮演):小游,最近生意怎么样啊?

小游(佑佑扮演):哎,在别提了。整天没事干么。疫情这么严重,出来玩的人特少。

大名:之前你说特别红火,现在受到疫情影响,现在不太好了是吗?

小游:是的。饭都没得吃了。要是没有疫情的话,今年看到挣大发了。(审视环境,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名:现在的客观条件是游客不能上门。景区的一些特色可以在线上看到吗?我们能做其他别的事情吗?

小游:我见同行有卖土特产的,还有纪念品放到网上去卖,有直播,直播现在挺火的。

大名:虽然有疫情,但是你也可以模仿其他的做土特产直播,对吗?

小游:是的。

大名:那你是不是可以锁定哪些土特产或者景区可以做成视频(放到网上),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是这些事情是不是可以做起来呢?

小游:是可以做,但是我以前也没有做过。经验不足,比较为难,又怕搞砸了。

大名:刚才你也提了好几件事,土特产、直播之类的,之前也没有学习过。能不能想锁定一件事情尝试先做起来?

小游:这个可以啊。(守护原则,做可以做的事情。)

大名:那你会选择哪件事情呢?

小游:我们这里的土特产还是有竞争力的,不行的话就在网上做直播带货。自己不会做的话,就找人,把这件事做起来。(积极行动,施加影响,摆脱环境的束缚。)

大名: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想下单了。

【回应和反馈: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在这个过程中确实用到了“伸手即食”的方法。这方法首先就是审视环境,查看自己是否受到了环境的束缚。在受到环境束缚时,我们会产生消极的语言;第二步就是守护原则。原则就是做好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尽最大的努力往好去做。对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尽量放弃它,不去纠结;第三步就是积极行动。就是在刚才梳理过的事情当中找出可以控制的事情,刚才爱匣老师有一句话说的相当好,就是“请锁定一件事情先做起来”,这就是积极行动的一个目标。然后施加影响,把这件事做好,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通过角色扮演,两位小伙伴已经掌握了“伸手即食”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想小游应该可以摆脱环境的束缚,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成效。

【至此大约用时47分钟左右,实际用时44分钟。】

2. 【A2催化应用】(15分钟)

【分布催化1】(7分钟)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想象一下,在未来一周或者一月,你会不会遇到这么一个场景:

1)比如下周三的晚上,你和在国企工作朋友小聚,他唉声叹气地说:国企这种环境,简直就没法干,流程太长,审批太多,有多少事都会被耽误掉。要是没有这么长的流程就好了。

2)比如下周四晚上,你爱人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向你抱怨你:你说说我们公司,就三十来平米的会议室,还要隆重地举办公司十周年庆典,你说说这可让我怎么办嘛?如果公司的会议室再大点就好了。

【请小伙伴们想一想,然后分享一下类似你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受客观环境等因素影响而有点消极的场景。只分享这个场景即可。时间为3分钟。】

【自己注意:发布指令1分半,思考1分钟,分享3分钟。共6分钟】

学习者佑佑分享:

我在做TB,很多客户买了东西,他自己用坏了。就过来指责我:你这东西有毛病啊,用一会儿就坏了。然后就来投诉我。平台老偏向于买家,明明是买家的责任,我们商家就被压榨的不成样子了,一点儿都不公平。

【回应和反馈】佑佑老师分享的这个场景,受到平台的限制,买家和卖家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买家在购买后不管处于什么原因,都会投诉卖家退、换,导致卖家有损失。对卖家来说,受制于平台的环境,肯定会有些抱怨,出现消极态度。您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嗯,是的。)

学习者爱匣分享:

我在想接下来一周我家孩子会比较忙,周二周四晚上都有英语课。学校也会留很多作业。他可能会说:我不得不去画画,不得不去完成手抄报,即使作业很多的时候。

【回应和反馈】谢谢爱匣老师的分享。这也是我们常遇到的一种场景。时间是对我们最大的限制。孩子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就会有一种消极抱怨的态度。

感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

【分布催化2】

继续刚才小伙伴分享的场景,运用今天所学的“积极行动改变环境”——“伸手即食”方法,来扭转或者摆脱环境对我们的不利影响,让我们的态度更积极一些?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要使用“伸手即食”的方法帮对方厘清思路,聚焦于可以把控的事情,积极行动起来。考虑好了就可以直接开麦来分享。也可以写在聊天区直接发出来。总共6分钟时间】

学习者佑佑分享:

第一我先审视环境,平台的规则我是改变不了的。我想在这个平台做事的话,就得适应这个平台的规则。第二就是原则,找到我能控制的做好的事情,接受不能做的。然后就是控制好我的店铺,控制好我的售中、售后和产品质量。这是能做好的事情。第三就是积极行动,把我的产品尽量做好,包括物流、售后,售卖过程中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沟通,打预防针,做好预防措施。最后施加影响,就是从小事做起,慢慢扩大店铺的影响力,摆脱环境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回应和反馈】谢谢佑佑老师的分享。佑佑老师把这四步用的非常好。平台对商家来讲是个限制环境,我们确实改变不了。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做好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这一步又有老师做的非常好。把能过控制的事情都罗列了出来。第三步就是积极行动,就是把销售过程中能控制的事情做好,尤其是前期打预防针,提高服务。最后就是把这些事情做好,来提升店铺的影响力,提高复购率。这样就可以摆脱平台环境对商家的限制。这一点也做的非常好。

学习者爱匣分享:我刚才分享的场景是下周孩子可能会面临很多作业的时候,可能会面临“不得不”的场景。如果使用“伸手即食”的话,我会这样来做:

比如下周二晚上,有课外班又有学校里的作业。环境就是这样了,没法改变了。用“守护原则”的话,我会还孩子沟通,学校的作业和课外班的作业,哪个在你心目中地位更高,一定要完成。孩子可能会说学校的数学、语文、英语我是一定要完成的。课外班的我是不是就可以稍微不那么完美的把它做完。他能过区分重要和次要的原则。接下来我会用“积极行动”来和孩子说,刚才你还在想你不得不上这么多的课,做这么多的作业,你想一想是不是有另外的选择?孩子可能会说,我可以分一下主次。我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回来后收个尾就有了。课外班的作业我就抽一小点儿时间来做。也不会落下什么功课。第四步“施加影响”,就是让孩子做好能过做好的部分,也就摆脱了时间的限制,自己有了把控能力。

【回应和反馈】感谢爱匣老师的分享。刚才两位分享的时候,用到了“伸手即食”的方法,让对方积极行动,或者让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摆脱束缚、扩大自己的影响。比如说佑佑老师,就可以摆脱平台对商家的束缚;爱匣老师的孩子就可以摆脱时间不足这个环境对自己的束缚,然后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通过两位的分享,我发现大家基本掌握了“伸手即食”的方法。

【至此大约用时62分钟。实际用时61分18秒。】

3. 【总结】(170字,1分钟)

好的,下面我来总结一下。在总结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对“十条鱼”和“伸手即食”大家记住了吗?如果记住的话,请在聊天区扣“1”。几位小伙伴都已经记住了这个方法。

我们就再来巩固一下,“聆听语言改变态度”我把它总结成了“十条鱼”的方法,“积极行动改变环境”总结成了“伸手即食”的方法。这两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内到外,从心态、语言到行动全面转向积极主动。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十条鱼伸手即食。你一定可以积极行动起来。

好的,小伙伴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