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姜赳。大家可以想像一块气宇轩昂、雄赳赳的生姜,我性格也挺爽利。下面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广告设计师:16年相关行业经验,帮客户拿下很多宣发奖项。
2.心理学爱好者:学习萨提亚、埃里克森教练共三年,多次任助教、小班。
3.营养学爱好者:学习营养学半年,带领伙伴一起结伴践行。
现在来到拆书帮,期待自己用1.5年时间拿下三级拆书家,影响并带领更多伙伴走上拆书学习的道路。
今天我来到这里,带领大家拆书。那我先和大家介绍下什么叫“拆书”:拆书不是拆散书本内容,而是转化和内化,是将书中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日常可运用的能力。
那“拆书法”呢,它包括了应用于个人的便签学习拆书法和应用于组织的RIA现场学习法。
【R】指的是阅读原文拆页。
【I】指的是拆书家对原文拆页的知识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
【A】指的是拆为己用,包含三种做法,(手势)激活学习者经验、催化学习者应用和促进学习者现场演练。
再来说说“拆书帮”:
拆书帮是一个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伙伴们聚集的社群。
它通过陪伴赋能和方法引领,帮助我们这些学习爱好者拆为己用,持续精进,逐步由学习者成长为拆书家,影响、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拆书帮分舵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台北,正逐步走向全球。
1.看配料表
配料(表)是了解食品的主要原料、鉴别食品组成的最重要途径,通俗地说,配料(表告诉消费者食品是由哪些原料制成的。按照“用料量递减”原则,配料(表)按配料用量高低依序列出食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
2.看营养成分表
预包装食品上有很多信息表现食品的营养特征,如营养成分表,另外还有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表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上采用三列表形式标示的营养成分含量表,说明每 100g(或每 100ml)食品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见图 1-43。
3.利用营养声称选购食品
营养声称是对营养成分含量水平高或低、有或无的说明。如果食品中某营养素达到了一定限制性条件,预包装食品作出某营养素来源或含有、高或富含、低含量、无或不含的含量声称,如高钙、低脂、无糖等;或者与同类食品相比的优势特点,比如增加了膳食纤维,或减少了盐用量等。这些可以很好地帮助选择食品。
贴士:
营养素参考值营养素参考值(NRV)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的,用于4岁以上人群预包装食品的营养素参考值,表示每日能量摄入8400kJ(2000kcal)时,各种营养素宜达到的摄入量。建立NRV的目的在于制定一套适合预包装食品营养特性的比较和参考尺度。
【Why】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购买预先定量包装食品(简称预包装食品)的时候都没有习惯去看食品标签,甚至有些朋友连生产日期、有效期都不看的,直接就买。难免就会踩坑,买到不适合自己的食品。
【What】食品标签就好比预包装食品的身份证,信息量很大。通过标签的识别和比较,能帮助我们选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食品,才能实现吃出营养健康的目的。
【HOW】以下是选购三要素:
1.看配料表:配料表标识着食品的主要原料、食品组成。它按“用料量递减”的原则来进行排列,越是排前的含量越多。食品配料表还反应食品是否有添加剂。标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等,是加了甜味剂;标有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是加了防腐剂;标有柠檬黄、诱惑红等,是加了人工色素;标有卡拉胶、阿拉伯胶等,是加了增稠剂。选择食品时,配料表越短越好。
2. 看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说明每100g(或每100ml)食品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简称NRV)。根据营养成分表挑选食物的总原则是,脂肪总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钠等,这些营养素的NRV%越低越好。有益的营养素,如膳食纤维、钙等,量越多越好。一般而言,NRV%≦5%为低;10%≦NRV%≦19%为较高;NRV%≧20%为很高。
另外营养成分表,可以帮助不同人群根据营养成分表适当的进行选择。比如减肥人士可以选择低脂、低糖的食品。糖尿病人选无糖的,老年人选择钙含量高的食品。
.看营养声称:有产品特点或功效的食品,往往会有营养声称,如高钙、低脂、无糖等;又如有些包装上会特别标注“0蔗糖”,要注意结合“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判断它是否是无糖饼干;有些儿童食饮品特别标注了“牛乳”,那不是牛奶,是营养价值低的乳饮料。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款我没学看营养标签时采购的饮品。去年夏天,我在外面跑项目,想着绿豆汤能解暑生津,就经常买它。大家结合第一条,看看它配料表标识的主要原料、食品组成。(停顿)是的,我买的这款“绿豆汤”根本没有绿豆、全是添加剂勾兑出来的!
反思:现在再看到,我除了气愤,胃里都会抽抽。我喝下肚子的”绿豆汤“没有一点点营养不说,这些添加剂都伤害了我的身体。但凡当时我会看配料表,都不至于上这当。这样的食品从表面看标注上符合标准,但实际对比配料表,它从产品名称和包装设计都在打“擦边球”,这不就是坑害消费者吗?
食品营养标签上的关键信息对我们日常购物有很多帮助,我打算日常也运用起来。本周日去超市帮自己挑到一款适合减肥期间饮用的酸奶,帮老妈选到一款适合老龄人群饿的时候吃的小零食。
我会注意去关注
1. 看配料表:酸奶看它是否配料“干净”,不出现糖或者代糖,不出现添加剂。
2. 看营养成分表:在每100G的NRV%那栏,酸奶重点看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指标,百分比要低。小零食对比选购,重点看钠和蛋白质的指标,蛋白质高一些,钠含量少一些(盐含量高对她的血压有影响)
3. 看营养声称:酸奶我会留意看下是否有低脂、无糖的声称;小零食如果有高钙的声称,那就更好了。如果办到了,小零食给老妈送去,这款酸奶作为给自己的奖励。
如果没有落实,这周末的瘦素日福利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