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225期线上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正面管教

开场:

亲爱的各位伙伴,感谢大家晚上来到这里赋能陪伴。我是今晚的拆书家:吴月平。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我是一个一个一级拆书家,一个热爱思维导图的正面管教讲师,同时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王。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次拆页的学习,学习者能跟随拆书家一起学习坚持到底的三个步骤方法。引导学习者设想未来一周有可能出现的场景,设想如何在那个场景中应用新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今天我分享的片段来源于《正面管教》这本书。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等教育专家完善,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于解决问题。

这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非常畅销的一本书,也有“正面管教”线下家庭教育体系。是体验式的家庭教育体系,一点也不枯燥。是很多权威专家都推崇的一种教育方法。

你有没有遇到和孩子的“权利之争”、孩子不听话?孩子拖拉、磨蹭,做事情慢悠悠,大人急得抓狂,孩子无动于衷的情况?你是不是很好奇,在孩子行为背后都有什么秘密?读一读这本书,你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和解决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候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的伙伴,在屏幕扣1.

坚持到底,能让你在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生活技能的时候,极大地减轻挫折感以及与孩子的冲突。坚持到底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让孩子倾听并合作的一种有力方式。当你使用坚持到底这一工具时,作为一个父母,你就是极其积极主动的。下面是如何有效使用坚持到底的方法。不要立即陷入到一个问题之中,而要先观察事情出现的模式,然后选择从何处入手。

当你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改善一种情形时,要按照以下步骤:

1. 充分关注;

2.认可孩子的感受,并在幻想中同意孩子的愿望(“我真望我们能满足你的愿望”);

3. 告诉孩子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4.在孩子的帮助下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5.说出你的感受,并设立限制;

6.用行动坚持到底。

下面是一个例子。每当妈妈打电话时,雪莉总是干扰。即便妈妈给她机会跟打电话来的人通话,雪莉还是坚持恳求说得更多一点或时间更长一点。如果妈妈不同意,她就会掐、咬、打妈妈。由于这个问题反复出现,妈妈决定对此事给予充分的关注她考虑了自己能够坚持到底的一些选择。她挑了一个没有来电话的时间,对雪莉说:“我知道你希望得到我的关注,或者和来电话的人通话。我理解,而且我真希望你能想聊多久就聊多久,但这不可能总是如愿。”

接着,她问雪莉是否有什么建议,能帮助妈妈在需要时通话不被打扰。雪莉说:“我想通话,我不想让你打电话却不和我玩。”妈妈再一次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我们需要这么做:当我接电话时,我会让你知道是不是你可以通话的人来的电话。如果不是,请你去玩填色书或乐高@玩具,直到我接完电话。我知道等待可能很难,但我相信你能做到,并帮助我接完电话。当我与别人通话时,如果由于你想得到我的关注而让我不能集中精力,我会感觉很烦。”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有小伙伴看完了吗?看完的小伙伴请扣1,我看到已经有很多小伙伴阅读完了,我们在稍等一下其他伙伴,好的,我看到大家都读完了,如果还没有读完的请跟随我花3分钟时间一边拆解一边往下学习,这个片段讲的是:

【What】:

坚持到底,是一种行为方式,让孩子倾听并合作的一种有力方式。当遇见和孩子之间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当我们使用坚持到底这一工具时,我们能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减轻我们的挫折感以及与孩子的冲突。

【Why】:

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日常生活,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孩子和我们在某一件事情上争执、干扰、发脾气,比如说孩子拖拉、不肯关电视、在大街上打滚撒泼、干扰大人打电话等等情况。

一般我们在遇见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很生气:骂孩子或者不停的唠叨、甚至会粗暴的打断、惩罚孩子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或者能在当时解决问题,但是孩子会感到愤怒或者内疚,产生“等着瞧”从而和大人产生嫌隙和对抗,或者“我不好”的想法,孩子越来越自卑、懦弱胆小。

用坚持到底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明白你说话算话,而且你尊重了孩子和自己。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合作并承担责任。懂得了感到沮丧没有关系,不能总是随心所欲,教会孩子相互忍让。

【How】:
我把坚持到底提炼成三步骤:

1.第一步:共情认可孩子的感受,用“我真希望能满足你....愿望”

2.第二步:和孩子商讨找出一个解决办法,正面的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3.第三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设立限制,并坚持到底。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在生活中孩子的行为或者是管理中、下属和我们的要求发生冲突、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们用坚持到底的方法引导对方做正确的行为。
【预防异议】:
可能会有些人说,我们这样做没用啊,家里有老人家,老人家会干扰,让我们无法坚持到底?是的,家里有老人家在教育观念不统一的情况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不用这种方法的话,我们可能会让对方感到愤怒产生对抗和争执或者冲突,情况也无法得到改善。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克服困难去做。

【案例分享】:
我遇到一个家长,反映她孩子的案例:她的孩子已经快4岁了,在家里每次吃饭总是拖拖拉拉,要么要大人喂,要么就吃一个小时都吃不完。经常一边玩一边吃,吃到冬天,饭菜都冷了。家长好说歹说、也打过骂过、唠叨过,就是解决不了问题,感觉孩子越来越拖。这是一个负面的案例,如果家长会应用坚持到底的方法来解决,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在未来的一周,我可能也会遇见类似的情境,那我将会用坚持到底的三个步骤来处理类似的事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不停、总是拖拉磨蹭不配合、每次交代的事情总是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未来的一周内,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涉及哪些类似的情境?(请大家思考并想出具体情境,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一下)现在哪位伙伴可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木门:
我经常线上参加拆书活动,在未来一周我们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境。我在拆书的时候,孩子会不停的进进出出,一会来找我,一会拿东西忘记关门,这样会给我造成困扰。有时候我已经提前跟她们说清楚要求了,但是她们一玩起来就会忘记。有时候我会把门锁上,但是她们会拿一些很紧急的东西,或者其它的时候,反正就是要进来打扰到我。
【A2】

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好的谢谢木门分享你未来一周有可能分享的情境。现在再请大家设想,如何在刚才你设想的场景中应用新学的内容呢?你会怎么做?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木门:
首先我会认同孩子的感受,我能理解你想要和爸爸玩,或者有时候真的要进来拿一些东西。我也很希望你能随时进来,爸爸可以陪你玩,但是这样会干扰到我。

然后第二步我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自由进出有不会打扰到我呢?就是让孩子知道我们双方都能得到满足的一个目标。找出解决办法,也许他想不到合适的,但我可以尊重他,引导他的同时给建议:你进来的时候不要打扰我,如果我可以和你说话我可以做一个暗示,如果我不可以和你说话,我做另外一个暗示。你们也可以进来一起听课,但是不能干扰到我,希望我们都能遵守。

第三步告诉孩子,当我受到干扰的时候,心里是很焦虑的,而且很影响活动,如果你们做不到的话,忘记关门或者影响到我,我就会把门反锁上,直到我全部结束后我再出来。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就这样坚持到底。
结束:

感谢木门的分享,由于时间的关系的,还有伙伴想要分享的话,我们到时候可以回到我们的这个大群里面进行分享。 那今天的这一个拆页活动,有小伙伴去分享自己未来一周有可能出现的情境,并用坚持到底的方法应用到这个设想的情境中,有达到我们今天的学习的目标!那也给大家点赞,特别棒!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那拆书的就是要拆为己用。希望本次的这个拆页,对大家有所帮助,那也希望大家以后能够一起来用起来。我的这个拆书环节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