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所属活动: 拆书帮国际庄筹备分舵11.29升级打怪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说话之道 学习目标: 2-4

开场: 首先呢,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今天的分享,我今天分享的片段出自《说话之道》这本书,《说话之道》是台湾名嘴蔡康永的第一本实用书,从与人交谈入手,向人们展示了高超的沟通技巧。全书包括40篇精彩短文,每篇都是让谈话变美的醍醐味,并配以熊宝绘制的令人喷饭的搞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犀利俏皮,饶有情趣。《说话之道》从生活实际入手,教会我们在与人沟通交往中说话的方法,从而训练人的沟通力,让人们在交谈中谈吐更加风趣自然,从而提升我们的社交水平,增加他人对我们的喜爱度。下面呢,我介绍了片段的出处,介绍了《说话之道》这本书,今天,咱们第一个片段的学习目标就是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提问的不足,从而学会提问。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

据说有一副对联可以总结所有久未联系的两个人在QQ上的聊天全过程。上联:在吗?干吗呢?最近怎么样? 下联:嗯在。没干嘛。挺好的你呢? 横批:呵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第一个片段特别简单,它其实就是一副对联,但这幅对联深入我们生活的实际。当我们与人交谈,需要提问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纯粹地为了想知道某个或某些答案而去提问,比如说,李老师,今天我迟到了,你会不会生我的气?纯粹想为了知道某种答案而去提问,第二种,与人交谈,需要提问来增加谈话情趣。这种在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但是,像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人惯用的提问比较枯燥无味,比如,吃饭了吗?吃了。吃的啥?盖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样的谈话方式会让谈话的对方都变得很陌生,即使是熟人之间的一种问候,但这种问候不会让谈话更有情趣。举个例子吧,我认识我们经贸大学艺术学院一位艺术素养很高的教授,在一次谈话中,我问老师,您觉得美术和生活的联系大不大?老师回答说大。我又问老师,美术对您的人生产生了很多影响,您能跟我说说吗?老师回答说,美术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我一时半会讲不完。这场谈话其实是特别尴尬,我选择正确了美术老师熟悉的问题,但是,我的问题,要么不够开放要么不够具体。 所以很难将谈话进行下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1.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尴尬,那么,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因为提问,让对方产生一种抗拒或者厌烦的心理?或者是你觉得自己的提问不够好,让对方没办法回答?大家思考几分钟,待会儿我们一起分享。

    2.在开始下一个拆页之前,我想请问大家,出现谈话尴尬这种问题时,有没有自己思考过解决方法?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片段6.2的作者在同一本书的另一处说:“每个人都能提问题,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提出问题能有效地促进交谈。”

秘诀就在这个片段中的一句话:“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

1、提问的方向是对方熟悉的话题,而不是自己热衷的话题。这样对方才有话好说,有话想说。

2、提问要具体,不要过于宽泛。问的宽泛,对方就会感觉无从说起,只能简单概括地回应,然后两人都无话可说,只好“呵呵”了。

3、要多提开放式问题。因为太多封闭式问题会导致谈话枯燥,对方可能会感觉自己在接受审讯或盘问。而开放式问题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它会令对方感觉你对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想了解更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就是在告诉我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提问来增加谈话的情趣,针对这个问题,片段为我们提供了三点要求:一,提问要选择对方熟悉的问题,假如你所提问的内容对方不熟悉,那么他就不知道如何回答,最终结果要么是敷衍,要么是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那谈话也就没有了意义,要么他就会嗯嗯,啊啊,这样,你就会觉得很尴尬。二,提问要选择一些相对具体的问题,如果我们所提问的问题过于发散,那么,回答者可能会不知道如何作答或者回答时间过长,让回答者产生不想回答的心理。比如就像刚刚所说的,我问美术老师那个问题,他是一名美术老师,他很热爱艺术,艺术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首先他不知道从哪儿入手去答,而且一旦作答会特别长,他就不行作答了。所以我们的谈话会特别尴尬。三,提问要选择开放的问题,不要拘泥于是否,对错,好坏。如果你提问,这件事对不对?那么回答者只会说对或者不对。但是如果你问,这件事儿你怎么看?那么他回答的东西可就多了。也许大家会有疑问,既然要开放式提问,那为什么又要具体呢?其实这个开放和具体是不是冲突了呢?这里,我们所提到的开放和具体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举个例子,一加一大于二,对吗?这个问题很具体,但是人们只会回答不对。如果问题是为什么一加一大于二不对?这个问题很具体但又相对开放,所以如果是一个数学家来回答,你们就会很自然地聊下去。针对这些方法,如果在自己脑中梳理,其实是可以讲通的,比如说志伟,你跟你朋友的谈话,你想想,这三点是否你都做到了?如果都做到了,他还会这样回答嘛?还有文羊对他下属。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1.下面,咱们来做一个游戏,规定,在座的几位每人向我提问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必须符合拆页中的三点要求,是我熟悉,要具体而开放的。给大家一点时间考虑,待会儿大家可以向我提问。

    2.接下来,我把时间交给大家,志伟可以针对拆书帮的一些问题去提问这两个老师,两位老师也可以去询问志伟一些问题,你们可以讨论,待会儿咱们再演练。

A2:下面,请大家将咱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便签上写下近期的一个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