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麦肯锡思考工具》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220期线上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改变认知

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今天是我的TF1-2过级。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丽芳。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第一个标签:新手拆书家。

第二个标签是生命教练。

第三个标签是:孔子学院的汉语老师。

我是陈丽芳,用教练式方式教着方块字的汉语老师和新手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好,现在是拆书环节。我们会先看今天的片断,然后我做简单的重述,接着会分组讨论并请组长发言,最后是让大家写下自己的应用。

【书籍介绍】1分钟

今天要拆的是《麦肯锡思考工具》里的片断。这本书是日本的大岛祥誉写的。在麦肯锡公司工作多年,主要从事新项目拓展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她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如何挖掘人的潜力和优势,所以就有了这本书。这本书帮我们改变固有认知,让生活更美好。好,这就是关于作者和这本的介绍。

下面我们看今天的主题,今天的主要是:认知重建 通过改变定位使劣势变成优势。

下面我们花2分钟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请敲2。

【R阅读原文拆页】2分钟

选择书籍:《麦肯锡思考工具》

主题:认知重建 通过改变定位使劣势变成优势【P44-45】

大体来说,认知重建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意义重建",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负面因素进行分析,将其转变为正面因素的方法。

第二种是"状况重建",指的是通过改变负面因素的状况,使其转变为正面因素的方法。比如将"黏性较差的胶水"转变为"用于可以重复粘贴的便签的胶水"就是一个典型示例。

但需要注意的是,认知重建并不是单纯地将负面因素变为正面因素。认知重建的意义在于打破"这件事就应该是这样"的传统思维和价值观,使自己拥有多元的视角。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现在来看我的I,对原文的重述部分。

what

你相信大家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事儿,比如说想写一篇公众号,可是一直都拖着不写,2个月过去了也没动笔,然后就给自己贴上拖延的标签,最后自责内疚。这种情况还挺常见的是不是?

那今天我们不是来解决你内疚的问题的,而是解决你的标签问题的。就是把“拖延”这个标签换成别的,那你的内疚自然就消失了。

这就是这个片断要讲的,就是改变认知的方法。

刚才的换标签就是改变认知或者认知重建。本片断当中的认知重建分为意义重建和状况重建。

意义重建就是找价值,比如做事太仔细导致效率低下,那我们可以从中找一个价值,我们可以找到的就是他的态度很认真。

状况重建就是给这事儿找个出路,比如做事儿太仔细适合做核对或者校对的工作。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是意义重建,什么是状况重建。同一件负面因素的事儿,你既可以意义重建,也就是找价值。也可以状况重建,找出路。

Why

我们为什么要改变认知呢?有3个原因。

一是我们改变了认知,心情就能变好。比如不写公众号,那么你肯定在用这个时间做别的事儿,别的事儿更重要,这说明你能分清主次,那你的内疚感就消失了。心情就好了。

二是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多元。还是不写公众号这件事,我们只会觉得写就是积极,不写就是拖延,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其实同一件事儿,我们可以贴上拖延的标签,也可以贴上深思熟虑的标签,也可以贴上自由的标签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也可以贴上缓解焦虑的标签,因为本来就是想假装看起来想写而已。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看清自己的状态了。这样一来就不是只盯着一个标签然后思绪万千地否定自己了。

三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做事太仔细导致效率低下的人可能会自我否定、自卑,那改变认知后,变成态度很认真,我们可以发现他可以做检查核对的工作、可以当会计,可以做规划师等等,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How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我们先分析问题是什么。以我自媒体创业为例。我一想到创业这个词就觉得遥遥无期,压力山大。同时觉得创业有一种商业味道,跟老师的身份不符合,给创业贴了很多标签。都是负面因素。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对创业的认知有问题。

2.重新审视。

用“是否还有其他的意义”或者“正面价值是什么”进行重新审视。

我就开始重新审视,重新定义创业,我想到了,自媒体创业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儿,遇到困难就是一个个成长的机会,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命体验。想到这里,我就释然了很多,带着这样的认知,我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投入到每天的创作当中了。

Where

适用于否定自己或者心情不好的情况。不适用于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刚才听了我的例子,现在进入下一个环节,激活大家的经验。现在我邀请大家想想,曾经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儿,让你有挫败感、焦虑、伤心等感觉。现在回想,你是否给自己贴了什么标签呢?

【A1激活学习者经验】5分钟

下面我们就来分组,2人一组,4分钟讨论时间。

每个人都分享一下自己曾经给自己贴的标签是什么。

这个标签让自己产生了什么情绪。

这个标签如何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并阻碍了什么行动。

最后请一位组长来分享,时长1分钟。

大侠分享:最近我经常会早睡失败,因为白天的任务发现总是不容易完成,然后就会拖延到晚上去完成,经常就会失败,导致我经常需要给一个对读的同学发红包,然后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降低,我给自己的标签就是拖延。

谢谢大家的分享。

【A2催化学习者应用】5分钟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我们要把今天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行动中。我想邀请大家写下自己的应用。

写什么呢?就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是否会再次为自己的什么事儿贴标签并产生负面的情绪呢?那个时候你会给自己贴什么样正面标签呢?请大家写下来。时间3分钟。提醒一下大家,写的时候不能仅是决心,而是要写具体的做法,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有可观测的结果。

April写的:

因为我觉得意义重建那个地方,特别受启发。我觉得我家孩子反应特别慢,我比较快,我经常看着就特别着急。但是我忽然想起一个场景来,就是她不会轻易的把一些秘密说出口,然后,我就想让我家孩子以后提醒我,让我慎重,不要张嘴就来说。

我发现我突然对我们家孩子的理解改变了,标签变了,从孩子慢腾腾到她是踏实稳重的,不冒失,不冲动的人。

我应该跟我家孩子去谈谈,我过10分钟就把这一点告诉她,告诉她我对她的认知改变了并且还找到了出路,让她提醒我,做我的小助手。

谢谢你的分享,就是从原来的负面因素贴了一个,贴的那个慢吞吞的那个负面因素标签儿,现在找到价值,觉得它是一个踏实稳重的,然后你对他的看法也变化了。

再次感谢大家。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今天我们分享的改变认知的方法,包括意义重建和状况重建。希望对你们有帮助。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