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昆明春城分舵第170期线上晋级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开场:

TF2-1 拆书预备表 俞晶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面对较亲近关系中(如亲子、爱人、同事、邻里等)不配合的情况时,能够不再束手无策或者使冲突升级,而是能够尝试应用尊重-合作的技巧寻求对方的配合。

开场

【分组准备】

请今天可以参与互动的小伙伴在公屏打1。(不到六人无须分组,六人及以上需要分组)

【自我介绍】

大家好,还是先来介绍一下自己,我叫俞晶,又称俞三日,现居德国。我的三个标签是:

1. 三岁混血娃宝妈:在中德跨文化家庭里,努力学习求同存异。

2. 一级拆书家:通过拆书训练,找到中国人圈子,并提升学习原能力

3. 倾听修炼者:通过阅读实践训练自己更有亲和力,希望能用三个太阳的温度给人带去温暖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接下来就请看拆页喽,请大家花1~2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在评论区回复111。现在就可以开始阅读了。

【R】阅读原书拆页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56-57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出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能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

好,看大家差不多看完了,下面就由我代领大家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原文片段为我们提供了以互相尊重为核心,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尊重-合作”五技巧。

Why

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孩子常常不配合,父母有时也很难保持耐心和尊重,容易用训斥、谩骂、勒令、威胁、讽刺孩子等等的方式来应对:一方面是自己发泄情绪、另一方面妄想孩子受刺激以后还愿意配合。而最后常常是事与愿违:要么是孩子不情愿的配合、要么则是家长不情愿的妥协,两种都有负面情绪,对孩子、对关系都有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反面例子

举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今年一月份度假回来第一天孩子不想上幼儿园。这一天我计划送完娃还要去看好不容易才约到的医生,时间有点紧所以我有点着急。

一早孩子开始找各种借口拖延不去上幼儿园。

我本身有点不耐烦,说:你得去上幼儿园!没别的选择! 你再磨蹭就要耽误妈妈去看医生了。(命令和责怪)

我接着说:你看别的孩子都很乖,都在幼儿园了(比较)

你们猜娃听了我的话配合了吗?当然没有!依旧阴着脸磨磨蹭蹭。

我当时着急啊,所以大声喊:你不去也得去,不然你一个人在家,没人管你!(威胁)

娃一听到这个话,直接哇哇大哭起来,止都止不住。

我又急又气,但最后又搞不定,就只能把预约给取消了,陪她在家一整天,但是我们俩都不开心,两个人僵持了很久。

【How】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尊重-合作“五技巧,分别是:

1. 描述事实。

客观描述你所看到的场景或者问题,就能集中精力在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一个方法,用物品作主语。比如,小朋友常见的收拾问题,可以说“玩具都散在地上。” 如果加个“你把”,变成“你把玩具都散在地上”,就会有责怪的意味,让对方抵触不配合。

2. 提示做法。

用平和的语气和用词告诉孩子应该或者不应该做什么即可能的自然后果。孩子了解了也更愿意去配合要求。比如“玩具应该收拾好,不然下次要再玩会找不到。

3. 简化表达。

用简单的词语或者短语有力的表达,在提示基础上又给了孩子主观能动性。比如想让孩子收拾乱放的小熊的时候,只说“小熊!” 孩子就会想,喔,小熊怎么了,喔,小熊在地上,要收拾到收纳箱里。对耐心有限的孩子们,切忌长篇大论。

4. 说出感受。

这里指的是我们真诚的表达出我们自己的感受。这能让孩子知道我们也是有界限的,能帮助他们跟我们共情。比如孩子房间乱,玩具搁脚,我说“我踩到你的玩具,我的脚很疼。”

5. 书写便条

使用以上技巧来书面表达、并贴在相应的地方。这个方法能让孩子觉得被重视、大人则可以避免直接冲突,对于平时比较急躁(起到冷静暂停的作用)或者不善表达(起到有时间构思的作用)的父母很适合。

比如,可以用拟人的方式在小熊玩具身上贴“小主人,跟你玩好了我想回家,请送我回家好吗?”这样的字样作为提示。如果孩子还不认字,也可以画一个哭脸来代替。另外,送纸条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在贴,也可以假装让一些孩子特别喜欢的人物来送,接受度会更高。

反面例子转为正面例子

现在仔细想想,我其实可以提前用它喜欢的小熊的口吻写给她一个便条:表达小熊很想去幼儿园跟别的小熊一起玩,不然它会孤单无聊,以增加孩子去幼儿园的动力。(提前书写便条表达感受,并主动读给孩子听)

另外,我也可以平和的告诉她,是的,今天是幼儿园开学的日子,小朋友们都会去上(口头表达描述事实)。

然后告诉她,你不去上幼儿园,就不能跟好朋友们分享你度假的经历了,也不能跟她们一起玩了(口头表达提示自然后果)。

而且,妈妈现在很着急要去看医生,因为妈妈很难受。(口头表达感受)。

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用尊重平和的语气跟她沟通,孩子应该会理解到我,至少不会负面情绪升级。

这些技巧可以根据场景选择一部分或者全部使用,也不用按顺序来操练,只要使用合理、让孩子在跟我们的沟通中觉得被尊重,就能更容易让孩子能与我们合作。

【Where】

适用范围:

其实这些尊重-合作技巧,不但适合亲子关系,在其他冲突比较多的关系中也适用,比如家人、好友、邻居、同事等等,只是需要调整成对成年人的语气。

使用注意点:

1) 以关系为基础。

如果跟对方关系不够好,可能你个人的中立尊重的话会被对方负面诠释,造成抵触和不配合。但正是因为关系不好,才更需要持续的练习和使用这些技巧来改善关系。

2) 以合理为前提。

在要求对方之前,先要考虑要求本身是否合理,比如是否适合对方的年龄发展水平、是否是出于自己的期望给出的够分要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过去一个月里自己的要求不被别人配合的一个经历。比如孩子作息不规律经常晚睡觉让你很头疼,或者你明明很累但伴侣却不肯分担家务,或者约好了的聚会朋友却迟到了;或者请求同事好好配合工作对方却敷衍了事;又或者邻里之间该共同承担的责任比如公共卫生对方故意不承担等等。

大家可以想想当时具体的经历。现在开始30秒后,我们请每位小伙伴每人花1-2分钟时间来分享一下。

好,30秒时间到。谁愿意先来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现场记录——案例1 静秋

孩子是早起困难户,这天本来跟孩子共同约好早上八点起,然后去学校旁边的游乐场先玩一下。但是孩子从八点赖床到九点半,我有点震惊,带着一点责怪的语气说了一大堆后果:一个半小时都可以做多少事情了!你怎么赖床这么久呢!小朋友可能是自己也有点懊悔,也可能是不耐烦,不但说了句:妈妈闭嘴,后果我都知道!还去捂住我说教的嘴。我就有点生气了:怎么孩子做错了还不让我说,所以我就给脸色了:我不念叨你了!你自己决定吧! 最后这个事没有解决,后面就忘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现场记录——案例2王丽

我以前跟男朋友约定一起读《爱的五种语言》,但是男朋友虎头蛇尾,读了两三次就放弃了,不但约好的时间没有来一起读,连自己不读了这个决定都没有告诉我,我很生气,跟他冷战了很久,到最后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

【A1+】催化应用

刚才我们回顾了过去的一个经验,接下来,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时光倒流,让你重新回到过去,你会如何使用“尊重-合作的技巧”与对方进行沟通,让对方配合你呢?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稍后我们请x位小伙伴为我们分享一下他是如何使用的,每位小伙伴1-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现场记录——案例 静秋

首先我可能犯了个错,就是太唠叨了,应该简短的告诉他在一定时间内有延误没有关系,但拖太久会耽误其他事情(提示后果)。并平和的告诉他:因为你这么磨叽,我看在眼里会有点着急,而且你的反应让我有点生气。(说出感受)最后,我每天晚上都会回顾当天发生的互动,有必要的时候会以便条的形式跟对方再次沟通。(书写便条)

【结束语】

好的,谢谢大家的参与,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再次回顾一下这些尊重-合作五技巧:包括描述事实、提示做法、简化表达、表达感受以及书写便条。牢记:以尊重为核心,灵活的运用一个或多个技巧。希望大家可以把它们使用到家庭、生活、工作当中去,从而收获更融洽的关系和更多的合作。

好的,非常感谢大家,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