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昆明春城分舵第169期线上晋级场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反向叙述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云釉。我的三个标签是:程序员、爱折腾和二级拆书家。

分组讨论

请可以全程参与互动的小伙伴在公屏扣111。

好,由于我们今天只有3位小伙伴可以参与互动,那我们稍后就以自成一组的形式进行。

学习目的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无法分辨对方意图时,使用反向叙述法(澄清)进行现场应用,从而挖掘更多的信息(行为),并向对方的期待进行回应。

图书介绍

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场景】前段时间领导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当时任务的排期是一周,但是才过了三天领导就找到我,气势汹汹的和我说:“给你布置的任务怎么还没做完?”我当时一听我就懵了,直接问主管说:“这个任务的排期不是一周吗?”领导听完脸色直接就沉了下来,但是碍于我说的是事实不好指责,于是就问我做到哪儿了,还差多少。

虽然这件事最后是解决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却闹得不太愉快,领导觉得我在拿截止时间推脱责任,我呢却觉得领导自己布置的任务还没到时间就来催促,这不是故意找茬吗。

【提问】各位:我明明给了一个看似占理的事实来回应对方的问题,为什么这样的回应反而加剧了我和领导之间的矛盾,以至于到最后双方都闹的不太愉快呢?

【学习者反馈记录】:

雯清:有指责的那种成分在,领导会觉得你是在指责他。

张燕:领导问的时候就带着不高兴的情绪。

芷旭:领导想知道进度

范范:没听懂领导要什么

【影响】在和人沟通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办法听懂对方的真实意图,就会发生这种明明我们的回答看似占理,但是对方却对我们的回答并不满意的情况。即使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也憋了一肚子火。

【解决】怎么解决呢?得到的创始人脱不花在他沟通的方法这本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一种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对方只说了几句话的情况下,挖掘更多信息,从而分辨出他内心的真实意图。

【A1量表自测】

在正式阅读原书片段之前,我先邀请各位伙伴完成这份自测表: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请你花1分钟的时间,将每道题打分,并汇总分数,做好的小伙伴可以在公屏把你的分数打出来:

【I】解释自测题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完成了,这个自测表能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倾听能力有个初步了解。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看看自己是处于哪个阶段:

  • 20~30分:得分在20分以上的伙伴,恭喜你,说明你是个倾听能力特别强的人,那么希望今天的学习可以让你更精进;
  • 10~20分:得分在10-20分的伙伴请举手,在这个得分范围说明你们的倾听能力尚可,相信在今天的学习之后一定会有一个不错的提升。
  • 0~10分:有10分以下的小伙伴吗?看来今天在场的小伙伴们倾听的整体能力还是比较不错的。如果你的得分在10分以下的话,说明你的倾听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信这堂课一定能够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下原文拆页。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沟通的方法》P19

【R:阅读原文】

所谓反向叙述,是按照自己理解的逻辑,重新描述一遍前面结构化倾听获得的信息,请对方做个确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不知道读完这句话之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简短互动,精确控场】

检验下大家的阅读成果,请问原文中“反向叙述”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哪位小伙伴愿意根据原文回答下?

学习者:请对方做确认

【回应式反馈】

非常好,我看到xxx已经说出了“反向叙述”的最终目的,那就是:请对方做个确认。

【why】

我们在日常和生活当中遇到倾听的场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从对方那里获取到的信息,都是经过高度简化和抽象后的语言,无法辨析出他真实的目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反向叙述的方法,将听到的信息向对方做个确认,从而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以此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What】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向叙述法,就是指:在听到对方说话的内容后,将信息分为情绪、事实、期待,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遍,请对方做一个确认。

【how加工步骤】

那么,他具体包含哪几步呢?接下来我们来仔细讲解一下:

1. 响应情绪: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之所以会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什么,大部分时候都是因为有情绪的阻隔。有的时候,即使我们将对方现在的情绪识别了出来,但是怎么样帮助对方快速剥离情绪呢?最简单的方式是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回应说“你先别着急”,而是告诉对方“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着急”,对对方的情绪给予正面回应。

2. 确认事实:在这一步我们需要将刚才听到的事实结合自己已知的信息和理解重新讲给对方听,以此来做一个确认。不过,有的时候又会遇到对方给的信息不全,或者自己压根没听懂,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对方来做一个追问:“不好意思,我没听得太明白,您能再跟我说说吗?”

3. 明确行动:所谓的明确行动,就是根据前面的所有信息,找出对方对我们的期待,并将之翻译成具体的行动讲给对方听,让对方知道:我们确实听懂了他的意思。

【举例】

还记得我们开场时讲的故事吗:领导给我布置了排期一周的任务,但是还没到时间,就气冲冲的跑来问我,说:“给你布置的任务怎么还没做完?”如果你是职场老手,你一定能够快速的知道领导想要让你做什么了。但如果你还是职场萌新,这时候,你就可以使用反向叙述法,挖掘对方的真实意图:

第一步,响应情绪。我会说:“领导,我知道你现在肯定很着急。”

第二步,确认事实。将领导话语中的事实结合自己的已知信息,来向对方做一个反馈和追问:“领导,您上周布置给我的这个任务我已经完成了80%,还有一些功能上的细节需要完善和优化,在原定的一周时间内可以完成。和您确认一下,除了之前说的1、2、3点之外,还有什么是我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那这个时候,领导可能就会回复说:“这个项目这周就要部署上线,xxx部分的资料客户刚刚发过来,你这边可能得预留一些时间给这个部分。”

听到这里,我就明白了领导的期待:这个项目在赶工期,时间比较紧张,后面也还有一些任务没分配出来,所以他是希望我最好能提前做完任务。

最后一步,我就需要将上面的信息转换为具体的行动,那么我可以说:“好的领导,那我这边抓紧点时间,晚上加加班,争取今天把剩下的内容给他收个尾,明天我找您对接一下新增的部分。”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合在面对平级或是上级时,需要双方共同促成某件事情达成的时候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的时候,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按顺序进行,不能随意打乱顺序。

【预防异议】

那听到这里呢,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说:“要是我没听懂去追问对方,对方不会不耐烦吗?”

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性子急的人呢,在听到你的追问的时候就会不耐烦了,但是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是你追问对方,对方感到不耐烦的后果比较严重,还是你不追问对方,导致任务完全做错了的后果更严重呢?觉得是追问的后果更严重的可以扣1,觉得是不追问的后果更严重的话可以扣2。

学习者答:2

当我们对于追问和不追问两个选择的后果进行对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虽然追问会使得对方不耐烦,但相比于不追问导致事情做错,这个后果就轻了很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好的,我们刚刚学习了反向叙述三步法,即:响应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更好地应用“反向叙述”这个方法,我们来做一个场景演练,看看大家掌握的如何。

请大家认真看一下演练的场景:

小明和芳芳是一对夫妻,小明有烟瘾,经常在家里随处抽烟,但是芳芳受不了烟味,一闻到烟味就想咳嗽,于是芳芳就向小明抱怨:“你能不能不要老是抽烟?”

此时小明会如何运用“反向叙述法”,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并向芳芳做出回应呢?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一人扮演芳芳,一人扮演小明,小组内讨论8分钟,加工出一个符合场景对话,要求用到今天所学的“反向叙述法”。8分钟后,请派出代表现场进行角色扮演,表演一下大家编写的小剧本。

大家可以参考我左侧的表格提示进行演练,现在就可以开始讨论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明:俞雯清

芳芳:张燕

燕: 你能不能不要老是抽烟?

俞: 老婆你是生气了吗?你是不是又闻到着我的烟味,觉得很不舒服?所以生气啦!

燕: 是啊,你又不是不知道。

俞: 是我不好,我知道你这个闻着烟味就不舒服,可是你是希望我不抽烟呢?还是你希望这个家里面就是不要闻到这个烟味。

燕: 不抽烟!

俞: 可不抽烟的难度非常高,你知道我平时回来上班回来也很也很累,有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舒缓情绪的方式,所以有时候还真的需要去抽一下烟,你看我们商量一下,要不然我抽烟的时候去卫生间开排风扇,没多久时间就闻不出来了,你看可不可以?

燕: 可是在厕所里抽烟好奇怪!

俞: 如果天气好的话还是可以在外面抽的,但天气不好,我就在卫生间里抽,你看行吗?

燕: 哎,我还是想让你少抽点烟。

俞: 唉,我知道老婆你是体谅我,你是非常关心我的身体的,可你知道我其实真的已经很努力在戒烟,但也不是那么容易戒掉的。我尽量少抽,你看行吗?

燕: 好吧,说到做到哦!

【拆书家反馈】

谢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最后的这一次的对话,有运用到我们的响应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这三个步骤来去进行,最后也是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方式,特别好。

【A2-催化学习者应用-事后复盘】

我们拆书学习的目的是将书上的知识拆为己用,因此,接下来布置一个课后作业来帮助各位学以致用。

在未来1周里,请你刻意留心自己在日常沟通中的倾听场景,在事后进行一次总结复盘:当时你是如何回应对方的?对比今天的“反向叙述法”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

要求:

1.记录下当时的对话、遇到的问题,以及最终的结果。

2.对比“反向叙述法”分析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试着将当时的对话改成使用“反向叙述法”的对话。

3.下周六(3月25日)前,将结果以语音或文字的形式发送至我的微信,完成作业的小伙伴将会获得一份小红包哦。

【结束语】今天我的拆书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期待大家的作业反馈,同时大家在运用过程中有任何的疑问可以随时和我交流探讨。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小伙伴全情投入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