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来自彩云之南的何珊珊。祖国的大好“河山”!
爷爷说:“如果我长大成为作家,可以用“河山”来做笔名。”难怪我一直喜欢写东西。
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我是勇敢的二宝妈妈。
看起来瘦弱的我,先后顺产一儿一女,凑了个“好”字。
第二、我是执着的真理追寻者
23岁上研究生时找到了真理,明白了“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并走出了抑郁深渊。
第三、我是终生学习成长女性。
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成为三级拆书家是我今年的目标,期待和大家一起升级打怪,学以致用、学以助人。
拆书帮介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帮。
丐帮,大家可能比较熟悉。那拆书帮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一帮人把书拆散开来?哈哈,那就太小看拆书帮了!拆书帮可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是一个以学习者(而非知识)为中心的成人学习能力提升社群,是一个致力于培养拆书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帮派。
“拆书法”可谓是拆书帮的“武功秘籍”。拆书就是把书本知识通过转化和内化,让学习者真正把知识变为己用、带出具体的行动改变,提升其学习能力的方法。
拆书法有两种:一种是个体便签法(RIA)——就是学习者通过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并关联自身的经验,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和计划的方法。另一种是群体组织学习法(又叫现场版RIA)——就是拆书家用一本书来组织一场拆书学习,帮助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成长路径,在全国设有许多分舵。学习者相互帮助、共同精进,已祝福多人,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
片段的主题是:孩子感受需要被接纳和尊重 片段来源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P27
下面我们花1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 ...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期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注:把本书里这样的提醒抄下来,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会对大家很有帮助。
I重述知识点
据说:“有一种冷叫做‘我妈觉得我冷!’”孩子说:“妈,我不冷,你看我都出汗啦!”为娘的尴尬一笑,可下次还是担心孩子冷。时间长了,有的孩子只好放弃自己的感受,回应说:“好,你说我冷,我就冷!”。当孩子表达感受时,大人如何能接纳孩子的感受呢?来试试“接纳感受四步法”:
第一步:倾听。安静专注地听孩子说出他的经历、感受......他想表达的一切。
第二步:回应感受。用一些表示“你正在听”的简短词语回应孩子。比如,嗯、哦、原来是这样啊......
第三步:说出感受。用描述感受的词汇说出孩子的感受。比如:妹妹把你心爱的玩具弄坏了,你感觉又生气又难过。
第四步:假设期望实现。说出孩子的期望,并幻想期望能够达成。比如:真希望妈妈现在就变出一个完好无缺的玩具放在你手上。
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
1、不说任何评论的话,因为所有感受都是需要被接纳的。
2、当然,接纳的是感受,不是行为。不好的行为需要被制止。
3、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它贴在家中显眼的地方。
这个方法有三大好处。一是帮助大人尊重、接纳孩子的感受。在倾听中寻找孩子的感受,说出孩子的感受有助于理解孩子感受,幻想期望达成则有效共情了孩子感受。二是帮助孩子学会面对自己的感受。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情绪得以释放;当听到大人说出自己的感受时,孩子学习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感受;虽然孩子知道期望只是幻想实现,但因为感觉被理解,就会好受很多。这样可以避免因忽略孩子感受导致的孩子情绪失控或过度压抑自己。三是借着这样的情感沟通,可以增进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此方法特别适用于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时候,也可以用在学生主动找老师说话的情况。孩子没主动开口,或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可能需要做出适当调整。
A1联系具体经验:
事件:2月28日晚上洗漱前,儿子对我说他的手受伤了,碰水会疼,不能自己洗脸。我着急让他睡觉,看了一眼他的手,觉得伤很小,就让他用另外一只手去洗脸。洗脚的时候,儿子又说他那天很倒霉,手几个地方受伤了。我问他怎么弄的。他说被同学指甲弄的。我问他是不是打闹了。他说没有。我就让他要学习保护自己。他反问我:“怎么保护自己?”我回答:“不要打闹。”他对我的回答不太满意,不说话了。
反思:对照“接纳感受四步法”来看,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原因如下:首先,孩子因为受伤而向我表达他的感受,我没有很好的听他说出事情的全貌,却质疑他和同学打闹。其次,我也没有接纳他的感受(疼痛,难过),只顾着让他做事,唐突地给他建议。第三,我也没有说出他的感受和期待,导致他失落得不说话了。如果能用“接纳感受四步法”去对待这件事,我或许就能够了解真相,也安慰到孩子,与孩子拉进关系,一起学习面对感受。
A2具体应用
我的目标是本周日之前把接纳感受四步法应用在孩子身上,至少一次,多多益善。
具体步骤:
准备:抄写上述方法,贴在家里的墙上。拍照为证。
第一步、当孩子主动来和我说话时,我安静倾听孩子,不打断、不评论。
第二步、简单地回应孩子,让他能按着他的思路自由地继续说。
第三步、孩子说完后,用描述感受的词说出他的感受。
第四步、用幻想法说出他所期待的事成就。
最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和后续表现,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一段过程,与导师分享,并发朋友圈分享成长的喜悦。
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接纳感受四步法”的方法来帮助大人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也学习面对自己的感受。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