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抗压力-亲子篇》 所属活动: 青岛五月风分舵线下拆书过级20230318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如何培养抗压儿童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韩新波,我有三个标签:1.心理学习者 2.教育培训者 3.终身学习者。

今天是我TF3-3的过级,主题是《如何培养抗压儿童》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分个组。

在我的左手边是我们的核桃老师和洁琼老师为一组。然后这边清栎老师和张芳老师为一个组。

【学习目标-总】X分钟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用抗压三步法和表扬四步法,来识别孩子的压力状态以及使用表扬的步骤提高孩子抗压能力,并能够在现场应用这两个方法。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X分钟

【场景】

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乐高模型,小明拼了好久也没拼上,很沮丧,直接就丢弃再也不碰这个模型了。

【提问】

生活中,你碰到过以上类似的经历吗?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挫折,碰到困境,会让孩子的自信心下降,容易退缩,选择逃避等。如果发生在你的身边,你是怎样应对的呢,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影响】

孩子不敢面对困难和失败,容易被挫折打倒,有些孩子会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行,孩子抗压力弱,会导致在心理及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出现很多危机生命的情况。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更坚强,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成为抗压能力强的孩子呢?

【解决】

今天介绍这本书名字是《抗压力-亲子篇》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积极心理学校长:久世浩司。

结合本书的五大板块中的内容和方法,让孩子了解在生活/学习中,面对挫折/困难/压力等问题有方法去应对,让自己的抗压性更强,去战胜逆境。

拆页一

【学习目标-拆页1】

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学会使用抗压三步法的步骤,能够识别孩子的压力状态,判断孩子是否有抗压能力。

接下来我想邀请大家去来阅读一下原文片段,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去阅读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在心理学领域,抗压力研究有30年以上的历史。在西方,抗压力研究不仅适用于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广泛应用于心理疗法和心理咨询领域、企业和军队等机构内的人才培养和组织开发活动。

近来,抗压力的思考方式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业务连续性管理( BCM ),以及国家应对自然灾害、旨在谋求国家政权巩固与领土完整的国家适应性等更广泛的领域里。

关于抗压力的定义,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的这句话是最有代表性的:"所谓抗压力,是指在应对逆境、困难和强大压力的时候,个体的精神和心理适应的过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有小伙伴有举手示意我看完了。

【WHAT】

通过本拆页,我们了解“抗压力”的定义。

【强化概念讲解——概念与案例折返】

互动反馈:

这个拆页中有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对的,抗压力。

抗压力这个词很多人知道,就是我们所说的:抗压能力。

原文在解释抗压能力中有几个关键要素:困境、个体、认知和应对的过程。

下面给大家几个场景,大家来看看能否体现抗压能力

场景一:老师当着全班人面前,点名让小明唱歌,小明没有做到......

是否体现小明的抗压能力?

学习者:不能。

不能是吗?

很明显,当众唱歌对小明来说是困境,其次,小明是一个人面对的,但是小明没有做只是一个结果,无法体现小明认知和应对压力的过程。所以这个案例不能体现小明的抗压能力。

小明这个场景当中没有符合三个要素,一个是困境对吗?一个是个体,还有一个是认知和应对压力的过程。小明没有一个认知和应对压力的过程这么一个要素。

场景二:丽丽所在的班级接到学校的任务,参加区健美操比赛,学生们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比赛,老师带领学生每天练习,全班在互相帮助,彼此加油鼓励的氛围下,默契度和凝聚力越来越好,最后在比赛中获得团体优秀奖。

请问,能体现出个人的抗压能力吗?

学习者:不能

丽丽的班级面对的是团体的困境,不是个体困境,也有认知和适应压力的过程,但没有满足个体的条件,所以此案例不能体现丽丽的抗压能力。

场景三:小红不喜欢练钢琴,妈妈会逼着小红每天练习,有时候小红边哭边练习,慢慢习惯了练习过程,后来也有点喜欢钢琴了,结果考试顺利过级,小红很开心。

请问,能体现小红的抗压能力吗?

每天练习钢琴,对小红来说是困境,也是小红个人面对的,小红边哭边练习是认知和应对压力的过程,所以这个案例可以体现小红的抗压能力。

以上的例子表明,抗压能力需满足三个要素:困境、个体、认知和应对的过程。

孩子的抗压能力,对于孩子解决和处理生活中各种场景,是有很重要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识别孩子的抗压力状态,才可以做出对应的行为,来帮助孩子提高抗压能力。

以下我总结了提高抗压力的三步法。

【HOW】

1. 识别状态: 通过孩子是否在困境中的状态,了解孩子对事件是否有压力。

2. 确认感受: 确认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是正面感受还是负面感受

3. 抗压引导: 让孩子看到事件虽然有压力,同时也有价值和好处的一面(即使失败也有价值),这是认知和应对的过程。

【WHY】

现在有些孩子们的抗压能力很弱,导致很多孩子性格懦弱、自卑、焦虑,遇到困难时如临大敌,对于自身不擅长的东西会莫名地紧张不安,一旦遭遇来自外界施加的巨大压力无法释放时,很可能会封闭自己的内心,变得抑郁、自闭,有些孩子因无法承受其重而选择行为。

提高抗压能力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敢于面对挫折和困境等情况,培养孩子面对失败的经历,越挫越勇,能够应对更多挑战,责任担当,对社会和家庭是很重要的教育基础。

【WHERE】

抗压力三步法,可以在孩子学习/生活/情感沟通等出现抗压能力弱的场景中应用,适合7岁以上的孩子使用,同时也可以为成年人在抗压力弱的时候使用。

【举例】

1.识别状态:记得去年9月份,女儿回家跟我说:老师想让她进学生会,她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怕做不好丢人,就不想进学生会了。

2.确认感受:我想让女儿锻炼一下,于是对她说:现在你觉得进学生会的感受如何?

女儿:感觉还可以吧。就是有点担心做不好。

3.抗压引导:我:我们一起分析进学生会的价值吧:可以锻炼统筹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突发事件应变力,带团队能力,影响力,沟通,执行力等,还可以提前为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实践经验等价值的时候,就算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你也获得了很多的经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编剧本】

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我们学了抗压三步法。

下面邀请在场的小伙伴自己编一个小故事,需要每个人自己去编小剧本,不需要分组。

小伙伴要结合未来一周或一个月可能会发生的场景编一个小故事,设计出两个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和当事双方的对话、动作,心里声音等。

剧本中要使用抗压力三步法的三个步骤。各位不要忘记是:

1.识别状态:2.确认感受:3.抗压引导:

因为时间原因,可以把重点写在一张纸上。时间为5分钟。

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的小剧本。

我看大家都讨论完了,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

有请清栎老师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过渡】

[回应反馈] 清栎分享的非常棒,给她掌声,在她刚才讲的案例当中,所有的关键因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包括心理的活动的对话,全都加进去了,非常棒。

刚才小伙伴们已经学习抗压力的三个方法。也了解抗压力弱对孩子成长带来一些阻碍。接下来我们要学习表扬四步法,来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拆页间的逻辑关系】

这两个拆页是相互补充的关系。第二个拆页可以了解表扬结果和表扬过程的差别,通过表扬四步法的练习,可以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拆页二

【学习目标-拆页2】

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练习后,学习者可以使用表扬四步法,演练对孩子做事过程中进行表达方法。

【A1量表自测】设计量表自测

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做量表自测,对照下面几种情况,以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完成后核算总分。

【I解释量表自测意义】

自测结果:

25分以上的请举手,说明你在孩子碰到负面情绪和体验时,能够积极主动的支持孩子,及时调整孩子心态,帮助孩子提高抗压性。

15到25分之间的请举手,这个分数区间的小伙伴,说明平时孩子遇到事情有时候会积极解决,有时候会消极对待,自我调整能力和提升空间还需增加和提升。

分数在15分以下的小伙伴,今天会有很多的收获,可以通过表扬四步法,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改变处理以上相关问题的方法。

测量的分数,只是你过去的状态,今天大家将学会“早讲肯说”表扬四步法,改变过去对待孩子的行为。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两分钟的时间。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字) 分钟

孩子在幼年时期,第一次自己独立完成某件事的成功体验比较多,容易受到父母的表扬,而且在此时的父母眼里,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那么完美,因此父母也容易倾注感情。然而随着孩子的不断进步,父母总是变得更容易关注结果。

我自己也是如此,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之后,便会更关注"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在体育比赛中获胜"这类结果至上的成绩。特别是我曾在崇尚实力、重视结果的公司工作过,便会将职场中的人才评价基准原封不动地搬到家庭教育中。

一旦踏人社会,我们都面对着结果至上这唯一的评判标准。因此,那时的我认为必须从孩子小时候就向他们灌输结果至上的观念。我曾训斥孩子说:"为什么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找出三个理由来。"

在父母这种结果至上的态度下,孩子会感到如果无法获得成功,自己就不能获得表扬,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防御反应:"如果结果不理想,我可能会受到批评。"有时便会隐瞒事实或撒谎。他们还会认为如果不能成功,自己就没有价值,从而使自尊心减弱。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本拆页介绍的是孩子长大后,父母关注的结果大于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会让孩子感到不能获得成功,就不能获得表扬。不成功就没有价值。

如何表扬孩子,来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呢?

用(早讲肯说)表扬四步法,来表扬孩子,让孩子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好。

【HOW】

关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进行表扬,可以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我把它分成了四步。早讲肯说。

1. (早)早关注: 孩子做事的过程要及时发现

2. (讲)讲事实:我发现,我看到,我听到

例如:我看到你在打扫卫生。

3. (肯)肯定他:肯定孩子的品质:细心,努力,无私,勇敢,善良等。

例如:刚才做卫生时,你是很细心的打扫每个角落。

4. (说)说感受:把感受讲出来,加强孩子的自我价值。

例如:看到你这样的行为我很欣慰,我很开心,我很幸福等感受。

【WHY】

家长过于关注孩子做事的成果来进行表扬,却忽略孩子努力做事的过程,过程是达成结果的的重要环节,如果孩子只把焦点放到结果上,结果符合他的期望可能会开心,不符合可能会受打击,进而否定自己,,慢慢的让孩子不愿意接受失败,害怕压力,不敢面对,却忘记凡事都有两方面,即使失败也有好的价值。

而关注孩子做事过程并进行表扬和肯定,可以让孩子知道做事过程中需要做好各种品质让自身得以成长,过程中可以达成更好的结果,即使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也不会纠结,会看到自己要想结果更好,需要再坚持,再努力,再用心等等,哪怕失败,挫折也勇敢面对。这样就锻炼了孩子抗压能力。

【WHERE】

今天学习到的这个方法,可以应用于亲子沟通,亲子教育等生活场景中。也可以在教育培训/个人成长等场景使用,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举例】

我讲个例子,我女儿7岁时想让她学画画磨练性格,但她只想着玩,最后只能逼着她去学。学的时候因为不情愿,所以都是应付而已。

有一次我问老师:孩子表现如何?老师说这次孩子画画挺用心的。(早)早关注。孩子回来后就跟她说:刚才老师说你今天画画时很用心,画的挺好的。给我也欣赏一下吧。(讲)讲事实

我看到画的时候说:当我听到老师说你今天很用心完成这幅画,我知道你一定很努力,在画画。(肯)肯定他。同时我看到画画的色彩很好时,我会跟他说这幅画的色彩搭配很好,整体布局很协调,我非常喜欢这张画,看到你这样努力/用心画画我特别开心。(说)说感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

现在的父母更关注孩子做事的结果,以结果论英雄,做好了,就会说太棒了,孩子真聪明......做不好可能会说:这都做不就好,这么笨呢.....会说这样的语言。

这样做的后果是容易造成孩子只关注结果,害怕失败,面对压力选择退缩的结果,同时会忽略了过程带来的价值。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结合你生活中的场景,如果再应用我们的“早讲肯说”表扬四步法的过程当中,会有哪些难点或者困惑呢?我想邀请大家先写在你的纸上。

我看到大家已经写完了。

一、明确问题

同时我想再邀请大家去来思考一下,在表扬四步法的四个步骤当中,哪个步骤对你来说,在操作和应用当中是最难的,为什么呢?接下来我邀请大家在小组当中去来做一个讨论。

[回应反馈]

学习者:插页二的方法,通过表扬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提高孩子抗压能力吗?

:对,孩子要找到自己做的事情有价值,被大家看到,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提高。抗压能力会更强。

学习者:好的。

:非常感谢伙伴的提问,大家再继续讨论一下。

【分享】

好,各位伙伴。时间已经到了,我想邀请一位伙伴。

接下来邀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去来分享一下讨论结果。

清栎组开始,

清栎组:我们讨论结果是早关注。因为要关注孩子做事的过程。但很多家长关注结果,以结果评判孩子。关注过程就需要家长,改变认知。提前介入孩子的成长过程。

我:非常棒。我们给她掌声。有请这个小组?

核桃组:我们同意隔壁小组的结果。

我们觉得早关注比较难的,因为从关注结果到转变关注过程,意识层面难以马上转变,这个是最难的一个点。

【投票】

我:大家是英雄所见略同,大家认为最难的是早关注,大家不需要投票了。

二、导致问题的本质原因

导致早关注这个问题发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2分钟时间在小组中讨论一下。

【分享】

邀请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去来分享一下本质原因。哪个小组分享?

清栎组:早关注比较难的原因是因为结果是显性的,过程是隐性的。结果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过程中的影响,大家是看不到的,容易被忽略。

:这是你们认为的一个本质,非常棒。给他们掌声好吗?

核桃组:我们写了三个,第一个是固有的思维模式,从小接受的教育我们更容易关注结果。比如说他考了多少分,他拿了什么成绩,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

第二个,关注是需要付出精力和时间和精力,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去看着过程,这是需要付出精力不能时刻去关注。

第三个,关注点和孩子的需求可能是不一致的。有可能一个特质是孩子觉得很平常的。

三、明确问题的本质

我:现在是四个本质原因,一个是关注显性的,过程是隐性的,需要更加关注结果。另外一个小组也是关注结果,把它合并成一个好不好?

【讨论】

我:现在是三个本质原因,一个是关注结果。第二个是付出精力的时候,要时刻关注的。第三个你关注和孩子关注的点是不同的。

接下来我想邀请伙伴们在这个三个本质原因当中找出你认为最关键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投票】

学习者:第一个。

我:异口同声的去选择第一个。

学习者:其实就是我们双方的重合点。

我:重合点就代表你们所有人都是非常认同,这是你们大家共同的需求。

四、讨论解决问题

【讨论】

我们只关注了结果,因为结果是显性的,我们对过程是看不见的,或是忽略的。我们要如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大家需要找到1-3个解决方法。这个解决方法是明确的方法,是可操作的,可以行动的。大家来思考,一会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分享。

小组讨论中:

清栎组:首先把过程让它显现。让家长上一些培训课。亲子教育课,让家长得到一些案例。可以看一下记录片。是真实的记忆,他的成长过程中,发现一些小问题的教育方式。另一种其实是改变意识。如果不改变,就是他只看到当下,然后只看到好的地方,没有看到重点。

中间心理上和想法的改变看不到的。只能需要长时间去印证出来。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一个好的东西,就是关注他的隐性的过程。看到孩子保持他那种认真。认真的态度,有更多的上升空间。

这样的话,第一步是意识改变的,第二步是过程量化,第三步是结果阶段。就是从观念上能够改变意识。

积累一下视频和一些情景,让他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就是提前关注这些过程。

所以其实这就是为了反馈。第一个是这个历史。就看我们的支持。长时间没通过别人的一些经验获得。

我们平时不要去关注他的结果,而去关注我们的过程。我们就围绕解决这个事情,我们想了三个步骤,如何解决呢?

如果对解决方案,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做什么,你才能解决?两位就因为显性结果,隐性过程,我就想着把那个隐性的过程把它写一下。因为我们要不要让他给你显示结果果等等。那这样的话他才会,甚至你觉得你很深刻的......

核桃组:第一个其实就是意识的。然后第二个结果的周期很长,但我们把它拉长平衡了。所比如果是我们要在学期末让他看4本书,就可以用显性的方式给予关注。

类似于过程量化的一个是过程目标的量化,还有过程动作的量化。看你要做哪些事情,然后达到结果,再去关注这个阶段的动作,目标有没有。

实际上就是在关注过程。看过程有哪些改观变化的收益,他需要知道他这个对的。要主动去做。

如果说孩子到最后考试结果不理想了,你再去帮助他,已经没有办法了。如果我们能够在过程中进行关注,你就能够的去关注他更好的地方。甚至是阅读,我们也可以用在正常作业上。

分解还有几个方法,我们方法好,我们直接梳理。就是他不知道这样,不说结果。去关注结果过程是隐性的解决方案。那我们怎么去解决它?怎么去解决我们关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讨论结果

【分享】

我: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

核桃组:首先要反思过往。以前关注结果,没有关注过程,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或者是不好的结果。

我:去反思过去做的不好的一些事情是吗?

核桃组:他给我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如果想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者做事的方法,一定是以前的方法不对,给我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二个是描绘未来。我如果改变这种方法,变成关注过程,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他能给我带来哪些好处?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比较好的反馈或者表现。

我:比如在过程中描绘未来,让你看到好处。如果关注过程,你会有什么样的好处?非常棒。

核桃组:第三点是落到实处,因为我以前没有关注过程,不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是要关注的。什么样的情况是要表扬的,需要建立标准。

时时刻刻关注过程当中,一直表扬孩子。第一我们精力吃不消。第二你表扬的太多了,我:有什么样的一个方式和方法落到实处吗?

核桃组:可以列一下清单,比如孩子在做事儿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什么样的特质的时候,我可以去关注表扬他。比如说他一个事儿坚持了一个礼拜,或者说他有主动性的情况。

我:我们一起给他个掌声,接下来邀请我们清栎小组。

清栎组:落到实处有三个步骤,之所以没法做到早关注,因为过程是隐性的。要把过程显象化,过程显象化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是意识改变。家长要了解过程的重要性。不要只关注结果,过程也很重要。意识改变的方法:比如观看视频,纪录片,上家长的培训课,通过主题课程,让家长改变意识。

清栎组:第二点让过程量化。我们不关注过程,是因为没有阶段目标。把过程量化,比如说每个月要做几本题的练习,把过程让它量化。制定一个目标。把长期的结果性的东西,转化成过程中的小阶段的目标。

我:让孩子知道阅读一个月,原来我是坚持的品质。再往前做,是自律的品质,慢慢的过程已经被显化了。

清栎组:第三点是阶段复盘。月底和孩子一起进行复盘。

【合并总结】

我:两个小组给的方案和方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两个方案值得去抓取和值得提炼的内容。

第一组的第三点落到实处和第二组的落到实处,可以结合成一个很好的方案。大家同意吗?

学习者:同意。

我:这个方案如果结合起来可以分为几步呢?

学习者:可以分为:过去、未来、现在。

我:对,反思过去,(过去)我曾经做了哪些做的不好的事情,导致孩子出现现在的结果。

(现在)我现在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未来)可以让孩子获得抗压能力,获得自我价值感,同意吗?

在未来和现在以及过去这三个时空,我们全部把它列出来。当你看到未来的结果/目标在那里的时候,行动的时候有佐证/参考性。

【形成最终解决方案]

我们再重新捋一下,

第一个是过去,反思过去有哪些行为是不好的,有偏差的,如何去调整。

第二个描述未来,如果关注过程。对家长有什么好处?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图像化,看到孩子在过程中有什么的好处和价值。

第三个就是当下,如何去做呢?就是加上我们的第二组的方法。

一个是意识改变:学习。通过学习视频。改变自己的想法/信念,让家长知道关注过程对孩子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是过程量化,加入第一组的列清单。把过程量化,两个方案紧密结合。孩子做了什么?什么样品质,列出12345的清单。

然后进入复盘。用半个月或者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复盘,如果没有量化,孩子不能明白做的行动是什么。具体的反馈和变化是看不到的。经过复盘以后,发现我做了这么多事情,原来我是如此的坚持,自律,有毅力。形成了很重要的意识?自我的价值感会不断提升起来!

今天我们的方法既可以落地,又可以在思维和行为上,做很好的方向指引,同时还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的转换方法。

感谢两个小组的精彩分享,给出了解决方案在过程中对孩子进行表扬/肯定,孩子的自我意识及自尊自信和抗压能力等方面,要强于只关注结果的家庭的孩子。也相当于给孩子未来增加了一种生活的能力,用更好的心态和行为拥抱美好生活。

刚才分析了孩子抗压能力的原因,又细化了解决方案,相信大家在使用“早讲肯说”表扬四步法”的时候,会对孩子身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A2】布置任务

接下来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

结束课程以后,在未来一周的时间里,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做一次针对孩子做事过程中的表扬,运用今天学到的“早讲肯说”四个方法进行演练。

等一周后,我会提醒大家把实践过程的反馈,发在微信小组群里,我们一起复盘,探讨学习。

【学习者分享】

案主张芳:

我前两天给孩子买了一个军舰的拼接玩具,孩子很兴奋,因为他喜欢玩具,我看了一会孩子拼接过程,觉得他挺专注用心的,不过他拼了两天才拼接好这个军舰(早)早关注

我想起来学习的抗压力的课程。我要表扬孩子的过程。用表扬四步法来表扬孩子。

我:宝宝,刚才我看到你用了两天,把这么复杂的军舰拼成功了,军舰很威武,我也很喜欢啊。(讲)讲事实

孩子:我中间都不想拼了,后来一想这么贵的东西,我还是慢慢拼吧

我:宝宝,中间你都要放弃了啊,我看你在拼接的时候,你很用心,特别专注,拼接虽然很难,但你坚持完成了,说明你很有毅力和坚持啊,要是让我来,估计都拼不成呢,(肯)肯定他。我看到你这样用心,有毅力去完成这件事,我感觉特别开心和幸福呢。(说)说感受

孩子听到我说这些的时候,眼里都有光了。

我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好。谢谢。

【结束语】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抗压三步法,来识别孩子的抗压状态。同时因为家长过于关心结果,只对结果进行表扬,导致孩子怕失败,畏惧困难,用”早讲肯说“四步法,解决过程表扬的问题,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期待这两个方法给您和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满足/成功,

今天我的拆书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