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觉醒》 所属活动: 【2023年3月18日 213次升级打怪】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消除选择模糊

开场:

各位拆书家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子夜,一个爱学习、爱立志、爱规划的人。

我从事过很多行业的工作,比如银行柜员、行政人员、业务员、网络营销等等,这些工作虽然让我拓宽了视野,但是也耽误了我在单一领域的深耕,所以从2020年开始全职在家,思考人生方向。

作为一个爱学习的人,即便我全职在家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对吧?所以我在20年考取了心理咨询师、21年考取了消防工程师、22年考了造价工程师。

从这里能看出我确实爱学习,从考试的专业也能看出我喜欢找宽度,但加入拆书帮之后,我立志做好个人成长和职场方面的深耕,让自己成为一个既有宽度又有深度的人!

【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她既是成年人“拆为己用”的学习方法论,也进一步推广造福他人的“拆书为课”的教育理念,“学而优则教”是我对拆书的理解。

拆书帮是一群“爱读书、爱成长、愿意帮助他人的青年组织”,在每个城市她的名字叫“拆书帮分舵”,分舵是一个公益性组织,其使命是帮助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当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的状态,就像自己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从而使自己陷入不确定性之中。

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地逃避,因为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看到草丛在动但又无法得知那里面是什么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心理应激反应,来防范随时可能跳出来的野兽。为了活命,“逃避不确定性”就被写入了我们的基因。所以,当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模糊的选项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个清晰、简单和确定的选项。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现在,我们只要回过头想想,就知道为什么大家在上学或上班的时候很少有这样的困扰,因为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单位的工作安排非常明确,大家只要跟着安排走就可以了,不用动脑去想下一步该做什么。而一旦进入完全自由的时间,虽然刚开始会很舒服,但很快,人们就会迷失在众多选项中,觉得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没有约束的生活很美好,因为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有时候就是因为那么一点点障碍,我们的大脑为了省点力气,就可能不自觉地选择那个它最熟悉、最简单、最确定的选项——娱乐。所以,在我们掌控自由时间的定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不要轻易抱怨自己讨厌上学或上班,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适当的外界约束对我们现阶段的行动力是一种保护。

可见,处于一种“没得选”的状态时,我们更容易保持专注,也更容易静下心来做好眼前的事情。于是,应对选择模糊的方法也就产生了:想办法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时间“单行道”,让大脑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每天专门花一点时间对一整天进行规划,就像学校制定课程表一样,我们也要对自己的自由时间进行细致的规划,达到不用思考可以直接行动的程度。

我建议你准备一个专用的本子,然后按照以下三步进行操作。

第一步,列出当天所有要做和想做的事情,包括十分钟后要去倒垃圾这样的小事,总之就是把大脑中所有的想法和念头全部倒出来,清空大脑的工作记忆,这会让脑子变得清晰。

第二步,按重要程度对所有事项进行排序。只要排出序号,我们就能将注意力聚焦到最重要的任务上,不会让自己轻易被其他事情带跑。

第三步,根据当前所有可用信息把每项任务安排到具体的时间段里。即明确几点到几点做任务1,几点到几点做任务2……这样可以把自己的精力约束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事件上,就像一个明确的课程表,到点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用在那个关头再去思考自己该做什么。总之,计划要明确到自己不用动脑就可以迅速行动!

实践这个方法,你会惊喜地发现,我们再次发挥了“写下来”的作用,同时启动了元认知——让“另一个自己”站在高处俯视全天的时间,制定路线图,并清晰地指导我们高效前行。同时,你也会发现,一天24小时看似每分每秒都一样,但其实有些时间的权重就是要比其他时间高,比如“一天的开始”或“某件事情的开始”这样的时间节点。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这些时间节点上去思考、做规划,后续时间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说明了,我们行动力低下,执行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总是让自己处于选择的状态下,选择是非常耗能的事情。如果让自己处于没得选的状态,让我们非常明确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消除了选择模糊,行动力自然就会提高。

WHY

在原始社会中,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本能的会做出躲避不确定的选择,躲避不确定已经被写进了我们的基因,所以,当我们一方面认为自己既能做这个,又能做那个的时候,躲避不确定的基因就会让我们自动选择最舒适、最确定的事情。

HOW

如何让自己处于“没得选”的状态呢?

第一步,列出当天所有要做和想做的事情,规划自己当天的日程之前,最好把当天要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写下来,连倒垃圾这种事情也别放过,千万不要认为你都能记得住,列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哇,原来我要做这么多事情啊!

第二步,按重要程度对所有事项进行排序,排序之后,你就明白哪些事情是必须先完成的,那些事情是不太重要,可以往后放一放。

第三步,根据当前所有可用信息把每项任务安排到具体的时间段里,那么多的事情都需要你去做,当然要分出三六九等,把重要的事情放在自己状态最好,思考力最足的时候去做,而帮同事、刷手机、看新闻都可以放在间歇时间去做,一方面自己可以放松一下,一方面不需要很多专注力就能够完成这些事情。

WHERE

这种方法能用到的地方很多,比如说:

1、 学生回家前就提前想好自己要复习什么,到家之后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 打工人睡前思考一下明天工作必须要完成的几件事情,第二天会比平时效率高;

3、 如果你休假在家,拥有一整块的时间,可以用“消除选择模糊”的方法,把自己的假日安排好,回过头再看,会比刷手机、看综艺的假期丰富很多,并且有成就感;

4、工作以后想给自己充电,觉得工作很忙没时间学习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挤出时间提升自己;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自己的经验】

2021年我学习消防工程课程的时候遇到过一些问题,当时已经8月了,但是我很多练习题还没做完,后面还有5年的真题至少要做5遍,所以很着急。但是我有一些课程不太明白或是过去太久忘记了内容,我在做题之前需要把这些课程再听一遍,怎么办呢?

我现在的时间即可以去听课,也可以做题,所以每天学的很随意,觉得知识点不够了,就去听课,听时间长了头疼,又去做题,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

最后的最后,才用到这个方法,我把自己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安排听课,背诵知识点,早上、下午、晚上各3个小时,中间累了的时候,注意力开始涣散了,我就去做题,每次一个小时或至少一套练习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每天早上知道自己几点起床、几点要开始听课,背诵知识点的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如果到那个时间点没背完,就放下先去做题,如此这般,学习效率非常高,在一个月之后我就赶超了原本的学习进度。

【A2:行动目标】

行动目标:学英语

开始时间:在拆书活动后的周一开始

第一步,列出当天所有要做和想做的事情


第二步,按重要程度对所有事项进行排序

第三步,根据当前所有可用信息把每项任务安排到具体的时间段里


最后,总结一下我今天的拆书内容,通过阅读拆页,明确了行动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消除选择模糊,掌握并实践消除模糊的三个步骤,我们完全可以成为自律、高效的时间管理者。

今天我的拆书的内容就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用得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