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星晴(盈君)。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一级拆书家。
第二个标签:两男孩宝妈。
第三个标签:采购咨询师。
学习目标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两个片段均选自《非暴力沟通》。两个片段总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今日的学习后,学习者在日常沟通中,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具体想法,也不知道如何获得反馈时,能够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提及的非常简单有效的请求+反馈方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具体想法具体需求,并学会在沟通中请求获得反馈,达到沟通的预期。
今天我的拆书主题是《提请求&求反馈》,两个拆页均来自《非暴力沟通》,今天我将用FAB介绍法来介绍本次拆页的图书:
F(特征):《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曾获世界“和平之桥”奖。这本书用了大量的案例,介绍了一种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让我们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用这种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冲突和争端,还教会如何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A(优势):(优势):《非暴力沟通》畅销300万册,是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豆瓣近2万人读过,评分8.4分,长期位于亚马逊图书销售榜前10名,相比其他沟通类书籍,本书的内容简单,易懂,方法操作性很强,书中的案例生动不枯燥更容易理解,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适合每一个人。
B(利益):这本书带给很多学习者非常巨大的影响,能帮助学习者面对冲突的时候保持冷静理智,和平有效地化解冲突,加强沟通。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突破固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克服愤怒、沮丧、焦虑等情绪,用不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化解各类冲突,学会搭建和谐幸福的生活。今天的片段,我将带领大家学习,如何帮助我们在沟通中提出请求,不扭捏,自自然然地直接说出我们的具体需求,还教会我们与对方对话时能够及时恰当地回应反馈,帮助学习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了这本书以后,现在我想邀请凤鸣帮我朗读一下第一个拆页:
非暴力沟通p64(提出具体需求)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感谢凤鸣帮我朗读了第一个拆页片段,朗读得非常好,声音很好听。
拆页一学习目标
跟我学习完这个拆页以后,学习者在沟通过程中,能够使用直接清晰、积极明确的话语表达自己的具体想法,使用清晰肯定的表达,直接让对方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目的,我们希望接下来对方能够做的具体事情,让我们的沟通下变得顺畅和简单。
现在我带领大家拆解这个片段,
想要跟别人说清楚我们的请求容易吗?(what):
其实想要跟别人说清楚我们的请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提出具体需求将帮助我们在沟通过程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我们先要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含糊地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只有把我们的具体需求提出来,对方才会清楚明白自己能为你做些什么。
提出具体需求适合什么样的场景呢?(where)
提出具体需求可以适用于各种沟通场景,例如亲子,工作,家庭,家校等等,尤其是自己内心非常重视的话题,需要对方配合改进的场景,提出具体需求的方式能够帮助对方正确理解自己想要的请求,有效达成自己既定的心理预期。
【细化原文步骤】
虽然原文给出了操作步骤,但是还不够清晰,主要提及两个方面:
1.希望对方做什么。
2.提出具体的请求。
为了让大家更深层次去理解这两个步骤,我把原文的两个步骤How继续细化
第一步骤:希望对方准确做什么。
首先我们要找出事情背后的目的(背后目的):
从请求他人不做什么中提取出我们的最终达到的希望,我们希望对方减少做什么事情的同时,找出事情的本质,我们到底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目的。
接着我们要找到达成希望的行动(希望行动):
当我们找出事情背后的真正希望后,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想法,对方可以有什么样的行动呢?也就是我们希望对方能够做些什么事情呢?
第二步骤:提出详细的具体需求。
首先我们向对方提出的请求可操作性(实操可行):
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提出的需求是对方可以有选择可操作的,例如原文中,“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这个女士没有说周一或者周五或者指定某某一天晚上在家陪我,而是说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就是周一到周日七天其实是可供选择的,没有用一定,必须某一天这样的词汇来提出需求,让对方觉得提出的需求的是可操作可安排可实现的。
接着我们请求时要避免抽象模糊表述(清晰表达):
跟对方提要求的时候,越具体越清晰明确越好,直接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在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如原文中,时间,每周中的某一个晚上,地点,在家,什么事,陪我和孩子。
大家有看见哦,要如何做到以上步骤呢,想解决以上两个步骤,其实重点在于如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希望(准),重点在于如何让请求变得详细具体(详)。
那为什么我们要提出具体需求,提出具体需求又是那么重要呢?
那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每个人不可能实时会去猜测你的想法,通过提出具体需求可以快速帮助自己达到想要的效果,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不这么做的一般做法以及坏处(后果)】
一般人怎么做呢?我看过很多人想要寻求他人帮助的时候,表述模糊不清,同时提出的请求让人有被指责的感受,通常是诸如你不要做什么事情或者少做什么事情,别人只会接受到了少做某件事以及被指责的信息(原来我做的这些事情让你不高兴了),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仍然不知道我们想要他做什么,(在随后的行动中)不能准确地帮助我们达到我们想要的预期效果,最后问题仍是没有得到解决。
比如我们想让老公帮做点家务,我们有些人可能不是直接说,帮我做点什么事情,而是跟老公抱怨说,你能不能减少一些玩游戏的时间呀。用了今天学的方法,其实应该是说,我有些忙,你现在能不能帮我把家里的地板打扫一下呀?
反例:
我举一个完整的反面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APPLE苹果老师每年都要组织公司内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次培训她都会抱怨说,大家都不来参加培训。
最近的一次培训,我到现场去看望她,发现其实还是有不少学员在培训现场上课。我问她,你说的“大家”都不来参加培训,指的是谁呢?
她气呼呼地说,我们领导自己都不参加培训!因为APPLE一直不敢跟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她只是认为领导应该知道她的想法,因为这个培训很重要,而领导有事就没有参加这个培训,APPLE 的心理就一直非常的不舒服。
HOW:
我们学习了这篇拆页以后,我联想到这个案例,学习今天拆页的方法,Apple可以根据今天的细化步骤在培训前和部门领导进行沟通(how:APPLE 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骤:希望对方做什么。重点在于如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希望(准确希望)
我希望我精心准备的培训领导能够重视(这是她的背后目的),其他单位(部门)的人员看到领导参加我这个培训,他们也会重视这个培训,(希望的行动)您看,我们这个培训马上又要召开了,我希望领导您可以全程参加,有您的支持呀,我相信其他的单位(部门)领导也会非常重视这个培训,大家都会主动参加培训,这样培训效果就会好很多。
相信领导听到这样的请求也愿意全程参加。
第二步骤:提出具体的需求。我们向对方提出的请求可操作性:如果希望领导参加,可以询问领导培训哪天有空,选择领导可以全程参加的时间(实操可行),在培训开始前,告知领导有一个培训动员讲话环节,让领导审阅讲话稿以及出席讲话。在提出请求时,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抽象的表述(清晰表达),我们跟对方提要求,越具体越清晰明确越好,不要犹豫,直接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些什么事情,例如,明天培训,告知领导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几点钟出席培训动员讲话,全程参加培训(提出具体的需求)。
反例变正例:
学习了这个提出请求这个步骤,如果穿越回到当时的场景,APPLE 可以用上面的步骤解决:
APPLE在培训前跟领导直接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她在跟领导请示培训的时候,
第一步骤说出自己的希望,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希望(包括目的和希望的行动)。
首先需要领导的支持(目的),希望领导能够到现场全程参与培训(希望的行动),在培训现场给予支持和指导。
第二步骤:提出具体的需求(提出的需求实操可行,并且清晰明确):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安排领导一个讲话动员环节,因为领导要参加,由领导确定参加培训的时间,根据领导的时间确定了培训时间(实操可行),保证了领导能够参加培训。在提出请求的时候,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例如明天培训,直接告知领导什么地点几点钟出席培训动员讲话,并告知培训期间还有交流互动讨论环节,学员将提出自己的难点痛点和需求,大家会互相讨论精进,这个交流互动环节将由领导主持(需求清晰明确),可进一步拉近领导和各学员们的距离。
只有我们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希望,提出具体的需求,对方也会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事情就会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迈进。
预防异议:有些人会问,“这样的方法我试过了,一点用都没有,他们依旧我行我素,没有变化。
我想,这也有可能。我们先要检查一下我们提出的需求是否不切实际,对方行动的时候是否有难度,是否超出自己的能力,只有我们实事求是地把需求控制在对方可完成的范围内,方可保证对方接受我们的请求,并按我们的预期推进实现。今天学习的方法本质上是解决“需求不具体”导致的对方不配合问题。而其他的原因导致的问题则需要另外分析。
(A1部分)(拆书家提问)听我说了这么多,我想邀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场景,大家提出需求的时候一直强调说少做某些事情少做某些事情,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去告诉希望对方帮助我们具体做些什么事情,在请求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希望,如何让请求变得具体。
1.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
2.工作很忙碌,希望借调一个人员过来帮助你,却总是跟领导抱怨说,太忙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3.老婆总是抱怨老公整天都躺在床上玩手机玩游戏
4.妈妈总是抱怨孩子放学就在客厅看电视
请各位小伙伴分享下最近一周一你跟身边的人提出需求,什么时间,有哪些人物,在哪里,具体提出什么需求,结果怎么样了?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回忆和分享。
请问哪位伙伴愿意跟我们分享下这个场景。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A:我有一个这样的场景比较适合这样的,当我忙的时候,我需要先生或者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例如我晚上8点有一个会议,我就跟先生说,我希望你能早点下班,7点半左右到家,帮我带孩子玩耍,洗澡。
(A1+部分)刚刚大家分享了自己曾经提出需求的相关经历,如果现在我们可以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给大家一次重来的机会,参照今日所学的两个步骤,是否可以参照以下步骤提出具体的需求呢?
第一步骤:希望对方准确做什么。重点在于如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希望(准)
(背后目的)(希望行动)
第二步骤:提出详细的具体需求。重点在于如何让请求变得详细具体(详)
(实操可行)(清晰表达)
请大家思考1分钟后开麦分享,谢谢。
刚刚学习者也分享了要开会忙碌的时候,需要提出请求要求先生和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的这样的一个场景。
现在邀请学习者A就刚刚分享的这个场景,根据我们细化后的步骤具体提出需求。
学习者A:是的,我刚刚分享的案例,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场景,我也可以将需求提得更加的具体。例如,参照第一个步骤,希望对方准确做什么,如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希望。因为我很忙,晚上8点要开会,我希望先生可以帮我解决后顾之忧,所以我就跟老公说,我晚上8点要开会,没有办法带小孩,照顾孩子,帮孩子洗澡,我希望老公可以提早一点回到家,至少7点半之前要到家,到家以后帮我照顾孩子,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地开会了。
参照第二个步骤,我还可以跟先生说得更加具体清晰,例如今天晚上我不在家,我8点开始开会,至少要开到9:30分,吃完饭以后,你带孩子一起玩耍,陪孩子做游戏,然后选好洗澡衣服,帮孩子洗澡,穿衣服,9点前,能把孩子带到床上,陪孩子安心睡觉。
【拆书家回应或反馈】
谢谢学习者A的分享,请大家给学习A来个掌声。从学习者A分享的场景和应用,学习者A反思自己之前没有把需求提得更加的具体,学习了这个拆页以后,学习者A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在表达过程中,把这几个步骤都可以表达出来了,可以根据今天我们的拆页学习,把需求提得更加具体,有实操性,直接了当,将希望先生要做的事情说得更加的清晰。可以自然地提出希望对方准确做什么,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希望,也提出详细的具体需求让请求变得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表达清晰,我相信其他小伙伴也有所启发。今天这个拆页的学习也是有效果的。
(过渡段)
那我们在找到了自己背后未满足的需求以后,并且能够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怎么样做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当我们提出具体需求,如何验证对方到底听懂了我们的需求没有,我们的表达是否清晰,对方的反馈是什么样的呢?现在邀请大家跟我学习下一个拆页,请求反馈。
谢谢大家的分享,
【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递进】
刚刚我们的拆页一和拆页二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找到了自己背后未满足的需求,当我们提出我们最后想要达成的愿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怎么样做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当我们提出具体需求,也要进一步(递进)和对方确定对方到底听懂了我们的需求没有,我们需要和对方确认我们的表达是否清晰,对方的反馈是什么样的呢?
拆页2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片段学习后,学习者能在沟通过程中不再被动,而是能够主动与对方确认是否清楚沟通的内容,从对方获得反馈,达到沟通的预期,让事情变得简单顺利。
阅读原文拆页
现在我想继续邀请一个小伙伴帮我读一下这个拆页哦,白话老师,我想邀请您帮我阅读这个拆页,可以吗?
白话老师:可以。
非暴力沟通p70 (请求反馈)
一位老师和他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
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他准备做出解释。这时,他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的做出反馈,这位老师向托尼表达了他的谢意。他说:“谢谢你给我的反馈。我想我说的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谢谢白话老师为我们朗读了这个拆页,非常感谢。白话老师的声音非常好听,有亲和力,节奏也把握得非常好。
这个片段非常的简单明了,我想直接用这个案例细化步骤的话,可能很难让人有感觉,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意译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案例:
意译案例:
快下班的时候,某公司主管到他的员工小明办公室,跟小明说:“ 小明,我们昨天讨论的培训计划还没有看到你提交呢。虽然我们今年培训计划不多,但是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昨天我们讨论的培训计划有哪些要修改的吗?下班后,花几分钟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小明回答说:“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继续和朋友发微信打电话。主管站在小明旁边,不清楚小明是否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他看见小明在发微信干别的活,于是,他叫住小明,说:“小明,我刚刚说的话你可以重复一遍给我听吗?”
小明回答说:“下班后,我没法正常下班了,所以我要跟伙伴请假,不能和他一起吃饭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明年的培训计划。”主管发现小明并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他忽然觉察到,好像刚刚自己的表达让小明有一些不舒服,用了 “你不清楚”“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类似表达很可能会让小明觉得主管在批评他。主管忽然发现,尽管如此,小明很坦率的做出反馈,所以这位主管说:“谢谢你给我的反馈。我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下班后,我跟你简单地讨论昨天的几个培训计划,看看你修改得怎么样了。”小明跟着重复说,嗯嗯,下班后,我会和你简单地讨论昨天的几个培训计划。
what:那什么是请求反馈。我们之前可能像拆页一这样提出了具体的需求,但是不知道对方是否理解,所以拆页二的请求反馈,首先,请求是一种态度,表示我们保持一直谦恭的心态,坦诚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做一件事,反馈是我们想要的一个结果,可以通过反馈重述,去确定对方的态度,对方是否理解,保证双方对信息的理解对等,不偏不离。
Where:适用于哪些场景呢?
这个方法适用于需要与对方沟通反馈,确认的信息很重要,需要确认对方完全理解或接下来采取具体行动不会有偏差,尤其在工作中的会议、培训、讨论很重要很正式的场合里,当然其实生活中亲密关系及亲子间的对话也可以参照适用。
我们常常一般说完以后一般不要求对方反馈,也不会表达对方的谢意,而是说完以后直接去实施,没有经过确认对方是否真的理解我们的目的。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对方对我们的话语理解可能会有出入,也可能容易带着情绪,不确认,有一方可能以为对方理解我们的意思,最后发现实施结果发生偏离时,才觉察沟通过程中,对方对我们的理解有偏差,事情未按预期实现,不仅走了弯路,同时后期我们可能会非常的生气和愤怒,也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
how,那我们该怎么做才可以完成我们的请求反馈呢?其实很简单的四步骤(重求谢意),
1.重,请求重述。请求他人将自己之前说的内容重新复述,希望对方能够清晰明了重复话语,可包括事件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要求等。
2.选,选择方式。注意自己在与他人沟通请求的方式方法是否到位,反思自己表达时是否有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感觉。我们可以选择尊重对方的方式请求对方进行重述,以确认双方理解一致。
3.谢,表达谢意。不管对方的回答是否正确与否,我们都先真诚地感谢对方能够及时反馈,减轻对方的紧张感,拉进彼此距离。
4.释,解释目的。为避免对方不理解清晰,直接明确地解释给对方,其实自己内心的真正目的,让对方确认是否真正理解了我们的目的。
你看刚刚我的意译案例,在请求反馈的时候,也是用到了”重选谢意“四步骤,主管说,说:“小明,我刚刚说的话你可以重复一遍给我听吗?”(请求重述),主管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进行了选择方式,他忽然觉察到,好像刚刚自己的表达让小明有一些不舒服,接下来就用了更亲和的方式与小明进行沟通(选择方式),对小明进行了感谢,谢谢你给我的反馈(表达谢意),进一步解释目的,"我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解释目的),就用到了重选谢意“四步骤。
再补充一点哦,可能会有小伙伴问,请求反馈的时候,当对方是我们的上级、长辈的时候,我们也这样要求领导或长辈复述吗?
请求反馈的时,当对方是我们的上级、长辈的时候,我们要求领导或长辈复述一遍可能会显得不太礼貌,让他们不太舒服。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可以将信息再反馈重述一次,让对方进一步确认反馈,保证万无一失。
当我们学习完这个拆页,相信大家也理解到及时获得对方的反馈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使用运用我们的反馈四步骤,重选谢意,请求确认对方是否理解准确,
听我说了这么多,不如大家来实际练习一下,我提供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职场场景,给出一个场景,大家两两一组,来一场演练吧。
A3【一个具体场景】
假设现在是周五的早上,领导说,下周要开办公会,你要在今天下午四点前收集各部门的工作议题,下周一早上下发会议通知,通知办公会成员下周二早上9:00在公司四楼会议室召开办公会议。领导想了解工作人员是否已经清楚了交代的事项。
【给出清晰指令】请根据分组,一人扮演领导,一人扮演工作人员,就这个场景进行角色演练。现在我随机分组,大家有2分钟时间进行讨论,讨论完成后,我会邀请两位小伙伴来演练一下,注意运用我们的“重选谢释”的四步骤完成请求反馈,让工作人员重述一遍领导说的具体的内容。
现在选择开始分组,每组大概6分钟,我们按三个人一组(每组一个主持)进行分组,大家可以自领角色,一人扮演领导,一人扮演工作人员,6分钟讨论时间结束以后,自动回到大厅。
(时间到)
现在我们想邀请伙伴A和伙伴B两个小伙伴这组小伙伴角色扮演领导和工作人员。
伙伴A和伙伴B角色饰演:
伙伴A扮演领导:小B,下周二我们要召开办公会议,我上次交代你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你可以重复一遍我上次说的内容吗?
伙伴B扮演工作人员:领导,你让我今天下午4点前收集各部门的工作议题。
伙伴A;还有呢?
伙伴B:还有就是要准备会议材料,下周一早上下发会议通知,通知办公会成员下周二早上9:00在公司四楼会议室召开办公会议。开会前需要通知每一个参会人员准时参加会议,准备签到表,会议记录本等等)
伙伴A:谢谢你的及时反馈,你的记忆力真好呀,记得很全面,我让你重复这个内容是为了让我们工作做得更好,毕竟这个会议非常重要,我们办公室不能出任何差错。
【拆书家回应或反馈】
感谢伙伴A和伙伴B的精彩分享,让我们给个掌声,刚刚伙伴A和伙伴B的精彩演绎,把“重选谢释”四个步骤做出了相应的分享,我们也知道了反馈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反馈四步骤去确定对方的态度,对方是否理解,保证双方对信息的理解对等,像这样的经历,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场景。再次感谢 伙伴A和伙伴B的精彩演绎。
A2
现在我想邀请大家从刚才的对话中抽离出来,展望一下未来。
想一想,在未来一周的生活、工作中,你跟家人孩子、朋友、领导、同事交流的时候,你需要对方反馈的一个场景。
按照我们设计的指令,有明确指向未来一周有某一个场景、情境,比如做年度计划、和孩子沟通作业、或者跟下属布置工作任务,跟家人求助帮忙整理房间等等都可以,这个计划包含了未来的具体的场景,要有具体的实施时间。
伙伴C:我想象一下未来可能出现的场景哦,可能下周末的时候,我想带我家小朋友去看场电影,或者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忽然就跟孩子说,你要写作业呀,你要把书背了,作业写完了才能去玩哦。需要孩子反馈,孩子是否明白。
伙伴D:我妈妈已经很多年没有做复查身体了,我就想着会帮妈妈在网上APP操作,预约医生。我会告诉妈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到哪个科室或者哪个办公室去看复查,需要妈妈反馈是否明白。
A2+
谢谢大家想到未来会出现的请求反馈的场景,我想邀请大家,根据今天我们学习的请求反馈四步骤,结合刚刚大家所想所说的未来适用场景,用今天所学习的“重选谢释”四步骤完成请求反馈。如果您觉得要搭配拆页1请求的方法一起,也可以自行添加规划哦。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直接开麦分享一下具体场景下如何用四步骤与对方进行请求反馈。
伙伴C:我之前分享了孩子妈妈要求孩子在周末出去玩完成作业的一个需求同时也要求孩子有一个反馈,学习了今天的拆页,我会问问孩子明白了妈妈要他做的事情吗?需要孩子重复一下妈妈提的要求,在提要求的过程中,我会选择平等的方式,注意我的语言表达,不要让孩子觉得我在说他写作业不及时。当孩子重复反馈妈妈要他做的事情时候,我会表达谢意,感谢他及时回应我们,同时我会解释,为了加深印象,避免漏掉要写的作业,所以我要求孩子重复一遍之前妈妈的要求。
伙伴D:我分享了帮妈妈预约了检查身体的APP,我也告诉了妈妈怎么操作,以及注意事项,但是我不知道妈妈是否听明白了我说的话。今天学习这个拆页,根据“重选谢释”四步骤,我会要求我妈妈重复一遍我说的话,什么时间,到哪个医院,哪个科室,找哪个医生去复查身体,我还要选择很有耐心的方式,跟妈妈慢慢地说,同时妈妈反馈给我的时候,我也要及时表达感谢,让妈妈放轻松,我最后也会跟妈妈说,妈妈记清楚这些步骤,我就很放心了。
伙伴D:我再分享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可以把拆页1和拆页2整合起来,妈妈出差,需要爸爸照顾孩子,但是爸爸通常记不住更多的事情,所以妈妈会把具体要做的事情,每天的注意事情都可以列清单的列给爸爸,让爸爸根据清单照顾好孩子。同时,也请求爸爸可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也为爸爸的付出,感谢爸爸的反馈和爸爸的辛苦付出,我也会解释,列那么细的清单,也是希望爸爸看着清单就知道怎么做,一目了然,不会担心有漏掉的地方,照顾好孩子。
【拆书家回应或反馈】
感谢伙伴C和D的案例分享,刚刚小伙伴们不仅在反馈四步骤进行了延伸,尤其伙伴D还将拆页1和拆页2整合起来,让拆页一和拆页二的合并学习有了更深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给个掌声,再次感谢各位伙伴们的支持和学习热情。
(结语)时间关系,本场拆书学习接近尾声了,感谢大家一个小时的全程陪伴。很开心看到大家都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请求具体需求以及由其衍生而来的“非暴力沟通请求反馈”。希望你们在日后生活中能加以运用,让沟通更顺畅。践行非暴力沟通,正如今日拆书所期许的那样,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拉近彼此距离,让沟通更加和谐美好!
谢谢大家,感恩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