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成都蜀汉周四线下晋级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沟通的艺术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请问各位小伙伴收到我的的拆页了么?

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晋级。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者胡子。我用一个词介绍一下自己。

探索者,加入拆书帮探索我的天赋能力 ,让我能找到我喜欢且擅长的工作。

【分组】

根据今天的实际情况,今天我们分为两个小组(角色演练环节)。

学习目标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我们对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的行为感到疑惑时,我们能够运用“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回应对方,让对方自己解释其行为背后的原因。

图书介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事件:(痛点)下班回家,你的另一半耷拉着脸,不和你说话。这时你有点蒙圈,但是你根据以往的经验断定自己又做了什么让对方生气。你疑惑地问她:“你为什么生气?”而另一半却回答:“我没有生气啊!”

提问:遇到这类情况,你会不会觉得特别委屈和郁闷,明明对方表现出来行为就是生气嘛,为什么对方却不承认呢?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对对方行为的判断就是准确的吗?

影响:如果我们只是用自己对事情的判断来解读对方的行为,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被对方认可的。即便能准确判断,也容易引起对方抵触情绪。长此以往,还会让双方的关系变差。

解决:今天给大家分享《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的拆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让对方更愿意不带防卫地说出其行为被后的原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完成一个自测量表

这个自测表能帮助我们了解:当对方的行为让我们感到疑惑时,如何去回应的现状。

仔细阅读下列表格中的每句话,利用自己的最佳判断,圈出标识自己回应方面做得如何的数字(数字1表述非常不符合,数字6表述非常符合)。

当对方做出一些让我疑惑的行为时:

1、我会不假思索的对其行为的原因下结论。

2、我会对其行为的原因给出我认为准确的结论。

3、我在表达对其行为的看法时,不在意对方的感受。

4、我认为对方的行为背后只有一种原因。

5、我认为我对对方行为的解释就是事实。

5-12分,代表你已经相当出色的了,和你相处的人会觉得你是一个高情商的人。

13-24分,代表你在努努力就会做得更好了

25-30分,代表你还有提升空间

下面请大家花半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R:阅读原文片段】

知觉检核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你可能也不喜欢别人对你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正如你在第十一章将会学到的,如果你用一种武断的、自以为是的方式去诠释,那么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也会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 perception checking )技巧为你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诠释方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

【提问和互动】

提问:我们都不喜欢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大家认不认同?

回答:认同。

提问:这种草草下结论的方式,会让人感觉到对方是武断和自以为是的?大家认为是不是?

回答:是。

提问:原文提到的知觉检核的技巧是为了避免对方产生什么的情绪状态?

回答:防卫。

【Why】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相互了解,拉近彼此关系。

当我们的亲密关系人做出一些让我们疑惑的行为时,如果我们用“草草下结论”“武断的、自以为是”的方式去回应,即便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也很容易让对方产生防卫心理。我们也就无法准确了解到对方行为背后的想法。也就达不到相互了解的目的,最终导致关系疏离。

如果我们运用知觉检核的技巧,就能够更准确地获取对方所要表达的信息。从而达到相互了解,增进关系的目的。

【What】(那么,什么是知觉检核呢)

知觉,是我们依据自身经验来解释事物的方式。由于每个人自身过往的经验都不同,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解释是有很大的差异。

检核就是将我们对行为的解释,进行检查、核实。

通过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我们能够更为准确地理解别人行为所传递的信息。

【How】(那么如何做到知觉检核呢?)

根据拆页原文“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我们可以看到,让我产生人际困扰的是:我们在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事情时,没有确认是否是事实。这样的解释就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所以我们在表达的时候需要描述对方呈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因为行为是客观事实,无可争辩,更不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另一方面,原文提到了“我们都不喜欢被人对我们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一些猜测性的表达,向对方表达多个可能的原因。这样做更有可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不是那么的“武断”“自以为是”。

更进一步,我们说出了猜测任然无法确定是否是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根据原文的“知觉检核”里的检核,就是去检查、核实,所以我们在表达的时候需要考虑我们怎样去向对方核实。

所以,结合拆页的上下文和拆页原文。我们可以将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概括为三个要素的表达:

要素一:说行为

我们需要描述所看到的行为:对方所做得事或者所说的话。我们不能用带有评判性的语言来描述,只是将我们看到的具体动作以及说话的内容复述出来。

我们可以用:“我看到……”“我听到你说……”等描述性的话术来表达。

如果是事情经历的时间较长,我们简要的描述行为的过程即可。

要素二:列猜测

我们要说出针对对方行为至少两种以上的猜测。我们在列举对方行为的原因时,尽可能地采用更谦恭(谦虚恭敬的方式。

这种谦恭的表达,是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更让人觉得被尊重。

我们可以用:“我不太确定……,或者……”的话术来表达

比如:和好朋友打招呼,对方不回应,反而快步走开。

我们这样表达我不太确定是我说话声太小,或者你有事情赶时间。

要素三:求解释

我们需要请求对方,针对他的具体行为做出解释。

我们可以用:“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你可以告诉我真正的原因吗?”的句式来表达。

注意:

1、我们表达这个三个要素时不用按照固定的步骤来操作。

2、有些时候我们不用完整的表达这三个要素,依然可以奏效。

3、我们在表达时要做到肢体动作和语言信息的一致性,也就是我们要做到真诚的表达。

【案例】

下班回到家中,我主动和爱人说话,她却径直走进卧室,不回应我。

我主动来到她的面前,我说:“刚才我和你说话,你没有回应我,而且直接来到卧室。我不太确定你是在生我的气,或者是身体不舒服。你能告诉我真实的情况吗?”

她回答道:“我胃痛得厉害,不想说话。我去卧室是想休息一下。”

这下我就释然了。

【Where】在我们的文化体系里,强调“以和为贵”,更倾向于用不那么直接的方式了解彼此。尤其在职场与上级的沟通场景中,即便这种谦恭的方式,也会显得太过直接。

所以这种沟通技巧适用于我们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之间的沟通。不适用于和领导、上司之间的沟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角色演练

刚刚我们学习了“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在这样的场景:

张三和李四是关系很好的同事。上个月张三因为买房首付款不够,为了应急向李四借了两万元,承诺本月发工资后如数归还。但是发工资的日子已经过了半月了,李四没有收到张三的还款。

李四想用一种不容易激起对方防卫心理的方式,询问对方未按时还款具体原因。

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李四如何运用刚才学到“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来和张三沟通,从而让对方自己说出其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接下来,我们两人一组做角色扮演,包括:

1、角色分配,我们需要两个人来分别扮演张三和李四;

2、编排台词,写下两个人的对话内容,其中张三的台词包含HOW的三个要素。(说行为、列猜测、求解释)

3、角色演练,分配到角色的小伙伴,按照台词内容演练对话。

我有说清楚吗?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提问。

我们有5分钟的时间,最后分配到角色的小伙伴来做现场演练。

(学习者演练记录):

李四(power):张哥,买房的事情咋样了,是不是都落实好了。

张三(荣成):哦,落实好了,那个户型不错,很适合我们家的情况。

李四(power):张哥,是这样的。上个月你找我借钱付首付款,你说这个月发工资的时候还给我。现在发工资的日子过了半个月了。我不太确定你是忘记了,还是手头紧。我想知道具体的情况是咋样的。我最近想买个车,所以问问你。

张三(荣成):哦,不好意思。最近事儿太多,把这事给忘了,我晚上就把钱转到你卡上。这次真要谢谢你,晚上我请你吃火锅。

李四(power):好的,好的,我们也好久没喝一杯了。

布置任务

为了很好的让大家实践这个方法。请大家在今天学习之后,邀请你的朋友和你做一次角色演练的练习。

练习内容:

1、自己设想一个和我们刚才角色演练环节类似的场景。

2、按照我们刚才角色演练的方式,运用“知觉检核”的技巧完成演练。

请大家把这个行动计划发到我的微信上。

学习者完成情况:

人物:我和同学丁

场景:中午我在食堂门口遇见同学丁,跟她打招呼,叫了三次都没有回应我

对话:下午上课前,我过去问她:“丁姐,我中午十一点半在三味食堂门口碰到你,看到你跟旁边的人有说有笑的,跟你打招呼,叫了你名字3次,你都没有回我。我不太确定你是聊太嗨了没听到,还是我找你借书,你不想借,故意没理我呢or你不想跟我旁边的小张说话,装作没看见呢?是啥原因嘞?”

同学丁:“啊,我最近状态不好,视觉听觉都不灵敏。刚刚兰姐也说早上跟我打招呼,我没理她。”

我:“这样说,好嘛。”

同学丁:“不好意思啦。”

我:“没事没事,你注意休息哈。”

同学丁:“好的。”

总结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包括:说行为、列猜测、求解释,三个要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行为背后真实的意图,而且不容易引起对方的防卫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