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番茄工作法图解》 所属活动: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学习目标: 让每个人掌握最基本的番茄工作法,当下就学会使用

开场: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本书的作者是瑞典的Staffan Nöteberg,是一位认真的番茄工作法的践行者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番茄工作法的发明者Francesco Cirillo 亲自为此书作序推荐,并称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很好地将概念视觉化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现在在喜马拉雅教育榜排名第一的、中国最红的时间管理培训师叶武滨也曾说,他研究、践行时间管理10余年,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工具,发现最简单、最高效的还是番茄工作法
通过学习使用番茄工作法,你会发现时间不再是绷紧的弦,反而变成同盟战友,帮我们将100%的心智专注在当下,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使用番茄工作法,你将学会微笑达成目标,做强者而无需逞强用力。

有多少人听过番茄工作法吗?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简单来讲,就是列出你当天要做的事,设置25分钟闹钟,然后从第一件事开始,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每当完成一个番茄时,就在该任务后面打个×。此外还要有每日回顾、做每日承诺、控制中断、预估要花的工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中断策略即使一个番茄钟只有25分钟,仍然会有干扰将我们所专注的工作打断,迫使我们为环境切换付出代价。但番茄工作法不是那种只能用于闭关修炼的法门,相反,它可以提升协作环境中的个人技能。如果有一种策略能有效控制中断,那么它就可能减少中断的数量,某些情况下它还有助于你继续当前的活动,但不绝对。 番茄钟期间的中断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自己造成的内部中断。具体地说,是直觉向心智发出信号,告诉自己去做当前专注活动以外的事情。第二种是别人造成的外部中断。有人找你询问或请你帮忙,并且等你答复。接下来我们看,对于这两类中断,番茄工作法都有相应的处理策略。 内部中断即使25分钟时间很短,但番茄工作者还是不可避免惦记着其他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刚开始时,然而,在此时此刻看似刻不容缓的事情,当真的罗列出所有任务、纵览全局时,它往往又不那么显眼了。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来自自身内部的中断,如准备要开始专注一项活动时,突然觉得自己饿了;然后想起一个重要电话要打;而且又想看一眼喜欢的社交网站,在淘宝搜索一下那个喜欢的耳机;还得读电子邮件并且赶快给答复。这些都是来自内部的本能,要做这些事,显然是打算拖延。也许觉得当前的活动过于复杂,或不够重要,许在彻底弄清楚整件事如何完成之前,不想开始。总之这些干扰会妨碍我们完成番茄钟并画下X 接受、记录并继续例如,在一个番茄钟内,我忽然想起要打电话订票。之前答应过妻子要预订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的演出门票。我没有马上打订票电话,而是在今日待办表格下方填上一行打电话订票。实际上,表格的下半部分已经分出来,在计划内的承诺活动下方,有个标题叫做计划外紧急然后,在今日待办表格当前活动的右边,我画了个撇号,这是为了跟踪,撇号代表一次内部中断,在一天结束时,我可以计算撇号的数目,采取对策。 扭转依赖要对付内部中断,最佳策略是可视化、接受、然后纳入计划或删除。规则是一旦番茄钟启动就必须走到响铃,在前面的例子,订票看起来很急,但是完全可以在下一个番茄钟再订票,不必打断当前番茄钟。如果打电话订票一开始没计划今天办,可以在活动清单左边加一个“U”,表示这是计划外事件(UNPLANNED),并标注一个最后期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从该片段可看出,我们一般会遇到两种中断,一种是内部中断,一种是外部中断。内部中断就是你想专注做某事时,突然产生做其他事情的想法;而外部中断则是外界有人或者事物来突然找到你,而打断了你。总结一下,内部属于自我交流型,而外部来自他人互动型。 现在明白原来是中断是这么一回事后,我们便要采取解决的方式了。本次拆解只针对内部中断,如果想了解解决外部中断的方法的话,欢迎下次参加我的拆书活动~ 首先请大家写下现在在拆书现场的一个具体化任务,一次只干一件事,只要一个就行了,比如说可以勾搭上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哦不,知识渊博、学富五车的猫先生交流半个钟,比如说掌握拒绝内部中断的接受、记录并继续的策略,比如说会使用可视化的方式来记录内部中断。30秒的时间,想好写上去,写完后举手示意一下。 我们边学边用 首先,解决内部的策略是什么?没错,就是可视化、接纳、计划。第一步,可视化。也就是当你自己脑海中产生某种想法时,只要一想到,你就得在你的任务项的右边画上一个撇,而这个撇,是可以当下就能看见的,告诉你现在中断了。就好像我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接收到当下可视化的即时反馈——经验值的增加,或者是拿到一个牛逼闪闪的武器。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在听我拆书分享的时候,一旦产生一次内部中断,请在右边加上一撇,然后在下面写上你中断的内容是什么,看看在这十几分钟内,你中断了几次? 第二步,接纳。当你意识到自己产生中断时,你要恭喜你自己,察觉到自己的状态,而不是抱怨自己,怎么又中断了!当你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你才有改变的可能性。而当你抱怨时,你的注意力都在自责上,这时候的你,恐怕中断的更厉害,更难专注在你的工作中。因此,请接纳你的中断,而非产生情绪 第三步,计划。我们在使用番茄工作法时,会用到三个表格,分别是今日待办表格、活动清单表格、记录表格。我们先不管记录表格。看今日待办表,就是你在今天计划要做的任务,好比刚刚你在表格上列下的那个“撩猫先生”的任务,但是突然想到,不对,猫太太就在现场,如果想要撩猫先生,那就得先和猫太太搞好关系,避免她生气要打我了,那我就计划为猫太太做些什么,正好猫太太现在在清理她的闲置衣服,那我在表格写下:告诉猫太太,我要买一件她的闲置衣服。那这个任务是放在今日待办,还是活动清单上呢?取决于你是打算今日还是未来完成。如果我打算待会拆书结束后,就跟着猫太太回家,那我就放在“今日待办”里,并且在活动左边标上“U”计划外事件和截止时间;如果我觉得今天拆完书有点晚,还是周末的时候去她家挑挑衣服,那我就放在活动清单里。可以看到,计划后写着“或删除”,那如果你觉得,其实直接撩猫先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太多人撩他,哦不,因为他抗撩性很强,和猫太太搞好关系就没那么必要了,那么这个想法,就可以直接从表格中删除,不需要写上去。 其实这个策略非常简单对不对?然而大道至简,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呢?讲真的,我用番茄都3年多了,还是会有内部中断,但是和以前相比,的确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至少在想法上消减了50%,在行为上消减了90%。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觉得这个方法太简单,回去就忘了它哟因此,第一步,可视化,中断时打个撇。第二步,接纳,先觉察,后接纳。第三步,计划,把你想到的新任务,经过思考后,记录在今日待办表格、活动清单表格,或直接删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10-15分钟)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下面舞台将交给大家,请各位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如下讨论: 假设现在在座的各位正坐在办公室里认真地做着,今天上午领导突然布置给自己的一个重要任务——做一个年终会的策划案,于是你扭开了番茄钟,开始专注在策划中,然而在做的过程中,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想法,下班要和致知先生去吃撒娇,晚上得如何更好地撩猫先生?你们的脑子里都曾产生过什么想法?请找出一个你们组认同的想法,并按照解决内部策略的那三个步骤,把他们处理掉。待会我们会从每个小组里选出一名小伙伴进行你们小组的讨论分享,每组会有2分钟的时间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A:我工作的时候,会想喝茶,还有发朋友圈看是否有人回复,还有洗衣机衣服响了,我就想先把它晒了。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它记录下来,等25分钟后,我再去做这件事。陈艺:好感谢她,如果硬要按照我们的流程走的话,她刚刚落了一件什么事情?她刚刚打断以后,会打个点,其实你是已经没有情绪了是吗?A:因为这个是小事,所以我不会写下来,番茄钟结束后我就会直接去做陈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琐碎的小事多了以后,脑子会乱的。为什么让大家写出来,当你写出来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它完全抛弃,安心地去做了 学习者B:在做的过程中,可能突然想到中午要吃什么?如果正常反应我会去上大众点评,然后找到我想要的餐厅,但是你刚刚说,我这样是完美地打断了我的工作。所以现在要先把它记录下来,放到待办事项中,等到11点多或12点时,可能公司正好帮我们订餐或者已经没时间吃了,所以这个计划就可以删除了陈艺:可能你不太明白番茄工作法,他是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可能你计划25分钟工作,休息5分钟之后,你设定了下个番茄钟,专门去上大众点评


总结:今天咱们介绍了中断的两种类型,主要讲解了产生于自己的内部中断的各种想法,以及对付它的策略:可视化、接纳、计划。番茄工作法其实非常简单,但是真正操作起来的流程呢并没有那么少,如果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买本《番茄工作法图解》回家看看,非常薄,两小时不到就能看完。期待大家走上吃番茄的高效奇妙之旅,也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开始运用对付内部中断的方法,让自己更加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