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授课现场的问题及对策》 所属活动: 冀城分舵拆书过级No.44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提问不冷场

开场:

拆书技能点1:拆书活动前,已发送《拆书预备表》给观察家,且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拆书技能点9:总时长没有少于15分钟,没有超过20分钟。

拆书技能点10:每个环节的时长分配符合本级训练概述的要求。

拆书技能点4: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 了该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提问冷场的时候,使用找托,先跟后带和借助手势三个小技巧,引导人员参与互动,达到热场效果,并现场演练一下。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我的TF2-1的过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韩改敏,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慢热的发言氛围,提问遇到冷场怎么办?。

首先我用微信头像做一下自我介绍:

第一个是触角,我想敏锐地接收和发送信息,生命就是鲜活的。

第二个是吃书,以书为食,生命是饱满的。

第三个是问号,提出好问题,才能深入思考,生命是深情的。

绿色的书虫,是生长的。

在接下来的拆书环节中,我们会有小组分享,坐在会议桌两边的各为一组,今天的组长我们就指定为头发最短的伙伴做组长哈。(3人以上分为2组,3人以下不分组,直接讨论分享)

拆书技能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点5: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拆页选自《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

这本书的作者是苏平老师,她是“中国培训师沙龙”的创始人, 本书拆解了培训师在授课现场遇到的典型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这是我所见的第一本专门针对授课现场如何应对的书,这本书不同于其他TTT图书的长篇大论或言之无物;这本书50个典型问题涵盖授课现场出状况的绝大部分场景;案例丰富、深入挖掘常见原因,并一一提供详尽、实用对策

无论自己准备多么充分,现场都会有各种状况出现,很多问题让资深培训师都怵头。这本书能让你不仅收获授课现场可以立刻采取的措施,还能获得课程设计和开发、课程准备等授课前的预防措施,避免现场状况频出。

今天拆页中提供的技巧,可以帮你用三个步骤快速打破冷场的尴尬,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

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来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打一个ok的手势示意我一下,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书技能点3:【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指令;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主题(页码):慢热的发言氛围( P76-77)
案例2-1 慢热的发言氛围
一次“职场沟通技巧”培训只有1.5小时,培训师张鸣考虑到课程内容比较多,就放弃了暖场活动。学员们入场后,他说:“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职场沟通技巧。今天我们要讲三个模块……”当他问:“在工作中,让你比较头大的是哪一类问题的沟通呢?”没有学员回应。
他环顾一周,看到马同学张了张嘴又闭上了。于是,他说:“马同学,你平时就很乐于分享,来跟大家说说吧!”马同学站起来说:“跟领导沟通工作量的问题。每天工作做不完,但领导每次都说我时间安排不合理。”张鸣说:“感谢马同学说了自己跟领导沟通的困扰,大家有同样的问题吗?如果有,竖起大拇指;如果没有,竖起食指。”大部分学员竖起了大拇指。张鸣看到第一个竖起食指的是刘同学,就说:“我看到刘同学第一个竖起了食指。我很好奇:关于马同学刚才的困扰,你有什么妙招可以跟大家分享吗?”刘同学说:“也不是什么妙招,就是把手头的工作列个清单,写上完成期限和所需时间,然后给领导看,比嘴上说可能效果更好些,”张鸣说:“这的确是妙招呢!感谢你的分享。同时,我也很想知道:工作中,哪一类沟通让你觉得更挑战呢?”刘同学说:“我觉得比较挑战的是跟刚入职的同事沟通工作的要求,他们会觉得麻烦不愿意按照要求做……”
通过这样的交流,培训现场的气氛慢慢轻松起来。

案例点评
在这个案例中,张鸣使用了“找托”十“借助手势”十“先跟后带”的方法,具本表现如下。
1.找托
找“托”分为培训前就找好和培训时现场找这两种情况。其中,事先找“托”比较简单,找几位自己较为熟悉的学员,告知课程中自己要提的问题,请其事先准备答案或主动举手。培训现场找“托”需要培训师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本案例中,张鸣就是通过观察看到马同学“张了张嘴又闭上”这个动作,觉得他有发言的欲望,只是需要外力推一把,所以点名邀请其发言。现场找“托”成功的秘诀是发现欲言又止的肢体语言,例如:张了张嘴又闭上、将手举起一半又放下、抬头看着培训师等。因此,“托”不是随便找的,尤其是在培训现场找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找对人。否则可能会遇到比冷场更尴尬的情况:被所谓的“托”拆台。
2.借助手势
马同学发言后,张鸣请大家用竖起大拇指或食指的方式来“发言”。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学员踊跃发言搭建了一座桥,用手势参与来连接桥的两端:不发言和积极发言。这样的“发言”方式,对学员来说很简单,无须说话,只用动动手指,降低了发言的难度,可以快速带动学员的参与。同时,培训师可以针对两种不同选择的学员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竖起大拇指的学员,可以快速估计一下人数和占比,评估是否需要作为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来解决。这相当于做了一个简单的需求调研。对于举起食指的同学,可以请他们分享自己如何解决马同学的困扰,也可以请其说出一个自己的困惑。前者用于解决其他学员提出的问题;后者用于需求调研,了解他们的问题点。
3.先跟后带
在邀请两位同学发言时,张鸣都运用了“先跟后带”的方法。其中,结合平时的观察,用“你平时就很乐于分享”的肯定来鼓励马同学。通过培训现场的观察,用“我看到刘同学第一个竖起了食指”让刘同学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愿意回答第一个问题。当刘同学分享了自己对马同学提出问题的对策后,张鸣用“这的确是妙招呢!感谢你的分享”对刘同学的分享给予赞赏和感谢,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
通过找“托”、借助手势和三次先跟后带,张鸣营造了畅所欲言的氛围,为后续的课程开展奠定了基础。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技能点6:【I】的讲解,拆书家提到了不那么做的坏处,找出人们的通常做法,并举出了具体的反面例子,而且使用了片段包含的技能把反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拆页的理解。
【WHAT】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培训效果,培训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互动、启发学员的深入思考。如何在提问时不冷场,就非常考验培训师的功力。运用找“托”+借助手势+先跟后带的三个步骤,就能让课堂升温,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WHY】前因后果说明
通常情况下,在提问学员不回应的时候,讲师会反复提问、尴尬等待,之后培训师自问自答,又变成传统的讲授式的课堂,甚至有的老师会diss学员不积极,引起学员反感。对于学员来说,不参与进课堂,就不会深入思考,也就几乎不可能有行动,发生改变。师生之间不互动,也就不能激发老师讲出更精彩的内容。总而言之,课堂没效果,学员没改变。
举个例子,某一次,领导让我给同事分享做三年滚动规划的经验,大部分同事坐在后排,只有一位同事坐在前排,第一堂课上提问时,只有这位同事给予回应,所以之后每次提问,其他同事没回应,我就看她,她或简单应答或点头,第二堂课,她也跑到后排去了,前三排都没有人,后面就是我的独角戏了,还没等我说下课,大家飞快地就散了。
【HOW】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我们来看看书中的张老师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找“托”,找托的时间点为在培训前找好或者在培训现场找。现场找托的秘诀是观察学员的肢体动作,找托时要注意观察,找对人。
第二步:借助手势:借用手势来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又降低参与的难度。
第三步:先跟后带,发言前鼓励,发言后及时赞赏和感谢,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
【反思应用】
如果有时光机的话,我想回到过去,应用现在的方法这么做:
请问,在规划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困惑呢?总公司有刚性要求,分公司就要突破规则,很难沟通?这时候走下讲台,环顾所有人,看到有抬头、欲言又止等情况,就请这位同事来讲:刘主任平时就乐于分享,您来给大家说说吧。等他说完问所有人:“其他同事如果有同样的困惑请伸出大拇指,如果没有请伸出食指”。“我看到王主任第一个伸出食指,您有什么妙招给大家分享分享吧……”王主任这个妙招大家有get到吗?对大家有帮助是不是?请大家鼓掌感谢王主任的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员有参与感、成就感,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学员有思考、有收获、有应用,进而行为发生改变。
【适用边界】
什么情况下不用找托呢?如果课堂氛围已经很好了,大家发言非常踊跃,就可以试试找那些平时没有机会发言、不敢发言的人,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见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技能点7:【A1】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景,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不只是在培训的课堂,在拆书的晋级活动中,在公司的会议中,甚至在家庭、朋友聚会中,都可以应用这三个步骤。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目光看向他人,他们回避你的眼神,甚至低下了头,有人悄悄玩起来手机,还有的开始窃窃私语。
你一遍遍提问,尴尬等待……
你按名单点名、找离你最近的人发言,他们都摆摆手说,我没想法,还是先听您讲吧
你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课堂上就像夏天里没风的午后,沉闷得窒息……
人们的微表情和微动作被你忽略了,有想法表达的学员被你忽略了,那些有经验的学员也被你忽略了,他们失落了,没有挖掘出来……
你最近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情况?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


现在给到大家3分钟的分享时间,每人发言不超过1分钟。
欢迎陈老师来给我们做个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在参加一次会议时,我和另一位老师配合给企业培训,另一位老师讲课的时候就遇到了你刚才说的情况,就是DISS学员。这个老师仗着自己年轻,就对学员们说,你们要和我互动啊,你们不互动的话,咱们上午就谁也别走了。学员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他们都着急回家,所以就遇到了提问冷场,大家不回应。


谢谢陈老师的分享


拆书技能点8:【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样的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想想看,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再回到过去,用我们今天拆页中建议的方法,你会怎么做?

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时,每个人都尽量表达一下,时间是1分钟,总时长是3分钟,请组长注意控制时间。

请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把情况代入到我自身来,我会观察现场,找到和我眼神交流的人,用鼓励的方式来请大家参与,比如找到这个人本身的特点,如气质、衣服等等,这样她就能参与进来。

谢谢陈老师的分享

今天的分享到此就结束了。

希望我们都能借助这三个步骤,打破沉默,让课堂氛围生动活泼。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