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没话找话”指南》 所属活动: 【大西区周末练级场】用“ARE”守则闲聊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用“ARE”守则闲聊

开场:

大家好,我是武小茉,3个标签介绍自己,资深会员(加入拆书帮好几年了,一直在过级)、日更写作者(最近在日更公众号)、销售(这也是我比较喜欢拆沟通类书籍的一个重要原因,拆了就能用起来)。

F:片段选自《“没话找话”指南》,副标题:给社交别扭人的破冰实操话术,作者克萝尔•弗来明,世界500强企业沟通顾问、语言病理学家、从业30年的沟通障碍学博士,教你迅速把陌生人变为朋友。

A:与市场上的沟通书籍相比,特点是以闲聊为切入,提供了12条基本原则、8套进阶策略,配合简明话术技巧+丰富情景实例,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会聊天的人。

B:

B1:邻居之间聊天、工作中跟同事沟通、日常参加社群活动,你是一个会聊天的人吗?看到他人有谈不完的话题,你是不是只能露出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掌握得体的社交聊天技术,摆脱尴尬和不知道说什么的窘况。

B2:跟不熟悉的人聊天,你会紧张吗?知道要说些什么吗?

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习者能够运用ARE守则,准备好一个开场,在不知道说什么时有话说。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它能帮助你顺利走完这个过程:锚定、表达、鼓励。

1.锚定(Anchor)身边的事物,引出中性的话题。

2.表达(Reveal)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个人看法。

3.鼓励(Encourage)对方发声,根据话题提出问题。

你可以预先设定自己的ARE模板(甚至可以在离家前完成),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令你最为不安的环境中,不必再在组织语言上费心思。花些时间预想一下:那个场合的赞助人是谁,音乐、事物、布置、天气如何。在脑海中演练自己的开场白:

(A)这一届的毕业生可真多。

(R)我在找我的侄子,现在看来只能放弃了。

(E)这里面也有你的家人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说的是在不知道说什么时,可以用ARE守则,锚定话题、自我表达、鼓励对方表达,传递出友好的信息,引导对方跟我们聊天。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听过要用提问来破冰、发起聊天,比如“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一般周末会做点什么?”等,这种问题虽然也能让对方回应,但却很容易给他人一种刺探隐私的感觉,一些防备心比较重的人,就不太愿意回答。

ARE守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类人的担忧。首先锚定话题是建立在双方有共同的环境、场合,用一个共同知道的事物作为引子,再结合适当的自我个人信息的表达,建立起基础的信任,这样对方感到安全的时候,我们用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对方表达他的看法。

具体怎么做?

1、锚定

话题是一个引子,释放出我想跟你聊天的信息,比如中国人爱说“吃了吗?”,就是一个聊天的引子。一般我们问吃了吗是已经熟悉的情况。陌生人怎么开场呢。

(1)列话题

找到双方都能看到的愉快或有意思的事,比如共同的环境、交通、活动的组织者、赞助、主题等,一个万能又比较安全的话题是天气。

(2)说正面积极的话

因为所说的话题奠定了接下来聊天的氛围,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聊天的感觉。

天气

很好、棒、不错、晴朗

环境

优美、舒适

主题

实用、有趣、有意思

2、表达

自我表达,是为了能找到双方的共同之处,使聊天继续下去。适当的表达自己的信息,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先透露个人信息,再请对方发言,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为了建立信任。

(1)我的想法/感受

我的想法是什么?感受怎么样?

(2)加细节

让人印象深刻,对方容易接话,比如具体的地点名称、项目、动作和时间。

参考的话术:这样的天气很适合做……/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都更……(有动力啦)

3、鼓励

为了引导对方说出更多的信息,让聊天更顺畅的进行下去。可以用提问来抛出话题。

(1)开放式问题

建议用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需要一段话来回答的,给了对方回应的空间。

封闭式问题是一两个字就能回答完的,对方回答完之后,可能我们还得另找话题继续聊天。

可以参考记者经常问问题的3W1H提问,what、why、where和how。

(2)对方的想法/感受

参考的话术:你觉得呢?你怎么看待某某事?你觉得某某怎么样?你会因为什么原因……?你在什么时间……?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举一个我的例子:

由于工作性质,我需要拜访客户,而且作为一个销售,让客户主动发起聊天就不太好,所以我在拜访客户的时候,就很适合用这个方法。

按照ARE守则,我会这么准备:

A锚定:

(1)列话题:校园环境、天气、交通

(2)说正面积极的话:挺好、不错

今天天气真不错啊!

R表达:

(1)我的想法/感受:适合出去玩

(2)加细节:去公园或爬山

最适合去公园或者爬山游玩了。

E鼓励:

(1)开放式提问:什么地方好玩

(2)对方的想法/感受:你知道吗

你知道什么公园/景点好玩吗?

你有什么公园或者适合爬山的好地方推荐吗?

这个方法适用于需要跟不太熟悉的人聊天,又不知道说什么时提前准备说话内容。

刚开始需要我们提前想好场景,准备好开场,练习的足够多了,不提前准备也能想好开场,跟他人聊起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演练】

小明决定下周六参加一个读书活动,目前看天气预报,那天是个大晴天,很适合出行、参加活动。

预计结束时间在11:30,考虑大家会一起吃个饭,旁边不远处就有一个粤菜馆,小明还没去过,不过听人说,里面有几道味道很棒的食物,像虾饺皇、锡纸包鸡、蟹黄豆腐、腊味煲仔饭等。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活动,所以有点担心不知道要说什么。就向朋友小刘求助,希望小刘帮他出出招。小刘在拆书帮学习过ARE守则,觉得这个方法能帮小明,提前准备好开场,到时候就不用担心了。

指令:一人扮演小刘,一人扮演小明,请小刘运用ARE守则,帮助小明准备跟他人聊天的开场。

李永忠老师扮演小刘,张燕老师扮演小明。大家可以先思考2分钟。

小明:小刘你好

小刘:小明你好

小明:我周六要参加一个活动,那个活动我是第一次参加,一大帮陌生人,参加完活动之后,我想叫大家一起吃个饭,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在一个陌生的场合,去让人家可以自然而然的接受。

小刘:其实在跟陌生人聊天,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完全可以教给你,你只要掌握了这个方法,你就可以和他进行一个基本的开场。然后接下来,只要有了暖场,接下来,你就可以跟他顺利的交流了。

那这个方法就叫做ARE守则,你可以记一下什么叫ARE守则,

小明:嗯。

小刘:我们所谓的这个A呢,就是锚定,就是选定一个事情或者锚定一个话题,比如说周六去参加活动,你可以先看下天气预报,看看这个天气这么样,可以根据天气来聊天。另外也可以根据你参加这个活动的地点的这个特色来聊天。然后做一个开场白,和别人聊天,比如说今天天气真不错,把这个话题引出来。

小明点头。

小刘:第二个呢就是R,就是表达今天天气真不错,我的心情或者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就可以说,今天天气真不错,非常适合爬山,适合逛公园,或者适合去公园看看书。

那你的感受呢,这就是第三步,鼓励,鼓励别人打开话题和你聊天,这时候要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他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说,你知道有哪些好地方可以推荐吗?你知道什么地方爬山会比较好吗?你知道什么地方晒太阳比较舒服吗?用开放性的需要用一段话来回答的,不要让人家一两字来回答。

这样你就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开场,开场聊起来之后,大家一起去吃饭,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了。

我刚才说的这个ARE守则,你听明白了没有

小明:好像明白了,我感觉既然是读书活动,我就聊读书呗,

小刘:是的,但是你一定要记住,第一就是说一个事实或者一个观点,第二谈自己的感受,第三激发别人去谈他的感受。你可以试试哦

小明:比如说那天读的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就先聊聊这本书,就是参加活动之后的想法、观点,然后我再给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问问对方的想法,也许就能聊起来了。OK,我明白了,小刘。

小刘:好的,希望你能够在活动中跟他们聊的开心。

小明:谢谢啦

拆书家反馈:好的,谢谢张燕老师和李永忠老师的扮演,我来请问一下张燕老师,如果把你刚才说的例子,细化成详细的句子,会怎样说,比如你的锚定话题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吧。

张燕老师:我会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这七个习惯真的太有用了。(话题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太有用是正面的话)

我对他的第一条,以终为始,我觉得是颠覆我之前的一个认知的(我的感受/想法+细节)。你认为这七个习惯,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呢?(开放式问题+对方的感受)

拆书家反馈:每一步都非常详细哈,还做了一些拓展,刚才对话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李永忠老师也熟练的掌握了这个方法。

总结:今天的分享,差不多就到这里哈,ARE守则是锚定、表达、鼓励,看着简单的三步,其实可以细化处很多的步骤,所以这个方法还是需要大家多去练习,可以通过提前预想场景,准备好开场,防止跟人聊天时不知道说什么。把原来的你、我、共同的事物,变成了我们,拉近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