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李婷,用3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人资机构打工人,我在人社机构工作,主要负责对接企业的政府申报工作。
第二个标签,《30天挑战》者,用30天挑战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截止到现在我已经完成5个挑战,历史5个月,150天。如果你也想用30天改变自己,欢迎你的加入。
第三个标签,零售,我和我老公经营着一家IT和数码外设门店,大家如果想买任何数码产品,手机,电脑都可以找我,我能做的就是帮大家省钱。
【分组】
2人一组,小组讨论
【图书介绍】
今天我要分享的拆页来自于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在美国的地位仅次于《圣经》
【F特征】
这本书介绍了在个人领域及公众领域获得成功最实效的的7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更是被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
【A】这本书是管理类书籍的经典之作。书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作者总结了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将其编制成为一套简单易学且行之有效的“付诸行动”版块,通过实践训练题,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让“七个习惯”真正贯穿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B1】这本书颠覆你的认知,升级你的思维,让你用最少的时间参透高效能人士持续成功的秘诀,让你的努力价值最大化。
【B2】7个习惯,排在首位的是积极主动。我描述几个场景,大家问一问自己,我是这样的吗?在心里面回答是或者否。第一个,如果别人对我以礼相待,我就会笑脸相迎,如果别人对我冷言冷语,我就想自卫反击。第二个,如果公司提高待遇,我就会努力的工作。第三个,如果上班路上很堵,我就会很烦躁。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倾向于消极被动的思维模式,长期消极被动的思维会让我们习惯性的怨天由人,负能量满满,那我们要如何从消极被动型转化成积极主动型,在遇到外部变化或棘手问题时,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应对?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阅读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第一个片段学习目标】
学员能够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并能按照聚焦影响圈的三个步骤重新规划自己过去的经历,并在互动中分享出来。
【原文拆页一】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过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为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第一个片段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刚刚这个片段,讲解了什么是关注圈和影响圈以及二者之前的区别,并告诉我们积极主动的人应该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影响圈以及扩大影响圈。
关注圈涵盖了我们关注的所有事情,这些事情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
影响圈是是关注圈内那些我们可以控制的和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通过我们的改变而改变,可以通过我们不断提升能力去实现。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影响圈和关注圈,我举个例子:乘飞机遇到航班误点,如果你在抱怨天气真糟糕,咒骂航空公司管理不善,就是在聚焦关注圈,如果你马上协调因误点而耽误的行程,沟通替代方案,这就是聚焦影响圈。
【why】
当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让我们有掌控感的事情后,我们就能积累更多的驱动力和自信心。通过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圈,未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泰然自若的应对。
【人们的通常做法】
现实生活中,只盯着关注圈的人比比皆是。
例如:出门下雨我们的反应是“又下雨,烦死了”,上班赌车,“怎么又赌车啦”,公司不给我们提高待遇,“每天这么多事,都不给我加工资,一点也不想上班”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会经常遇到的事,也是我们习惯性的一个态度,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把问题放在了关注圈了。
【这么做的坏处】
网上有个段子,封控结束后,再也不能把赚不到钱的锅丢给疫情了。
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是大部分人内心真实的写照。如果我们继续把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无力改变的事情上,长此以往只会让自己的影响圈越来越小,你越是深陷这些无力改变的事情,越会让这种无力感包围你。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消极,对一切都失去信心和兴趣,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最后只能用躺平和摆烂来掩该自己的无能。
【反面案例】
用我自己的一个例子,上周三我和平时一样在公交车站等车,二十分钟了,依然不见我要坐的车出现,眼看离上班就要迟到了,此时我就开始烦躁不安,不停的看时间,看来往的车辆,终于等到车来了,我上车之后,因为时间紧迫,我在车上又是一直焦躁的看时间,抱怨红绿灯时间那么长,这个车怎么有插队……好不容易赶到公司,一坐下又是跟同事一通抱怨:今天真是的,车子等了那么久,害我差点迟到了。我相信很多人有过我这种经历了,结合我们今天的学习,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能怎么来做改变呢?读完这个片段之后,我知道积极主动的人都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那到底怎么能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关注圈转移到影响圈呢?我结合原文片段和书本中另外的内容总结了三个步骤来进行调整。
【how(细化行动步骤)】
聚焦影响圈三步法
第一步:识别,将现在关注圈内的事情一一整理出来,这些事情有以下几个的特点,让你格外关注,让你情绪崩溃,让你耗费时间,让你脆弱无力。这些事情关乎你的职业发展,子女教育,亲密关系等等,把这些事情一一列出来,越具体越好。
第二步:聚焦,认真思考清单里的事项,哪些可以通过你的改变而改变,哪些是你有能力去转变的,把它找出来。
第三步:调整,针对影响圈内的事项,制定应对策略,做出积极调整,规划发展方向。知识不够的去学习,技能不够的去提升,态度不好的去改变,总之,在我们有能力改变的地方作出积极的转变,尽可能的扩大影响圈。
【反面案例变正面案例】
回到我自己的例子,通过聚焦影响圈三步法,我也意识到我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关注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第一步:识别,从出发到上班这一路,我把所有的关注的点都放在了车不来,路太堵,红绿灯太多,时间紧迫这些事情上,这些是我的关注圈。
第二步:聚焦,我想了一下,既然已经上了车,注定要迟到,我能做的就是接受迟到的事实,还有打电话给人事,告知迟到的原因。
第三步:调整,针对这次的迟到,我能想到的改进方案如下:
1. 接受迟到的事实,利用这个时间看看风景,听听歌或是悠闲的刷刷手机来打发堵车
2. 和领导说明晚到的原因以及因为迟到做出的交接方案,待到公司后当面和领导告知我已到位,工作可以如期进行,并对交接的同事说感谢
3. 为了避免下次迟到,提前做好出行规划,包括提前10分钟出门,记录公交发车时间,作好换乘地铁或的士的预案等等
【预防异议】
坦白讲,当我用这三步法重新审视我自己的行为时,我是真的有被积极主动的力量震撼到,或许有些小伙伴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明白,我改变了,也尽了力,但为什么还是不尽人意呢。如果你真的遇到这种情况,请重新聚焦自己的影响圈,或许你只是用错了方法,选错了方向。
【where】
这里要值得注意的是,积极主动都是自发的改变,是个人单方面的改变。像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这种需要二人配合,你来我往的事情,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尽力了,但还是无法改变时,不要一味的把责任归咎为自己,逼自己作无谓的牺牲和改变。学会放过自己,偶尔消极也是抒发情绪的一种安慰剂。
【A1激活经验】’
学完了这个拆页,接下来就是拆为已用的环节了,请各位小伙伴,回忆一下自己最近一周内,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让你无可奈何、倍感挫折、焦虑难受的事情呢?比如:写了一晚的方案,突然电脑崩盘,什么也没有保存,你崩溃绝望,想把电脑给砸了;比如在出差的高铁上,遇到大声喧哗的乘客,你焦虑难受,忍不住想骂他。又比如老公为了自己玩游戏不被打扰,给孩子玩手机,你看见孩子玩手机那个火啊,蹭蹭地网上冒。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写下此时此刻,你能联想到与你自己有关的场景。注意不需要想着如果去解决,只要写下场景就好。
学员一:最近各大行业都在裁员,我很担心万一裁员了我要怎么办?我的老板特别强调,说公司今年会强制执行末尾淘汰制,我就特别害怕这件事情,连续二周我都一直陷入这种恐慌的情绪里,我一方面没有关系,二又没背景。如果要裁员,淘汰地肯定是我。
【A1+反思应用】
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那现在我们就来想一想,如果再次面对大家写下的那个场景,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务必用上我刚才讲解的3步骤即识别,聚焦,调整哦,时间是3分钟,大家再细化一下刚刚的行动步骤,待会我还会请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员二:我联想到的场景是我老公出差比较多,然后我也有一些自己的事情想要做,但是目前我要接孩子送孩子,我要上班,然后还要做家务,包括给孩子做饭。我自己的时间和给家庭的时间有非常大的冲突,事情比较多,我需要一个人来承担。第二个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运用今天“聚焦影响圈”三步法,我首先识别到我要做的事情特别多,我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接着去聚焦,我可以做一个时间计划,哪些事情是我需要去做的,哪些事情是我不需要立刻去做的。最后去调整,我会和孩子说,妈妈事情很多,有些事情,你可以自己去做,这样就可以留一部分时间给自己。
【回馈】
好的,谢谢你,从你自己的反思里,我了解到, 你识到到自己现在的关注圈是事情多、要照顾孩子、自己精力不足。你可以调整的是你做时间规划和孩子沟通,你可以在你想做的事有上做出更详细的计划,把自己的精力合理的分配。
【两个拆页之间的关系】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拆页。通过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区别,我们知道了人生由我们自己创造和掌控的。我们运用了聚焦影响圈三步法找到了我们的影响圈,找到影响圈只是说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哪儿。那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知行合一改变行动拿到更好的结果,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呢?请大家跟我一同往下走,来到我们的第二个拆页,开始改变行为,第二个拆页和第一个拆页之间是递进关系。
【R原文片段2】2MIN
“如果”和“我可以” 《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 (美)史蒂芬·柯维 25周年纪念版 P120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旧约》里有段约瑟(Joseph)的故事。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Potiphar)的奴隶。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倍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
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囹圄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第二个片段学习目标】
通过第二个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对未来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景,运用积极主动三步法做出可行的行动计划。
【第二个片段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第二个片段,讲解了关注圈和影响圈的语言。关注圈的语言有“如果”,“要是”,影响圈的语言是“我可以”“我能够”。前者是把问题放在外部,后者是从问题本身出发。我们要用“我可以”代替“如果”的语言,由内而外的先去转变自己的思维,影响行动,继而改变命运。
【意译案例】
原文的约瑟就是这样一个积极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从而改变环境成就自己的人。他让我想到了我最喜欢的诗人苏东坡。他在绍圣元年被人告发,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贬到岭南,也就是现在的广东惠州。惠州靠海,地势凶险,荒芜贫瘠,气候闷热潮湿,对于当时已经59岁的苏东坡来说相当于是流放了。
换作我们任何人,都可能会痛恨污蔑自己的人,深陷苦闷忧思的情绪里出不来,客死他乡也不一定。
但是苏东坡长途跋涉到了惠州后,却被这里秀美的风景所吸引,他游历惠州各处美景,吃遍了所有的美食,他还开玩笑的说,杨贵妃才能吃的荔枝,我可以天天吃。他用乐观积极的处事态度面对苦难,用开阔的胸襟善待他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还写出了流传至今且脍炙人口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人们的通常做法】
人生在事,不如意十有八九,当意外降临或者事情不能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时,我们大部分人都会习惯性的去想,“如果”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
【不这么做的坏处】
这么想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总是用这种假设性的语言去安慰自己,给自己找一堆借口,久而久之,消极的语言会慢慢影响你。这里要说明的是关注圈并不能帮助人变得更好,反而把主动权交给了外部,内在能做的越来越少,也就是能力和感知都越来越弱。
【反面案例】
年前,单位下放了二个编制名额,领导把我和另一个同事提报上去。后来得知由于年龄限制,另一个同事符合要求,成功转编。我非常失望,一度对单位要求年级限制愤恨不平,也有点嫉妒另一个同事。回家后,我和老公说:“都是因为年纪把我卡死了,如果当年我提前几年考公务员,我现在已经是公务员了好吗!。“因为这次的事情,让我心情非常不好,工作也非常消极。
【how】
像我这样,当出现了关注圈的消极语言和想法后,要如何去化解呢?原文给出了一个建议: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为帮助大家理解,我细化为以下“积极主动3步骤”:
1.接受现实:接受当下已经发生的事情,想想还有哪些关注圈的事情是我们可以放到影响圈的。
2.改变思维:停止说“要是”“如果”这种假设性的语言,淡化关注圈。用“我可以”,“我试试”“我能够”的句式强化信念感,推动影响圈的扩大。
3.付出行动:将“我”可以做的事情做计划,然后行动。
【反面案例加工成正面案例】
通过原文的建议,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想法和语言,其实非常的消极,好像转不了编都是因为别人不给我机会,都是别人的问题。我也把一切推给了环境,为了让自己更快乐的工作以及不错过下次的机会,运用积极主动三步法,我应该这么做:
1. 接受现实:年龄门槛,时间流逝,同事转编这些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了,是我也无力回天的事情。我不应该把精力和焦点放在这些事情上,我要去想想我可以在哪些事情上做出一些改变。
2. 改变思维:将“我如果”换成“我可以”,我可以现在去考编,我可以留意对年纪没有要求的岗位,我可以现在专注在自己岗位的技能提升上,我可以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出路和谋求其它的发展,我可以和领导沟通我的想法,告诉他有合适的机会能够让我去试试。
3.付出行动:1)收集考编信息,报考考编辅导班2)立刻和领导沟通我的想法,对他说下次有好机会能够多多的考虑考虑我。
【where】
对于刚刚经历生离死别的朋友,他们希望一切重来的想法,就不要强行让他们积极乐观了,毕竟有些遗憾是在怎么积极也无法弥补的。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就换个句式,能有用吗?像遇到毛孩子不听话,一上头情绪根本就绷不住,我也知道要冷静,我要冷静,但是臣妾做不到啊。确实,换谁也冷静不下来,但是换个角度去想,如果你这个时候,不用积极的语言去提醒自己冷静下来,有可能就是一个巴掌打过去,伤害的不仅是孩子,也伤害了关系,或许还会因为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A3促动参与】
好了,相信学到这里,我们应该也知道了积极主动三步法,现在为了检验大家对这三个步骤的学习效果,我们有一个情景演练,具体场景是这样的:
【场景设计】
小李听说《流浪地球2》特别好看,买好了票和男朋友小五约好了周五晚上去看。小李满怀期待准备下班,却临时接到领导通知,因于小李上周提报了错误的数据,需要加班立刻修改数据。小李不但没看成电影,还得不到男朋友谅解,在电话里和男朋友大吵了一架。
小李烦躁不安,面对要加班的工作和男朋友的不理解,又气又委屈的和好朋友小张打了一通电话。
讲解到此处不应该超过10MIN
【角色扮演】5MIN
现在根据刚刚的分组,一人扮演小李,一人扮演小张。小李需要向小张说明自己的困扰,小张呢,则需要运用到我们刚才的三个步骤来帮助小李,先请在小组内讨论写下对话的内容,待会我会邀请一组来演练对话。讨论时间为5分钟。
请记住一定要采用我们学习到的“积极主动三步法”,小李要先用“如果”或是“要是”等句式进行消极情绪和行动的体验,然后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
小张要引导小李,将之前的消极语言和想法,用“我”为主语的句子,例如“我可以”“我选择”“我能够”触发积极意识的转变,帮助小李达成积极思维转变及行动计划。
好,时间到,我看到大家都交流地特别热烈啊,下面有请一组伙伴来角色扮演,分享一下你们的对话。
小张:小张啊,我最近烦死了,本来想跟我男朋友看一场电影,票也买好了,但是领导突然临时说要加班,要我改数据。我跟他打电话说了这个情况,还被他骂了一通,真的好烦。
小王:小李,你现在是不是特别生气,你为什么会出现加班这个事情啊
小张:因为我上次我做错了一个数据,导致全国的数据都有变化,所以我必须加这上班。如果我当时要是没做错就好了,也不会跟男朋友吵架。
小王:那事情已经发生了,你现在说也于事无补了,现在想想你现在还能做些什么去弥补呢?
小张:既然电影已经看不成了,我现在可以做的是立刻修改数据,等事情做完,去找男朋友和他道歉,重新再定一和电影。另外下次数据发送之前,再三确认和检查,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
感谢二位,说得非常好,有些事情发生了,我们改变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思维,做出调整,尽可能去做我们能做的事情。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1MIN
最后,我们要验证一下大家对积极主动三步法的掌握程度,试想,未来几天内或者一个月,你可能会跟你的亲人、朋友和同事之间,发生哪些糟心事情,比如:老板给你布置了很多任务,同样的岗位,我的工作任务安排得比别人的都要多,比如:又要上班,又要带娃子,老公却总是以加班不照顾孩子,丧偶式育儿,精疲力尽。
请大家各自设想跟自己相关的未来几天或一个月会发生的场景,注意先把场景写下来即可,时间为1分钟。
【学员案例分享】
背景:小孩快二岁了,整天在这里拆家,把纸巾、玩具、厨房用品全部拖到客厅里。我看到这个事情,非常难受,我常常在想,她如果乖一点多好啊,她如果不这么调皮该多好啊。
【反馈与回应】
所以,现在孩子不可控这件事情,让你非常地困扰,对吗?
【分步催化2】
今天我们学完了“积极主动三步法”,运用这个方法,你在未来会如何处理呢?给大家2分钟的事情思考一下。
【学员反馈】
首先:接受这个事情,因为孩子还小, 我没有办法改变他
接着:转变思维,他既然享受这件事情,我就看着他玩,陪件着他,享受和他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最后,制定协同计划,会邀请家人一起去收拾,这可以促进我们交流,还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他知道东西用了是需要复原的,让家里整洁干净是我们要一起做事情。
【结语】
感谢大家的陪伴和分享,相信通过今天二个拆页的学习,我们一定可以做到通过聚焦影响圈和积极主动的行为,拥抱任何外部环境的挑战,做自己人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