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请问各位小伙伴收到我的的拆页了么?
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晋级。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者虞贤军。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宝爸 个体户 终身学习者
【学习目标】
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当我们关爱的人向我们表达烦恼时,我们可以运用“同理心沟通三步法”回应对方,从而平复对方情绪。
【图书介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事件:早上起来,你的另一半站在镜子前,扒拉着头发抱怨头发越来越稀疏,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安慰。你却说:“哎,没你说得那么严重。再说了,我也不介意,我还是爱你的。”结果另一半却很生气觉得你不理解她。
提问:遇到这类事情,你会不会觉得特别委屈和郁闷,自己明明是很关心她的,为什么她还是不领情呢?你有没有想过是自己真的不够理解她?
影响:在我们关爱的人在向我们表达烦恼时,如果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回应,很容易让对方感受不到关0爱。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双方的感情。
解决:今天给大家分享《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的拆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让对方情绪得以平复,真正感受到理解和关心。
【R:阅读原文片段】
同理心
同理心( empathy)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也许我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另一个人的知觉,但若付出足够的努力,我们的确可以更了解世界对他的意义。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解释概念】:(大家看了拆页,有没有觉得这个概念难以理解?)
我来为大家解读一下,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我们能够用对方的观点,设身处地地思考他的处境,进而感同身身受的能力。(P138)
【关键要素】:
根据原书的描述,同理心涉及三个层面:观点 感受 需求
也就是,我们要选择对方的观点,体验对方的感受,关心对方的需求。
我们只有在这三个层面站到对方的角度,才能真正拥有同理心。
【辨析概念】:
大家在看到“同理心”这三个字时,有没有联想到“同情心” 。我们发现,一字之差,表面上都是在表达关心。但是,这两个概念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同情心是:我们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别人的困境进而产生怜悯之心。
我们还是从观点、感受、需求这三个层面来看“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区别。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同情心”是以自己的角度理解别人,而“同理心”是从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
当然,同理心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同意对方的观点,我们只是带着好奇和关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从而拉进彼此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春节过年回家,亲戚们见你还没有对象,就议论。
七大姑说:“小王,你都这么大了,遇到差不多都结婚了吧。年纪大了就不好找啦。” (七大姑完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表达,这就是同情心)
拆书家互动:你们觉得七大姑是站在谁的角度表达观点?
学习者:自己的角度。
拆书家互动:是用同情心还是同理心的表达?
学习者:同情心。
八大姨却说:“现在房价这么高,结婚对你们来讲压力挺大的吧?你们也挺不容易的。”(八大姨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在表达,这就是同理心)
拆书家互动:你们觉得八大姨是站在谁的角度表达观点?
学习者:对方的角度。
拆书家互动:是用同情心还是同理心的表达?
学习者:同理心。
从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同情心让关系疏离,同理心让关系紧密。
【过渡HOW】
那么,在沟通中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同理心的能力呢?
我们还是从观点、感受、需求三个层面入手。
【How】:
借鉴书中的内容,当对方表达出观点和感受后,我们可以运用“同理心三步法”来回应对方:
一、探索观点
我们首先不要对对方观点下结论。而是要思考对方表达出这个观点背后可能的原因。
我们在思考后将结论做内心独白。我心想:如果我是他,我遭遇……的处境,是因为……。我也会觉得……。
二、确认感受
向对方说出我们思考后所得到出结论,并向对方求证。如果对方没有确认,我们需要再思考并求证。然后表达我们对对方感受的认同。
比如:我们可以用:“你的意思是不是………?”的话术来求证。
认同感受用:“那确实挺难的!” “那真的很烦!”等等话术。
三、关心需求
我们真诚的关心对方的需求。我们可以根据对方所描述的具体情况,尝试着说出或者满足对方可能的需求。
比如:“要不,我们一起想想办法?”“要不,我们去买点蛋糕来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要全神贯注地关注对方。不仅要关注对方所说的话,还要关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从而避免转移注意力。
我们再来看一下运用“同理心三步法”沟通的案例:(结合How一起讲)
快开学了,爱人面露难色地抱怨:“孩子还没有完成寒假作业。到时候老师又要催促我,烦得很!”。
我心想:如果我是她,我怕被老师催,是因为我让孩子做,孩子不一定配合。我就会觉得烦。(探索观点)
然后,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是:到时候让孩子做,孩子也不一定配合,那就很烦人。”(确认感受)
她点了点头:“就是啊,想想就来气。”
我关切地问她:“要不,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关心需求)
“好吧。”她答到。
【Where】:“同理心三步法”适用于我们与自己关爱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刚刚我们学习了“同理心三步法”。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实践这个方法,我们通过编写剧本的方式来演绎一下带有这个方法的场景。
首先,请每一位小伙伴花1分钟的时间设想一个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
比如:朋友向你倾述遇到很烦恼的事。或者爱人抱怨孩子成绩不好。
然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注意:这是一个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
刚才大家已经设想好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
接下来,根据刚才大家自己所设想的场景,请各位小伙伴根据自己设想的场景,独立编写一个小故事,结构完成即可。
1、内容包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人物设定:人物设计两个角色,其中一个是你,另外一个是你关系很近的人。
3、描述起因、经过、结果时要包含:包含双方的对话,动作,心理活动等。
4、非常重要的是:在故事中你的回应要体现探索观点、确认感受、关心需求三个步骤。
我们有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剧本。
然后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阿莲老师分享:
总结:经过今天的学习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到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区别。
同情心是:我们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别人的困境进而产生怜悯之心。而同理心是: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处境和感受。区别在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我们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可以运用“同理心沟通三步法”:探索观点、确认感受、关心需求,从而拉近彼此关系。
我的TF3-1拆书晋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