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30岁前的每一天》 所属活动: 拆书帮蜀汉分舵 2016年第48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四个步骤有效拒绝他人 学习目标: 可以更多照顾到对方情绪,又可以有效拒绝对方不合理的请求

开场: 大家好,我叫马坤,从事销售工作,拆书帮网名“知行山人”。
为什么取这网名,需要把“知行”和“山人”分开解释,先解释“知行”:
首先,大学学校的校训就是“知行”二字,具体为“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知行统一,以知促行”;
其次,是我对“拆书”这种学习方法的认同,拆书学习目的也是“知行合一”,是让我们从“明白某个道理”提升到“掌握对应的能力”的过程。
再解释“山人”:
第一.因为我来自四川凉山地区,有个“山”字;
第二.“山人”给人一种神秘莫测、学识渊博的感觉,这也是我的终级目标。
我的三个标签:“学习”“交友”和“运动”。
学习,是我终生的信仰,也是我们大家能够缘聚拆书帮的纽带;
交友,是我的生活态度,我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来到拆书帮,说明我们有共同的拆书兴趣,这也是我们大家成为朋友的一种因素;
运动,是我的爱好,我喜欢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即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球场上结交很多球友。
根据参加的人分组,每组3-6人为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对拆书和拆书帮的认识:

加入拆书帮已有一段时间,对拆书和拆书帮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我们拆书帮蜀汉分舵21天训练营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中拆书家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晚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拆段原文:

以下有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拒绝对你不够重要的事,从而为自己重要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

1.要积极地倾听对方的要求。

拒绝的话不要脱口而出,不要在他人刚开口就给予断然的拒绝,不容分辩,过分的急躁拒绝最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应该耐心的听完对方的话,并用心弄懂对方的理由和要求,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严肃的思考,一定要显示出明白这个要求对其的重要性。让对方了解到自己的拒绝不是草率做出的,是在认真考虑之后才不得已而为之的。

2.用抱歉语舒缓对方的情绪。

对于他人的请求,表示无能为力或迫于情势而不得不拒绝,一定记得加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等道歉语,这样,便能不同程度地减轻对方因遭遇拒绝而受的打击,并舒缓对方挫折感和对立情绪。

3.应明白干脆的说出“不”字。

拒绝的态度虽然温和,但是自己不想做或者肯定办不到的事,应该清楚明白的说出“不”字。如果说得过于委婉,会使对方怀有希望,引发误解,当最终无法实现时,就会使对方觉得受了欺骗,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

4.清楚地说明拒绝的理由。

不要只用一个“不”字就想使对方“打道回府”,而应给“不”加上合情合理的注解,以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拒绝并非是毫无理由,也不只是出于借口,而是确有一些无可奈何的原因,确有某种难以说出的苦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部分小伙伴阅读完毕,这个段子告诉我们一种有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的拒绝对自己不够重要的事,从而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拆段中讲了拒绝的四步,我把它总结为4个词,具体为:

1. 要积极的倾听对方的要求;倾听要求-听清楚是什么要求,不明白的地方可能提问,即使我们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来意,也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要求,以示尊重。

2. 用抱歉语舒缓对方的情绪;舒缓情绪-抱歉语、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因为帮不上忙,在感情上需要抱歉。

3. 应明白干脆的说出“不”字;明确拒绝-明白干脆的说出“不”,目的让对方清楚明白是被拒绝的,不要过于委婉使对方心存希望。一个大哥曾经跟我说过,男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敢于说“不”字,拒绝也需要彻底。

4. 清楚的说明拒绝的理由;清楚理由-说出拒绝的理由,哪怕真实、善意的谎言,彼此都明白,但不会尴尬。

所以,有效拒绝他的的四步是:倾听要求,舒缓情绪,明确拒绝和清楚理由。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举一个大家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棘手事情,“借钱”,大家是借还是不借?我来分享下我被借钱的心理历程:

案例1:有一个同学关系非常好,同宿舍多年,那时候的同学情感很真诚、很单纯。刚刚工作半年,那天正好与同事出差,接到这同学电话,有急事需要借钱***元,相当于我两个半月的工资,那时候刚工作不久,手上也真是困难,碍于交情,我选择答应。一同出差的同事长我10岁,恰好听见,好心提醒我借钱的事慎重,真要借,也要量力而行,能借多少是多少。我当时很不削,觉得同事不懂我跟同学的交情,多方凑够借给了同学。后来时间拖得有点长,我也觉得同学的偿还能力出问题,主动提出不要了。如果这时不是碍于面子,运用有效拒绝四步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予帮助,我不会啃上半个月馒头。

案例2:有一次一个亲戚找我借的数额挺大,被我直接“没有”给拒绝了,因为第2步舒缓情绪没做好,导致对方不相信我拒绝的理由,最终关系疏远;倘若当时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的着急,配合肢体语言,告知抱歉帮不上忙或者能帮一些,再跟他一起想想其它办法,结果会不一样。

A2:

拒绝的事情,不仅在借钱这事上遇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碰到。

在接下来的生活或工作,如果有朋友需向我寻求帮忙做某件事情,如若帮不了,我会采取拒绝四步法:

1.积极聆听朋友的要求,问清楚,听明白,了解困难的全部。

2.如果不能帮忙,用肢体结合抱歉语的方式安抚情绪,让对方明白我这时候的心境。

3.明确拒绝,不留余地。

4.说清晰拒绝的理由,尽可能给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或给方法工具等等。

这就是有效拒绝的四步法:倾听要求,舒缓情绪,明确拒绝和清楚理由,如果你觉得有用,大家可以写下来方便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