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教出乐观的孩子(珍藏版)》 所属活动: 桃李分舵第60期线下拆书活动:培养积极乐观的孩子+掌握心理距离,让目标更容易落地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培养积极乐观的孩子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拆书的台上,有点激动,有点紧张,也有期待。

先来做个自我介绍吧,我叫赵茜,因为茜这个字是个多音字,经常会有人念成xi,于是我将错就错,把英文名就定为了Jessie,所以大家也可以叫我Jessie。

我用三个标签来形容自己吧:9岁女孩的妈妈、十余年的瑜伽练习者、心理学爱好者。在2020年,由于疫情与家庭的原因,我辞掉了物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的工作,选择回归家庭,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高,这也就是我能够遇到拆书帮的原因吧。

我的三大爱好,一是瑜伽、二是读书(最近在读的都是一些心理相关的书籍)、三是旅行。几天不练瑜伽就会浑身不自在,几天不读书也会,疫情原因很多时候没法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在去年底大家都杨过了,我的旅行计划也可以继续了。有喜欢瑜伽、喜欢心理学、喜欢旅行的小伙伴我们可以私聊,可以组织更多的活动呀!

【拆书帮介绍】

那么接下来,来说说我们的拆书帮吧。我会从三方面来讲讲拆书帮,第一先来说说什么是差事,第二,我们来来拆书的组织形式,最后,那必须得好好夸夸我们的拆书帮。

拆书是什么?拆书不是把书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就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我们以前在学校里读书,强调的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书中的每个知识点都牢牢掌握,考试好取得好成绩。作为成年人,拆书就是帮我我们转化读书的思路,是以“我”为中心,强调读书的目的是为我所用,不一定要通读全书,但学到的对我有用的知识就可以转化为行动,从而改变和提升我们的能力。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一场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次现场学习,引导大家激活自己的经验,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己用。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接下来要好好夸夸我们的“拆书帮”,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群,它有很多各地的拆书分舵,比如深圳就有龙岗、福田、南山等分舵,当然还有我们顶呱呱的桃李分舵。拆书帮是非营利性组织,就是把一群爱学习爱分享的小伙伴组织在一起,帮助更多的小伙伴成长为拆书家。

当我听到拆书帮居然是免费组织,我真的挺震惊,很多机构做个培训动辄几千上万,这里居然居然有如此高质量的免费组织,我也抱着好奇的心态来参加过几次拆书会,感觉真的收益匪浅,所以我来到这里,跟随大家的脚步,期待与大家一起成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要拆的书是《教出乐观的孩子》,他来自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他的学生,也也是中国积极心理学的引路人彭凯平教授这么评价:”本书中特别反驳了纯粹的正向教育、纯粹的鼓励式教育,倡导用科学、理性的积极方法来教育孩子。”

【原文片段】

“当然,孩子的解释风格有一部分是从父母、老师那里学来的。他们听成年人如何批评他们,同时也吸取了批评的方式。如果今天你批评孩子懒惰,而不是批评他不够努力,那么孩子不仅会相信他是懒惰的,同时也相信他的失败是来自永久的及不可改变的因素。当孩子仔细聆听父母如何解释他们自身的不幸遭遇时,他们会以此作为模式。如果你是个悲观者,你的孩子会直接从你身上习得悲观。

因此,当你批评孩子或当孩子的面批评自己时,必须十分谨慎,因为你在塑造孩子自责的解释风格。你要遵循两项规则:第一项规则就是准确;第二项规则是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你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当父母不自觉地用永久性及普遍性的信息批评时,孩子就开始获取了自己的悲观模式。当父母责怪可变化的与特定的问题起因时,孩子就开始习得乐观。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那么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都会批评孩子,但如何批评可是个学问,我们成年人的批评方式会逐渐塑造孩子的解释风格。好的批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从而让他的内心强大而稳定,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积极的面对。在批评孩子时,可以遵循以下两个步骤:

1. 准确描述——描述客观事实,不要添油加醋;比如,当孩子迟到了5分钟,我们可以说”你今天迟到了5分钟“,而不要说”你今天怎么迟到了那么久“之类;

2. 乐观的解释风格——就是导致问题的原因是暂时的,可改变的,而不是永久的,无法改变的,它包括两个因素:

a. 暂时性的而非永久的:孩子大部分时候都很好,只是偶尔这样;可以举实际的例子证明这一点。比如,可以说:”你以前做事都很细心,怎么这一次却不一样“,但不要说”你怎么总是粗心大意……“等;

b. 特定原因而非普遍原因:只是因为某一个偶然因素导致,而非孩子自身个性,不给孩子贴标签,不对孩子做人身攻击。如:不要说”你就是个不知上进,又笨又懒的孩子“这类的言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案例1:

记得孩子在刚刚上小学时,有一天,我接她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放学,到了地下车库,她们说要自己走楼梯上到家里。因为她们之前这个做过几次,我就没有拦着。

但当我坐电梯到了我们住的13楼,在电梯口等了她们10分钟,也没见孩子,家里人也没有。我和邻居的妈妈就开始着急了,上上下下满小区里找孩子,找了20分钟才发现孩子和小伙伴在小区的一个小亭子里玩儿呢,书包就放在旁边。

我当时又着急又生气,回家之后就冲着孩子说:“你怎么总是这么自私,小时候玩玩具总不跟好朋友分享,现在大了还乱跑,你做事情都不考虑一下别人的吗,你不考虑你不回家妈妈会着急吗,你这样乱跑跑丢了怎么办,被坏人带走了怎么办……”

案例2:

还有一次经历,孩子有一次不小心把电话手表弄丢了,我们找了好久,确认是丢了被别人捡去并且关机了。我就很生气地批评了孩子:“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的,你看看从小到大丢过多少东西,前几天才丢了一个水壶,现在又丢手表,你怎么不把自己也丢了……”

孩子的反应:

这两次经历让我记忆很深刻,因为我清晰地记得孩子被我的批评吓得不知所措,一直哭,后来还跟我说那次批评完她觉得她很差劲,特别自责,甚至还自己打自己。

我的反思:

在学习了这个批评方法之后,我认真反思了一下。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她觉得她很差劲吗?不是,是为了让她改正自己的问题,以后变得更好,对吧。但我这样的批评,给孩子贴了“总是” 、“自私”、“丢三落四”这样的标签,让孩子觉得她永远都是这么差劲,永远无法改变,只会更加自责,久而久之会给孩子形成一种悲观的人生底色,可是,说好的培养乐观呢?

【A2】

所以接下来,来讲讲我的A2便签吧!

在学习了正确的批评孩子的方法之后,我真的迫不及待要把它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比如:

我家女儿每周二晚上有一节舞蹈课,上课加上来回接送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这样就导致每周二她的学习写作业的时间很紧张,必须要高效利用时间。大部分时间她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也有几次非常拖拉导致很晚睡的经历。下次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可以用上面的步骤这样和跟孩子说:

第一步:准确描述事实:

“你今天做作业的时间超时了,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导致你上床的时间也推后了。”

第二步:乐观的解释风格:

“你知道每周二的时间很紧张,以前大部分时候都是很紧凑很高效地完成作业,在做完作业之前不干其他的事情,今天是怎么了,拖拉磨蹭对你没什么好处,晚上睡觉太晚,睡不够,第二天上课没精神,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的。”

这样的描述,第一,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客观陈述事实,第二,没有说孩子总是,一直怎样,没有给孩子贴标签。

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孩子听到这样的批评后的反应,她应该不会有很大的情绪,而且知道她大部分时间表现都是好的,只是偶尔这样,那她就不会有长久的心理负担,只要专注把当下的问题改正就可以了,让她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从而培养她的规则意识。

想让你的孩子更加乐观积极吗?那么,批评孩子时可以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哦,今天介绍的方法,大家也可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