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欢迎参观我的拆书实录,我是拆书学习者秦庆波。下面,我们一起开始拆书历程。
R:《学习要像加勒比海盗》,摘录自18 ~20页
我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同等学力证书”,我除了汽车驾驶执照、飞行学员执照、潜水员证以及第一级滑翔伞飞行员执照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的证书。
你要是以证书取人,那就不会看我一眼。对于证书而言,我简直就是个隐形人。
如果你在google上搜寻詹姆斯·巴哈,就会发现我的名字出现在许多与电脑软件测试有关的条目中。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从事电脑工作24年了。
我20岁时,就已经成为苹果电脑公司质检部22个区组经理之一。质检部门拥有400多名电脑工程师,据我所知,我是苹果电脑公司里年龄最小的经理。
从那个时候起,我陆续发表了许多关于电脑软件及测试的论文和专著。
我在电脑测试及教授测试方法上有许多独创之处。1999年微软公司发布新闻时,我被称作电脑软件测试专家。
我在世界各地举办的电脑软件研讨会上都曾担任过主讲人。我应邀讲过学的国家有以色列、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荷兰、瑞典、奥地利、印度、加拿大以及美国。
举世闻名的实验室,如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劳伦利佛摩国家实验室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喷射推进实验室,我都去讲过课。有两次我还应邀在大会开幕式上主讲,听者个个都是博士。
以上就是证明我的学识的“文凭”。这些文凭是花钱买不来的,我的名字变成院校学报的花体字,也不是钱能办到的。我得到的一切声誉和尊重,凭的是我的工作业绩。有关电脑软件的书会提到我的作品,我的文章任由网络上所有的人进行评价,许多学术界人士都为我的专业水平打包票。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虽然作者有王婆卖瓜之嫌,但读者在读过这一段之后就会放心,期望继续看下去,阅读作者的洞见,接受作者的影响。
所以,品牌的建立要靠传播和认知,下次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个片段的三段论:
首先:自己说出自己的劣势,可以赢得坦诚的认知;
其次,用客观的、具体的描述来讲自己的优势;
最后,再总结和强调一下你的品牌特征,也就是希望给对方留下的印象。
A2:
我的理想:做一个快乐自信、有趣有料的读书人。
曾经,大学毕业进入公司,满心想着改变世界,舍我其谁。但现实给我当头一棒。那点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专业理论不扎实,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综合能力又很弱,组织活动完成任务拖泥带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真是判若云泥。除了那一纸证书,没什么能为自己证明。但证书只代表过去,现在,它又有什么用呢?
从此,下定决心,要学习,要用知识武装自己,要为自己之崛起而读书。我参加了很多读书会,线上的,线下的,并且在公司内部也组织了读书活动。很快,读书的效果便显现了出来。首先,知识量增加了,以前别人知道的,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的,别人不知道。渐渐的有了更多自信。同时,技能有了提升。受益于书中的案例,无论是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都有了很大提升。神奇的是,我的思维方式也在慢慢变化,不再轻信别人的观点,喜欢自己收集信息,独立判断,周围的朋友同事也慢慢觉得,我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最后,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让读书的过程更有趣,更快乐。
当然,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研究学习理论时,因内容晦涩,读不进去;学习企管工作时,因体系庞大,浅尝辄止;平时因自己兴趣太广,盲目求多等等,困惑其中,不得其解,自己的理想一度都产生了动摇。机缘巧合,遇到了拆书帮,霎时间,胜读诗书无数。我又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快乐自信、有趣有料的读书人。
R:片段二 《如何听如何说》,151页
[美]莫提默·J.艾德勒著,吕捷译,商务印书馆 2008年出版 定价:30元
举例时应该精挑细选,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陈述说得更生动、更易懂一些。许多人感到对概括性的话很难理解,尤其是那种高度抽象的概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能够把抽象的叙述形象地描绘出来,使得它们更容易被人理解。
假如你听不明白别人在说些什么,就应该而且有必要请对方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他们举不出令你满意的例子,那么就很可以怀疑,是不是他们也搞不清自己话中的意思呢?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尝试养成一个习惯—表达任何观点的时候,都举个例子。如:
这几天北京的空气实在是太糟糕了—汽车挡风玻璃上一层灰,拿布用力擦都擦不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好看—夜里的海面漂流的镜头,就像梦境一样。
你做的炸酱面真好吃—肉丁已经完全浸透了酱香。
.....
再养成一个习惯,听别人表达一件事情,如果他只说观点,请你适时问“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片段二:
A1: 孩子很淘气,常会打闹或做一些危险动作(对人面部的比划,自己在床上做一些无保护的下腰动作等等),我总爱说:“你太淘了”。孩子听了哈哈一乐,她知道这个事情是“淘”,但她不知道怎么不淘,或者这样做有什么后果,或者以后要怎么做。
A2: 类似的场景:我会跟孩子说:这个动作很危险。容易碰到眼睛,要注意做好保护。这个动作很危险,要注意在床的中央作动作,不能到床边上来。否则容易掉下来,会摔伤。
关于孩子淘,补充一个例子:
比如:我们一起上楼梯。孩子会提前跑到楼梯拐角处,等我们上来时,忽然跳出来吓我们。还有,下雪了,我们一起上街。她会悄悄的团很多雪球放在手里,然后我们走近了就开始“攻击”我们。
我说“你太淘了”,一是对孩子行为的回应。第二个,我也想表达自己的态度,淘气没什么不好,只要不非常出格。如果孩子用雪团扔到我们的脸上,我就会告诉她。这很危险。脸上有眼睛、耳朵等器官,容易受伤。她也会很愉快地接受。
R:片段三 《管理技能开发(第8版)》,摘录自429~430页
[美]大卫·A.惠顿、金·S.卡梅伦著 戴维智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
定价:79元
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我们建议你把这个三步模型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来使用。每个部分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而且你不要总是使用相同的词语。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通过表达意见或建议是他人发生改变。表达自己的不满是一种典型的情况。教育儿女、指导需要改进的下属、开导沉浸在某些事情中无法自拔的朋友......都是如此。
而当我们抱怨或提意见的时候,往往会指责对方、揣测对方动机、夸大严重性。这些表达方式都很难达到目的,甚至起到反作用,引发对方的戒备和反击。因为人在遇到指责的时候,本能反应通常都是自我防御—“我没错,你才错了,你们全家都错了......”
所以也有人因为害怕惹怒对方而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
XYZ表达法时非常清晰可操作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达到通过表达让对方改变的目的,同时避免那些常犯的错误。
书中紧接着还给了几个XYZ表达的例子:
我必须告诉你,当你在别人面前拿我的坏记性开玩笑时(行为),我是多么难堪(感受),我气坏了,都想把你的缺点也说出来报复你(后果)
你说6点钟到这里,却7点多钟才来(行为),晚饭泡汤了,我们看演出也迟到了(后果),我感觉受到了伤害,觉得你不在乎我(感受)。
A1: 孩子上学,有点磨蹭。开始的时候,我总说:“快点,要不然迟到了,你怎么这么慢呢?”结果还真是迟到。双方都非常的不愉快。
A2: 以后要做的方式:
一早先定好7点30出发。如果7点30出门,则正常,没问题。
1、如果没正常出发,我就会说:咱们约定好了7点30出发,现在7点40 出发。上课又迟到了。这影响了每周的电影时间和周末的游戏时间。非常遗憾。
2、如果没正常出发,我就会说:咱们约定好了7点30出发,现在7点40 出发。非常遗憾。上课又迟到了,也影响了每周的电影时间和周末的游戏时间。